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学数学实践活动是教师结合小学生的有关数学方面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引导学生以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方式,开展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学习活动。从广义上讲,实践活动包括学生在理解数学知识形成,建立数学概念过程中亲自进行的动手、动脑、动口等一切操作活动,它贯穿于数学教学的始终。实践活动是综合应用的基础,综合应用是实践活动的归宿。在实践活动中往往要强调解决实际问题,可见在“实践活动”中就自然蕴涵“综合应用”。因此,研究“实践与综合应用”,就应该重点研究怎样为学生创设有数学研究价值的实践活动。
一、让校外实践活动成为学生能力发展的天地
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实践,又应用于生活实践。现实生活、生产中处处蕴涵着数学问题,把数学经验生活化,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是数学学习的出发点和归宿点。因此教师应创设条件充分利用社会资源,让学生走出校门、走向社区,加强校外实践活动,使学生了解数学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在社会情景中体验数学的价值,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校外实践活动形式比较广泛,主要包括制作型、调查型、测量型和课题型实践活动等几种形式。让学生制作一个正方体或长方体属于制作型实践活动。在学习“利率”之前,让学生做以下几项实践活动:查看银和地利率表;把自己的部分零花钱存入银行或提取自己或家庭的存款;请教家长或银行工作人员讲解存款单和利息清单上的有关内容,了解利率的相关知识。这就是调查型实践活动课题型实践活动也是校外实践活动的好形式。小学阶段课题型实践活动易采用小课题研究,让学生在大量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分析和解决问题,最终以数学小报告或小论文的形式体现。比较常见的是学习了某一系统知识之后,组织引导学生的马所学的知识联系运用于生活实际,既可以使数学知识得到继续、扩展和延伸,又可以促进学生探索意识、发现问题意识和创新意识的形式。如学了“可能性”组织学生分析社会上的一些摸奖、买彩票的中奖概率问题;学习“百分数”后,引导学生去超市调查,寻找有关商品降价、打折或其他促销手段的信息,想想怎样购物最合算。再如我校新校区建设,针对“怎样使新校区设计得更合理、更美丽?”这个问题,设计实践活动,组织学生开展实地测量、展开想象、科学规划,最后起草方案,向学校提出了合理化建议。又如数学实践活动“可怕的白色污染”,让学生到社区通过调查统计塑料袋个数的活动,经历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描述和分析的过程,加强对不同统计量意义的理解,并且在活动中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感受到乱丢塑料袋的行为会对大自然造成污染,以此唤起学生的环保意识。这一实践活动大大超越了数学课堂的范围,它既需要学生有综合运用数学知识的能力,又需要学生积极思考、主动与同伴合作,积极与他人交流,无形中促进了学生知识、技能、情感及实践交往、创新能力的协调发展。
二、让校园实践活动,成为学生知识运用的舞台
当实践活动内容在教室无法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时,就需要更大的空间,这时我们将活动空间自然延伸到校园中。校园实践活动主要有测量型、体验型、调查型等形式,其表现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一是课堂难以描述解释的数学概念,通过校园实践活动来帮助学生建立概念,如较大单位千米、公顷的认识等。以千米概念的建立为例,可以先让学生到校园去走一走,知道一米约有两步,再让学生用步测的方法知道“100米有多长”,从而估计操场的一圈有多少米,1千米大约需要围操场走几圈,感受“1千米有多长”,最后进行实地测量验证。还可以让学生用目测的方法估计学校到哪里有“1千米”。二是帮助学生确立方向感,形成空间表象,到校园环境中亲身感受效果更好。如在“方向和位置”教学中,让学生绘制从家到学校的路线图,也可以在效游后让学生通过回忆,画出郊游路线,促进学生形成方向与位置的感受。三是调查校园中可利用的实践活动教学资源。通过校园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感悟,能较好地突破教学难点。如“植树问题”的教学一直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一个难点,学生对封闭的、不封闭的路线上植树,两端都植树、两端都不植树、一端植树另一端不植树等类型很难分清,导致容易出错。为了解决这一教学难点,可以利用校园实践活动,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到校园寻找植树问题的生活原型,并合作解决这些实际问题。由于校园里这类生活原型非常多,学生很容易找,如跨楼梯、花坛四周的护栏和插红旗、防栏栅、排队伍等问题都是各种植树问题的生活原型。通过实践活动,学生就比较容易掌握植树问题的数量关系,轻松地做出正确解答。
三、让课堂实践活动成为学生思维起飞的乐园
课堂实践活动是指在教师的引导下,让学生在课堂内围绕着问题情景进行的实践活动,主要有操作型、模拟型等形式。一是操作型实践活动是为解决某一抽象的知识点,让学生借助学具操作,将抽象的数学概念形象化,化难为易的一种形式。这样让学生在动手实践过程中通过各种感官获得数学知识,不仅对知识的形成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而且对其学习方法、思维方式以及学习态度的形成都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二是模拟型实践活动是让学生在教师所创设的有数学价值的模拟情景中进行操作,以感悟体验主动获取新知,同时增强数学学习的趣味性、生活性。如应用比例尺的知识根据房间的平面图设计使用方案;运用统计图表分析NBA篮球技术统计;还可让学生设计旅游中租车购票方案、铺地砖的方案、物品的包装方案等。学习了几何图形之后,让学生用长方形、正方形、圆等设计出美丽的图案,装饰自己的教室、房间。孩子们边画边想,这样不但巩固了几何图形的画法,还培养了数学美感。
总之,小学数学实践活动能让学生获得对数学知识的良好的情感体验,逐步形成用数学眼光观察事物的意识和兴趣,让学生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理解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主动提出和解决问题,获得数学活动经验。教师只要充分利用课堂资源、校园资源、社区资源,整合教学内容,设计具有一定挑战性和综合性的问题,创设有数学研究价值的实践活动,组织课堂、校园和校外等多层面的实践活动,才能帮助学生综合应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经过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有助于学生沟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锻炼学生构建数学模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让我们放开教师“呵护备至”的双手,让学生在数学的殿堂中找到连接活动的通道,成为真正的探索者吧。
一、让校外实践活动成为学生能力发展的天地
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实践,又应用于生活实践。现实生活、生产中处处蕴涵着数学问题,把数学经验生活化,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是数学学习的出发点和归宿点。因此教师应创设条件充分利用社会资源,让学生走出校门、走向社区,加强校外实践活动,使学生了解数学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在社会情景中体验数学的价值,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校外实践活动形式比较广泛,主要包括制作型、调查型、测量型和课题型实践活动等几种形式。让学生制作一个正方体或长方体属于制作型实践活动。在学习“利率”之前,让学生做以下几项实践活动:查看银和地利率表;把自己的部分零花钱存入银行或提取自己或家庭的存款;请教家长或银行工作人员讲解存款单和利息清单上的有关内容,了解利率的相关知识。这就是调查型实践活动课题型实践活动也是校外实践活动的好形式。小学阶段课题型实践活动易采用小课题研究,让学生在大量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分析和解决问题,最终以数学小报告或小论文的形式体现。比较常见的是学习了某一系统知识之后,组织引导学生的马所学的知识联系运用于生活实际,既可以使数学知识得到继续、扩展和延伸,又可以促进学生探索意识、发现问题意识和创新意识的形式。如学了“可能性”组织学生分析社会上的一些摸奖、买彩票的中奖概率问题;学习“百分数”后,引导学生去超市调查,寻找有关商品降价、打折或其他促销手段的信息,想想怎样购物最合算。再如我校新校区建设,针对“怎样使新校区设计得更合理、更美丽?”这个问题,设计实践活动,组织学生开展实地测量、展开想象、科学规划,最后起草方案,向学校提出了合理化建议。又如数学实践活动“可怕的白色污染”,让学生到社区通过调查统计塑料袋个数的活动,经历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描述和分析的过程,加强对不同统计量意义的理解,并且在活动中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感受到乱丢塑料袋的行为会对大自然造成污染,以此唤起学生的环保意识。这一实践活动大大超越了数学课堂的范围,它既需要学生有综合运用数学知识的能力,又需要学生积极思考、主动与同伴合作,积极与他人交流,无形中促进了学生知识、技能、情感及实践交往、创新能力的协调发展。
二、让校园实践活动,成为学生知识运用的舞台
当实践活动内容在教室无法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时,就需要更大的空间,这时我们将活动空间自然延伸到校园中。校园实践活动主要有测量型、体验型、调查型等形式,其表现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一是课堂难以描述解释的数学概念,通过校园实践活动来帮助学生建立概念,如较大单位千米、公顷的认识等。以千米概念的建立为例,可以先让学生到校园去走一走,知道一米约有两步,再让学生用步测的方法知道“100米有多长”,从而估计操场的一圈有多少米,1千米大约需要围操场走几圈,感受“1千米有多长”,最后进行实地测量验证。还可以让学生用目测的方法估计学校到哪里有“1千米”。二是帮助学生确立方向感,形成空间表象,到校园环境中亲身感受效果更好。如在“方向和位置”教学中,让学生绘制从家到学校的路线图,也可以在效游后让学生通过回忆,画出郊游路线,促进学生形成方向与位置的感受。三是调查校园中可利用的实践活动教学资源。通过校园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感悟,能较好地突破教学难点。如“植树问题”的教学一直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一个难点,学生对封闭的、不封闭的路线上植树,两端都植树、两端都不植树、一端植树另一端不植树等类型很难分清,导致容易出错。为了解决这一教学难点,可以利用校园实践活动,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到校园寻找植树问题的生活原型,并合作解决这些实际问题。由于校园里这类生活原型非常多,学生很容易找,如跨楼梯、花坛四周的护栏和插红旗、防栏栅、排队伍等问题都是各种植树问题的生活原型。通过实践活动,学生就比较容易掌握植树问题的数量关系,轻松地做出正确解答。
三、让课堂实践活动成为学生思维起飞的乐园
课堂实践活动是指在教师的引导下,让学生在课堂内围绕着问题情景进行的实践活动,主要有操作型、模拟型等形式。一是操作型实践活动是为解决某一抽象的知识点,让学生借助学具操作,将抽象的数学概念形象化,化难为易的一种形式。这样让学生在动手实践过程中通过各种感官获得数学知识,不仅对知识的形成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而且对其学习方法、思维方式以及学习态度的形成都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二是模拟型实践活动是让学生在教师所创设的有数学价值的模拟情景中进行操作,以感悟体验主动获取新知,同时增强数学学习的趣味性、生活性。如应用比例尺的知识根据房间的平面图设计使用方案;运用统计图表分析NBA篮球技术统计;还可让学生设计旅游中租车购票方案、铺地砖的方案、物品的包装方案等。学习了几何图形之后,让学生用长方形、正方形、圆等设计出美丽的图案,装饰自己的教室、房间。孩子们边画边想,这样不但巩固了几何图形的画法,还培养了数学美感。
总之,小学数学实践活动能让学生获得对数学知识的良好的情感体验,逐步形成用数学眼光观察事物的意识和兴趣,让学生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理解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主动提出和解决问题,获得数学活动经验。教师只要充分利用课堂资源、校园资源、社区资源,整合教学内容,设计具有一定挑战性和综合性的问题,创设有数学研究价值的实践活动,组织课堂、校园和校外等多层面的实践活动,才能帮助学生综合应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经过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有助于学生沟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锻炼学生构建数学模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让我们放开教师“呵护备至”的双手,让学生在数学的殿堂中找到连接活动的通道,成为真正的探索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