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校企合作教育是一种以市场和社会需求为导向的运行机制,是学校和企业双方共同参与人才培养过程的教学模式。它的基本内涵是:产学合作,双向参与;实施的途径和方法是产学结合,定岗实践;实现的目标是增强办学活力,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适应市场经济发展对人才素质的需要。切实开展校企合作,做到“教学做结合,手口脑并用”,建立校企间良好有效的合作机制,既是国际职教发展的成功经验,也是破解中职教育弊端的一剂良方,是职教发展的必然趋势。在市场经济发展的形 势下,深受学校企业的采纳和借用。本文就体育硕士研究生的实践能力做以下探讨。
关键词 体育硕士研究生 校企合作 研究生培养 体育企业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2)11-000-02
一、前言
近年来体育硕士研究生毕业后就业形势日益严峻,体育研究生就业率呈现出下滑态势。在广州、吉林、四川等省出现了研究生初次就业率低于本科生的情况。一些用人单位则提 出了“研究生还不如本科生好用”、“研究生学的和企业用的大不一样”等问题。要解决该问题就必须充分考虑市场需求,加大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的创新和改革力度,培育真正符合社会和企业需要的高层次人才。目前中国的研究生学位教育分为学术性学位和专业学位,前者旨在培养教学型、科研型人才,后者则以职业为导向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人才。从社会发展和市场需求来看,对教学科研人才的需求远小于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大部分学术性学位研究生将走向社会进入企业工作笔者以为,要培养新型的高层次复合型人才一个重要的途径是:校企合作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实践证明, 校企合作培养人才可使学校、企业、学生 三方受益,是一种效率高、见效快 的人才培养模式。
二、高校体育学硕士研究生培养面临的问题
(一)当前硕士研究生招生规模不断扩大,其理论水平不高,实践能力低下
近年来,随着我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规模的扩大,其理论水平不高,实践能力低下。体育学科也不例外,国家下拨的经费已经不能满足体育学研究生的培养要求。而体育学科又是实践性很强的学科,科研经费的不足,无疑限制了学生的科研活动,学生往往是纸上谈兵,许多较好的实验构思无法实施。研究生扩招后研究生规模迅猛发展,但导师队伍并没有得到相应的发展。研究生教育的扩招使得生源更加多样化,学生的学习背景不同,工作实践不同,应届毕业生理论知识扎实,但缺乏实践经验和动手操作能力,具有实践工作经验的学生可能理论知识欠缺,部分硕士研究生毕业后就想就业,而有的则打算继续攻读博士,从而导致他们求学目的不同。求学目的与价值观的不同要求硕士研究生培养目标的制定应该尊重个性,尽可能给予受教育者更多的自主权利。然而,在我国研究生教育培养中,各培养单位普遍采用以培养学术型、研究型人才为目的的单一模式。这种单一的模式不利于研究生兴趣、特长的发挥,不利于培养社会需要的人才,严重影响了研究生培养的质量,进而影响研究生的就业。
(二)研究生在校课程设置欠佳,教学形式单一
在课程的设置上,必修课程过多,专业选修课程选择面窄,跨专业(主要指跨学科) 选修难。这样设置不利于打破学科间的界限,不利于借鉴对方的思维方式、研究方法和已有成果,达成有效沟通,推动学科进步。在教学形式上以大班课堂讲授为主,讨论少,缺乏必要的实践考察。近几年随着硕士研究生数量的骤增,这种趋势愈发明显。研究生与本科生最大的不同就在于,在接受系统知识的同时,必须加强研究意识、创新意识和研究能力的培养。教师口若悬河,滔滔不绝,一堂课自始至终控制在自己的思维框架之中,缺少必要的讨论,即使讨论,也完全由授课教师牵着鼻子走,无法培养研究生的发散思维,因而创新意识的培养就成为一句空话;几乎没有实践考察,大部分研究生,尤其是本科直接攻读研究生的学生,就只能纸上谈兵,不能针对现实问题有目的地进行思考、研究,结果造成理论与实践脱节的现象更为严重。
三、校企联合培养体育学硕士研究生模式以及其优势
体育学硕士研究生传统的培养模式一般是两年的体育学专业知识的深入学习加上一年的在本专业之内的选题,完成毕业论文。这种培养模式过分重视学术性教育,忽视应用性教育,这与世界范围内的体育产业蓬勃发展的趋势不相吻合,游离于社会体育经济和体育市场发展之外,研究生的培养和定位在很大程度上不符合社会需求。目前,我国体育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就业主要渠道是高校和科研院所,但随着我国市场经济制度的确立和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许多体育产业部门不同程度地需要体育学高层次人才,这使得体育学专业研究生的教育呈现出多样化的态势。校企联合培养研究生是指学校和企业合作,为研究生培养提供软硬环境,共同培养研究生的一种模式。由于体育学极强的专业特点,按照所培养学生的专业背景,校企联合培养体育学硕士研究生可以建立以下两种主要模式。
(一)具有体育学专业学历背景研究生的培养模式
校企联合培养具有体育学专业学历背景的研究生可采用如下模式:一年的体育学专业知识的深入学习加上一年的到体育企业的学习,最后一年研究生在体育企业进行学位论文的选题与研究,再回学校进行毕业论文答辩。具有体育学专业学历背景的研究生,其优势是具有较强的体育学理论及丰富的体育运动实践经验,在入学之初研究生对整个体育学理论体系已经有大致的把握,对体育学专业知识的深入学习只需要一年时间。就目前体育学本科阶段的教育而言,学生对体育企业的了解是非常有限的,因而还需要安排一年的时间到体育企业去学习。在这个阶段的学习中,由体育企业指定有一定资质的导师来指导,在企业中结合实际工作从事科研或一定的实践工作,以锻炼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建立校外学生实训实习基地
与企业紧密结合,采用联合式培养方式,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实习基地设在企业内部,实习场地设备由企业投资,实习按照企业模式运行。而理论课教学设校内进行,主要由本校老师完成,在实习实践的过程中遇到问题再回来探讨学习,在教学方式采用交替进行,即理论课与实训课交替进行,这有利于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更好地结合,有利于对学生进行社会和学校的双重教育。例如广州大学把广州德讯体育发展有限公司作为广州大学体育学院的高校实训基地,学生把平时学到的知识和和业务知识运用到教学中,把技术上的问题拿出来探讨,在这过程中交叉可以学到很多知识。广州德讯体育发展有限公司主要是从事羽毛球培训的一家培训公司,老板出自羽毛球世家经过多年积累了很多羽毛球方面的经验,在教学过程中交给学生。除了学习羽毛球业务知识之外更多的是学习到教学过程中的一些方法,和很多在书本上学不到的东西。从而校企联合培养出综合型人才。
四、结论
体育学硕士研究生的培养,除了传统的培养模式之外,还可以走校企联合培养的模式。校企联合培养体育学硕士研究生模式主要有两种,即具有体育学专业学历背景学生的培养模式和校企联合合理利用企业资源培养模式。校企联合培养体育学硕士研究生可以提高扩招后体育学硕士研究生的培养质量,促进产学研相结合,提高高校体育学的办学水平和体育企业的研发能力。校企联合培养体育学研究生模式为研究生创新素质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提供了一条新途径。传统的体育学硕士研究生的培养由于条件所限,过多地注重体育理论研究,实践经验严重不足。校企联合培养体育学研究生模式一方面开阔了学生的视野,另一方面研究生通过在体育企业的学习,能够获得提高创新能力的软硬条件,其创新能力将大大增强。
参考文献:
[1] 涂丹,王芸.研究生专业课程建设的几点思考[J].高等教育研究学报.2007.02.
[2] 罗尧成.对我国研究生教育课程体系改革的思考——基于调查问卷统计结果分析的建议[J].高等教育研究.2005.11.
[3] 谭志敏,刘社欣.关于研究生创造性教育的几点思考[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03.
[4] 胡玲琳.我国高校研究生培养模式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
[5] 李世彬.中国高等院校研究生教育发展与对策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6.
关键词 体育硕士研究生 校企合作 研究生培养 体育企业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2)11-000-02
一、前言
近年来体育硕士研究生毕业后就业形势日益严峻,体育研究生就业率呈现出下滑态势。在广州、吉林、四川等省出现了研究生初次就业率低于本科生的情况。一些用人单位则提 出了“研究生还不如本科生好用”、“研究生学的和企业用的大不一样”等问题。要解决该问题就必须充分考虑市场需求,加大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的创新和改革力度,培育真正符合社会和企业需要的高层次人才。目前中国的研究生学位教育分为学术性学位和专业学位,前者旨在培养教学型、科研型人才,后者则以职业为导向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人才。从社会发展和市场需求来看,对教学科研人才的需求远小于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大部分学术性学位研究生将走向社会进入企业工作笔者以为,要培养新型的高层次复合型人才一个重要的途径是:校企合作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实践证明, 校企合作培养人才可使学校、企业、学生 三方受益,是一种效率高、见效快 的人才培养模式。
二、高校体育学硕士研究生培养面临的问题
(一)当前硕士研究生招生规模不断扩大,其理论水平不高,实践能力低下
近年来,随着我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规模的扩大,其理论水平不高,实践能力低下。体育学科也不例外,国家下拨的经费已经不能满足体育学研究生的培养要求。而体育学科又是实践性很强的学科,科研经费的不足,无疑限制了学生的科研活动,学生往往是纸上谈兵,许多较好的实验构思无法实施。研究生扩招后研究生规模迅猛发展,但导师队伍并没有得到相应的发展。研究生教育的扩招使得生源更加多样化,学生的学习背景不同,工作实践不同,应届毕业生理论知识扎实,但缺乏实践经验和动手操作能力,具有实践工作经验的学生可能理论知识欠缺,部分硕士研究生毕业后就想就业,而有的则打算继续攻读博士,从而导致他们求学目的不同。求学目的与价值观的不同要求硕士研究生培养目标的制定应该尊重个性,尽可能给予受教育者更多的自主权利。然而,在我国研究生教育培养中,各培养单位普遍采用以培养学术型、研究型人才为目的的单一模式。这种单一的模式不利于研究生兴趣、特长的发挥,不利于培养社会需要的人才,严重影响了研究生培养的质量,进而影响研究生的就业。
(二)研究生在校课程设置欠佳,教学形式单一
在课程的设置上,必修课程过多,专业选修课程选择面窄,跨专业(主要指跨学科) 选修难。这样设置不利于打破学科间的界限,不利于借鉴对方的思维方式、研究方法和已有成果,达成有效沟通,推动学科进步。在教学形式上以大班课堂讲授为主,讨论少,缺乏必要的实践考察。近几年随着硕士研究生数量的骤增,这种趋势愈发明显。研究生与本科生最大的不同就在于,在接受系统知识的同时,必须加强研究意识、创新意识和研究能力的培养。教师口若悬河,滔滔不绝,一堂课自始至终控制在自己的思维框架之中,缺少必要的讨论,即使讨论,也完全由授课教师牵着鼻子走,无法培养研究生的发散思维,因而创新意识的培养就成为一句空话;几乎没有实践考察,大部分研究生,尤其是本科直接攻读研究生的学生,就只能纸上谈兵,不能针对现实问题有目的地进行思考、研究,结果造成理论与实践脱节的现象更为严重。
三、校企联合培养体育学硕士研究生模式以及其优势
体育学硕士研究生传统的培养模式一般是两年的体育学专业知识的深入学习加上一年的在本专业之内的选题,完成毕业论文。这种培养模式过分重视学术性教育,忽视应用性教育,这与世界范围内的体育产业蓬勃发展的趋势不相吻合,游离于社会体育经济和体育市场发展之外,研究生的培养和定位在很大程度上不符合社会需求。目前,我国体育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就业主要渠道是高校和科研院所,但随着我国市场经济制度的确立和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许多体育产业部门不同程度地需要体育学高层次人才,这使得体育学专业研究生的教育呈现出多样化的态势。校企联合培养研究生是指学校和企业合作,为研究生培养提供软硬环境,共同培养研究生的一种模式。由于体育学极强的专业特点,按照所培养学生的专业背景,校企联合培养体育学硕士研究生可以建立以下两种主要模式。
(一)具有体育学专业学历背景研究生的培养模式
校企联合培养具有体育学专业学历背景的研究生可采用如下模式:一年的体育学专业知识的深入学习加上一年的到体育企业的学习,最后一年研究生在体育企业进行学位论文的选题与研究,再回学校进行毕业论文答辩。具有体育学专业学历背景的研究生,其优势是具有较强的体育学理论及丰富的体育运动实践经验,在入学之初研究生对整个体育学理论体系已经有大致的把握,对体育学专业知识的深入学习只需要一年时间。就目前体育学本科阶段的教育而言,学生对体育企业的了解是非常有限的,因而还需要安排一年的时间到体育企业去学习。在这个阶段的学习中,由体育企业指定有一定资质的导师来指导,在企业中结合实际工作从事科研或一定的实践工作,以锻炼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建立校外学生实训实习基地
与企业紧密结合,采用联合式培养方式,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实习基地设在企业内部,实习场地设备由企业投资,实习按照企业模式运行。而理论课教学设校内进行,主要由本校老师完成,在实习实践的过程中遇到问题再回来探讨学习,在教学方式采用交替进行,即理论课与实训课交替进行,这有利于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更好地结合,有利于对学生进行社会和学校的双重教育。例如广州大学把广州德讯体育发展有限公司作为广州大学体育学院的高校实训基地,学生把平时学到的知识和和业务知识运用到教学中,把技术上的问题拿出来探讨,在这过程中交叉可以学到很多知识。广州德讯体育发展有限公司主要是从事羽毛球培训的一家培训公司,老板出自羽毛球世家经过多年积累了很多羽毛球方面的经验,在教学过程中交给学生。除了学习羽毛球业务知识之外更多的是学习到教学过程中的一些方法,和很多在书本上学不到的东西。从而校企联合培养出综合型人才。
四、结论
体育学硕士研究生的培养,除了传统的培养模式之外,还可以走校企联合培养的模式。校企联合培养体育学硕士研究生模式主要有两种,即具有体育学专业学历背景学生的培养模式和校企联合合理利用企业资源培养模式。校企联合培养体育学硕士研究生可以提高扩招后体育学硕士研究生的培养质量,促进产学研相结合,提高高校体育学的办学水平和体育企业的研发能力。校企联合培养体育学研究生模式为研究生创新素质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提供了一条新途径。传统的体育学硕士研究生的培养由于条件所限,过多地注重体育理论研究,实践经验严重不足。校企联合培养体育学研究生模式一方面开阔了学生的视野,另一方面研究生通过在体育企业的学习,能够获得提高创新能力的软硬条件,其创新能力将大大增强。
参考文献:
[1] 涂丹,王芸.研究生专业课程建设的几点思考[J].高等教育研究学报.2007.02.
[2] 罗尧成.对我国研究生教育课程体系改革的思考——基于调查问卷统计结果分析的建议[J].高等教育研究.2005.11.
[3] 谭志敏,刘社欣.关于研究生创造性教育的几点思考[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03.
[4] 胡玲琳.我国高校研究生培养模式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
[5] 李世彬.中国高等院校研究生教育发展与对策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