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课程标准》在《前言》的“基本理念”中明确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在教学建议中又重申“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课程标准》还从更高的层面对学生主体赋予了更全面的含义:“学生是关系中的人,是现实社会中的人,是世界背景中的人,是文化中的人。”这一规定,充分强调了学生的社会属性和群体性,明确了学生在语文教学中的主体地位。贯彻这一精神,教师要努力实现教育观念的转变,更充分尊重学生课堂上的种种权利,要善于开发学生的潜能,使学生主动地、生动活泼地得到各方面的发展。具体来说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学习兴趣是起点
古人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现代教育心理学的研究表明,我们的教学活动一旦与学生的生活发生“碰撞”“重迭”,教学活动被纳入其生活中,课堂上才有生命的灵动。是的,兴趣是需求的内驱力。如何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呢?有两点策略我觉得还是比较可操作的:
一是多种生动活泼的学习形式和教学手段。课堂教学不仅是读一读、写一写,还可以根据不同语文的特点议一议、唱一唱、画一画、演一演、做(制作)一做、玩(游戏)一玩……努力达到“课伊始,趣亦浓”“课已终,趣未了”的效果。例如:《蜜蜂引路》一文的教学,可以让学生画一画列宁找养蜂人的路线图,演一演养蜂人看见列宁时的情景和对话,理解养蜂人的惊讶,感受列宁的智慧和风趣。当然,不能搞形式主义,不能哗众取宠,避免产生看似轰轰烈烈,实无效率的负面影响。这些形式只不过是手段,把学生开开心心地领进学习的大门,真正的乐趣还是在于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发现和创造。
二是给予成功的体验。苏霍姆林斯基曾这样告诫教师:“请记住,成功的乐趣是一种内在的情绪力量,它可以促进学生时时学习的愿望。请你记住,无论如何不要使这种内在的力量消失,缺乏这种力量,教育上的任何巧妙措施都是无济于事的。”因此,我们的课堂教学要提供给每个学生体验成功的机会,尤其是要保证中下层次学生的成功机会,从而使学生产生“成功——愉快的体验——学习——愉快体验”的心理效应。关于这一点,著名特级教师徐鹄多年前的一个教学片段曾给我留下一个极其深刻的印象,那是徐老师在杭州党校大礼堂里给几百位老师上《晏子使楚》,徐老师请一位小男生站起来读“晏子进城门”那几段话,短短半页课文,他读了足足三分钟以上。读完后,徐老师叫大家评价一下,学生有的说:“他漏了许多字,也读错了许多地方。”有的说:“他读得太慢,不流畅。”有的说:“他读得乱七八糟。”同学们七嘴八舌的发言,让那个小男孩羞得满脸通红。这时徐鹄老师严肃地问大家:“难道你们就没发现他值得表扬的地方吗?”同学们愣了一下,都摇摇头说:“没有什么好的地方呀?”徐老师走下讲台,来到那个小男孩的旁边,亲切地拍着他的肩膀说:“同学们给你提出了许多缺点,但是徐老师却发现你有两大优点:1.你能当着这么多老师和同学的面站起来读,说明你很勇敢,我很佩服你;2.你能把这段话读完,说明你很能干,我很欣赏你。希望你能听取同学们的意见,记住徐老师的表扬,取得更大的进步,好吗?”小男孩自信地点点头说“好”!这段精彩的评价博得了听课老师一阵阵热烈的掌声。徐老师这番真诚的鼓励,不仅照亮了小男孩未来的人生之路,也开启了听课教师懂得欣赏所有学生的心灵之路。
语文教学活动是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人际互动,获得成功的体验的过程是人追求自我成长的过程,可以充分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生命力。
二、参与学习是基点
人本主义认为,当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进程时,就会促进学习,当学生能自主自己学习的方向、学习的资源时,当他们自己可以确定学习的问题、解决问题的方式以及承担自己的后果时,可以最大限度地促进意义学习,这一点和建构主义心理学相同。我们的课堂教学应当提倡的是:
一是全员参与。关于这一点,首先应该改变的是教学组织形式,可以变秧田式为小组围坐,分组教学的形式,学生或2人,或4人,或6人一组均可。这样,除了师生交流外,更多的是生生的多向交流,在不变的教学时间内所提供的发言机会会猛增好几倍。而且在同龄人之间,较少缺少权威因素,每一个学生都能畅所欲言,思想也不易开小差。如一位老师在教学《荷花》一文中,为了让学生了解第二小节荷花迷人的姿态,感受作者有序的形象描述,将学生分成6人一小组,通过诵读,想象每一小组就是一池荷花,各自拿出小手平展作荷叶凑在一起,学生马上理解了“挨挨挤挤”。再分别将双手合拢,用手指表示荷花“展开三两片花瓣”“花瓣全都展开了”“有的还是花骨朵儿”等不同的姿态,边朗读边有顺序地演出来了。接着教师再次启发想象:还有哪些不同的颜色和姿态,让我们来比一比,看哪“池”荷花最好看?于是,学生人人参与,又读又演,学得十分开心而又有效。
二是全程参与。即参与教学定向、知识学习、反馈评价、课堂总结。具体地说,他们可以讲解分析字形、教读生字,可以讲析课文中的一些感兴趣的语段,可以总结或介绍自己的学习方法;可以提出问题向老师质疑;可以参与老师的板书设计;可以上讲台分角色表演课文;可以设计作业和训练……总之,只有学生的积极参与,才能给课堂教学带来勃勃生机。因而,参与是课堂生命力的基点和灵魂。
三、学会学习是重点
埃德加富尔在《学会生存》一书中写道:“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认识字的人,而是没学会怎样学习的人。”语文课堂教学中,作为学习主人的学生应该学会些什么呢?我想以下三点是比较重要的:
一是学会积累。语文学习,重在积累,有了平时的“积蓄”,才能有用时“倾吐”。正所谓“厚积而薄发”。我们要着力帮助学生学会积词、积句,通过朗读、默读、复述、背诵等方法,使他们熟记课文中的材料,然后引导他们将积累储蓄的语言材料吸收消化,再运用于新的语言环境中。课堂上教师可以随时让学生在摘抄本上记录课文中的优美语段、同学的精彩发言等等,培养学生语言文字的积累习惯,发展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
二是学会质疑。现在的语文课堂教学热热闹闹的太多,安安静静的太少;师问学生答太多,静心思考太少。“学而不思则罔。”要真正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必须使学生会问、善问。质疑能力的培养除了教师的启发引导,还要让学生质疑。如:围绕课前提出启疑;课文难点处设疑;课文重点处设疑;调动情感因素,暗示有疑等。
三是学会学习。语文教学中,有的学习方法是可以明示的,如查字典的方法,记字形的方法等。有的学习方法是可以由良好的教法转化的,如学习《精彩的马戏》一文时可以采用教师带领学生学第2自然段,然后得出学习方法,让学生按学习方法自学3、4自然段,像这类课文教材中还有不少,如《要下雨了》《四个太阳》《美丽的小兴安岭》等等。这也被联邦德国称为“范例教学设计”。有的学习方法则是渗透在学习中的,要让学生在不断感知、领悟的过程中逐步了解并掌握。如在设问解答中渗透,像“你是怎么知道的?”“你是怎么看出来的?”“能谈谈你是怎么理解的吗”之类的追问。罗杰斯提出的人本主义教育必须遵循的原则是“学习的重点是学会怎样学习,即通过学习学会怎样掌握需要知道的东西,以保持学习过程的持续性和良好发展”。因此,学会学习是学生发展的支柱。
四、课外阅读是金点
《语文课程标准》告诉我们:“语文是母语教育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因而,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还提出要“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九年课外阅读总量应该在400万字以上”。因此教师要大力指导学生课外阅读,读童话故事、名人故事、历史故事、名言警句、诗歌等等,要“广采百花”,让祖国丰富的语言文字,让中华民族的文化积淀如同空气般滋养学生,如阳光般照顾孩子的心灵,让每一个学生的血液骨髓里都充满着语言的“丰盈”。学校可以专门开设阅读课,开展师生共读一本书活动,鼓励家长孩子一起阅读,定期开展班级阅读交流活动,营造家校一体的读书氛围,培养学生阅读的能力和终身阅读的兴趣,为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打下坚实的基础。
当然,所有的活动一定应是学生自主的活动,要让学生的实践活动中真正“动”起来,人人动脑、动口、动手,开动各种感官,开动大脑机器,使想象飞起来,思维活起来,语言也活起来,生命就会在课堂中灵动起来。
一、学习兴趣是起点
古人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现代教育心理学的研究表明,我们的教学活动一旦与学生的生活发生“碰撞”“重迭”,教学活动被纳入其生活中,课堂上才有生命的灵动。是的,兴趣是需求的内驱力。如何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呢?有两点策略我觉得还是比较可操作的:
一是多种生动活泼的学习形式和教学手段。课堂教学不仅是读一读、写一写,还可以根据不同语文的特点议一议、唱一唱、画一画、演一演、做(制作)一做、玩(游戏)一玩……努力达到“课伊始,趣亦浓”“课已终,趣未了”的效果。例如:《蜜蜂引路》一文的教学,可以让学生画一画列宁找养蜂人的路线图,演一演养蜂人看见列宁时的情景和对话,理解养蜂人的惊讶,感受列宁的智慧和风趣。当然,不能搞形式主义,不能哗众取宠,避免产生看似轰轰烈烈,实无效率的负面影响。这些形式只不过是手段,把学生开开心心地领进学习的大门,真正的乐趣还是在于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发现和创造。
二是给予成功的体验。苏霍姆林斯基曾这样告诫教师:“请记住,成功的乐趣是一种内在的情绪力量,它可以促进学生时时学习的愿望。请你记住,无论如何不要使这种内在的力量消失,缺乏这种力量,教育上的任何巧妙措施都是无济于事的。”因此,我们的课堂教学要提供给每个学生体验成功的机会,尤其是要保证中下层次学生的成功机会,从而使学生产生“成功——愉快的体验——学习——愉快体验”的心理效应。关于这一点,著名特级教师徐鹄多年前的一个教学片段曾给我留下一个极其深刻的印象,那是徐老师在杭州党校大礼堂里给几百位老师上《晏子使楚》,徐老师请一位小男生站起来读“晏子进城门”那几段话,短短半页课文,他读了足足三分钟以上。读完后,徐老师叫大家评价一下,学生有的说:“他漏了许多字,也读错了许多地方。”有的说:“他读得太慢,不流畅。”有的说:“他读得乱七八糟。”同学们七嘴八舌的发言,让那个小男孩羞得满脸通红。这时徐鹄老师严肃地问大家:“难道你们就没发现他值得表扬的地方吗?”同学们愣了一下,都摇摇头说:“没有什么好的地方呀?”徐老师走下讲台,来到那个小男孩的旁边,亲切地拍着他的肩膀说:“同学们给你提出了许多缺点,但是徐老师却发现你有两大优点:1.你能当着这么多老师和同学的面站起来读,说明你很勇敢,我很佩服你;2.你能把这段话读完,说明你很能干,我很欣赏你。希望你能听取同学们的意见,记住徐老师的表扬,取得更大的进步,好吗?”小男孩自信地点点头说“好”!这段精彩的评价博得了听课老师一阵阵热烈的掌声。徐老师这番真诚的鼓励,不仅照亮了小男孩未来的人生之路,也开启了听课教师懂得欣赏所有学生的心灵之路。
语文教学活动是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人际互动,获得成功的体验的过程是人追求自我成长的过程,可以充分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生命力。
二、参与学习是基点
人本主义认为,当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进程时,就会促进学习,当学生能自主自己学习的方向、学习的资源时,当他们自己可以确定学习的问题、解决问题的方式以及承担自己的后果时,可以最大限度地促进意义学习,这一点和建构主义心理学相同。我们的课堂教学应当提倡的是:
一是全员参与。关于这一点,首先应该改变的是教学组织形式,可以变秧田式为小组围坐,分组教学的形式,学生或2人,或4人,或6人一组均可。这样,除了师生交流外,更多的是生生的多向交流,在不变的教学时间内所提供的发言机会会猛增好几倍。而且在同龄人之间,较少缺少权威因素,每一个学生都能畅所欲言,思想也不易开小差。如一位老师在教学《荷花》一文中,为了让学生了解第二小节荷花迷人的姿态,感受作者有序的形象描述,将学生分成6人一小组,通过诵读,想象每一小组就是一池荷花,各自拿出小手平展作荷叶凑在一起,学生马上理解了“挨挨挤挤”。再分别将双手合拢,用手指表示荷花“展开三两片花瓣”“花瓣全都展开了”“有的还是花骨朵儿”等不同的姿态,边朗读边有顺序地演出来了。接着教师再次启发想象:还有哪些不同的颜色和姿态,让我们来比一比,看哪“池”荷花最好看?于是,学生人人参与,又读又演,学得十分开心而又有效。
二是全程参与。即参与教学定向、知识学习、反馈评价、课堂总结。具体地说,他们可以讲解分析字形、教读生字,可以讲析课文中的一些感兴趣的语段,可以总结或介绍自己的学习方法;可以提出问题向老师质疑;可以参与老师的板书设计;可以上讲台分角色表演课文;可以设计作业和训练……总之,只有学生的积极参与,才能给课堂教学带来勃勃生机。因而,参与是课堂生命力的基点和灵魂。
三、学会学习是重点
埃德加富尔在《学会生存》一书中写道:“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认识字的人,而是没学会怎样学习的人。”语文课堂教学中,作为学习主人的学生应该学会些什么呢?我想以下三点是比较重要的:
一是学会积累。语文学习,重在积累,有了平时的“积蓄”,才能有用时“倾吐”。正所谓“厚积而薄发”。我们要着力帮助学生学会积词、积句,通过朗读、默读、复述、背诵等方法,使他们熟记课文中的材料,然后引导他们将积累储蓄的语言材料吸收消化,再运用于新的语言环境中。课堂上教师可以随时让学生在摘抄本上记录课文中的优美语段、同学的精彩发言等等,培养学生语言文字的积累习惯,发展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
二是学会质疑。现在的语文课堂教学热热闹闹的太多,安安静静的太少;师问学生答太多,静心思考太少。“学而不思则罔。”要真正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必须使学生会问、善问。质疑能力的培养除了教师的启发引导,还要让学生质疑。如:围绕课前提出启疑;课文难点处设疑;课文重点处设疑;调动情感因素,暗示有疑等。
三是学会学习。语文教学中,有的学习方法是可以明示的,如查字典的方法,记字形的方法等。有的学习方法是可以由良好的教法转化的,如学习《精彩的马戏》一文时可以采用教师带领学生学第2自然段,然后得出学习方法,让学生按学习方法自学3、4自然段,像这类课文教材中还有不少,如《要下雨了》《四个太阳》《美丽的小兴安岭》等等。这也被联邦德国称为“范例教学设计”。有的学习方法则是渗透在学习中的,要让学生在不断感知、领悟的过程中逐步了解并掌握。如在设问解答中渗透,像“你是怎么知道的?”“你是怎么看出来的?”“能谈谈你是怎么理解的吗”之类的追问。罗杰斯提出的人本主义教育必须遵循的原则是“学习的重点是学会怎样学习,即通过学习学会怎样掌握需要知道的东西,以保持学习过程的持续性和良好发展”。因此,学会学习是学生发展的支柱。
四、课外阅读是金点
《语文课程标准》告诉我们:“语文是母语教育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因而,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还提出要“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九年课外阅读总量应该在400万字以上”。因此教师要大力指导学生课外阅读,读童话故事、名人故事、历史故事、名言警句、诗歌等等,要“广采百花”,让祖国丰富的语言文字,让中华民族的文化积淀如同空气般滋养学生,如阳光般照顾孩子的心灵,让每一个学生的血液骨髓里都充满着语言的“丰盈”。学校可以专门开设阅读课,开展师生共读一本书活动,鼓励家长孩子一起阅读,定期开展班级阅读交流活动,营造家校一体的读书氛围,培养学生阅读的能力和终身阅读的兴趣,为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打下坚实的基础。
当然,所有的活动一定应是学生自主的活动,要让学生的实践活动中真正“动”起来,人人动脑、动口、动手,开动各种感官,开动大脑机器,使想象飞起来,思维活起来,语言也活起来,生命就会在课堂中灵动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