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课程设置关系到人才培养的质量,应随着社会用人需求的发展进行适当调整。根据能力本位理论,苏州高职院校涉外旅游专业的课程设置应以苏州旅游企业岗位能力要求为基础,构建以能力为本位的课程体系,并采取措施保障课程实施,使苏州高职院校涉外旅游专业培养的人才能胜任将来的就业岗位。
关键词 能力本位;高职院校;涉外旅游专业;课程设置;保障措施
中图分类号 G718.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219(2012)20—0022—03
根据能力本位课程开发方法(DACUM)的步骤和程序,课题组对苏州涉外旅游从业人员和外国游客进行问卷调查和访谈,掌握了苏州对涉外旅游从业人员职业能力和职业技能证书的最新要求[1],并通过分析影响入境游客满意度的主要因素[2],确定了旅游职业的能力标准,提出优化旅游专业课程设置的措施。
一、能力本位高职院校涉外旅游专业的课程设置情况
(一)涉外旅游专业学生应具备的职业能力
1.专业能力
掌握国际、国内旅游活动的基本规则、技巧及相关业务活动,熟知旅游服务三大核心环节(旅行社、饭店和旅游目的地)的具体操作规程,具备较强的涉外旅游组织策划能力、出入境旅游接待能力。具有导游、计调、前厅服务、客房服务和推销旅游产品的基本专业技能。具有较强的英语听、说、读、写、译的能力,能熟练运用英语进行涉外接待、涉外旅游、涉外参观活动:能听懂看懂饭店、旅游目的地的英文标识语和介绍;能用英语撰写欢迎词、导游词等与涉外旅游相关的旅游业务信函和文件。能够用计算机进行信息处理,进行电子商务活动,具备旅游电子商务运营能力:能熟练使用office办公软件,会旅游网站网页制作和网页的基本操作,会收发电子邮件,会用聊天工具在线与客户联系,会使用计算机获取和分析旅游市场信息,会航空票务操作系统应用操作,会网上国际酒店预定、国际机票预定、酒店销售和机票销售等网络营销。具有极强的应变能力、安全救护知识与应急救护能力,能恰当处理游客提出的问题,正确处理一些突发事件;了解国际、国内旅游活动的基本礼仪、法律法规;能参与组织国际会展,具有会展旅游组织管理能力;具有旅游企业财务核算能力;具有一定的企业管理能力等。
2.方法能力
具有较强的自学能力、获取技能的能力;具有良好的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查找、收集、整理、分析、处理相关信息资料的能力;具有制定合理工作计划的能力;具有决策能力。
3.社会能力
具有公关活动策划能力和人际沟通、组织协调能力;具有诚信意识和责任意识,以及良好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以及吃苦耐劳、踏实肯干的工作精神;具有坚定的理想信念、民族精神和爱国主义精神,以及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良好的社会实践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克服困难的能力;具有适应工作和环境变迁的能力。
(二)涉外旅游专业的课程设置情况
1.公共课和职业拓展课
社会能力和方法能力培养主要通过公共必修、公共选修和职业拓展课程实现。公共必修课由学校根据国家规定统一开设,包括英语、中文应用文写作、普通话、计算机应用基础等课程。公共选修课旨在拓宽学生知识面,提高学生文化品位、审美情趣、人文素养和科学素质,增强就业竞争力,包括与世界文化遗产和自然遗产相关的课程,有利于提高汉语和英语口语表达能力的课程,有关宗教知识、旅游急救知识、吴文化、学说苏州话、各小语种等的课程。职业拓展课主要包括讲座、社会实践、专题教育、实习等。
2.职业基础课和职业核心课
专业能力培养除了职业拓展课中的实习环节,主要通过职业基础课和核心课两个模块来进行。涉外旅游企业所有的职业岗位人才应具备计算机应用能力和外语听、说、读、写、译的能力(英语和其他小语种),对应的课程分别为计算机应用基础和综合英语、旅游英语、饭店英语、导游英语、英语视听说及小语种。
涉外旅游职业基础课主要有:旅游学概论、旅游政策与法规、客源国概况、旅游市场营销和策划、旅游服务礼仪与形体、旅游心理学、旅游电子商务、旅游信息管理、旅游文化、中国旅游地理、世界旅游地理、旅游服务用语、中国旅游文化、旅游规划与开发、旅游产品设计、旅游企业财务管理、旅游企业会计基础、会展旅游等。职业核心课可以分为各个方向,表1列出了各职业岗位及其对应的专业能力和核心课程。
二、高职院校涉外旅游专业课程设置的优化措施
(一)专业群建设和课程模块化设置
从表1可以看出,涉外旅游服务职业岗位很多,学生就业面向广,因此应该建设宽平台、多方向的专业群,如可以设置导游方向、旅行社管理方向、酒店管理方向、会展策划与市场营销方向等。“宽平台或宽口径、多方向”是专业设置的改革方向,与此改革方向相配套的课程结构可以采用“宽基础、活模块”的课程模式[3],“宽基础”注重通用职业技能的训练,重视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活模块”侧重从业能力强化,强调职业岗位对从业者的具体要求,注重针对性和实用性,追求教学内容与职业资格标准对应,与岗位需要一致。
(二)课程标准制定和教材建设
高职课程标准的制定应突出职业能力培养,规定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如课程的基本信息、基本理念与设计思路、目标、定位、内容与要求、考核方式等。涉外旅游专业核心课程的课程标准可以参照国家职业标准进行编制。课程标准制定后进行教材建设。首先要重视实践能力的培养,校企合作开发课程和教材,应以工作过程为导向。其次,教材编写应尽量减少系统的理论知识,增加实训比例。另外,涉外旅游专业应强调“涉外”,强调用英语或其他小语种为外国游客服务,应适当使用双语教材或引进原版教材。
(三)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
校内实训基地侧重于对学生基本技能的培训,旨在使学生掌握更多发现、解决和处理问题的方法与手段。苏州本地高职院校可以围绕苏州文化旅游产业,按照“吃、住、行、游、购、娱”的旅游主线,在校内建设各种专业实训室。如模拟导游厅、模拟导游实训室、模拟旅行社实训室、模拟前台及客房实训室、模拟餐厅及酒吧实训室、插花茶艺实训室、苏州景观景点活动沙盘等。学校自办的相关产业,如旅行社、酒店等也是很好的实训基地。校外实训基地侧重于岗位培训,学校应与各知名旅行社、酒店和相关企业合作,推荐学生到知名企业实习就业。
(四)评价体系改革
建立健全人才培养质量监控机制。鼓励学生参加全国职业院校职业技能大赛、苏州市旅游服务业技能大赛和明星导游员及旅游饭店服务技能大赛等,把比赛结果纳入考核成绩。实施“1 X”多证书制度,开展职业技能鉴定。除毕业证书外,还要求学生取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如导游资格证(中文和英文)、出境领队证、普通话等级证、职场英语证、饭店经理人职业资格证、旅游咨询师和人力资源管理师资格证等,为学生就业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陆恩,周广海,励莉.涉外旅游从业人员职业能力要求调查[J].河北旅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1):21—25.
[2]陆恩,孙志海,励莉.入境游客对苏州涉外旅游服务满意度调查研究[J].江苏商论,2012(6):111—114.
[3]蒋乃平.“宽基础、活模块”模式[J].职业技术教育,2000(3):42—44.
关键词 能力本位;高职院校;涉外旅游专业;课程设置;保障措施
中图分类号 G718.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219(2012)20—0022—03
根据能力本位课程开发方法(DACUM)的步骤和程序,课题组对苏州涉外旅游从业人员和外国游客进行问卷调查和访谈,掌握了苏州对涉外旅游从业人员职业能力和职业技能证书的最新要求[1],并通过分析影响入境游客满意度的主要因素[2],确定了旅游职业的能力标准,提出优化旅游专业课程设置的措施。
一、能力本位高职院校涉外旅游专业的课程设置情况
(一)涉外旅游专业学生应具备的职业能力
1.专业能力
掌握国际、国内旅游活动的基本规则、技巧及相关业务活动,熟知旅游服务三大核心环节(旅行社、饭店和旅游目的地)的具体操作规程,具备较强的涉外旅游组织策划能力、出入境旅游接待能力。具有导游、计调、前厅服务、客房服务和推销旅游产品的基本专业技能。具有较强的英语听、说、读、写、译的能力,能熟练运用英语进行涉外接待、涉外旅游、涉外参观活动:能听懂看懂饭店、旅游目的地的英文标识语和介绍;能用英语撰写欢迎词、导游词等与涉外旅游相关的旅游业务信函和文件。能够用计算机进行信息处理,进行电子商务活动,具备旅游电子商务运营能力:能熟练使用office办公软件,会旅游网站网页制作和网页的基本操作,会收发电子邮件,会用聊天工具在线与客户联系,会使用计算机获取和分析旅游市场信息,会航空票务操作系统应用操作,会网上国际酒店预定、国际机票预定、酒店销售和机票销售等网络营销。具有极强的应变能力、安全救护知识与应急救护能力,能恰当处理游客提出的问题,正确处理一些突发事件;了解国际、国内旅游活动的基本礼仪、法律法规;能参与组织国际会展,具有会展旅游组织管理能力;具有旅游企业财务核算能力;具有一定的企业管理能力等。
2.方法能力
具有较强的自学能力、获取技能的能力;具有良好的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查找、收集、整理、分析、处理相关信息资料的能力;具有制定合理工作计划的能力;具有决策能力。
3.社会能力
具有公关活动策划能力和人际沟通、组织协调能力;具有诚信意识和责任意识,以及良好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以及吃苦耐劳、踏实肯干的工作精神;具有坚定的理想信念、民族精神和爱国主义精神,以及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良好的社会实践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克服困难的能力;具有适应工作和环境变迁的能力。
(二)涉外旅游专业的课程设置情况
1.公共课和职业拓展课
社会能力和方法能力培养主要通过公共必修、公共选修和职业拓展课程实现。公共必修课由学校根据国家规定统一开设,包括英语、中文应用文写作、普通话、计算机应用基础等课程。公共选修课旨在拓宽学生知识面,提高学生文化品位、审美情趣、人文素养和科学素质,增强就业竞争力,包括与世界文化遗产和自然遗产相关的课程,有利于提高汉语和英语口语表达能力的课程,有关宗教知识、旅游急救知识、吴文化、学说苏州话、各小语种等的课程。职业拓展课主要包括讲座、社会实践、专题教育、实习等。
2.职业基础课和职业核心课
专业能力培养除了职业拓展课中的实习环节,主要通过职业基础课和核心课两个模块来进行。涉外旅游企业所有的职业岗位人才应具备计算机应用能力和外语听、说、读、写、译的能力(英语和其他小语种),对应的课程分别为计算机应用基础和综合英语、旅游英语、饭店英语、导游英语、英语视听说及小语种。
涉外旅游职业基础课主要有:旅游学概论、旅游政策与法规、客源国概况、旅游市场营销和策划、旅游服务礼仪与形体、旅游心理学、旅游电子商务、旅游信息管理、旅游文化、中国旅游地理、世界旅游地理、旅游服务用语、中国旅游文化、旅游规划与开发、旅游产品设计、旅游企业财务管理、旅游企业会计基础、会展旅游等。职业核心课可以分为各个方向,表1列出了各职业岗位及其对应的专业能力和核心课程。
二、高职院校涉外旅游专业课程设置的优化措施
(一)专业群建设和课程模块化设置
从表1可以看出,涉外旅游服务职业岗位很多,学生就业面向广,因此应该建设宽平台、多方向的专业群,如可以设置导游方向、旅行社管理方向、酒店管理方向、会展策划与市场营销方向等。“宽平台或宽口径、多方向”是专业设置的改革方向,与此改革方向相配套的课程结构可以采用“宽基础、活模块”的课程模式[3],“宽基础”注重通用职业技能的训练,重视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活模块”侧重从业能力强化,强调职业岗位对从业者的具体要求,注重针对性和实用性,追求教学内容与职业资格标准对应,与岗位需要一致。
(二)课程标准制定和教材建设
高职课程标准的制定应突出职业能力培养,规定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如课程的基本信息、基本理念与设计思路、目标、定位、内容与要求、考核方式等。涉外旅游专业核心课程的课程标准可以参照国家职业标准进行编制。课程标准制定后进行教材建设。首先要重视实践能力的培养,校企合作开发课程和教材,应以工作过程为导向。其次,教材编写应尽量减少系统的理论知识,增加实训比例。另外,涉外旅游专业应强调“涉外”,强调用英语或其他小语种为外国游客服务,应适当使用双语教材或引进原版教材。
(三)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
校内实训基地侧重于对学生基本技能的培训,旨在使学生掌握更多发现、解决和处理问题的方法与手段。苏州本地高职院校可以围绕苏州文化旅游产业,按照“吃、住、行、游、购、娱”的旅游主线,在校内建设各种专业实训室。如模拟导游厅、模拟导游实训室、模拟旅行社实训室、模拟前台及客房实训室、模拟餐厅及酒吧实训室、插花茶艺实训室、苏州景观景点活动沙盘等。学校自办的相关产业,如旅行社、酒店等也是很好的实训基地。校外实训基地侧重于岗位培训,学校应与各知名旅行社、酒店和相关企业合作,推荐学生到知名企业实习就业。
(四)评价体系改革
建立健全人才培养质量监控机制。鼓励学生参加全国职业院校职业技能大赛、苏州市旅游服务业技能大赛和明星导游员及旅游饭店服务技能大赛等,把比赛结果纳入考核成绩。实施“1 X”多证书制度,开展职业技能鉴定。除毕业证书外,还要求学生取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如导游资格证(中文和英文)、出境领队证、普通话等级证、职场英语证、饭店经理人职业资格证、旅游咨询师和人力资源管理师资格证等,为学生就业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陆恩,周广海,励莉.涉外旅游从业人员职业能力要求调查[J].河北旅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1):21—25.
[2]陆恩,孙志海,励莉.入境游客对苏州涉外旅游服务满意度调查研究[J].江苏商论,2012(6):111—114.
[3]蒋乃平.“宽基础、活模块”模式[J].职业技术教育,2000(3):42—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