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让“微写作”将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有效地结合起来。我们可以借助语文教材这座富矿,为学生挖掘看得见摸得着的矿藏,使之成为学生自己的写作财富,逐步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
关键词:阅读教学;“微写作”
近年来,“微写作”走进了中学语文写作教学的视野。“微写作”因其字数少、内容集中、篇幅短少,和当今流行的网络写作方式“微博”“微信”相似,所以命名为“微写作”。阅读教学中的微写作活动,是一种由阅读活动自然生发出来的微型写作训练活动。它有现成的文本范例可供模仿,开展起来便捷轻松,有很强的方向性、规范性和可操作性,也能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因而也更容易取得比较好的阅读和写作效果。
那么,如何让“微写作”走进阅读教学呢?
一、将“微写作”引入课前预习
课前预习时,要培养学生写读书笔记(积累和思考)的好习惯。让学生进行语言积累是我国传统语文教学的宝贵经验。不积累最基本的语言素材,就不可能掌握好一门语言。语言积累的精华是雅词,佳句,精段,美文,还有综合性的精美的语言表达模式。语文教材中许多篇章都是经典范例,作为教师不能仅教学生理解,还要教他们积累,或记忆,或仿写,或化用。
所以在课前预习时,不妨先让学生自主阅读文本,对那些能触动心灵的词句段都及时地摘抄下来,并将自己阅读时的思考,以“微写作”的形式记录下来。课堂上,用课前5分钟,给学生提供展示平台,让学生尽情抒发自己的阅读心得感受,激发学生写读书笔记的兴趣,满足学生展示个人学识风采的欲望。
二、从课文中觅得写作知识,借助教材经典范例,进行“微写作”训练
语言学习的起点是大量的语言输入,然后是语言输出,在情境中进行模仿运用。阅读教学中,我们可以针对教材中富有表现力的段落、句子、甚至标点为着眼点,引导学生品味富有特色的标点(“?”“!”“——”“……”)、句子(修辞、炼字)、段落(插叙、补叙、独立段、排比段、首尾段),以及不同的语言表现形式及表达作用,同时让学生进行仿写、扩写、续写、改写等方面的训练。当然,“微写作”活动不能仅仅停留在一般的妙词佳句美段等浅层次的仿写续写层面上,情节的关键处、活动的紧要处、人物言行的精彩处……往往是微写作的绝佳话题。不过,这需要师生熟练准确地把握原文已有信息,发挥大胆合理的想象,巧妙安排微写作的形式。
三、以教材为范本,提高学生对语言文字的鉴赏能力和运用能力
从课文中“觅得”的写作知识是静态的陈述性知识,知识本身不会自行生成为写作能力,只有通过“微写作”训练,才能形成能力。对于学生而言,反复进行这样的“微写作”训练,持之以恒,才能把写作方法转化为写作能力,最终提高写作水平。
例一:仿写。
仿《孔乙己》《风雨》中的侧面描写方法,进行“微写作”训练。仿写话题:运用侧面描写,突出某同学成绩优秀、品行俱佳。
仿贾平凹的《风雨》,全文无一个“风雨”,但写的却是狂风暴雨。仿写话题:不着一“热”字,写出天气极热来。
例二:补写。
星新一的科幻小说《喂,出来》,课文围绕一个“黑洞”来展开一个完整的故事,表达了作者对人性的呼唤。因此,在课文的学习中,老师让学生给各种角色的人物添加扔东西时的動作、神情、心理描写等等,这些补写的细节,强化了对课文的内涵的理解,也训练了语言表达能力。最后,又设计了一个微写作活动:“设想那块石头出来以后……”通过这个充满联想和想象的写作,学生必然会反复回读文本,引发他们更深沉的思考,也练就了学生的想象力和优秀文笔。显然比一般的说教性总结更容易达成教学目标,产生更好的教学效果。
四、让“短评”成为阅读教学中常态的微型写作练笔
短评,多指百字以内的小文章。因其文字少,写作难度不大,费时不多,可以让学生产生克服困难的愉悦感,所以可以作为阅读教学中常态的微文写作练笔。可以说,用写短论的方法来落实自己的课文细读训练,也是每位语文教师都应该具有的一种基本能力。以《孔乙己》为例,在熟读精思的基础上,可以提炼出几十个微型写作的话题,写上几百字,为《孔乙己》一文做批注。
五、借助教师的微文写作范例,促使学生对阅读文学作品及“微写作”训练产生更大的兴趣
教师只把写作任务“扔”给学生,自己袖手旁观,外加几句“高大上”的评判,这样的“单边”微写作,收效会大打折扣。老师的课堂引导作用应理所当然地体现在写作示范引领、带动上。老师的参与,不但可以示范,而且能使学生热情高涨,甚至和老师“一比高下”,他们在解读中也就更仔细,在写作中也就更卖力。张老师在教学《猫》时,就给学生展示了一首《读<猫>随感》小诗:新生似雪多欢喜,无缘忧寂惹酸辛。扑蝶玩游何欢愉,怎忍相夺恨难消。凄凉带来凄惨去,空余冤错痛如针。唯愿生灵悲苦尽,只留善意满乾坤!
诗中张老师用凝练的语言概括出三只猫不同的性格特点及命运,字里行间蕴含着浓浓的情感。在老师的示范引领下,学生对三只猫分别写出了各自不同的感受。通过这样的微文写作,不仅再次深入了文本,加深了理解,还训练了文笔。一举两得。由此可见“微写作”是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相结合的最佳体现,它对阅读与写作能力的提升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另外,在“微写作”的具体实施中,也要特别注意两点:
1.合理选择适宜的文本,充分挖掘“微写作”范本经典的借鉴点。叶圣陶先生说“教学生阅读,一部分目的是给他们个写作的榜样”。初中语文教材中很多文本都能在某方面为学生提供写作的范例,这需要教师在进行文本解读,教学设计时深入挖掘,用心设计,精心组织。
2.“微写作”的形式应该根据具体文本作恰当选择。教材所选文本体式各异,内容风格诸多不同,古今中外均有涉及,所以随文“微写作”也应形式多样,要求各不相同。
叶圣陶先生说:“语文教材无非是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成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能……”学习语言,运用语言,是语文教学的终极目标。以读助写,以写促读,读写结合是语文教学中非常重要的“语文实践”,不可小视。老师经常在课堂上,随时设计灵活多样的“微写作”话题,让学生感性操作语言,实践演练,撕破写作的神圣感,驱散写作的畏惧感,让学生在一次次小小的成功中,收获写作的快乐和成就感。基于此,随文随堂让“微写作”成为语文教学的常态,我们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的快速提高就指日可待。
关键词:阅读教学;“微写作”
近年来,“微写作”走进了中学语文写作教学的视野。“微写作”因其字数少、内容集中、篇幅短少,和当今流行的网络写作方式“微博”“微信”相似,所以命名为“微写作”。阅读教学中的微写作活动,是一种由阅读活动自然生发出来的微型写作训练活动。它有现成的文本范例可供模仿,开展起来便捷轻松,有很强的方向性、规范性和可操作性,也能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因而也更容易取得比较好的阅读和写作效果。
那么,如何让“微写作”走进阅读教学呢?
一、将“微写作”引入课前预习
课前预习时,要培养学生写读书笔记(积累和思考)的好习惯。让学生进行语言积累是我国传统语文教学的宝贵经验。不积累最基本的语言素材,就不可能掌握好一门语言。语言积累的精华是雅词,佳句,精段,美文,还有综合性的精美的语言表达模式。语文教材中许多篇章都是经典范例,作为教师不能仅教学生理解,还要教他们积累,或记忆,或仿写,或化用。
所以在课前预习时,不妨先让学生自主阅读文本,对那些能触动心灵的词句段都及时地摘抄下来,并将自己阅读时的思考,以“微写作”的形式记录下来。课堂上,用课前5分钟,给学生提供展示平台,让学生尽情抒发自己的阅读心得感受,激发学生写读书笔记的兴趣,满足学生展示个人学识风采的欲望。
二、从课文中觅得写作知识,借助教材经典范例,进行“微写作”训练
语言学习的起点是大量的语言输入,然后是语言输出,在情境中进行模仿运用。阅读教学中,我们可以针对教材中富有表现力的段落、句子、甚至标点为着眼点,引导学生品味富有特色的标点(“?”“!”“——”“……”)、句子(修辞、炼字)、段落(插叙、补叙、独立段、排比段、首尾段),以及不同的语言表现形式及表达作用,同时让学生进行仿写、扩写、续写、改写等方面的训练。当然,“微写作”活动不能仅仅停留在一般的妙词佳句美段等浅层次的仿写续写层面上,情节的关键处、活动的紧要处、人物言行的精彩处……往往是微写作的绝佳话题。不过,这需要师生熟练准确地把握原文已有信息,发挥大胆合理的想象,巧妙安排微写作的形式。
三、以教材为范本,提高学生对语言文字的鉴赏能力和运用能力
从课文中“觅得”的写作知识是静态的陈述性知识,知识本身不会自行生成为写作能力,只有通过“微写作”训练,才能形成能力。对于学生而言,反复进行这样的“微写作”训练,持之以恒,才能把写作方法转化为写作能力,最终提高写作水平。
例一:仿写。
仿《孔乙己》《风雨》中的侧面描写方法,进行“微写作”训练。仿写话题:运用侧面描写,突出某同学成绩优秀、品行俱佳。
仿贾平凹的《风雨》,全文无一个“风雨”,但写的却是狂风暴雨。仿写话题:不着一“热”字,写出天气极热来。
例二:补写。
星新一的科幻小说《喂,出来》,课文围绕一个“黑洞”来展开一个完整的故事,表达了作者对人性的呼唤。因此,在课文的学习中,老师让学生给各种角色的人物添加扔东西时的動作、神情、心理描写等等,这些补写的细节,强化了对课文的内涵的理解,也训练了语言表达能力。最后,又设计了一个微写作活动:“设想那块石头出来以后……”通过这个充满联想和想象的写作,学生必然会反复回读文本,引发他们更深沉的思考,也练就了学生的想象力和优秀文笔。显然比一般的说教性总结更容易达成教学目标,产生更好的教学效果。
四、让“短评”成为阅读教学中常态的微型写作练笔
短评,多指百字以内的小文章。因其文字少,写作难度不大,费时不多,可以让学生产生克服困难的愉悦感,所以可以作为阅读教学中常态的微文写作练笔。可以说,用写短论的方法来落实自己的课文细读训练,也是每位语文教师都应该具有的一种基本能力。以《孔乙己》为例,在熟读精思的基础上,可以提炼出几十个微型写作的话题,写上几百字,为《孔乙己》一文做批注。
五、借助教师的微文写作范例,促使学生对阅读文学作品及“微写作”训练产生更大的兴趣
教师只把写作任务“扔”给学生,自己袖手旁观,外加几句“高大上”的评判,这样的“单边”微写作,收效会大打折扣。老师的课堂引导作用应理所当然地体现在写作示范引领、带动上。老师的参与,不但可以示范,而且能使学生热情高涨,甚至和老师“一比高下”,他们在解读中也就更仔细,在写作中也就更卖力。张老师在教学《猫》时,就给学生展示了一首《读<猫>随感》小诗:新生似雪多欢喜,无缘忧寂惹酸辛。扑蝶玩游何欢愉,怎忍相夺恨难消。凄凉带来凄惨去,空余冤错痛如针。唯愿生灵悲苦尽,只留善意满乾坤!
诗中张老师用凝练的语言概括出三只猫不同的性格特点及命运,字里行间蕴含着浓浓的情感。在老师的示范引领下,学生对三只猫分别写出了各自不同的感受。通过这样的微文写作,不仅再次深入了文本,加深了理解,还训练了文笔。一举两得。由此可见“微写作”是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相结合的最佳体现,它对阅读与写作能力的提升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另外,在“微写作”的具体实施中,也要特别注意两点:
1.合理选择适宜的文本,充分挖掘“微写作”范本经典的借鉴点。叶圣陶先生说“教学生阅读,一部分目的是给他们个写作的榜样”。初中语文教材中很多文本都能在某方面为学生提供写作的范例,这需要教师在进行文本解读,教学设计时深入挖掘,用心设计,精心组织。
2.“微写作”的形式应该根据具体文本作恰当选择。教材所选文本体式各异,内容风格诸多不同,古今中外均有涉及,所以随文“微写作”也应形式多样,要求各不相同。
叶圣陶先生说:“语文教材无非是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成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能……”学习语言,运用语言,是语文教学的终极目标。以读助写,以写促读,读写结合是语文教学中非常重要的“语文实践”,不可小视。老师经常在课堂上,随时设计灵活多样的“微写作”话题,让学生感性操作语言,实践演练,撕破写作的神圣感,驱散写作的畏惧感,让学生在一次次小小的成功中,收获写作的快乐和成就感。基于此,随文随堂让“微写作”成为语文教学的常态,我们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的快速提高就指日可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