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伴随着农村金融市场的不断扩大,各家机融机构纷纷介入,使农村金融的竞争更加激烈。要为全力推进农村信用体系建设,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的顺利发展,为农村的经济发展,营造良好的农村金融生态环境奠定一定基础。农村信用社要更加关注自身的变革提升,不断发展自己,完善自己,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关键词】农村信用社;体系建设;信用环境
农村信用体系建设是增强农民信用意识、改善农村信用环境和融资环境、提高农村金融服务水平、做好农村金融工作的一项重要基础性工作。近年来,人民银行在加快推进征信服务覆盖广大农村地区的同时,采取多种措施改善农村信用环境,农村金融服务水平得得了显著提升。
1.农村信用社信用体系不完善的现状
1.1思想观念陈旧,竞争意识偏弱
多年来,大多数乡镇信用社思想观念仍旧停留在上面怎样要求,下面就怎样做、上面要求完成百分百,决不多完成一个点的被动发展层面上。而且大部分员工尤其是老员工缺少竞争观念、危机意识,偏于一隅,满足现状,造成员工得过且过,服务意识僵化的现状,从而导致出现“员工靠信用社,信用社靠自己”的怪状,这种盲目的满足使信用社乡镇网点市场份额逐渐被瓜分。
1.2对三农的信贷营销意识落后
多年来,信用社尤其是乡镇网点在农村金融市场一直是一家独大,养成了等客上门、守株待兔的错误营销理念。在三农问题上虽然作出了卓越贡献,但随着农行、邮政储蓄逐步进入或返回农村信贷市场,原本竞争的平衡被打破,乡镇信用社在新的竞争环境中必然会处于劣势。但大部分信用社的乡镇对面临的市场竞争格局的变化仍缺乏充分的认识,无动于衷。尤其是一些网点信贷管理人员不能及时转变观念,缺乏基本的信贷营销意识。营销意识的落后,一方面使乡镇信用条件较好、发展前景明朗、地方政府扶植的优质客户被其他金融机构抢走;另一方面,使农村市场普遍认为信用社信贷门槛依然太高。
1.3信用环境、法律环境较差
多年来的旧习,使很多农村贷户认为债可抗、贷可逃,有贷户在无法还款或还款稍有困难时选择离家出走逃债,甚至有的以逃债成功为荣,形成了一股攀比逃债的不良风气。同时,由于农村实际问题的存在,即便信用社依法起诉,法院也只是形式上的判决,执行起来相当困难,这就使赖贷户更加猖獗,信用环境堪忧。另外,当信用社与贷款户以签订合同方式形成借贷关系,借款人到期不归还贷款只能履行合同相关条款,借款人如违约,应承担法律责任。但农村大部分贷户法律意识较为淡薄,不得以还贷只是由于道德的约束。而且,正常贷款违约,不能视同贷款诈骗,即使金额巨大也无法追究其刑事责任。信用环境、法律环境建设的孱弱仿佛掉入一个怪圈,也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2.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存在的问题
关于构建农村信用体系,目前已经探索实践了一些工作思路,实现了以农村信用社为主体,实施了包括乡(镇)、村、农户三级的“三信工程”,并取得了一定的工作成效。但由于各种因素制约,农村信用体系建设仍然相对滞后。
2.1信息资源渠道分割,征信协调机制建设滞后
目前农户信用数据所需的基础信息资源分布在各级政府和业务主管部门,这些信息通常都是分割的、垄断的、静止的、不公开的,造成信息共享困难,另外农户存在多种经营,人口临时流动频繁,信用基础信息多变,真伪不易鉴别。这些因素导致金融机构与农户之间的信息处于不对称状态,影响了金融机构对农户的效益分析,贷款风险预测无法正常进行。
2.2信用制度本身约束力不强,失信惩戒机制建设滞后
由于信用信息流通体系不完善,导致农户信用体系建设缺少失信惩戒功能。一是社会和法律的惩戒力不强;二是信贷部门的联合惩戒力弱,对失信行为不能有效惩戒,守信者的守信行为也不能得到更好的激励。在农村,由于农户整体信用观念仍然偏低,法律意识不强,许多人注重的是相邻之间亲情、友情,这是造成近年来顶、冒名贷款等诸多违规贷款增高的原因。
2.3失信的受益远远大于其成本,导致整个社会信用缺失
在传统的信用文化中,人们并没有将信用看作是一种商品,而仅仅把信用作为一种观念用道德去约束。一个人不讲信用,只会受到社会道德的谴责,经济利益并没有受到太大损失。
2.4广大农村缺乏诚信教育制度和信用观念培养机制
现阶段,广大农村已有的诚信教育和信用观念的培养,主要来自三个方面。一是淳朴民风形成的诚实守信传统;二是人民银行征信管理主体在农村开展的征信知识宣传;三是农村信用社在实施“三信工程”过程中开展的深入乡村,深入农户大张旗鼓地信用宣传。以上三方面的诚信教育工作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农户信用意识,但大部分工作仍局限在表面上,不够深入,不够系统,尚不能称之为完善的农村诚信教育体系。
3.构建良好农村金融信用环境的举措
3.1改善服务环境,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农村信用社机构网点分布广泛,深入农村与各社区,但各网点设施参差不齐,与其他银行相比有一定差距,各信用社应该规范和统一内外部形象。营业大厅里便民设施应齐全,增加人性化服务,如为客户提供座椅、饮水机、老花镜、各种单据填写样本等等,特别是叫号机和自助柜员机的普及。
3.2提高人员素质,提升服务质量
农村信用社出现人力资源“断层”现象,虽然已经通过公开招聘考试吸收了大量年轻化、学历高的“新鲜血液”,但普遍缺乏实际业务操作经验,这就要求在员工上岗前进行系统的培训,在工作过程中也要进行相应的培训,并加强老员工的“传帮带”作用。
业务素质提高了,还要加强员工服务礼仪的培训。农村信用社要打造自己的企业文化,从内而外树立一个良好的企业形象。大堂经理及柜员、信贷员这些与客户直接接触的人员,首先要做好服务礼仪,尊重信用社的每一位客户,不划分等级,不做区别对待;真诚地为客户着想,站在客户角度思考问题;时刻保持微笑,与客户交谈,多用“请、谢谢、您好、再见”等文明礼貌用语;加强自身的学习,提高自身文化素养,自觉遵守行为规范。
3.3优化服务产品,拓展服务品种
现今社会,人们对投资渠道的要求越来越多,所以农信社也要根据时代的要求,满足不同客户的需求,优化服务产品,拓展服务品种。
农村信用社提供了折、卡服务,但网络业务的发展还显滞后,网上银行,电话银行,自助银行等未全面开办,这就使农信社失去了很多潜在的客户。另外,各大银行都蓬勃发展的银保业务,在农信社的发展也不是很快,所以农信社应加强与保险业的合作,满足客户养老、意外伤害、医疗等方面的保障,拓展中间业务。
农信社的主战场在农村,应大力开拓农村市场,做好农村经济发展的基石。农信社可以根据农业生产,农村企业和农民生活的不同需要,设计不同的信贷种类和优惠政策,给予多种资金支持模式,使自己的服务品种多样化。
3.4加强宣传,塑造品牌
农信社完成了自身一系列的提高完善后,还应大力开发信息传播最快的网络资源,通过论坛、新闻和搜索引擎等宣传方式把自己展示出去,塑造良好的品牌形象和社会形象。
在新的市场竞争形势下,农信社能够做到不畏困难、勇于进取、锐意改革,必将迎来出更加辉煌的明天。改善農村信用环境是一项系统工程,不能一蹴而就。当前,虽然在人民银行的积极推动下,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已经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不容忽视的是,当前我国许多农村地区依然存在信用意识薄弱、金融机构缺乏有效手段控制信用风险等问题,因此,继续推进农村信用体系建设,探索建立改善我国农村信用环境的长效机制,势在必行。
【参考文献】
[1]陈前鹏,江山.完善农村信用体系建设、优化农村金融生态环境.知识经济,2011(07).
[2]李珍.推进信用体系建设优化金融生态环境.庆城县金融办,2012-11-29.
[3]陈晓龙.关于农村信用体系建设的研究.中国金融界网,2011-07-15.
【关键词】农村信用社;体系建设;信用环境
农村信用体系建设是增强农民信用意识、改善农村信用环境和融资环境、提高农村金融服务水平、做好农村金融工作的一项重要基础性工作。近年来,人民银行在加快推进征信服务覆盖广大农村地区的同时,采取多种措施改善农村信用环境,农村金融服务水平得得了显著提升。
1.农村信用社信用体系不完善的现状
1.1思想观念陈旧,竞争意识偏弱
多年来,大多数乡镇信用社思想观念仍旧停留在上面怎样要求,下面就怎样做、上面要求完成百分百,决不多完成一个点的被动发展层面上。而且大部分员工尤其是老员工缺少竞争观念、危机意识,偏于一隅,满足现状,造成员工得过且过,服务意识僵化的现状,从而导致出现“员工靠信用社,信用社靠自己”的怪状,这种盲目的满足使信用社乡镇网点市场份额逐渐被瓜分。
1.2对三农的信贷营销意识落后
多年来,信用社尤其是乡镇网点在农村金融市场一直是一家独大,养成了等客上门、守株待兔的错误营销理念。在三农问题上虽然作出了卓越贡献,但随着农行、邮政储蓄逐步进入或返回农村信贷市场,原本竞争的平衡被打破,乡镇信用社在新的竞争环境中必然会处于劣势。但大部分信用社的乡镇对面临的市场竞争格局的变化仍缺乏充分的认识,无动于衷。尤其是一些网点信贷管理人员不能及时转变观念,缺乏基本的信贷营销意识。营销意识的落后,一方面使乡镇信用条件较好、发展前景明朗、地方政府扶植的优质客户被其他金融机构抢走;另一方面,使农村市场普遍认为信用社信贷门槛依然太高。
1.3信用环境、法律环境较差
多年来的旧习,使很多农村贷户认为债可抗、贷可逃,有贷户在无法还款或还款稍有困难时选择离家出走逃债,甚至有的以逃债成功为荣,形成了一股攀比逃债的不良风气。同时,由于农村实际问题的存在,即便信用社依法起诉,法院也只是形式上的判决,执行起来相当困难,这就使赖贷户更加猖獗,信用环境堪忧。另外,当信用社与贷款户以签订合同方式形成借贷关系,借款人到期不归还贷款只能履行合同相关条款,借款人如违约,应承担法律责任。但农村大部分贷户法律意识较为淡薄,不得以还贷只是由于道德的约束。而且,正常贷款违约,不能视同贷款诈骗,即使金额巨大也无法追究其刑事责任。信用环境、法律环境建设的孱弱仿佛掉入一个怪圈,也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2.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存在的问题
关于构建农村信用体系,目前已经探索实践了一些工作思路,实现了以农村信用社为主体,实施了包括乡(镇)、村、农户三级的“三信工程”,并取得了一定的工作成效。但由于各种因素制约,农村信用体系建设仍然相对滞后。
2.1信息资源渠道分割,征信协调机制建设滞后
目前农户信用数据所需的基础信息资源分布在各级政府和业务主管部门,这些信息通常都是分割的、垄断的、静止的、不公开的,造成信息共享困难,另外农户存在多种经营,人口临时流动频繁,信用基础信息多变,真伪不易鉴别。这些因素导致金融机构与农户之间的信息处于不对称状态,影响了金融机构对农户的效益分析,贷款风险预测无法正常进行。
2.2信用制度本身约束力不强,失信惩戒机制建设滞后
由于信用信息流通体系不完善,导致农户信用体系建设缺少失信惩戒功能。一是社会和法律的惩戒力不强;二是信贷部门的联合惩戒力弱,对失信行为不能有效惩戒,守信者的守信行为也不能得到更好的激励。在农村,由于农户整体信用观念仍然偏低,法律意识不强,许多人注重的是相邻之间亲情、友情,这是造成近年来顶、冒名贷款等诸多违规贷款增高的原因。
2.3失信的受益远远大于其成本,导致整个社会信用缺失
在传统的信用文化中,人们并没有将信用看作是一种商品,而仅仅把信用作为一种观念用道德去约束。一个人不讲信用,只会受到社会道德的谴责,经济利益并没有受到太大损失。
2.4广大农村缺乏诚信教育制度和信用观念培养机制
现阶段,广大农村已有的诚信教育和信用观念的培养,主要来自三个方面。一是淳朴民风形成的诚实守信传统;二是人民银行征信管理主体在农村开展的征信知识宣传;三是农村信用社在实施“三信工程”过程中开展的深入乡村,深入农户大张旗鼓地信用宣传。以上三方面的诚信教育工作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农户信用意识,但大部分工作仍局限在表面上,不够深入,不够系统,尚不能称之为完善的农村诚信教育体系。
3.构建良好农村金融信用环境的举措
3.1改善服务环境,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农村信用社机构网点分布广泛,深入农村与各社区,但各网点设施参差不齐,与其他银行相比有一定差距,各信用社应该规范和统一内外部形象。营业大厅里便民设施应齐全,增加人性化服务,如为客户提供座椅、饮水机、老花镜、各种单据填写样本等等,特别是叫号机和自助柜员机的普及。
3.2提高人员素质,提升服务质量
农村信用社出现人力资源“断层”现象,虽然已经通过公开招聘考试吸收了大量年轻化、学历高的“新鲜血液”,但普遍缺乏实际业务操作经验,这就要求在员工上岗前进行系统的培训,在工作过程中也要进行相应的培训,并加强老员工的“传帮带”作用。
业务素质提高了,还要加强员工服务礼仪的培训。农村信用社要打造自己的企业文化,从内而外树立一个良好的企业形象。大堂经理及柜员、信贷员这些与客户直接接触的人员,首先要做好服务礼仪,尊重信用社的每一位客户,不划分等级,不做区别对待;真诚地为客户着想,站在客户角度思考问题;时刻保持微笑,与客户交谈,多用“请、谢谢、您好、再见”等文明礼貌用语;加强自身的学习,提高自身文化素养,自觉遵守行为规范。
3.3优化服务产品,拓展服务品种
现今社会,人们对投资渠道的要求越来越多,所以农信社也要根据时代的要求,满足不同客户的需求,优化服务产品,拓展服务品种。
农村信用社提供了折、卡服务,但网络业务的发展还显滞后,网上银行,电话银行,自助银行等未全面开办,这就使农信社失去了很多潜在的客户。另外,各大银行都蓬勃发展的银保业务,在农信社的发展也不是很快,所以农信社应加强与保险业的合作,满足客户养老、意外伤害、医疗等方面的保障,拓展中间业务。
农信社的主战场在农村,应大力开拓农村市场,做好农村经济发展的基石。农信社可以根据农业生产,农村企业和农民生活的不同需要,设计不同的信贷种类和优惠政策,给予多种资金支持模式,使自己的服务品种多样化。
3.4加强宣传,塑造品牌
农信社完成了自身一系列的提高完善后,还应大力开发信息传播最快的网络资源,通过论坛、新闻和搜索引擎等宣传方式把自己展示出去,塑造良好的品牌形象和社会形象。
在新的市场竞争形势下,农信社能够做到不畏困难、勇于进取、锐意改革,必将迎来出更加辉煌的明天。改善農村信用环境是一项系统工程,不能一蹴而就。当前,虽然在人民银行的积极推动下,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已经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不容忽视的是,当前我国许多农村地区依然存在信用意识薄弱、金融机构缺乏有效手段控制信用风险等问题,因此,继续推进农村信用体系建设,探索建立改善我国农村信用环境的长效机制,势在必行。
【参考文献】
[1]陈前鹏,江山.完善农村信用体系建设、优化农村金融生态环境.知识经济,2011(07).
[2]李珍.推进信用体系建设优化金融生态环境.庆城县金融办,2012-11-29.
[3]陈晓龙.关于农村信用体系建设的研究.中国金融界网,2011-07-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