颅脑手术气管切开患者不同吸痰方式的效果比较

来源 :健康之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lice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分析比较颅脑手术气管切开患者不同吸痰方法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自2010年12月至2011年12月在我院神经外科实施颅脑手术气管切开的6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不同吸痰方法在临床应用中的效果,64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组32例,观察组采用纤维支气管镜吸痰联合深层吸痰法,对照组采用常规吸痰方法,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吸痰量及血氧饱和度。结果:观察组临床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吸痰量及血氧饱和度方面差异性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纤维支气管镜吸痰结合深层吸痰法临床应用效果显著优于常规吸痰方法,能有效吸出颅脑手术气管切开患者气管深部痰液,降低肺部感染,保持气道通畅,提高患者生存及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关键词:颅脑手术气管切开吸痰方法应用效果
  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4.09.063【中图分类号】R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8801(2014)09-0045-01
  對于颅脑损伤行气管切开手术患者,保持气道通畅是临床治疗的关键,气管切开患者由于气道粘膜水肿,使气道分泌物增加,加之患者呼吸及咳嗽能力下降,导致痰液不易咳出,增加了肺部感染的几率[1]。因此,积极有效吸痰是气管切开患者保持呼吸道通畅最有效的方法,对于如何有效地清除气道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降低肺部感染、防止气道粘膜损伤及降低并发症的发生是目前临床医护人员探讨的重点话题。本研究通过对64例颅脑手术气管切开患者采取不同吸痰方式进行分析比对,观察不同方法临床应用效果,具体研究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选取自2010年12月至2011年12月在我院神经外科实施颅脑手术气管切开的6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入选患者均经头颅CT或MRI检查确诊颅脑损伤患者,入院后均进行相关检查及规范治疗后,行气管切开手术者。并排除既往有严重心肺功能障碍者;已出现肺部感染者、经气管切开后死亡者、患有感染性疾病者、凝血功能障碍者。所有入选患者家属了解研究目的并签订知情同意书。对其入选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组32例。观察组男性患者21例,女性患者11例,年龄21-70岁,平均年龄(45.5±14.58)岁;对照组男性患者18例,女性患者14例,年龄19-67岁,平均年龄(43.0±14.29)岁。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等临床资料方面差异性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吸痰方法。观察组纤维支气管镜吸痰操作方法:操作前后给予患者高浓度氧气吸入10分钟,放置纤维支气管镜前将气管内滴入利多卡因2ml,然后将纤维支气管镜插入气管进行吸痰,对于痰液粘稠者不易咳出者,进行灌洗,直到痰液吸出为止,操作过程中应采用头高脚低位,密切观测血氧饱和度[2]。对照组采用常规吸痰方法,将吸痰管插入气管,遇到阻力后再上提拉1~2cm,待吸痰管插入到一定深度时,即可进行吸痰,吸痰管应自下慢慢向上提拉,并左右旋转,以吸净痰液,吸痰管取出后,及时冲洗吸痰管,以免引起堵塞。每次吸痰持续时间小于15s,吸痰过程必须严格遵守无菌原则,上述操作均有资历高深的护理进行[3]。
  1.3观察指标。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吸痰量及血氧饱和度。
  1.4疗效判定标准。显效:痰液一次性吸净,呼吸困难缓解,痰鸣音明显减少;有效:痰液基本吸净,呼吸困难有所缓解,痰鸣音减少;无效:痰液减少不明显或无减少,呼吸困难缓解不明显,痰鸣音无减少。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患者例数×100%。
  1.5统计学处理。研究的所有相关数据均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SPSS16.0软件处理进行相关数据分析,两组间的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组间比较用X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比较两组患者临床应用效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88%,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5.00%,观察组的临床应用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见表1。
  3讨论
  本研究通过颅脑手术气管切开患者采取不同吸痰方式进行分析比对,观察不同方法临床应用效果,其中纤维支气管镜吸痰结合深层吸痰法取得显著性效果,能有效吸出气管深处的痰液,降低肺部感染发生率,维持肺部正常通气功能,降低并发症的发生,降低低氧血症的发生,是提高气管切开患者改善通气最好的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及使用。
  参考文献
  [1]谢艳,不同吸痰方式对气管切开患者并发肺炎的影响[J],医学理论与实践,2009,22(1),103-104
  [2]龚进红,林庆喜,林承怀,救治重型颅脑损伤早期纤维支气管镜吸痰加肺泡灌洗的临床意义[J],临床军医杂志,2010,38(4),497-499
  [3]崔君霞,金奕,于华,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气管切开早期采取不同吸痰方式的效果研究[J],中华护理杂志,2013,4(28)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探讨喜疗妥在肾功能衰竭血液透析内瘘患者中的应用及其对内瘘血管保护作用。方法:选取本院2007年12月~2013年12月血透内瘘病人50例,患者均为左或右前臂自體动静脉内瘘,每周3次透析,每次4小时。喜疗妥药膏分别涂抹在动脉血管,静脉回路,内瘘手术切口处,观察疗效。结果:50例内瘘透析患者发生动静脉瘤的1例,内瘘血栓闭塞2例(均为糖尿病肾病患者),无1例内瘘感染及静脉炎的发生。结论:喜疗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食管癌术后病人雾化吸入开始时间对咳痰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我科2011年1月一2013年1月行全麻开胸食管癌术后病人80例,随机分成两组,实验组为全麻清醒后6h~8h给予第一次氧气雾化吸入治疗、对照组为全麻清醒18h(术后第一天8点)给予第一次氧气雾化吸入治疗,每日3次,每次15 min~20min,两次时间隔6h。连续雾化3d。记录两组病人术后3天的咳痰量、咳痰难易度、痰液性状情
期刊
摘要:总结分析“沙滩椅”体位在骨科手术中的应用,阐述“沙滩椅”体位的应用优势及正确摆放方法,探索摆放“沙滩椅”体位常见的体位并发症及预防措施。  关键词:“沙滩椅”体位骨科手术护理问题预防措施  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4.09.064【中图分类号】R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8801(2014)09-0045-02  “沙滩椅”体位是上半身高
期刊
摘要:目的:常规胸椎磁共振矢状面增强扫描时,心脏和大血管的搏动伪影重叠于上胸段,本文探讨通过设置旋转相位编码方向,使该伪影投影于上胸段前方,上胸段波动伪影得到矫正。方法:选择2013年5月至2014年2月临床申请胸椎增强扫描的54例患者,行胸椎磁共振平扫后,即行横轴面、冠状面、矢状面T1W 加脂肪抑制扫描,常规增强矢状面扫描结束后立刻使用相同序列,改变相位编码方向为旋转80°,其他参数不变,进行同
期刊
摘要:传染病控制是人类由古至今的一大难关,很多人就因为传染病而影响了健康。近年来,传染病发病率高,每年都有不同的传染病毒出现。心理压力比较大、情绪低沉消极、情感世界孤独无援是传染病人最常见的心理特点,对此要着重解决病人过重的心理负担,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好传染病的预防控制问题。  关键词:传染病预防控制探讨  【中图分类号】R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8801(2014)09-0040-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早期营养评估对重症患者治疗的指导意义。方法:对入选的40名重症患者早期(24小时内)进行营养评估,依据营养评估的结果给予适当的营养支持治疗,观察患者营养不良的发生情况。结果:除5例因合并肾功能衰竭或肠道功能紊乱有严重低蛋白血症的重症患者,给予营养评估后行营养支持仍发生营养不良外,其余35例重症患者均为出现营养不良并发症。结论:早期对重症患者实施营养评估,有利于及时实施适宜的营养干预
期刊
摘要:目前快速过敏皮试仪的安全性已得到很多证实,其无痛、快速准确安全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临床。目的:通过使用快速快捷过敏皮试与传统皮内注射方法比较,选择更为有利的皮试方法。方法:选择200例病例进行两种不同的皮试方法从而进行比较。结论:快速过敏皮试法优于普通皮内注射皮试法,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快速过敏皮试仪社区门诊输液室  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4.0
期刊
摘要:目的:研究标准大骨瓣开颅联合水冲脑疝复位法在重型颅脑损伤合并小脑幕切迹疝中应用价值。方法:本组抽取我院于2011年9月至2013年9月收治的重型颅脑损伤合并小脑幕切迹疝患者64例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的病历资料作回顾性分析。结果:观察组神经功能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几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1.2一般方法。对照组患者入院后行标准大骨瓣开颅术治疗。行手术治疗前
期刊
摘要:在日常护理工作中,口腔护理是一个相当重要环节。做好了口腔护理工作,既可使口腔保持清洁,口腔正常功能得以促进,又能预防细菌感染,从而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特别是幼儿的口腔护理工作显得尤为重要,近年来,学者在儿科口腔护理及其方法方面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工作,本文对其研究现状与进展进行了综述性论述。  关键词:儿科口腔护理现状进展  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4.0
期刊
摘要:突发性耳聋,又称特发性耳聋,是指突然发生的可在数分钟、数小时或3天以内出现的原因不明的感音神经性聋,并至少在相连的2个频率听力下降20dB以上[1]。其病因和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但内耳血循环障碍可能是最主要的病因[2],治疗方法多以对症治疗为主。我科于2011年10月至2013年12月采用前列地尔联合高压氧治疗突发性耳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关键词:前列地尔联合高压氧突发性耳聋疗效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