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化学教学

来源 :中华少年·研究青少年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erryweim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江泽民同志也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21世纪是创新知识的世纪,教育、特别中学教育是培养创新人才,建立创新思维的关键。中学阶段是学生思维能力与思维品质形成的关键阶段,因此中学教学、素质教育中创新意识的建立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化学 教学 创新 意识 培养
  江泽民同志也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21世纪是创新知识的世纪,教育、特别中学教育是培养创新人才,建立创新思维的关键。中学阶段是学生思维能力与思维品质形成的关键阶段,因此中学教学、素质教育中创新意识的建立显得尤为重要。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变化及其规律为对象的自然学科。也是一门与人类生产、生活联系最为密切的学科。世纪之交,化学作为一门中心学科,正在不断向生命、信息、材料等领域渗透或交叉。中学化学中的创新教育是创设一定条件和氛围,引导、启发学生去模拟、探究原科学家的实践活动过程,发现“新”现象,通过联想、判断、推理和综合分析,归纳出物质呈现如此现象的本质和规律。为此,作为化学教师的我们在教学中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一、提高对创新意识的认识
  什么是创新意识呢?作为一名教师造新课改的实施中,一定要明确。创新意识就是人们进行创造性活动的出发点和内在动力,它以感知、记忆、思考想象等能力为基础,体现着智力品质的综合性,并表现出目的性、探索性、求新性和超越性的基本特征。创新意识是创造力得以发挥的前提条件,具有创新意识的人才能对已积累的知识和经验进行科学的加工创造,产生新知识、新思想、新概念、新成果或新产品。
  一般来讲,科学创新的基础在于知识准备,因为创造不能凭空乱想,知之甚少或知之不多是无法创新的。惟有知之甚多,才能为创新意识的形成提供肥沃而宽广的土壤。同时,还要锻炼思维的批判性,因为习惯和传统是创造的顽敌。当然,避免狭隘性,培养虚怀若谷的非智力因素方面的品格也是创新意识培养的重要方法。
  二、创设情境,培养创新意识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学生对化学科学有着强烈的探索欲望和对化学知识及规律的拥有欲望以及将所知化学知识应用于日常生活造福人类的动机,才可能激发创新潜能,才可能产生创新欲望。教师可以集色、态、味、光、声于一体的化学实验给学生强烈的视觉刺激来吸引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如钠与水反应、镁条燃烧、喷泉实验、爆炸实验、铝热反应、银镜实验等。但这种好奇与兴趣是本能的、不稳定的认识倾向,还应激发社会性动机使之成为主导动机,方才起着持久、稳定、强有力的动力和维持、调控作用。如善于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兴趣;理论联系实际,讲解化学在尖端科技工农业生产、环境保护、日常生活中的巨大作用;讲述结晶牛胰岛素的合成,侯德榜制碱法等化学史激发学生为祖国富强而发奋学习的社会性动机等。另外,化学教师良好的教师形象;生动、准确的讲授;热情真诚的关心鼓励;幽默大方的举止等因素在培养和强化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和动机也起着不可忽视的情感作用。
  三、在课堂教学中注重创新意识的培养。
  学校创新教育的主要任务就是营造情境,让学生感受、理解知识的产生和发展过程,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创新意识。
  注重课堂教学,创设“和谐”的课堂氛围,题型精讲多练,多方位、多角度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过程中,经常围绕着某一知识点,引导学生大胆联想,师生共同讨论和解释实际生活中与此相关的事例,让学生感受到化学是鲜活的,生动而有趣的,始终保持他们对化学课的设法热情和浓厚兴趣,让学生确实体会到化学是趣味性、知识性、科学性的统一。
  教师及时抓住机遇,把学生引向创新。在安全范围内大胆让学生自我设计,进行实验,自行探索,不但拓宽学生的思维空间,同时会有惊奇的发现,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进行着创新。
  四、开展实验设计,激发创新意识。
  实践是创新的摇篮,实验设计是一个动手动脑并可培养学生各方面能力的过程。通过学生自己思考设计实验,即可培养学生动手动脑解决问题的能力,又可引导学生阅读,查找一些实验小窍门、实验药品及仪器的代用品,实验装置的改进等有关资料,以开拓学生的视野,启迪学生进行创造性思维,同时,也应经常提出一些能激发学生创造欲望和创造兴趣的问题,尽量给学生一些动手的机会,让学生在手脑并用的活动中迸发出创造的火花。经过同学们动手动脑,创新设计,既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意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又培养和锻炼了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五、积极鼓励、培养学生敢于创新
  培养创新能力的关键是培养创造性思维,在教学中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特别是要培养学生敢于提出问题、阐述自己的观点、不盲从教师、不盲从书本、不迷信权威的思维品质。通过讨论使学生明白教材结论的局限性,逐步培养学生敢于提出问题,表达自己的观点。
  六、开展科技活动、展现创新能力
  创新活动的基础是科技活动,科技活动的开展状况深刻地左右着创新活动。为此在工作中必须千方百计、想方设法开展科技活动。没有条件必须创造条件。从课外兴趣小组开始,建立初步的创新活动的基础。通过教师的指导,充分发挥学生的创新能力,利用现有条件,想方设法开展课外科技活动。比如:可以先让学生完成课本上的家庭小实验;再结合课本,适当补充学习一些课外知识,拓宽知识面,进行一些趣味性而有意义的实验;并引导学生撰写科技小论文。充分展示学生的创新才华。
  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活动中,也要注意联系社会实际。可以让学生进行社会调查,到工厂、农村、商店等地进行参观、访问、调查。写出专题调查报告,并联系社会实际,提出改进意见和措施,条件许可的可以进行研究方案,并帮助实施。
  总之,创新能力是素质教育的核心。要培养创新能力,必须从各方面入手,充分调动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只有在充满生命活力与和谐气氛的教学环境中,师生共同参与、相互作用,才能更好地、更有效地开发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作者单位:河北省邯郸县第一中学)
其他文献
摘要:如何更好地利用历史教学去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让学生养成从历史角度去思考问题?这是一个很值得研究的课题。本文就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简单谈一下自己对这个问题的粗浅看法;  关键词:高中历史 思维能力 培养方法  一、历史思维能力的概念理解和实践意  1.历史思维能力的概念理解。当下对历史思维能力较通用的定义是:能够再认知和再现历史事实,解释历史现象,分析评价历史客体,阐述、揭示历史规律的能力。
我一直觉得记者们写的市场信息专题报导比经济学家的专论更有吸引力,而又比单纯的新闻报导更耐久,为什么人们会喜欢这类的文章呢?我发觉以下三点是重要的:一、专题聚焦最有
习惯是逐渐养成的、不需要任何意志努力和外在监督的自动化了的行动方式。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习惯。”对培养生体育锻炼习惯,《全国健身计划纲要》中指出:“各级各类学校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努力做好学校体育工作。要对学生进行终身体育教育,培养学生锻炼的意识、技能和习惯。”九年制义务教育体育教学大纲,也把使学生养成锻炼身体的习惯,作为教学目标之一明确提出。 
摘要:在地理教学中关注知识的内在结构联系,不仅为学生提供了更为直观清晰的知识体系,而且能够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地进行消化吸收,提高学生地理学科素养。在初中地理课堂教学中要充分体现素质教育的要求,充分体现“学生主体”“教师主导”的教学思想,对地理知识进行系统的构建,以提高地理教学质量。  关键词:初中地理 激发 学习  作为地理教师来说,改变教学策略,积极探讨高效的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学习爱好,
现代教育心理学研究指出,“学生的学习过程不仅是一个接受知识的过程,而且也是一个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这个过程一方面是暴露学生产生各种疑问、困难、障碍和矛盾的过程,另一方面是展示学生发展聪明才智、形成独特个性与创新成果的过程。”新课程也强调学生经过观察、分析、实验、猜想、探究的过程来获得新知的体验。基于上述四类与新课程不相和谐的教学过程现象的存在,“追求教学过程的有效性”有必要成为我们
摘要:中学生的健康成长关系着国家的前途和命运。当前中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我们必须高度重视。文章对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影响中学生心理他康的因素进行了分析,提出当前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并结合工作实际提出了老师在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儿点建议。  关键词:中学生 心理 健康 教育  中学时期是一个人初步树立什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人际观和认同观的重要阶段,而心理健康教
摘要:课堂是师生活动的基本空间,也是学生获取信息、锻炼提高多种能力和养成一定思想观念的主要渠道和场所。就学生而言,课堂教学是其获取知识的最重要的方式和最基本的途径。有效的课堂教学活动,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认知需求,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的能力提高和发展。  关键词:有效 课堂 方法  课堂是师生活动的基本空间,也是学生获取信息、锻炼提高多种能力和养成一定思想观
语文教学中所出现的“课堂小练笔”,即在所教授的语文学科教学过程中,以课文内容及故事情节为基础写作线索和依据,学生通过利用其自身的语言积累能力、理解能力以及想象能力
期刊
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C virus,HCV)是黄病毒科黄病毒属成员,为单正链RNA病毒。病毒基因组编码单一开放阅读框,其蛋白多肽前体经切割形成结构蛋白与非结构蛋白。且非结构蛋白
已经进行了多年的密码子研究主要集中在自养生物中,对于寄生生物研究较少,这些研究较少涉及到病毒基因组的研究或者不同病毒的比较研究.目前有证据表明病毒本身密码子的偏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