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问题的提出
传统的教学模式是:以教师为中心,教师利用讲解、板书和各种媒体作为教学的手段和方法向学生传授知识,学生则被动地接受教师传授的知识。而建构主义的教学模式则是:以学生为中心,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由教师起组织者、帮助者和促进者的作用,利用情境协作,会话等学习环境要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首创精神,最终达到使学生有效地实现对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的目的。教师是“引导者”,是“助学者”,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人。因此教师必须“授人以渔”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习惯,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探求,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
二、理论基础
建构主义(constructivism)也称为结构主义,它是由瑞士学者让·皮亚杰(J.Piaget)最早提出来的。皮亚杰认为智慧本质上是一种对环境的适应,智慧的适应是一种能动的适应。一定的刺激只有被主体同化于认知结构之中,主体才能作出反应。因此从功能上说,智慧本质上就是一系列不同层次的认识结构的发展和构造。认知结构的功能(适应环境的功能)不变性和认知结构的结构可变性是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的两个立论基础。
功能不变性的最基本含义是“适应”的本质不变,皮亚杰提出了完整的“同化——顺应”学说以阐明适应的过程。同化是指个体把外界刺激所提供的信息整合到自己原有的认知结构中,顺化是指原有的认知结构无法同化新环境提供的信息时所引起的个体认知结构发生重组和改造。可见,同化是认知结构数量的扩充,而顺化则是认知结构性质的改变。保持同化与顺化的动态平衡,才能实现主体与环境的良好适应。即当个体能用现有的认知结构和同化环境信息时,他处于一种平衡的认知状态,而当个体原有的认知结构无法同化新刺激时,平衡即被破坏。而顺应(修改或创造新结构)就是寻找新的平衡的过程。在“平衡——不平衡——平衡”的动态循环中,个体的认知结构为了“适应”的不变性而逐步建构起来。总之,主体的一切认识都离不开认知结构的同化与顺化功能,它们是“外物同化于认知结构”(同化于己)与“认知结构顺化于外物”(顺化外物)这两个对立统一过程的产物。
认知结构产生的源泉是主、客体的相互作用的活动,在相互作用的活动中蕴涵着双向建构,即环境信息内化以形成认知结构(内化建构),同时,正在形成的认知结构运动于环境以改造环境(外化建构)。换言之,内化建构本身体现了个体对环境信息的顺化,而对外化建构来说,个体此时把认知结构运用于外物,使客体纳入于主体认知结构之中,不断运用主体在先已内化的认知结构改造客体或环境,这一过程自然体现着同化作用。
因此,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可以概括为:学习过程不是学习者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积极地建构知识的过程;在学校里,学习不是教师向学生传递知识的过程,而是学生建构自己的知识和能力的过程。在教学上可从三个方面来理解建构主义理论的观点:一是教学的目标是使学生形成对知识的深刻理解,即“为理解而学习”。二是教学的过程是引导高级思维活动来解决问题的过程,即“通过问题解决来学习”。三是教学的环境是以“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为内容的、有力的协作环境。我们主张“学生是知识的积极建构者,而教师是学生建构知识的支持者”。
三、新型模式的建立
教学模式是指在一定的教育观念、教学理论和学习理论指导下的教学过程的稳定结构形式。在一般的教学过程中包含教师、学生、教科书和媒体等四个因素,这四个要素相互关联、相互作用所形成的稳定的结构形式便称为教学模式。根据建构主义所倡导的教学模式,语言教师的任务就是尽可能多地为学生创造运用语言的情景。那么如何创设语言情景呢?可利用多种手段或媒体(投影图片,挂图,录像,声音模拟等)来创设语言情景。学生置身于这种情景之中,在教师的启发下便会情不自禁地想用所学过的语言知识来表达自己的感受、看法、设想或者是疑问。这种疑问可以是关于语言情景方面的,也可以是语言表达遇到的各种障碍,或者是自己创设的由感而知的与主题有关的感受及设想,由此与主题相关的诸多内容也逐渐地丰富起来,学生也应尽可能全面地用语言倾诉出来。这时,程度好的学生应尽情表现(提问、回答、描述情景等),其他的学生注意听、学习、模仿。在教师适当引导下,程度好的学生应该进一步挖掘出问题。这部分学生表现完了以后,中等学生的自信心也会大增,也一定积极地来发表意见。经过这两轮的演示,程度差的学生此时也基本上能掌握一些词语了,也可以进行基本语言的操作了。这时,教师或一个程度较好的学生提问,差生回答。这样,差生在较好的学生的主动带领下可逐渐由被动转为主动。这是个协作过程,也是会话过程。全体学生都会踊跃参加,锻炼自己的交际能力、口语能力和信心。
学生对要学的新语言和对自己不会表达的语言心中有数了以后,教师需在所创设的情景中清楚而自然地说出新的语言,接着迅速检查以确保学生都能理解。学生应认真思索,给出暗示,以便让教师知道是否继续深入。新的语言介绍完毕,学生应该快读对话或文章,由教师提问设计好的问题,学生就课文内容进行回答,以检查其阅读的速度及质量。下一步学生提问难点,教师来解答;而后教师进一步提问,此时对重点、难点做一些解释,必要时用汉语。
如何对已经没有了疑难的新文章进行操练?此时,教师便变成了“乐队的指挥”,先集体后分排,或集体——女生——男生等形式。总之,先人多后人少最后到每个人都会说。练习阶段,学生尽可能用语言表达实际的意义,这需要做许多实际性的练习。教师逐渐减少对学生的控制,学生应开始试着独立运用语言。对于对话课,教师重新创设类似快速阅读,对文章中出现的已学过的词汇、语句、语法等要及时巩固练习。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学生的主体作用,认为学生是信息加工的主体,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同时又不可忽视教师的主导作用,认为教师是意义建构的帮助者和促进者。在教学过程中,分组讨论和信息反馈,这两个环节主要是学生的主体性活动,也是整个教学过程中最主要的部分,在课堂教学的时间分配上也是最多的。在这两个环节中,学生把当前学习内容中所反映的事物尽量和自己已经知道的事物相联系,并对这种联系加以认真的思考,形成意义建构。“联系”与“思考”是意义建构的关键。创设情境主要是教师用客观事物激起学生的情感活动,并提供新旧知识之间联系的线索,帮助学生建构知识。共建图式是教师指导学生去进一步探索,去发现规律,去主动地进行意义建构,使学生朝着有利于建构的方向发展。
传统的教学模式是:以教师为中心,教师利用讲解、板书和各种媒体作为教学的手段和方法向学生传授知识,学生则被动地接受教师传授的知识。而建构主义的教学模式则是:以学生为中心,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由教师起组织者、帮助者和促进者的作用,利用情境协作,会话等学习环境要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首创精神,最终达到使学生有效地实现对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的目的。教师是“引导者”,是“助学者”,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人。因此教师必须“授人以渔”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习惯,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探求,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
二、理论基础
建构主义(constructivism)也称为结构主义,它是由瑞士学者让·皮亚杰(J.Piaget)最早提出来的。皮亚杰认为智慧本质上是一种对环境的适应,智慧的适应是一种能动的适应。一定的刺激只有被主体同化于认知结构之中,主体才能作出反应。因此从功能上说,智慧本质上就是一系列不同层次的认识结构的发展和构造。认知结构的功能(适应环境的功能)不变性和认知结构的结构可变性是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的两个立论基础。
功能不变性的最基本含义是“适应”的本质不变,皮亚杰提出了完整的“同化——顺应”学说以阐明适应的过程。同化是指个体把外界刺激所提供的信息整合到自己原有的认知结构中,顺化是指原有的认知结构无法同化新环境提供的信息时所引起的个体认知结构发生重组和改造。可见,同化是认知结构数量的扩充,而顺化则是认知结构性质的改变。保持同化与顺化的动态平衡,才能实现主体与环境的良好适应。即当个体能用现有的认知结构和同化环境信息时,他处于一种平衡的认知状态,而当个体原有的认知结构无法同化新刺激时,平衡即被破坏。而顺应(修改或创造新结构)就是寻找新的平衡的过程。在“平衡——不平衡——平衡”的动态循环中,个体的认知结构为了“适应”的不变性而逐步建构起来。总之,主体的一切认识都离不开认知结构的同化与顺化功能,它们是“外物同化于认知结构”(同化于己)与“认知结构顺化于外物”(顺化外物)这两个对立统一过程的产物。
认知结构产生的源泉是主、客体的相互作用的活动,在相互作用的活动中蕴涵着双向建构,即环境信息内化以形成认知结构(内化建构),同时,正在形成的认知结构运动于环境以改造环境(外化建构)。换言之,内化建构本身体现了个体对环境信息的顺化,而对外化建构来说,个体此时把认知结构运用于外物,使客体纳入于主体认知结构之中,不断运用主体在先已内化的认知结构改造客体或环境,这一过程自然体现着同化作用。
因此,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可以概括为:学习过程不是学习者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积极地建构知识的过程;在学校里,学习不是教师向学生传递知识的过程,而是学生建构自己的知识和能力的过程。在教学上可从三个方面来理解建构主义理论的观点:一是教学的目标是使学生形成对知识的深刻理解,即“为理解而学习”。二是教学的过程是引导高级思维活动来解决问题的过程,即“通过问题解决来学习”。三是教学的环境是以“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为内容的、有力的协作环境。我们主张“学生是知识的积极建构者,而教师是学生建构知识的支持者”。
三、新型模式的建立
教学模式是指在一定的教育观念、教学理论和学习理论指导下的教学过程的稳定结构形式。在一般的教学过程中包含教师、学生、教科书和媒体等四个因素,这四个要素相互关联、相互作用所形成的稳定的结构形式便称为教学模式。根据建构主义所倡导的教学模式,语言教师的任务就是尽可能多地为学生创造运用语言的情景。那么如何创设语言情景呢?可利用多种手段或媒体(投影图片,挂图,录像,声音模拟等)来创设语言情景。学生置身于这种情景之中,在教师的启发下便会情不自禁地想用所学过的语言知识来表达自己的感受、看法、设想或者是疑问。这种疑问可以是关于语言情景方面的,也可以是语言表达遇到的各种障碍,或者是自己创设的由感而知的与主题有关的感受及设想,由此与主题相关的诸多内容也逐渐地丰富起来,学生也应尽可能全面地用语言倾诉出来。这时,程度好的学生应尽情表现(提问、回答、描述情景等),其他的学生注意听、学习、模仿。在教师适当引导下,程度好的学生应该进一步挖掘出问题。这部分学生表现完了以后,中等学生的自信心也会大增,也一定积极地来发表意见。经过这两轮的演示,程度差的学生此时也基本上能掌握一些词语了,也可以进行基本语言的操作了。这时,教师或一个程度较好的学生提问,差生回答。这样,差生在较好的学生的主动带领下可逐渐由被动转为主动。这是个协作过程,也是会话过程。全体学生都会踊跃参加,锻炼自己的交际能力、口语能力和信心。
学生对要学的新语言和对自己不会表达的语言心中有数了以后,教师需在所创设的情景中清楚而自然地说出新的语言,接着迅速检查以确保学生都能理解。学生应认真思索,给出暗示,以便让教师知道是否继续深入。新的语言介绍完毕,学生应该快读对话或文章,由教师提问设计好的问题,学生就课文内容进行回答,以检查其阅读的速度及质量。下一步学生提问难点,教师来解答;而后教师进一步提问,此时对重点、难点做一些解释,必要时用汉语。
如何对已经没有了疑难的新文章进行操练?此时,教师便变成了“乐队的指挥”,先集体后分排,或集体——女生——男生等形式。总之,先人多后人少最后到每个人都会说。练习阶段,学生尽可能用语言表达实际的意义,这需要做许多实际性的练习。教师逐渐减少对学生的控制,学生应开始试着独立运用语言。对于对话课,教师重新创设类似快速阅读,对文章中出现的已学过的词汇、语句、语法等要及时巩固练习。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学生的主体作用,认为学生是信息加工的主体,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同时又不可忽视教师的主导作用,认为教师是意义建构的帮助者和促进者。在教学过程中,分组讨论和信息反馈,这两个环节主要是学生的主体性活动,也是整个教学过程中最主要的部分,在课堂教学的时间分配上也是最多的。在这两个环节中,学生把当前学习内容中所反映的事物尽量和自己已经知道的事物相联系,并对这种联系加以认真的思考,形成意义建构。“联系”与“思考”是意义建构的关键。创设情境主要是教师用客观事物激起学生的情感活动,并提供新旧知识之间联系的线索,帮助学生建构知识。共建图式是教师指导学生去进一步探索,去发现规律,去主动地进行意义建构,使学生朝着有利于建构的方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