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化是复合、开放、动态的系统性存在,有其自身的深层结构和构成因子。这些内在的构成要素,也即文化的四重表现形式,大致可概括为:文化符号,人物及事件,礼仪习俗传统,信念与价值。
基于这样的阐述,我们可以把学校文化理解为:学校在教育实践中,逐渐形成的并为师生认同的价值观为核心的群体意识和群体行为规范。它是在学校这一特定环境中生活的全体成员的一种信念与价值的共同追求,是学校现实的精神财富与物质财富的总和,也是一种具有传统精神和时代特征的群体文化符号。
我们面临着的是一个正在变革的社会,文化在演变,价值在衍变,一切都在变,也许唯一不变的就“变”字本身。因此新时期学校管理,就必须关注文化发展及多元文化互相影响的内在逻辑,最终深入到价值与信念的深刻反思,以继承、发展和更新文化的传统,激发文化的持续生命力,达到以文化人,以文治校的目的。
一、锁定“三个走向”,把握学校文化重建脉搏
学校文化,一般都认为,它应该包括四个层面,即物质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和精神文化。在创建学习型学校时,文化重塑行动就要充分发挥文化的价值引导、观念整合、情感激励和规范调节作用,把握文化重建的三个支点,即文化建设的三个走向,科学走向,民主走向,和谐走向。
第一,科学走向,注重的是独立、自由的思维方式。
文化建设的科学性走向,主张实事求是,主张客观真理,主张理论和实践一致。为教师营造富有人文气息的教师读书场所,倡导个性化的阅读,倡导教师以一份纯净而又向上的心态,从容地、沉静地对待学习并蓄积教育的智慧。学校要求每位教师能随时对自己的教育教学进行真诚的开放性的反思,鼓励课题研究的老师阅读相关的文献,进行比较研究,形成自己的认识和体会。学校要求老师一年完成一篇高质量的论文,两年完成一篇反映课题研究成果的课题报告,同时学校设立教育讲坛、组织观点报告,名师开设教育博客,就是要鼓励教师以各种形式的表达,碰撞思想的火花,让真理越辩越明。
第二,民主走向,建构个体与集体平等、互动、共进的组织行为方式。
学校文化的民主首先体现在学校办学计划、决策与关键人物和事件的处置中。学校希望每个教师发挥自己的长处,显露个性并包容别人的个性,实现自己的价值。并要求教师把这种展示和包容推己及人,落实到师生的交往中。学校多项考核评比都以教师群体为单位,采用捆绑式的评价方式,强调打破学科的界限,鼓励教研组之间的互学、分享。实现学校诸多事务在合作中追求成功,在成功中寻求再合作。
第三,和谐走向,促进承载文化的主体间不断趋向合理共存的和谐状态。
学校文化的和谐走向,当然包括学校环境的和谐营建,雕塑、橱窗、门厅、走廊无不精心设计,富有文化内涵。更重要的是学校要积极引导教师拥有美好的心灵追求,坚持教师群体和而不同的处世观,彼此善意关照,关怀教职工的人生幸福和职业尊严。学校提出“五心引领”工作法,即心情舒畅地上课教学,心甘情愿地做好事情,心平气和地解决问题,心怀善意地看待别人,心存高远地规划未来。将文化自身的内在协调、自我改造更新与其他文化合理因素的影响有机统一,将文化发展特性与普世性有机统一。
二、构造“三个世界”,塑造学校新型精神文化
“学校要按社会发展的要求和时代的精神构建超越现实的新学校文化。”学校文化本身的特点要求我们在细节上一点一滴地经营与积累,并不是将一种外在的文化细胞移植于学校体内,而是去发现发掘学校中人们心底原有的潜质,去努力唤醒校内师生员工心底潜藏的真善美。
笔者认为,学校文化的重建还在于形成学校关怀与尊重人性的三个世界:
1.构建求真的知识世界。我们倡导阅读、鼓励教师口头和书面表达,鼓励教师自主学习并为教师学习投资。在这个世界里,大家以学习为使命,自由表达、平等对话、大胆创新,形成学校学习共同体。人性化的师生共同学习要成为现代学校文化形态:学习不仅是就业和生存,对人类文明成果的享用和对未知领域的探索是伴随人一生的生命需求,学习不只是学生的任务,也是教师的任务。
社会的急剧转型,使学校教育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需要教师的智慧、研究与创造,为教师个体发展和提升生命质量提供了如此大的空间。《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的全面推出和实践推进,使教师遇到了诸如开发校本课程、开展研究性学习指导、开展综合科学教学活动、多媒体信息技术应用、双语教学等全新的职业素质新要求的挑战。在研究中创造,在反思中实现教师专业发展,在创造和专业发展中获得教师职业的内在欢乐,在学习中提升教师个体生命质量,将成为现代学校文化塑造的基石。
2.构建向善的人际世界。我们强调合作胜于竞争,积极构建和谐、民主、宽松、向上的教师团队,强调管理即服务,大力加强校内信息沟通与共享,在这个世界里,坦诚相见、互相关怀,弱势群体受到关爱,人们用爱互相感动;信条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人生的态度是积极的,与人相处是和谐的,遇到困难、挫折是坚强的。
共同的现代教育价值观要成为学校文化的核心;也就是学校必须树立为人生造福的目的,不仅为教师造福,还要通过教师为学生造福。因而学校的每一个人都是唯一的宝贵的,值得善待和尊重。学校领导干部将教师作为自己的服务对象,教师将学生作为自己的服务对象,学校将家长、家庭作为自己的服务对象,师生感受到的是民主、平等、友善、柔性、鼓舞、感化、包容和帮助,学校也成为师生喜爱、留恋的地方。
3.构建优美的心灵世界。在这个世界里,人们都有梦想,心灵经常受到洗涤,道德受到熏陶。艺术是这里的常客,人们的精神心灵需要获得更大的释放和满足。
特别要指出的是,学校要关注教师职业生命价值。从人文关爱的立场,对于教师职业生命质量予以应有的重视。让教学过程充满着工作的美丽,让教师的职业每一天都充满着爱、挑战与创造,并从中获得自我成长、内在尊重和职业生命的欢乐。同时,学校又赋予学生在校生活的高质量,为发展他们的潜能构建平台,为展示他们的才华搭建舞台。校本课程的开发、活动课程的建设、选修课程的设置,让学生学会享受生活、放飞心灵,使班级、学校真正成为学生自由而健康成长的精神家园。
三、从“反对话”到“对话”,实现学校文化深度变革
对话,原指两方或几方之间的平等磋商、接触或谈判。学校“对话文化”指的是学校教育的各个主体(包括师与生、学校与家长、课程与教材)以合作、对等、协商、选择、自主乃至互相批判的方式施加教育影响或实施教育行为所呈现的价值取向和文化形态。
“对话文化”,反映在学校课程大结构上,就是要还学生适度的对学习课程的选择权,还学生一定的探索研究的空间。
“对话文化”,反映在课堂教学上,就是要把思维的空间真正还给学生,并能有效地激活学生的智慧活动作为核心任务之一。教学过程应该成为师生共同创造的过程,教师要努力激发学生积极思维,鼓励学生大胆质疑,作另类的回答,师生可以从中尽情地平等地去体验教学创造美的特殊乐趣,并可取得教案预设目标外的意外收获。在瑞典的小学教室里,从没看到过教师的桌子摆在班级的正前方。教师的桌子通常摆在离黑板不远的角落,而且往往上面摆满了教师工作用的资料,外人看到的是所有教师在教室里不断地走动或者离学生很近。
“对话文化”,反映在教育理念上,实质是一种无恐惧教育。即倡导把教育当做人与人的交流,是生命与生命的对话,教育学生是一种保护、一种唤醒、一种激励、一种发现、一种宽容,时时处处让学生感到安全、平等、民主,给孩子创设一种宽松、无恐惧的学习环境和文化氛围。
应试教育是专制性强的教育,它排斥学生思考,拒绝学生发挥的余地,追求所谓唯一的标准答案,其实质是一种“反对话文化”。新基础教育对学校文化功能的分类和表述采用了整体论的方法。明确提出了学校教育的主功能:“那就是为了学生个性的和谐发展,潜在能力的充分开发和在社会中生存、发展能力的形成,即以培养社会需要的新人作为学校的主功能。”在强化这种主功能核心地位的今天,学校文化重建必须坚持从“反对话文化”走向“对话文化”。
1.从封闭走向开放。一个地区就是一个文化生态系统。学校文化则是这个系统的一个构成要件和这个大结构体中的一个重要节点。现代社会是个开放的、张扬的社会,学校必须与所处的社会生态系统(包括社区、家庭、机构及其他兄弟学校等)不断地进行信息、观念、资源、人员的交流和交换,彼此间保持着极为密切的内在联系和发展。学校文化也将从文化的对抗与融合、流失与吸收、民族性与时代性、文化的“休克”与跨文化等诸多方面的关系冲突中,思考教育文化的根本精神,即和谐发展。固步自封、画地为牢的封闭文化终其极是一种压制,是文化的封锁,必然被开放、宽容的文化所取代。
2.从竞争走向合作。
我们这个社会推崇强者,推崇在竞争中取胜的人,因为看重成功,所以如此看重竞争。考场上,希望拿最高分,竞技场上希望得冠军,工作时要拿最高奖金,甚至在休闲、交际时也讲求竞争。但生活并不是一场比赛,应该是一次旅行。正如阿尔夫·科恩在《没有竞争》一书中指出:“真正懂得人生意义的人并非去争第一或第二,他们追求的是一种自由的状态,一种真正超脱了等级或者竞争制度所达到的自由状态。”就生活本身而言,并不存在竞争。如今仍有不少小学、中学在校训中强调“竞争”,殊不知,从小开始便诱导“竞争”的结果,是“因为嫉妒同学超过自己,竟然手握屠刀向自己的同伴和导师刺去……”马克思关于人的自由充分和谐发展的观点,揭示了只有和谐发展才有自由发展的法则。人类为了更好地生存和发展,唯一的选择是合作。未来学告诉我们,21世纪的失败将不是败于大脑的智慧,而是败于人际的交互上。新型的文化是合作型竞争的文化,社会心理学家研究表明,学会合作,促进成功,才有竞争。在“以人为本”的理念支持下,我们倡导学校是学生学习、生活、成长的地方,是合作、共处、和谐的生态园。在这样的校园里依赖于学校生态和文化建设,学生才能获得自豪感、幸福感,保持活力,并决定着学生未来的生存和生活状态。
3.从包容走向多元。
现代学校在于“培养学生对生命意义的理解和对人类命运的终极关怀”,努力教育学生具有科学意识、科学思想和追求真理的精神,教育学生体验人生、丰富人生、尊重人的价值、懂得人伦教化是教育永恒的主题。因此,学校文化要保持其深入持久的生命力,还在于不断发现并包容其他文化中符合人性和促进人类共同繁荣的价值观,共同关注宽容、和平、友善、尊重、理解、合作等人类繁荣所必须的基本价值观。
不仅如此,学校文化要引导师生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方式趋于合理性,更要创造其他社会条件,树立典型人物、成立相关组织,开展多种文化活动,在活动中构建、发展和创新那些促进传统价值最大限度发挥其积极效应的习俗、礼仪、信念与价值。一个学校,一个社会,多元文化创生共存是保证其公民自由幸福生存的前提,也是公民自由幸福生存的表现。一言以蔽之,学校文化建设要旨在与多元异质文化和谐共进的积极情感体验中,实现学校文化的深度变革,最终达成多元异质文化之间统一平衡和纵横协调。
我们徜徉在21世纪教育革新的暖流中,我们思索并只有打破旧思想、旧观念的束缚,推陈出新,才能驱除旧文化的阴霾,建设学校文化新的大厦。
基于这样的阐述,我们可以把学校文化理解为:学校在教育实践中,逐渐形成的并为师生认同的价值观为核心的群体意识和群体行为规范。它是在学校这一特定环境中生活的全体成员的一种信念与价值的共同追求,是学校现实的精神财富与物质财富的总和,也是一种具有传统精神和时代特征的群体文化符号。
我们面临着的是一个正在变革的社会,文化在演变,价值在衍变,一切都在变,也许唯一不变的就“变”字本身。因此新时期学校管理,就必须关注文化发展及多元文化互相影响的内在逻辑,最终深入到价值与信念的深刻反思,以继承、发展和更新文化的传统,激发文化的持续生命力,达到以文化人,以文治校的目的。
一、锁定“三个走向”,把握学校文化重建脉搏
学校文化,一般都认为,它应该包括四个层面,即物质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和精神文化。在创建学习型学校时,文化重塑行动就要充分发挥文化的价值引导、观念整合、情感激励和规范调节作用,把握文化重建的三个支点,即文化建设的三个走向,科学走向,民主走向,和谐走向。
第一,科学走向,注重的是独立、自由的思维方式。
文化建设的科学性走向,主张实事求是,主张客观真理,主张理论和实践一致。为教师营造富有人文气息的教师读书场所,倡导个性化的阅读,倡导教师以一份纯净而又向上的心态,从容地、沉静地对待学习并蓄积教育的智慧。学校要求每位教师能随时对自己的教育教学进行真诚的开放性的反思,鼓励课题研究的老师阅读相关的文献,进行比较研究,形成自己的认识和体会。学校要求老师一年完成一篇高质量的论文,两年完成一篇反映课题研究成果的课题报告,同时学校设立教育讲坛、组织观点报告,名师开设教育博客,就是要鼓励教师以各种形式的表达,碰撞思想的火花,让真理越辩越明。
第二,民主走向,建构个体与集体平等、互动、共进的组织行为方式。
学校文化的民主首先体现在学校办学计划、决策与关键人物和事件的处置中。学校希望每个教师发挥自己的长处,显露个性并包容别人的个性,实现自己的价值。并要求教师把这种展示和包容推己及人,落实到师生的交往中。学校多项考核评比都以教师群体为单位,采用捆绑式的评价方式,强调打破学科的界限,鼓励教研组之间的互学、分享。实现学校诸多事务在合作中追求成功,在成功中寻求再合作。
第三,和谐走向,促进承载文化的主体间不断趋向合理共存的和谐状态。
学校文化的和谐走向,当然包括学校环境的和谐营建,雕塑、橱窗、门厅、走廊无不精心设计,富有文化内涵。更重要的是学校要积极引导教师拥有美好的心灵追求,坚持教师群体和而不同的处世观,彼此善意关照,关怀教职工的人生幸福和职业尊严。学校提出“五心引领”工作法,即心情舒畅地上课教学,心甘情愿地做好事情,心平气和地解决问题,心怀善意地看待别人,心存高远地规划未来。将文化自身的内在协调、自我改造更新与其他文化合理因素的影响有机统一,将文化发展特性与普世性有机统一。
二、构造“三个世界”,塑造学校新型精神文化
“学校要按社会发展的要求和时代的精神构建超越现实的新学校文化。”学校文化本身的特点要求我们在细节上一点一滴地经营与积累,并不是将一种外在的文化细胞移植于学校体内,而是去发现发掘学校中人们心底原有的潜质,去努力唤醒校内师生员工心底潜藏的真善美。
笔者认为,学校文化的重建还在于形成学校关怀与尊重人性的三个世界:
1.构建求真的知识世界。我们倡导阅读、鼓励教师口头和书面表达,鼓励教师自主学习并为教师学习投资。在这个世界里,大家以学习为使命,自由表达、平等对话、大胆创新,形成学校学习共同体。人性化的师生共同学习要成为现代学校文化形态:学习不仅是就业和生存,对人类文明成果的享用和对未知领域的探索是伴随人一生的生命需求,学习不只是学生的任务,也是教师的任务。
社会的急剧转型,使学校教育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需要教师的智慧、研究与创造,为教师个体发展和提升生命质量提供了如此大的空间。《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的全面推出和实践推进,使教师遇到了诸如开发校本课程、开展研究性学习指导、开展综合科学教学活动、多媒体信息技术应用、双语教学等全新的职业素质新要求的挑战。在研究中创造,在反思中实现教师专业发展,在创造和专业发展中获得教师职业的内在欢乐,在学习中提升教师个体生命质量,将成为现代学校文化塑造的基石。
2.构建向善的人际世界。我们强调合作胜于竞争,积极构建和谐、民主、宽松、向上的教师团队,强调管理即服务,大力加强校内信息沟通与共享,在这个世界里,坦诚相见、互相关怀,弱势群体受到关爱,人们用爱互相感动;信条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人生的态度是积极的,与人相处是和谐的,遇到困难、挫折是坚强的。
共同的现代教育价值观要成为学校文化的核心;也就是学校必须树立为人生造福的目的,不仅为教师造福,还要通过教师为学生造福。因而学校的每一个人都是唯一的宝贵的,值得善待和尊重。学校领导干部将教师作为自己的服务对象,教师将学生作为自己的服务对象,学校将家长、家庭作为自己的服务对象,师生感受到的是民主、平等、友善、柔性、鼓舞、感化、包容和帮助,学校也成为师生喜爱、留恋的地方。
3.构建优美的心灵世界。在这个世界里,人们都有梦想,心灵经常受到洗涤,道德受到熏陶。艺术是这里的常客,人们的精神心灵需要获得更大的释放和满足。
特别要指出的是,学校要关注教师职业生命价值。从人文关爱的立场,对于教师职业生命质量予以应有的重视。让教学过程充满着工作的美丽,让教师的职业每一天都充满着爱、挑战与创造,并从中获得自我成长、内在尊重和职业生命的欢乐。同时,学校又赋予学生在校生活的高质量,为发展他们的潜能构建平台,为展示他们的才华搭建舞台。校本课程的开发、活动课程的建设、选修课程的设置,让学生学会享受生活、放飞心灵,使班级、学校真正成为学生自由而健康成长的精神家园。
三、从“反对话”到“对话”,实现学校文化深度变革
对话,原指两方或几方之间的平等磋商、接触或谈判。学校“对话文化”指的是学校教育的各个主体(包括师与生、学校与家长、课程与教材)以合作、对等、协商、选择、自主乃至互相批判的方式施加教育影响或实施教育行为所呈现的价值取向和文化形态。
“对话文化”,反映在学校课程大结构上,就是要还学生适度的对学习课程的选择权,还学生一定的探索研究的空间。
“对话文化”,反映在课堂教学上,就是要把思维的空间真正还给学生,并能有效地激活学生的智慧活动作为核心任务之一。教学过程应该成为师生共同创造的过程,教师要努力激发学生积极思维,鼓励学生大胆质疑,作另类的回答,师生可以从中尽情地平等地去体验教学创造美的特殊乐趣,并可取得教案预设目标外的意外收获。在瑞典的小学教室里,从没看到过教师的桌子摆在班级的正前方。教师的桌子通常摆在离黑板不远的角落,而且往往上面摆满了教师工作用的资料,外人看到的是所有教师在教室里不断地走动或者离学生很近。
“对话文化”,反映在教育理念上,实质是一种无恐惧教育。即倡导把教育当做人与人的交流,是生命与生命的对话,教育学生是一种保护、一种唤醒、一种激励、一种发现、一种宽容,时时处处让学生感到安全、平等、民主,给孩子创设一种宽松、无恐惧的学习环境和文化氛围。
应试教育是专制性强的教育,它排斥学生思考,拒绝学生发挥的余地,追求所谓唯一的标准答案,其实质是一种“反对话文化”。新基础教育对学校文化功能的分类和表述采用了整体论的方法。明确提出了学校教育的主功能:“那就是为了学生个性的和谐发展,潜在能力的充分开发和在社会中生存、发展能力的形成,即以培养社会需要的新人作为学校的主功能。”在强化这种主功能核心地位的今天,学校文化重建必须坚持从“反对话文化”走向“对话文化”。
1.从封闭走向开放。一个地区就是一个文化生态系统。学校文化则是这个系统的一个构成要件和这个大结构体中的一个重要节点。现代社会是个开放的、张扬的社会,学校必须与所处的社会生态系统(包括社区、家庭、机构及其他兄弟学校等)不断地进行信息、观念、资源、人员的交流和交换,彼此间保持着极为密切的内在联系和发展。学校文化也将从文化的对抗与融合、流失与吸收、民族性与时代性、文化的“休克”与跨文化等诸多方面的关系冲突中,思考教育文化的根本精神,即和谐发展。固步自封、画地为牢的封闭文化终其极是一种压制,是文化的封锁,必然被开放、宽容的文化所取代。
2.从竞争走向合作。
我们这个社会推崇强者,推崇在竞争中取胜的人,因为看重成功,所以如此看重竞争。考场上,希望拿最高分,竞技场上希望得冠军,工作时要拿最高奖金,甚至在休闲、交际时也讲求竞争。但生活并不是一场比赛,应该是一次旅行。正如阿尔夫·科恩在《没有竞争》一书中指出:“真正懂得人生意义的人并非去争第一或第二,他们追求的是一种自由的状态,一种真正超脱了等级或者竞争制度所达到的自由状态。”就生活本身而言,并不存在竞争。如今仍有不少小学、中学在校训中强调“竞争”,殊不知,从小开始便诱导“竞争”的结果,是“因为嫉妒同学超过自己,竟然手握屠刀向自己的同伴和导师刺去……”马克思关于人的自由充分和谐发展的观点,揭示了只有和谐发展才有自由发展的法则。人类为了更好地生存和发展,唯一的选择是合作。未来学告诉我们,21世纪的失败将不是败于大脑的智慧,而是败于人际的交互上。新型的文化是合作型竞争的文化,社会心理学家研究表明,学会合作,促进成功,才有竞争。在“以人为本”的理念支持下,我们倡导学校是学生学习、生活、成长的地方,是合作、共处、和谐的生态园。在这样的校园里依赖于学校生态和文化建设,学生才能获得自豪感、幸福感,保持活力,并决定着学生未来的生存和生活状态。
3.从包容走向多元。
现代学校在于“培养学生对生命意义的理解和对人类命运的终极关怀”,努力教育学生具有科学意识、科学思想和追求真理的精神,教育学生体验人生、丰富人生、尊重人的价值、懂得人伦教化是教育永恒的主题。因此,学校文化要保持其深入持久的生命力,还在于不断发现并包容其他文化中符合人性和促进人类共同繁荣的价值观,共同关注宽容、和平、友善、尊重、理解、合作等人类繁荣所必须的基本价值观。
不仅如此,学校文化要引导师生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方式趋于合理性,更要创造其他社会条件,树立典型人物、成立相关组织,开展多种文化活动,在活动中构建、发展和创新那些促进传统价值最大限度发挥其积极效应的习俗、礼仪、信念与价值。一个学校,一个社会,多元文化创生共存是保证其公民自由幸福生存的前提,也是公民自由幸福生存的表现。一言以蔽之,学校文化建设要旨在与多元异质文化和谐共进的积极情感体验中,实现学校文化的深度变革,最终达成多元异质文化之间统一平衡和纵横协调。
我们徜徉在21世纪教育革新的暖流中,我们思索并只有打破旧思想、旧观念的束缚,推陈出新,才能驱除旧文化的阴霾,建设学校文化新的大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