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如今很多孩子几乎没有什么玩的时间。某一项研究结果表明,我们国家3到5岁的孩子中,有38%的孩子没有在家和小朋友们一起玩耍过的经验;大约30%的小学生每周只能和朋友们玩一次。
很多妈妈都觉得,如果孩子不去补习学院,换句话说,如果孩子无所事事,她们就会感到不安,她们觉得别人家的孩子正在参加各种各样的学习班,只有自己的孩子什么也不做,“光顾着玩”,所以一旦有了空余时间,很多妈妈就会到处打听各种新的教育信息。
伟大的教育家、儿童教育家陈鹤琴先生生平曾这样说过:“小孩子生来是好动的,是以游戏为生命的。”他主张放手让孩子们自己在游戏中掌握各项能力和学习各种知识,教师只是起到了组织和引导的作用,必要的时候让“孩子教孩子”。的确,由于幼儿好奇、好动、好模仿,其认识过程带有具体形象性和情绪性,而游戏正是符合了以上特点,被幼儿接受和喜爱,从而能有效地调动幼儿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实施全面发展的教育。
游戏的主体当然是幼儿本身,但也不能脱离教师的组织和引导。这里所说的“玩”,也不是无目的、无形式、无要求地乱玩,而是利用一些有意义的游戏,通过这些游戏激发幼儿自身的学习兴趣;培养幼儿良好的个性品质;发展幼儿的智力,促进语言的发展。
一、利用游戏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教育实践中,我发现,游戏是培养幼儿学习兴趣的最好的手段。基于幼儿期孩子的特点,他们往往对枯燥乏味的学习活动缺少兴趣,而利用游戏加以诱发,则会引起他们的学习兴趣。因此,我常常把日常的一些活动设计成一个个游戏,这样便于幼儿在感兴趣的游戏过程中学习知识技能,发展各方面的能力。有一次,我就做了这样一个小小的尝试,为了让小班幼儿掌握画短直线的技能,我就设计了“小兔吃青草”的游戏,先出示一只小白兔,以小白兔的口吻告诉大家,小兔想吃青草了,然后让大家画青草地,让小兔来草地上吃青草。活动中,幼儿认为是在帮小兔画青草,因此很乐意地画了一根又一根,兴致极高,在这个过程中,他们的主动性、积极性得到最大限度地发挥,从而有效地激发了幼儿的学习兴趣。
二、在游戏中培养幼儿良好的个性品质
对幼儿而言,简单空洞的说教并不能让幼儿接受教育,同样也不利良好个性品质的形成,而一些直观、生动、形象的教学手段则有助于培养幼儿的良好品质,游戏则是其中之一。让幼儿在无拘无束的游戏中懂得什么是应该做的,什么是不应该做的,学习判断是非、善恶、美丑、好坏,获得简单的道德行为规则,促进社会化行为的发展。在游戏中,幼儿需扮演角色,模仿一些角色的劳动态度、言行、相互的关系、体验他们的思想感情,并要根据角色的行为来调节自己的行为,学习与人交往,从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品德教育。
比如:在玩“乘汽车”的游戏中,一开始我有意不强调“乘汽车”的游戏规则,结果幼儿玩游戏时,蜂拥而上,游戏无法继续进行,只得停下来。这时,我乘机让幼儿讨论,游戏为什么会停下来?怎样才能顺利进行游戏?幼儿七嘴八舌地说开了,最后达成一致见解:因为没有排队,没有秩序,所以游戏才能做不下去,只有排好队,有秩序地玩,才能玩的开心。这样,秩序的要领自然而然地就在幼儿的脑中形成了。
接着,我又进一步提出问题:如果人们乘公共汽车时不排队,没有秩序会怎么样? 幼儿有的说:“大家挤来挤去,谁也上不去”。有的说:“会上得很慢。”还有的说:“会挤伤人”。
又如在“跳房子”、“猫捉老鼠”等活动中,幼儿学会了分配角色、遵守规则、协商解决问题的合作精神,发展了合作能力,体验人与人相互交往、合作的重要性和快乐。在玩“抬花轿”、“斗鸡”、“跳长绳”等游戏时,都需要幼儿具备一定的耐力和坚持性。同时,民间游戏内容活泼,深受幼儿喜爱,因此,幼儿都能积极参加,这有利于培养他们活泼、乐观的性格。
三、在游戏中发展幼儿的智力,促进语言的发展
通过民间游戏,有利于幼儿口语、数学等能力的发展与提高:有些游戏内容生动活泼、轻松,伴有趣味性强、节奏鲜明的儿歌、口令,幼儿乐于吟诵和改编,使之始终沉静在欢乐之中。许多民间游戏中有多种角色,例如“猫抓老鼠”,可以先让幼儿选择自己想要担任的角色,并讲出“为什么”及准备怎样做好等,因为想要当角色就要求幼儿大胆地说,这就顺其自然的对幼儿进行了口语训练。又如“老狼老狼几点钟”、“荷花荷花几月开”等活动,有问有答,孩子也会随着教师或同伴的设计而使自己的口语能力得到训练。幼儿始终处于主动、积极的地位。在“跳皮筋”的过程中,创编一些符合地方特点的儿歌,让幼儿在朗朗上口的儿歌声中学会游戏。又如在“跳房子”的游戏中,可让幼儿编数数1、2、3、4……也可以让孩子根据单数单脚跳,双数双脚跳,在说说玩玩中巩固了数学的概念,还可以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选择玩法,可锻炼幼儿的跳跃和平衡能力;游戏中,幼儿一方面需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进行巩固、加深;另一方面,通过游戏帮助幼儿掌握认识新物体的特征及相互间的联系,获得粗浅的自然科技常识。在游戏中,幼儿的各种感觉知觉、记忆、注意、思维、想象都在积极地活动着,同时,幼儿要运用语言表现游戏的情节内容,相互交流、商量,因而有力地促进了幼儿语言的发展。
孩子做起游戏来都很疯狂!拼命的叫喊!拼命的追逐!这是他们在享受游戏的欢娱!平时,他们的小手都只能轻轻地放在膝盖上,身体的各个部位都被牢牢地束缚着!很多时候,老师们也会减少游戏的次数,因为怕出危险,“出来晒晒太阳可以,跑啊追的,还是少来一些吧!”孩子就是在这样的一些束缚中,失去了开心!互助!以及很多方面的锻炼!
孩子们的天空应该是蔚蓝的,应该是明亮的,过多的束缚只会让他们的童年失去应有的色彩。为了明天的花儿更娇艳,为了明天孩子们的脸上笑容更加灿烂,还给孩子一片玩乐的天地吧!让孩子自己“玩”起来,在玩乐的世界中茁壮成长,这无疑是每个孩子所希望与向往的,也必将为二十一世纪的幼儿教育抹上一笔绚烂的色彩!
【作者单位:常州市钟楼区科技实验幼儿园 江苏】
很多妈妈都觉得,如果孩子不去补习学院,换句话说,如果孩子无所事事,她们就会感到不安,她们觉得别人家的孩子正在参加各种各样的学习班,只有自己的孩子什么也不做,“光顾着玩”,所以一旦有了空余时间,很多妈妈就会到处打听各种新的教育信息。
伟大的教育家、儿童教育家陈鹤琴先生生平曾这样说过:“小孩子生来是好动的,是以游戏为生命的。”他主张放手让孩子们自己在游戏中掌握各项能力和学习各种知识,教师只是起到了组织和引导的作用,必要的时候让“孩子教孩子”。的确,由于幼儿好奇、好动、好模仿,其认识过程带有具体形象性和情绪性,而游戏正是符合了以上特点,被幼儿接受和喜爱,从而能有效地调动幼儿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实施全面发展的教育。
游戏的主体当然是幼儿本身,但也不能脱离教师的组织和引导。这里所说的“玩”,也不是无目的、无形式、无要求地乱玩,而是利用一些有意义的游戏,通过这些游戏激发幼儿自身的学习兴趣;培养幼儿良好的个性品质;发展幼儿的智力,促进语言的发展。
一、利用游戏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教育实践中,我发现,游戏是培养幼儿学习兴趣的最好的手段。基于幼儿期孩子的特点,他们往往对枯燥乏味的学习活动缺少兴趣,而利用游戏加以诱发,则会引起他们的学习兴趣。因此,我常常把日常的一些活动设计成一个个游戏,这样便于幼儿在感兴趣的游戏过程中学习知识技能,发展各方面的能力。有一次,我就做了这样一个小小的尝试,为了让小班幼儿掌握画短直线的技能,我就设计了“小兔吃青草”的游戏,先出示一只小白兔,以小白兔的口吻告诉大家,小兔想吃青草了,然后让大家画青草地,让小兔来草地上吃青草。活动中,幼儿认为是在帮小兔画青草,因此很乐意地画了一根又一根,兴致极高,在这个过程中,他们的主动性、积极性得到最大限度地发挥,从而有效地激发了幼儿的学习兴趣。
二、在游戏中培养幼儿良好的个性品质
对幼儿而言,简单空洞的说教并不能让幼儿接受教育,同样也不利良好个性品质的形成,而一些直观、生动、形象的教学手段则有助于培养幼儿的良好品质,游戏则是其中之一。让幼儿在无拘无束的游戏中懂得什么是应该做的,什么是不应该做的,学习判断是非、善恶、美丑、好坏,获得简单的道德行为规则,促进社会化行为的发展。在游戏中,幼儿需扮演角色,模仿一些角色的劳动态度、言行、相互的关系、体验他们的思想感情,并要根据角色的行为来调节自己的行为,学习与人交往,从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品德教育。
比如:在玩“乘汽车”的游戏中,一开始我有意不强调“乘汽车”的游戏规则,结果幼儿玩游戏时,蜂拥而上,游戏无法继续进行,只得停下来。这时,我乘机让幼儿讨论,游戏为什么会停下来?怎样才能顺利进行游戏?幼儿七嘴八舌地说开了,最后达成一致见解:因为没有排队,没有秩序,所以游戏才能做不下去,只有排好队,有秩序地玩,才能玩的开心。这样,秩序的要领自然而然地就在幼儿的脑中形成了。
接着,我又进一步提出问题:如果人们乘公共汽车时不排队,没有秩序会怎么样? 幼儿有的说:“大家挤来挤去,谁也上不去”。有的说:“会上得很慢。”还有的说:“会挤伤人”。
又如在“跳房子”、“猫捉老鼠”等活动中,幼儿学会了分配角色、遵守规则、协商解决问题的合作精神,发展了合作能力,体验人与人相互交往、合作的重要性和快乐。在玩“抬花轿”、“斗鸡”、“跳长绳”等游戏时,都需要幼儿具备一定的耐力和坚持性。同时,民间游戏内容活泼,深受幼儿喜爱,因此,幼儿都能积极参加,这有利于培养他们活泼、乐观的性格。
三、在游戏中发展幼儿的智力,促进语言的发展
通过民间游戏,有利于幼儿口语、数学等能力的发展与提高:有些游戏内容生动活泼、轻松,伴有趣味性强、节奏鲜明的儿歌、口令,幼儿乐于吟诵和改编,使之始终沉静在欢乐之中。许多民间游戏中有多种角色,例如“猫抓老鼠”,可以先让幼儿选择自己想要担任的角色,并讲出“为什么”及准备怎样做好等,因为想要当角色就要求幼儿大胆地说,这就顺其自然的对幼儿进行了口语训练。又如“老狼老狼几点钟”、“荷花荷花几月开”等活动,有问有答,孩子也会随着教师或同伴的设计而使自己的口语能力得到训练。幼儿始终处于主动、积极的地位。在“跳皮筋”的过程中,创编一些符合地方特点的儿歌,让幼儿在朗朗上口的儿歌声中学会游戏。又如在“跳房子”的游戏中,可让幼儿编数数1、2、3、4……也可以让孩子根据单数单脚跳,双数双脚跳,在说说玩玩中巩固了数学的概念,还可以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选择玩法,可锻炼幼儿的跳跃和平衡能力;游戏中,幼儿一方面需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进行巩固、加深;另一方面,通过游戏帮助幼儿掌握认识新物体的特征及相互间的联系,获得粗浅的自然科技常识。在游戏中,幼儿的各种感觉知觉、记忆、注意、思维、想象都在积极地活动着,同时,幼儿要运用语言表现游戏的情节内容,相互交流、商量,因而有力地促进了幼儿语言的发展。
孩子做起游戏来都很疯狂!拼命的叫喊!拼命的追逐!这是他们在享受游戏的欢娱!平时,他们的小手都只能轻轻地放在膝盖上,身体的各个部位都被牢牢地束缚着!很多时候,老师们也会减少游戏的次数,因为怕出危险,“出来晒晒太阳可以,跑啊追的,还是少来一些吧!”孩子就是在这样的一些束缚中,失去了开心!互助!以及很多方面的锻炼!
孩子们的天空应该是蔚蓝的,应该是明亮的,过多的束缚只会让他们的童年失去应有的色彩。为了明天的花儿更娇艳,为了明天孩子们的脸上笑容更加灿烂,还给孩子一片玩乐的天地吧!让孩子自己“玩”起来,在玩乐的世界中茁壮成长,这无疑是每个孩子所希望与向往的,也必将为二十一世纪的幼儿教育抹上一笔绚烂的色彩!
【作者单位:常州市钟楼区科技实验幼儿园 江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