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李惠斌 中央编译局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现实问题研究中心主任
人类的进步正在使得年龄问题出现了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一方面,随着医疗技术和生活条件的提高使得人的寿命不断增长,从而使得“中年人”这个概念的年龄段正在变得越来越靠后(从50岁被推到65岁,现在更有人要把它推至79岁);另一方面, 由于技术更替过快,往往30岁就有可能在业内被新生代取代,过早地出现“中年危机”,而且,其年龄有可能出现更年轻的趋势,有人甚至认为会出现少年取代青年的可能,其意义也正在于此。
针对这个问题,上期《南风窗》提出了“第二次生长”的概念,意在说明人要在青年期过后来一次蜕变,走出青涩和刚猛, “满心期待耐看之美”。 实际上,这是一个不断地学习和生长的过程。网络时代知识与设备的换代更新可说是日新月异,不管是哪个年龄段的人都需要不断学习,才能赶上时代的要求。在这方面,青年人有优势这是当然的。中年人容易在已有成绩和成功面前放松自己。而且,中年人的反应能力也会出现比不上青年人的情况。但是,中年人的优势在于人脉和阅历一般而言比之青年人要更丰富一些,通过不断地学习,不仅可以缩小与青年人的差距,甚至可以表现出比之青年人更多的成熟之美。这也是“第二次生长”的题中应有之意。
笔者新买的电视机功能太多不会用,又没有机顶盒,只好求助于年仅11岁的小外孙周末过来帮忙调整、下载和示范。他的简易无人机刚刚买回来就可以自如地进行高低飞行、装拆和空中拍照,甚至连他的舅舅在操作的熟练程度上都要让他三分。玩网络游戏虽然平时被绝对禁止而只有周末做完作业后才被允许玩,但是小东西玩起来的熟练程度和创造力,不能不让人惊叹。尽管如此,他对外公的书法和画作却是十分地佩服,周末有空就会跟着学,虽然画画进步很快,但是书法却是稚嫩不堪,但愿他能够保持兴趣坚持写出下去。
这个个案说明,各个年龄段的人有各年龄段的优势,青年人学东西快,手快脑子快,适合高精尖技术及其设备的学习、研究和操作,年龄大一点的人则处事管理能力等等会优于年轻人;中老年人知识和经验积累丰富,在某些传统行业或传统社会,则仍然占有优势。特别就艺术而言,正如唐代书法家孙过庭所说:“若思通楷则,少不如老;学成规矩,老不如少。思则老而愈妙,学乃少而可勉。” 谈到思通楷法规则,少年不如老人;学成规矩,老人不如少年。思考问题则是年龄愈大愈好,做学问还是少年人可以刻苦坚持。这是说的各年龄段都有各自优势的理论。
但是,就总体而言,现代技术与传统技艺不同。因為传统技艺需要的是传承和积累,因此,往往是越老越精,越老越有经验。而现代技术则不同。新技术层出不穷,日新月异,更新换代快。以10年为一代的话,20岁时学的技术,到30岁就过时了。如果需要从头学习,那么,30岁的人就不如20岁或十几岁的人来得快了。因此,就技术而言,“中年危机”或“中年尴尬”往往会来得太快。这也是一个很残酷的事实。
年龄问题不仅是一个技术问题,同时也是一个社会和心理问题。如果能够突破社会和心理方面的障碍,在各年龄段选择自己喜欢和擅长的事情去做,或许可以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正如哲学家所说,人生应该是艺术的。
—评《南风窗》第21期封面报道《第二次生长》
人类的进步正在使得年龄问题出现了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一方面,随着医疗技术和生活条件的提高使得人的寿命不断增长,从而使得“中年人”这个概念的年龄段正在变得越来越靠后(从50岁被推到65岁,现在更有人要把它推至79岁);另一方面, 由于技术更替过快,往往30岁就有可能在业内被新生代取代,过早地出现“中年危机”,而且,其年龄有可能出现更年轻的趋势,有人甚至认为会出现少年取代青年的可能,其意义也正在于此。
针对这个问题,上期《南风窗》提出了“第二次生长”的概念,意在说明人要在青年期过后来一次蜕变,走出青涩和刚猛, “满心期待耐看之美”。 实际上,这是一个不断地学习和生长的过程。网络时代知识与设备的换代更新可说是日新月异,不管是哪个年龄段的人都需要不断学习,才能赶上时代的要求。在这方面,青年人有优势这是当然的。中年人容易在已有成绩和成功面前放松自己。而且,中年人的反应能力也会出现比不上青年人的情况。但是,中年人的优势在于人脉和阅历一般而言比之青年人要更丰富一些,通过不断地学习,不仅可以缩小与青年人的差距,甚至可以表现出比之青年人更多的成熟之美。这也是“第二次生长”的题中应有之意。
笔者新买的电视机功能太多不会用,又没有机顶盒,只好求助于年仅11岁的小外孙周末过来帮忙调整、下载和示范。他的简易无人机刚刚买回来就可以自如地进行高低飞行、装拆和空中拍照,甚至连他的舅舅在操作的熟练程度上都要让他三分。玩网络游戏虽然平时被绝对禁止而只有周末做完作业后才被允许玩,但是小东西玩起来的熟练程度和创造力,不能不让人惊叹。尽管如此,他对外公的书法和画作却是十分地佩服,周末有空就会跟着学,虽然画画进步很快,但是书法却是稚嫩不堪,但愿他能够保持兴趣坚持写出下去。
这个个案说明,各个年龄段的人有各年龄段的优势,青年人学东西快,手快脑子快,适合高精尖技术及其设备的学习、研究和操作,年龄大一点的人则处事管理能力等等会优于年轻人;中老年人知识和经验积累丰富,在某些传统行业或传统社会,则仍然占有优势。特别就艺术而言,正如唐代书法家孙过庭所说:“若思通楷则,少不如老;学成规矩,老不如少。思则老而愈妙,学乃少而可勉。” 谈到思通楷法规则,少年不如老人;学成规矩,老人不如少年。思考问题则是年龄愈大愈好,做学问还是少年人可以刻苦坚持。这是说的各年龄段都有各自优势的理论。
但是,就总体而言,现代技术与传统技艺不同。因為传统技艺需要的是传承和积累,因此,往往是越老越精,越老越有经验。而现代技术则不同。新技术层出不穷,日新月异,更新换代快。以10年为一代的话,20岁时学的技术,到30岁就过时了。如果需要从头学习,那么,30岁的人就不如20岁或十几岁的人来得快了。因此,就技术而言,“中年危机”或“中年尴尬”往往会来得太快。这也是一个很残酷的事实。
年龄问题不仅是一个技术问题,同时也是一个社会和心理问题。如果能够突破社会和心理方面的障碍,在各年龄段选择自己喜欢和擅长的事情去做,或许可以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正如哲学家所说,人生应该是艺术的。
—评《南风窗》第21期封面报道《第二次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