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

来源 :中国教育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ckl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历史学科是九年义务教育的一门必修科目,也是一门十分重要的人文学科。经常听到不少学生抱怨历史知识太多、记不住、难学、考试成绩总不理想等。我想,归根结底是学习态度和方法的问题。为了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转变学生被动接受、死记硬背的学习方式,拓展学生学习和探究历史问题的空间,我对初中历史课堂教学谈以下拙见:
  一、历史事实要讲得有血有肉、有声有色
  历史教学中要促进学生积极思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的学习处于最佳状态,教师在讲述时语言要具体、形象、生动,把所谓的历史讲得有血有肉、有声有色。只有这样,才能吸引学生,使学生如亲临其境,感受到历史的真实场面。例如:我讲蔡廷锴将军的一则轶事:蔡廷锴在审问日本俘虏时发现日本人个头比较矮,他灵机一动,让战士们深挖战壕,同时让会木工的士兵连夜做一些小凳子。第二天敌人冲锋的时候我们的战士撤退,撤退时连小凳子一块提走。日本兵一看有现成的战壕非常高兴,扑通扑通都跳下去。这下倒霉了,日本人本来个头就比较矮,跳进去爬不上来了,我们的战士拐回头把炸弹成捆地往战壕里扔。同学们笑的前仰后合,大呼痛快。这样,就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二、教学中要设计多项度平台
  教师必须认真理解教材,充分掌握学生的学习程度及差异。既要照顾成绩好的、学得快的,又要照顾基础差的、学得慢的,还要关照特长生、关照善于看、听、讲、想、做、动、静的。这就要筛选出关键项来,再设计汇集多项度平台,供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学生学习。如我在教学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章节时这样设计:右图
  三、扩展学生思维,相互启发
  在教师指导下,学生以单元组为单位,围绕教材的某一中心问题,如“历史史实”、“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等,各抒己见。通过讨论或辩论活动,培养合作精神,集思广益、互相启发、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加深对学习内容的理解,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情绪,培养钻研问题的能力,加强学习的独立性。
  例如“落后就一定挨打吗?”“如果你是当时的爱国知识分子,你如何帮助大清皇帝拟订一套富国强兵的方案?”“洋务运动对今天我们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有何启示?”这样的问题就有利于学生思维的扩展,可从不同角度得到不同结论。如关于“西方列强把魔爪伸向我国边疆地区,防御重心应放在东南海疆还是放在西北边陲好呢?”很多同学看到课本是介绍左宗棠收复新疆的内容,都会支持把防御重心放在西北边陲。这时候,作为教师应该加以引导,“我们先抛开这已作古的历史做法,现在来做个大胆的假设,如果你是当时的大清皇帝,你会把防御重心放在哪里?为什么呢?”
  四、幽默风趣
  在课堂教学中适当运用幽默的语言,既可吸引学生,调动学习气氛,又能陶冶学生情操,培养学生与人沟通合作的能力,以帮助学生理解问题。
  比如在学习俄国十月革命的背景时,我讲了一个幽默小故事:有个人掉到沙俄皇宫边的河里,拼命喊救命,在附近站岗的士兵充耳不闻,视而不见。最后落水的人急中生智,喊了一句话,士兵立即跳下去把他捞起来。请大家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猜一猜他喊了什么?学生饶有兴趣地讨论,有的说“给你钱”,有的说“你是靓仔”,有的说“沙皇万岁”,终于有学生说“沙皇该死”、“打倒沙皇”。我进一步解释:在当时沙皇的专制统治下能喊打倒沙皇吗?士兵还不把他捞起来投入监狱?
  总之,历史教师应根据教学的具体任务、具体内容及学生的年龄特征、班级和学生个人的特点,恰当选择教学方法和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并结合当地、本校和历史教师自身的有利条件,扬长补短,积极创造条件进行历史教学活动,才能提高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质量。
  (作者电话:13339682426;信箱:machi1@sina.com)
  
其他文献
多在我们政治课教学中,课前五分钟采用新闻发布与评说的方式,即让学生自行选择一段新闻,也可以是社会某一现象或社会热点(为保证质量,教师可事前了解),讓学生通过简短的合作式讨论,从不同角度进行分析,挖掘其意义,使自己的认识得到升华,从中获得启迪。这种方式如能长期坚持,会带来许多好处。  第一、有利于扩大学生的知识面与信息量。我校是地处偏僻的农村学校,走出去的机会少,加上家庭经济条件限制,除了书本上、电
之前有幸聆听了上海社会科学院李维教授的讲座,受益匪浅!他是心理方面的专家,当他谈论心理疾病强迫症的特征时,引起了笔者对当前“教育认识”特征的共鸣。  一、强迫症特征与当前教育认识的“强迫症”现象  强迫症与抑郁症一样,属于心理病中的绝症,强迫症的特征是“强迫行为 频率 仪式”。仪式即是诱发的环境或条件,频率就是该强迫行为出现的次数达到一定的合理范围以上。换言之,某种强迫行为在一定的环境下,出现的次
阅读是语文教学中最基本、最重要的训练项目之一。阅读也是人们重要的活动之一,它能使人积累知识,培养能力,陶冶情操,让人身心愉悦。宋代的理学大家朱熹曾指出:“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杜甫也曾倡导:“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他们无不强调了多读书,广集益的好处。作为教师,应该如何引导学生去正确面对丰富多彩的阅读世界,博览群书,开拓视野,提高自己的阅读能力呢?我就此谈谈自己的体会。  一、寓教于“趣”,使学
教育部遴选又一批全国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与营地,将分年度予以资金支持  近日,教育部办公厅发布通知称,2018年将继续遴选命名一批全国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简称“基地”)和全国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营地(简称“营地”),并公布了基地与营地的推荐要求和流程。  就基地推荐条件而言,具备不同学段的、与学校教育内容衔接的研学实践课程是待遴选基地所需满足的基本要求。与此同时,待遴选机构提供的内容与服
经济全球化不仅推动着世界政治、文化、科技等领域的国际化,也对教育提出了崭新的课题。我校地处的无锡新吴区,是一块对外开放新高地,其教育国际化的趋势愈发明朗,本土文化与外域文化的交流呈现高密度态势,校园已成为与外界不断融合的文化圈,这给校园文化建设带来了全新的视野。  我们意识到,培养学生具备国际理解的态度和与人交往共处的能力,是未来社会公民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我们以中华传统文化为基础,以构建国际性、
轻松、和谐的课堂气氛能有效地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果,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汪广仁说:“兴趣是学生最要好的老师,是推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直接动力。”在语文教学中,要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没有“兴趣”作保障,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兴趣是决不可能实现的。只有全方位调动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营造出积极、主动学习的课堂气氛,才能提高教学效果。如何营造宽松、和谐的课堂气氛呢?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课前激趣导入法是营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心理学研究表明,当学生的心理处于压抑、不满,失去信心时将直接阻碍、削弱甚至中断智力活动,破坏学习的向心力,当然也谈不上学习效率。学生对数学的内在兴趣,是学习数学的强大动力。如何在教学中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使兴趣得以持久,进而转化成学习的动力?我觉得应从下面几个方面去尝试。  一、观察实践萌发兴趣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十分强调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要求“数学
当前,做好“三进”工作,实现从第二战场到第三战场的重大转移,要从五个方面确保进入,做到“五个相统一”。  一是从时间上确保进入,做到过程和阶段相统一。“三进”首先在时间上要做到及时,第一时间学起来,这是确保进入的前提。“三进”是一个时间过程,要循序渐进、由浅入深、不断深入。这个过程分不同的阶段,由学习党的理论创新成果到进教材,由进教材到进课堂,再到进头脑。还要充分考虑认识的不同阶段,不同的年级、不
校长对学校的领导首先是思想的领导,其次才是行政上的领导。学校文化实质上就是用自己的语言来诠释教育的价值,揭示教育的真谛、教育的内涵。校长要有教育情怀,要有教育智慧,更要有教育理想,才能实现教育梦想,因此我打算从文化引领、精细管理和内涵发展三个方面来谈谈的自己的一些心得。  文化引领是学校特色创建的航标  一个优秀的学校也必有一种卓越的学校精神。经过认真讨论,我们最后确定以“阳光文化”为陕西省榆林高
北大历史上任期时间最长的校长蒋梦麟的一段演讲,至今读来依然发人深省!  我们以前听了俾斯麦说,德国的强盛,是小学教育的成功所以我们也来办小学,以为小学堂办几千个,中国就强了后来听说日本的强盛,也从小学教育得来的,所以我们大家都相信小学教育,好像一瓶万应如意油,一瓶百病消散丸,灵验无比,吃了就百病消散小学生现在有三百多万了,哪知道社会腐败,比前一样,国势衰弱,比前一样,这是什么缘故呢?  第一是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