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都不懂”的犹太女孩碾压华裔优等生:我们的教育缺了什么?

来源 :中学语文(学生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ydia11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那个“什么都不懂”的犹太女孩,
   成了Facebook的首席运营官
   我在哈佛大学读了7年的研究生、博士,也曾经辅导过许多哈佛本科生,他们可能是最能代表美国精英青年的一群人。
   1990年,在经济系的本科毕业生撰写论文时,我负责为他们解决计量经济学技巧和电脑技术问题。那时,普通的学生平日里都是随便套个T恤牛仔裤,而其中有个犹太女孩总穿着价格高昂的外套,背着名牌包,化了精致的妆容。此外,她给我留下的印象是"她什么都不懂"。
   那个犹太女孩对基础学科几乎一无所知。但她特别敢提问,完全没有怕被人鄙视的感觉。更"无厘头"的是,她还敢于向别人提要求--当时的计算机数据都存储在脸盆那么大的磁盘里,厚重的磁盘需要搁在磁盘机上操作,可她经常不动手,都是我们为她"卖力"。
   每当看到实验室里散落着一堆磁盘,旁边搁着一个手袋,我们就知道"大小姐"来了……后来随着人事变迁,我也就慢慢淡忘了她。
   还有另外一个中国女孩,是我的亲戚。她在中国上完高中后来到哈佛上学。她的学习成绩并不突出,刚开始在国内读高中时,数学还常常不及格。那么她有什么资格能入读哈佛?
   是她的思辨能力。她在国内最喜欢的课是政治课,时不时与政治、文史哲各科老师辩论。加上阅读涉猎广泛,有独特的视角,令她轻松获得了哈佛面试官的青睐, 而其他一些学风严谨的学校却对她不感兴趣。
   这位亲戚曾向我坦言,哈佛学生整体上和其他常青藤联盟大学的学生有点不太一样:哈佛生总是自命不凡,敢问敢说,不懂就问,想说就說。
   我恍然大悟。这可能就是美国精英教育最具代表性的风格。
   那么,那个犹太女孩后来怎么样了呢?四五年前的一天,我突然在电视上看到她正在演讲——而她的身份是Facebook的首席运营官雪莉·桑德伯格!
  ——上海教育出版社微信公众号
其他文献
初中学生,年龄一般在11岁——15岁,正处于身心迅速发展和学习参与社会及其生活的重要阶段,处于思想品德和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而每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aged 11
写是传递信息的方法之一,具有与听、说、读同等的重要性.写是在听、说、读的基础上培养和提高的,同时也是提高听、说、读能力的有效手段.笔者根据自己二十多年的初中英语教学
泰戈尔在诗中写道:“果实的事业是尊贵的,花的事业是甜美的,但是让我做叶的事业罢,叶是谦逊地专心地垂着绿荫的.”带着对绿叶精神的追求,带着对教师职业的崇拜,带着对教育事
传统的政治课堂教学非常强调“双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目标的达成.但这种达成基本上是为高考服务的,具有极强的工具色彩.新的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对思想政治课堂教学明确提
本文阐述了课文复述在英语教学中的作用,并结合教学实践探讨了新课程理念下课文复述的八种有效方法及有关注意事项.
当今教育强调知识学习的探索性和创新性, 教师不能再袭用传统的以情节分析为中心的教师满堂讲、满堂问的模式.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 不应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
期刊
采用《中学生人际关系问卷》和《家庭环境量表》(FES_CV)对188名初中一年级学生进行测试,希望能够了解特区中学生人际关系特征与家庭环境状况,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结果
笔者近期研读了国内四个版本普通高中课程标准数字实验教材,现仅将不同版本教材各自特点归纳介绍如下,与数学同行交流。◆人教B版(1)突出通性、通法,揭示数学本质把基础数学
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学好数学的关键, 我在教学中发现,大部分学生学习数学时,由学习知识到运用知识、由练习巩固到检测的各个环节,都存在许多不良习惯,这些不良习惯的形成和存在
期刊
品味细节,感受人物的情怀,点亮人物的思维,让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能够将人物读活,品析探索人物的精神世界.引导学生在与文本的深入对话过程中, 形成对人物思想情感形象而生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