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材和社团内容的有效整合

来源 :新课程·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v_y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小学科学社团活动作为学校科学课堂教学的补充与拓展,其内容与教材整合的意义就在于向少年儿童弘扬科学精神,拓展科学知识,提升科学素养,培养创新能力。社团内容与教材的整合方法就是为实现这一目标而服务的。活动内容既可围绕教材整合,也可自行开发;既可学习科学知识,也可进行实验探究、实践创造。为了科学社团能正常开展活动,必须组织好社团,制定好计划,并做好社团活动成果的展示与评价。
  关键词:科学社团;教材;内容整合
  小学科学的教学目标指出:“通过小学科学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关键的基础科学知识和技能,培养科学兴趣和思维习惯;了解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和方法,并应用于力所能及的科学探究活动;了解科学和日常生活以及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关系;理解求真务实、开拓创新是科学精神的核心。”这就要求科学社团也要以此目标开展活动,使少年儿童能拓展基本的科学知识,体验科技实践过程,学习科学探究的技能和方法。而研究如何把教材内容和社团内容加以整合,使教材为社团活动提供土壤,社团活动为教材拓展和学生的科学素养发展提供平台就很有必要。那么我们如何对教材和科学社团内容进行有效整合呢?
  一、小学科学社团内容与教材的整合意义
  科学社团活动的内容既要来源于教材,又要高于教材,如果脱离教材将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如果不高于教材又成为简单的重复,起不到拓展和提高的作用。所以我们整合的目标就是通过整合内容后的活动使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得到提高。
  (一)激发良好的科学学习兴趣
  对科学产生真正长久的学习兴趣,不是来自于对科学知识的简单理解与应用,而是来自于科学实践的神奇魅力、富有创造性的探究和实践的过程。这就要求用科学实验吸引少年儿童。
  (二)养成合理的科学思维习惯
  思维习惯是人在收集信息、处理信息和解决问题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思维倾向。合理的思维习惯就是要在学习科学知识、进行实验操作时合理地组织思维,并在此基础上训练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如在“电磁铁”活动过程中,我们就要训练学生这样的思维模式:磁铁吸引铁钉—线圈不吸引铁钉—通电线圈吸引铁钉—电磁铁,还要学會用控制变量法进行对比研究。
  (三)形成良好的科学实践能力
  小学科学社团活动要以科学探究为最重要的活动方式,除了查阅科学资料,还要进行科学观察、调查、探究,重点要把在科学实验、实践活动过程中获取的科学知识、形成的科学探究的技能和方法放在首要位置。
  (四)形成厚实的科学人文素养
  在素质教育思想指导下,在重视科学学习的实用性的同时,科学的人文性越来越被人们所认识和重视。科学知识是怎么形成的?人们是怎么逐步发现科学规律的?……这些体现科学发生、发展过程的背景性问题,不仅加深少年儿童对科学的理解与认识,而且可以提高少年儿童的科学人文素养。
  二、小学科学社团内容与教材的整合方法
  小学科学社团活动的内容和目标需要老师根据学校教学进度、少年儿童年龄特征和认知水平,结合少年儿童的生活实际,自己选择或者创编学习内容、探究的实验,参与的学生应有自由创造的空间。为此需从以下方面进行整合。
  (一)以补充拓展教材内容
  本文所指的科学社团活动要研究的内容除了书本所教内容之外,还可以对课堂所教内容作进一步延伸、拓展,甚至是与书本没有直接关联的科学知识与实验。少年儿童的年龄特征是他们对自然宇宙现象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这正是他们从事科学社团活动的最佳动力。比如,神九升空之后,结合新闻报道,我们及时组织少年儿童开展航模制作,同时让他们参观我市举办的“文博会”展出的我国载人航天工程展。这些往往是书本上没有的,需要进行拓展。
  (二)以实验突出探究过程
  小学科学本身就是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但教材中的许多内容以验证性实验较多,科学社团活动中要多以探究实践过程来引导学生学习和掌握科学知识,让少年儿童通过阅读、操作、观察、思考,发现科学结论或者应用科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让课堂走向自然、走向社会,让科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比如通过植物的栽培过程了解植物生长,通过党河风情线中的人工湖来认识生态系统。
  (三)以情感体验科学精神
  科学家在科学研究中表现出来的坚韧不拔、锲而不舍地追求真理的精神,也是科学发展史上一笔十分宝贵的财富,是培养少年儿童科学探究精神无法替代的宝贵资源。在科学社团活动中,我们可以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讲述科学家的科学研究故事,感受科学探究精神。如在了解了“电”之后,我们可以讲爱迪生克服困难发明电灯的故事。讲了“地球与宇宙”后,可以讲述伽利略为了确立“日心说”被教廷判火刑的故事。
  (四)以实践探究科学方法
  科学社团有利于学生在实践中学习科学知识,所以在活动过程中要有意识地丰富他们的科学探究方法,让他们能够识别科学性问题。在解决问题时,要学会用科学的方法和步骤。如收集证据,合理推理,大胆猜想,实验验证;能够通过观察、实验、调查、阅读等多种方式收集可观察和测量的资料;能够运用表格、统计图表等形式分析整理数据资料;能够在基于证据的基础上回答关于物体、事件或系统的特性和规律的问题,从自然现象中发现因果关系;能够调动思维进行理性的思考,参与讨论和辩论。科学的探究方法是人们认识自然世界、获取科学知识的必要途径。
  总之,小学科学社团活动既要为科学教学服务,又要为孩子自身的发展提供平台。所以要求活动内容根源于教材,服务于教学,着眼于发展。
  参考文献:
  龚爱民.培养学生对科学课的学习兴趣之浅见[J].科学咨询,2015.
其他文献
在日前揭晓的菲迪克年度工程项目评奖中,我国渝利铁路工程、舟山大陆连岛工程西堠门大桥获得杰出项目奖,哈尔滨至大连铁路客运专线、上海市轨道交通10号线(M1线)一期工程、广深
随着中国城市化发展进程的不断加快,道路交通对城市化发展而言不可轻视.而城市化的发展使城市人口越来越多,对交通的需求自然越来越大,同时也会带来负面影响,如碳排放量的增
摘 要:随着新课程的不断推进,小学英语教学也在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在这样的背景下,小学英语教育工作者在进行着不断的思考与反思,试图让小学英语教学更加高效。通过教学实践发现:将小学英语教学与生活融为一体,用“生活化”的理念构建英语教学课堂,可以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让学生不仅习得英语语言,还能培养学生用英语与他人进行交流,用英语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小学英语教学现状入手,浅析构建小学英语生活化课
磁铁是生活中常见的物体,许多学生都见过、玩过磁铁,对磁现象有了一定的了解,也产生了一些疑惑,这是他们进行本单元探究学习的良好基础和有利条件。  本单元学习目标,源自课程标准中与1—2年级相关的下列学习内容:  5.1 有的力直接施加在物体上,有的力可以通过看不见的物质施加在物体上。  6.5 磁铁有磁性,可对某些物体产生作用。  6.5.1 磁铁能对某些物体产生作用。  6.5.2 磁铁总是同时存
问题的提出 上海市教育卫生工作委员会和上海市高等教育局组编的《大学思想道德修养》例举了这样一个事例。 1992年末,深圳某公司的高级干部会议正在对下半年度的发展项目和
小组合作学习虽然被各学科课堂教学广泛采用,却也时常成为大家听评课之余谈论时的诟病之一,因为小组合作学习必然要进行交流,而许多交流却常常是走过场的,实效不佳。科学学科虽然
"互联网+"时代下由于多元化思想观念的冲击,家庭教育也显得力不从心。从分析"互联网+"时代家庭教育面临的困惑出发,在此基础上探讨了一些提高家庭教育有效性的对策和建议。
李彤名师工作室十分重视优化课题研究资料的管理工作,指导各课题组全面搜集、有序整理、科学分析相关研究资料,以完整地反映课题从构思、立项、研究到结题的全过程。事实上,课题研究资料也是课题成果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  深圳市福田区南华小学庞书君老师牵头的研究小组,经过集体讨论后,确立了《小学低年段科学课堂管理的策略研究》的研究课题。该课题以科学课的课堂管理为研究方向,致力于改变实验课堂上学生纪律意识不强
教学分析  《物体的形状改变以后》是《无处不在的力》单元的第2课,属于课程标准中“物质世界”领域“运动与力”的相关内容。本课首先通过四个“有结构”的物体在施加力和去掉力的作用下分别由形变到恢复原状或达到极限而恢复不到原状,让学生发现物体的弹性和弹力,同时让学生通过对微观形变的放大观察,认识弹性具有普遍性。其次,让学生经历一个完整的探究过程——研究外力和物体形变的关系。以探究拉力与弹簧的拉伸长度的关
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非常重要的补充,是一个基础性的教育,家长是孩子成长道路的第一任教师,也是影响学生成长道路上的重要因素。针对目前学生存在的问题,需要家庭教育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