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来源 :科学导报·学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m415017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古以来,关于写作的诀窍流传着这样一句话:“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的确如此,阅读与写作之间就是有着这样血脉相连的关系。不经过大量的阅读,写出的文章就如同枯树,徒具其形,索然无味;不经过深入思考的阅读,写出的文章,纵有华丽辞藻的堆砌,毫无内涵,也很难给人留下深刻印象。因此,要想写出好文章,阅读,特别是有效的阅读的确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我们的学校是一所农村小学,学生的写作普遍存在这样的现象:学生对写作毫无兴趣,甚至当做一种负担;学生的观察力与想象力十分匮乏;写出的文章语言单调、内容空洞;普遍学生家庭中没有良好的阅读氛围,很难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等等。如此一来,写作教学就变得十分棘手,教师教着吃力,学生收获也不大。究其原因,还是学生的阅读没有到位,课内阅读量有限,又没有课外阅读的习惯,或者毫无计划、漫无目的、不假思索地课外阅读。
  正是由于这一现象,令我开始关注阅读教学。一个偶然的契机,让我初见了“群文阅读”。群文阅读是最近两年在我国悄然兴起的一种具有突破性的阅读教学实践。群文阅读就是师生围绕着一个或多个议题选择一组文章,而后师生围绕议题进行阅读和集体建构,最终达成共识的过程。关于群文阅读的意义,我在这里就不做过多的阐述了。群文阅读的形式也并不单一,可以“课内多篇”、“课外多篇”、“课内一篇+课外多篇”、“整本书阅读”等等。教学目的不同,组文的方式也不同。那么如何运用群文阅读来进行写作指导呢?由于农村小学教学方式的局限性,我仅就“课内一篇+课外多篇”的课型来谈谈我的几点浅见:
  一、以课文为立足点,确定议题,组合群文。
  议题是一组选文中蕴含的可以供师生展开讨论的话题,是群文阅读的灵魂,文本因它而选,教学因它而立,建构因它而生。
  在部编教材中,每一册,每一个单元都依据新课标,围绕学生的核心素养设置了人文与语文双线目标。教学目标如此清晰,也就便于教师对于议题的确立。
  议题可以围绕写作技巧的训练点确立从而組文。例如从课文中学习人物的语言描写,可以确定议题“不同的人说不同的话”、“说话见性格”等等,然后围绕议题组建课外群文或者群段(中年级可以组建群段),那么可以组建的文章比如:《清贫》、《秋天的怀念》、《凤辣子初见林黛玉》等。《清贫》中,对于敌人与方志敏的语言描写截然不同,敌人的虚伪、狡猾、恼羞成怒,方志敏的冷静、大义凛然都可以通过人物的语言感知出来;《凤辣子初识林黛玉》当中,同样是有两个性格特点鲜明的人物,王熙凤和林黛玉,对这两个人物的语言描写也是迥然有别。因此,在围绕学习人物的语言描写而确立的议题来进行群文阅读时,可选取这样有代表性的文章来进行研读。
  议题还可以围绕人文目标来确立从而组文。例如从一个单元的文本中感悟亲情,可以确定议题“父亲”、“母爱”等等,组文时则要侧重群文的人文情怀。例如以“父亲”为议题,组建文章可以选《父爱深深》、《背影》、《父亲的画面》,通过研读文章中的主要情节来感悟父亲的爱,而不能选择侧重对父亲外貌描写、特长爱好介绍的文章。
  二、以议题为切入点,精读一篇,群读多篇
  议题是整堂课的灵魂,一个好的议题不但可以串联着整个课堂,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在课堂上,围绕议题,师生就课文展开讨论,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阅读或写作需求自主精读探究课文中与议题相关的部分。
  精读一篇也可以非全篇,课文只是我们让学生获得知识与能力的辅助工具,切不可本末倒置,为了学课文而上语文课。课堂上一定要做到对课文有所取舍,精读与教学目标有关的部分,不要全篇文章咬文嚼字,面面俱到只能是蜻蜓点水。例如《桂林山水》,如果议题确立为对写景文章结构的探究,那么在教学时,则侧重研读文章的结构,而对文中优美词句的品析,便可以酌情简略。比如,教师可这样进行引导:《桂林山水》中,为了证明“桂林山水甲天下,阳朔山水甲桂林。”这句话,作者都给我们介绍了桂林的什么风景呢?(漓江的水、桂林的山、桂林的洞)那么围绕这三方面,作者又分别介绍了它们的哪些特点?可以用非连续性文本来表示,如结构图、表格,让学生通过自己绘制非连续性文本,对文章的结构有非常直观且鲜明的理解,而对于其中的优美句子的品读可在讨论时穿插其中,不做重点分析。
  群读的多篇也是如此,因为有了议题,学生会循着议题指引的方向阅读。可以略读、粗读无关内容,不用担心学生会因为文章多而不知道读哪里,无从下手。这样大大提高了阅读的效率,也加深了学生对写作技巧的理解。
  三、以目标为中心点,当堂训练,读写转化
  群文阅读之后,学生对议题也有了自己的理解,这时将自己所学或探究所得的东西内化为自身的能力也就成了他们最迫切的心理需要,在学生最需要的时机给予他们实践的机会便会事半功倍。因此,当堂训练就显得尤为重要。
  因为课堂上的时间有限,这时的“写作”与写作课不同,如果目标是遣词造句的训练,那么可以让学生写一段话;如果目标是布局谋篇的训练,那么可以让学生进行写作材料的组建。教师可根据具体情况来进行安排。但无论是写什么,写多少,都要围绕目标来进行,并且做到及时性。
  在写作后,或者第二课时,一定要有写作评价,给学生改正、提升的机会,激发他们的写作热情,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以上就是我针对在农村小学中运用群文阅读进行写作指导的几点拙见,当然,我的探究之旅才刚刚起程,“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作者单位:保定市莲池区杨庄乡中阳小学)
其他文献
摘要:体育课对于中学生来说不仅仅是进行体能锻炼的机会,也是放松心情、劳逸结合的一个重要途径。过去的体育课教学方式枯燥无味,无法吸引学生注意力,也就无法达到既定的教学目标。如今多媒体完美的融入到了生活的各个角落,包括学习。多媒体在体育课的运用方面既有优势,也有缺点。下边就多媒体在体育课中运用的优势及不足进行讨论。  关键词:中学教育;体育;多媒体  很多初中生面临这样一个问题,刚升初中,学习任务遽增
期刊
摘要:现代社会中,由于人的环保意识普遍较弱,多数人对于大气污染危害的认识不足,导致大气污染问题越来越严重,不仅会严重威胁人的身体健康,甚至会破坏生态平衡,威胁到人类的生存。要解决城市大气污染问题,我们就要对城市大气污染的成因有充分的认识,还要采取切实有效的治理对策,本文将对此进行具体研究.  关键词:环境工程;大气污染;防治管理;措施  1大气污染概述  1.1大气污染的特征  不同于其他形式的污
期刊
摘要:小学数学教学是小学阶段的重点科目,数学能够锻炼学生的思维逻辑能力以及思维灵活性。基于此,本文将分析小学数学教学问题情境创设原则,并研究小学数学教学有效问题情境创设方法,其中主要包括建立故事化的问题情境、建立生活化的问题情境以及建立问题拓展情境三方面内容。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问题情境;情境拓展  前言:人们对教育的要求逐渐提升,因此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需要根据目前教学现状,对教学方法进行
期刊
摘要:《思想品德课程标准》指出:“以加强初中学生思想品德教育为主要任务,帮助学生提高道德素质,形成健康的心理品质,树立法律意识,增强社会责任感和社会实践能力,引导学生在遵守基本行为准则的基础上,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弘扬民族精神,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为使学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好公民奠定基础。”这就要求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以学生主动参
期刊
摘要:在工程建设过程中,工程招标投标是整个建筑工程发展的重要环节,对于建筑工程的顺利进行,提高工程建设的质量与效率等,都能够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在此基础上,对我国建筑工程电子招投标系统的实际应用进行研究,希望能够加强电子招投标系统在建筑工程招投标中的应用,促进我国建筑工程招标投标的发展。  关键词:电子招投标系统;建筑工程;应用与发展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电子技术的水平也在不断提升,企业
期刊
摘要:新课程标准指导下的数学课本具备了可读性,应易于学生接受,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学生提供思考的空间。对不同学段的学生具有不同的标准。在体现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中,要求要有利于激发学习兴趣,理解数学实质,发展思考能力,了解知识之间的关联。  关键词:数学教学;教学方法;教学策略;感悟反思  在小学数学教学活动中,要求数学教学活动要注重课程目标的整体实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独立思考或者合作交流感
期刊
摘要:九年义务教育阶段中,初中小学的语文教育教学本来就是一脉相传的。但小学高年级和初中一年级的语文教学在教材内容、教学方式、教学要求等方面都存在明显的差距(或严重的脱节)。现行小学语文教材内容比较简单,知识点少,教师一般要求学生侧重于识记和浅层的理解,思维难度不大。相对来说,小学教师讲课速度较慢,课堂容量较小,要掌握的知识反复讲,反复练,使学生每个知识点都过关。测验题量少,难度小,时间充裕,且考点
期刊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课堂教学的高效性是衡量每一节课的唯一标准,那就是课堂教学体现出“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新型教学观,让学生能够在学习活动中,能够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最大限度去体验获取知识的过程,达到综合能力得到较大幅度上升。  关键词:初中历史;教学策略;高效课堂;提高素质  在长期的初中历史教学工作中,从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知识的兴趣入手,较好地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发现问题,找
期刊
摘要:在小学阶段,对学生进行数学教育,必须立足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精心指导学生的学法,搭建学习平台,运用多种教学手段,让学生经历获取数学知识的整个历程,情感得到熏陶,为今后学生学习数学知识养成良好的习惯。  关键词:小学数学;自主学习;培养策略;能力提升  在进行小学教学体制的改革过程中,要求能够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让学生能够全面灵活的运用知识,并才形成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为以后的工作和
期刊
《物理课程标准》中指出“物理课程应改变过分强调知识传承的倾向,让学生经历科学探究过程,学习科学研究方法,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实践能力以及创新意识。改革以书本为主、实验为辅的教学模式,提倡多样化的教学方式,鼓励将信息技术渗透于物理教学之中”,可见,物理实验是培养学生实验技能和良好的实验素养的主要手段。物理实验的教学有其自身的特点,它有别于直观的理论教学,又必须以理论教学为指导。  物理是初中学生重要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