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员1死8伤,20多辆汽车受损,城市主干道一度封闭……11月6日清晨,山西省委附近发生一起爆炸案,严重扰乱了城市正常秩序,给百姓的生命财产造成重大损失,引发媒体高度关注。很快,警方在现场发现钢珠、电路板等物,判断爆炸系人为制造,并在两天后抓获犯罪嫌疑人丰志均。此人曾因盗窃被判处有期徒刑9年,承认“蓄意制造爆炸报复社会”。
此次爆炸案让人多多少少会联想到冀中星案。今年7月20日,坐在轮椅上的冀中星在首都国际机场引爆自制爆炸装置,造成其本人重伤、一名警察轻微伤。冀中星及其辩护律师称,由于冀中星曾遭遇不公平对待,因而作案“反映诉求、引起关注”。
然而,不论作案人出于何种目的,即使有天大的隐情,爆炸行为已经对公共安全构成严重威胁,不仅让无辜的生命黯然逝去,还让更多无辜的民众陷入恐慌,无论如何都应受到道德的唾弃和法律的严惩。正如冀中星案的一审判决书所言,“公民维权理应通过合法、理性、有序的方式进行,任何人不得以维权为名,侵害他人的合法权利,更不得采取极端方式危害公共安全”。
在任何情况下,决不能以个人的苦衷为由加害他人,这是不可逾越的底线。一旦放弃这条底线,那与纵容暴力恐怖行为有何差异?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在他著名的“需求层次理论”中提出,人的需求有5种,最基本的就是“生理的需求”和“安全的需求”。设身处地想一想,如果我们走在太阳初升的街头,都要担忧下一秒有怎样的灾祸降临到自己头上,这是何等惶恐的生活?还何谈安身立命、求得发展,又遑论品味人生、葆有幸福?久而久之,人们难免会丧失对社会生活与公共秩序的起码信心。
正因为安全之于公民,一如阳光、空气之于万物生灵,是最基本的公共产品,也是最重要的民生产品,所以,安全理应成为政府必须提供的优质产品。上世纪80年代,德国社会学者贝克曾在《风险社会》一书中写道:“阶级社会的推动力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我饿!风险社会的集体性格则可以用另一句话来概括:我怕!”从“我饿”到“我怕”,折射出人类社会前进过程中的历史性转变,也突显了现代社会安全感的弥足珍贵。
现代社会的运转,宛如一架复杂而精密的大型仪器,环环相扣。哪怕是稍有不慎,一两个小螺丝出了小问题,都可能出现结构性、系统性的危机。因此,如何保障公共安全、维护社会良性运行,成为摆在世界各国治理者案头的重大课题。美国总统为扫射校园孩童、甚至闯向白宫的枪手头疼;英国首相为放火劫掠店铺、肆意打砸抢偷的骚乱青年发愁;就连公认福利最好、社会最安全的北欧国家挪威,2011年也出现了1名枪手射杀77名无辜者的惨重事故。可以说,没有哪个现代国家,躲得开社会矛盾和安全问题。
今日的中国如同一艘快速行进的航船,正在穿越历史的三峡。从总体上看,我们政治稳定、经济发展、民族团结、文化繁荣,却也身处转型期,不得不面对成长的烦恼、发展的阵痛和发展起来以后的问题。诚如有的专家所言,观察当代中国,有两个“意想不到”:一是社会发展得这么好意想不到,二是社会矛盾这么多也意想不到。改革越是进入攻坚期,矛盾越是复杂多变,并且各种社会矛盾“沸点”多、“燃点”低。执政者要有勇气去面对拆迁征地、执法不公、贫富悬殊这样的“沸点”、“燃点”,管理者要有智慧去倾听和解决哪怕一个个体、一个家庭的微小诉求。“此心安处是吾乡”,让尽可能多的百姓心安,让尽可能多的矛盾化解、怨气消融,才是社会长治久安的根源。
习近平总书记说:“平安是人民幸福安康的基本要求,是改革发展的基本前提。”一个平安的中国才是幸福的中国,对安全犯罪绝不手软,对社会矛盾绝不忽视,治标也治本,方能让亿万百姓过上安全的生活。
此次爆炸案让人多多少少会联想到冀中星案。今年7月20日,坐在轮椅上的冀中星在首都国际机场引爆自制爆炸装置,造成其本人重伤、一名警察轻微伤。冀中星及其辩护律师称,由于冀中星曾遭遇不公平对待,因而作案“反映诉求、引起关注”。
然而,不论作案人出于何种目的,即使有天大的隐情,爆炸行为已经对公共安全构成严重威胁,不仅让无辜的生命黯然逝去,还让更多无辜的民众陷入恐慌,无论如何都应受到道德的唾弃和法律的严惩。正如冀中星案的一审判决书所言,“公民维权理应通过合法、理性、有序的方式进行,任何人不得以维权为名,侵害他人的合法权利,更不得采取极端方式危害公共安全”。
在任何情况下,决不能以个人的苦衷为由加害他人,这是不可逾越的底线。一旦放弃这条底线,那与纵容暴力恐怖行为有何差异?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在他著名的“需求层次理论”中提出,人的需求有5种,最基本的就是“生理的需求”和“安全的需求”。设身处地想一想,如果我们走在太阳初升的街头,都要担忧下一秒有怎样的灾祸降临到自己头上,这是何等惶恐的生活?还何谈安身立命、求得发展,又遑论品味人生、葆有幸福?久而久之,人们难免会丧失对社会生活与公共秩序的起码信心。
正因为安全之于公民,一如阳光、空气之于万物生灵,是最基本的公共产品,也是最重要的民生产品,所以,安全理应成为政府必须提供的优质产品。上世纪80年代,德国社会学者贝克曾在《风险社会》一书中写道:“阶级社会的推动力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我饿!风险社会的集体性格则可以用另一句话来概括:我怕!”从“我饿”到“我怕”,折射出人类社会前进过程中的历史性转变,也突显了现代社会安全感的弥足珍贵。
现代社会的运转,宛如一架复杂而精密的大型仪器,环环相扣。哪怕是稍有不慎,一两个小螺丝出了小问题,都可能出现结构性、系统性的危机。因此,如何保障公共安全、维护社会良性运行,成为摆在世界各国治理者案头的重大课题。美国总统为扫射校园孩童、甚至闯向白宫的枪手头疼;英国首相为放火劫掠店铺、肆意打砸抢偷的骚乱青年发愁;就连公认福利最好、社会最安全的北欧国家挪威,2011年也出现了1名枪手射杀77名无辜者的惨重事故。可以说,没有哪个现代国家,躲得开社会矛盾和安全问题。
今日的中国如同一艘快速行进的航船,正在穿越历史的三峡。从总体上看,我们政治稳定、经济发展、民族团结、文化繁荣,却也身处转型期,不得不面对成长的烦恼、发展的阵痛和发展起来以后的问题。诚如有的专家所言,观察当代中国,有两个“意想不到”:一是社会发展得这么好意想不到,二是社会矛盾这么多也意想不到。改革越是进入攻坚期,矛盾越是复杂多变,并且各种社会矛盾“沸点”多、“燃点”低。执政者要有勇气去面对拆迁征地、执法不公、贫富悬殊这样的“沸点”、“燃点”,管理者要有智慧去倾听和解决哪怕一个个体、一个家庭的微小诉求。“此心安处是吾乡”,让尽可能多的百姓心安,让尽可能多的矛盾化解、怨气消融,才是社会长治久安的根源。
习近平总书记说:“平安是人民幸福安康的基本要求,是改革发展的基本前提。”一个平安的中国才是幸福的中国,对安全犯罪绝不手软,对社会矛盾绝不忽视,治标也治本,方能让亿万百姓过上安全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