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提出小学语文老师要充分利用语文学科的特点,让学生学好小学语文基础知识,更有效地促进其他学科的学习,培养适应时代发展需要的人才。要达到这些目标,就要在教学中大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同时笔者结合多年来的教学经验和教学摸索,就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谈谈自已的浅见。
关键词:小学语文;创新能力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編号:1672-1578(2019)09-0173-01
1.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前提,培养创新意识,增强创新动力
语文学科的教育是充分发展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教育,发展学生的直觉、想象、逻辑推理、综合运用、创造等多种思维方式,从而达到陶冶学生情操、净化学生灵魂的目的。要培养具有流畅性(或跨越性)、灵活性(或联想性)、独特性、高度综合性的创新思维,老师应先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教师才能变被动为主动,针对学生实际和教材内容,创设语文学习情景,让学生主动参与表现自已,突破旧的思维,开拓新天地。课堂教学中,应激发学生的生活热情,创新发现人、事、物的闪光亮点;要让学生明确明辨是非的准则,对生活哲理形成新认识;增强学生了解科学文化知识的兴趣,促成创新意识的树立与巩固。
2.要努力营造创新氛围,建立一个教学民主的学习环境
“科学的知识不应该传授给学生的,而应当引导学生去发现它们,独立地掌握它们”(第斯多惠),为此,我们必须为学生营造一个创新的环境。注重创新教育的美国教育非常强调让学生自已试一试,常鼓励学生开动脑筋充分表达自已的想法,培养学生的发现、创意、沟通、表达、交流的意识和技能。而我们目前的语文教学现状,“注入式”“满堂灌”现象依然普遍存在。教师串讲串问牵着学生走,只重思想内容的分析,轻视课文感悟,考试也过分强调标准答案,忽视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空间和独立见解,严重影响学生创造力的发挥。要培养创新人才,我们应做到“教师是思考力的培养者,不是知识的注入者”(霍姆林斯基),我们要改变一味让学生保持“吸收——储存——再现”的学习过程,转向“探索——转化——创造”,积极营造自由、安全、和谐、愉悦、民主的学习氛围,让学生自由发挥,少制定规矩,不轻易评价学生的创新成果,肯定学生点滴创新,确保学生在民主氛围里更好地发挥创新才能。
3.优化教学过程,致力开拓学生知识面
斯宾塞说过:“应该引导儿童进行探讨,自已去推论,给他们讲的应该尽量少些,而引导他们去发现的应该多些。”教师在设计教学过程中,应注意优化教学过程,除巩固基础知识外,应侧重创造力的培养。应注意利用语言文字,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利用教材自身的创造性思维因素,着重引导学生思维训练,发展学生的直观思维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由此,努力开拓学生的知识面,使学生具有广博的知识,也是十分重要的。它有利于学生发现各种知识的联系,触发联想,形成新认识。教学中,我们应该注重双基教学和训练,又要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如欣赏诗词,可让学生中美术好的同学画一下画面内容,表述好的同学形象描述文章意境,充分肯定其创新意识,再让教师生动形象、富感染力的语言描绘使学生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睹其色,让精讲、透学、巧学、巧练、活用相结合的教学过程更好激活学生的创造思维。
4.改进教学方法,开发求异思维
心理学理论认为:“教学方法只有通过影响学生的认知过程,才能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教师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还要不断改进教学方法。首先,教师要巧设疑并多鼓励学生质疑。“学者须疑”,只有常疑问、常思考、勤发问,才能常有创新。要鼓励学生对传统的观念、现成的教材,大胆提出质疑。如“有智者事竟成”、“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等观念,何不来个逆向思维?“近朱者未必赤,近墨者末必黑”,让学生敢于打破常规,标新立异。即使分析错误,也应从积极方面加以鼓励,避免挫伤求异思维的积极性。其次要让学生敢于班门弄斧,异想天开。对名人名作,敢于表达自已的主张和新见解。如《穷人》、《卖火柴的小女孩》的结局设想,让学生多几分思考。教师要发展求异思维,还须引导学生异中求同,同中求异,应重视对学生思维过程的分析引导,及时掌握学生思想信息。
5.培养创新思维能力.还要重在实践,矢在实效,丰富语文课外实践活动
陶行知先生说道“我以为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不能把语文课搞成一门纯粹的知识课,而是以知识为先导,以实践为主体并以实践能力的养成为依归的课”(张志公),只有让学生去操作,通过自已亲身活动、亲身体验所进行的学习才是最有效的学习。语文课要让学生真正得到创新能力的培养,还须丰富学生的实践生活。实践出真知,让学生领悟语文课内教学的道理,触摸课内无法兼顾的知识。教育家们曾指出:“语文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相等”,因此,我们可以引导学生续编课文的故事,改写诗词,开展演讲、朗诵、辩论会,讲故事比赛等活动,我们还可以指导学生办广播站、文学社、出板报、去社区调查等活动形式,让学生展开智慧的翅膀,独立思考、解决问题,体验创新的乐趣,增强创新的信心。
6.结语
总之,在以创新教育为灵魂的素质教育实践中,教师首先要从自己做起,下功夫花力气精备教材,精备学生,设计安排好每一堂课,运用生动活泼、能调动学生积极思维并符合语文教学规律的方法施教,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从而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我相信,我们每一个致力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的“人类灵魂工程师”,都会在自已的工作中,培养出更多真正有“灵魂”的学生。
参考文献:
[1]唐显达,王桂娟.小学语文创新教学探究[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学科版),2008,(03).
[2]杨小莉.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创新能力[J].时代教育(教育教学版),2008,(03).
关键词:小学语文;创新能力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編号:1672-1578(2019)09-0173-01
1.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前提,培养创新意识,增强创新动力
语文学科的教育是充分发展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教育,发展学生的直觉、想象、逻辑推理、综合运用、创造等多种思维方式,从而达到陶冶学生情操、净化学生灵魂的目的。要培养具有流畅性(或跨越性)、灵活性(或联想性)、独特性、高度综合性的创新思维,老师应先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教师才能变被动为主动,针对学生实际和教材内容,创设语文学习情景,让学生主动参与表现自已,突破旧的思维,开拓新天地。课堂教学中,应激发学生的生活热情,创新发现人、事、物的闪光亮点;要让学生明确明辨是非的准则,对生活哲理形成新认识;增强学生了解科学文化知识的兴趣,促成创新意识的树立与巩固。
2.要努力营造创新氛围,建立一个教学民主的学习环境
“科学的知识不应该传授给学生的,而应当引导学生去发现它们,独立地掌握它们”(第斯多惠),为此,我们必须为学生营造一个创新的环境。注重创新教育的美国教育非常强调让学生自已试一试,常鼓励学生开动脑筋充分表达自已的想法,培养学生的发现、创意、沟通、表达、交流的意识和技能。而我们目前的语文教学现状,“注入式”“满堂灌”现象依然普遍存在。教师串讲串问牵着学生走,只重思想内容的分析,轻视课文感悟,考试也过分强调标准答案,忽视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空间和独立见解,严重影响学生创造力的发挥。要培养创新人才,我们应做到“教师是思考力的培养者,不是知识的注入者”(霍姆林斯基),我们要改变一味让学生保持“吸收——储存——再现”的学习过程,转向“探索——转化——创造”,积极营造自由、安全、和谐、愉悦、民主的学习氛围,让学生自由发挥,少制定规矩,不轻易评价学生的创新成果,肯定学生点滴创新,确保学生在民主氛围里更好地发挥创新才能。
3.优化教学过程,致力开拓学生知识面
斯宾塞说过:“应该引导儿童进行探讨,自已去推论,给他们讲的应该尽量少些,而引导他们去发现的应该多些。”教师在设计教学过程中,应注意优化教学过程,除巩固基础知识外,应侧重创造力的培养。应注意利用语言文字,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利用教材自身的创造性思维因素,着重引导学生思维训练,发展学生的直观思维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由此,努力开拓学生的知识面,使学生具有广博的知识,也是十分重要的。它有利于学生发现各种知识的联系,触发联想,形成新认识。教学中,我们应该注重双基教学和训练,又要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如欣赏诗词,可让学生中美术好的同学画一下画面内容,表述好的同学形象描述文章意境,充分肯定其创新意识,再让教师生动形象、富感染力的语言描绘使学生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睹其色,让精讲、透学、巧学、巧练、活用相结合的教学过程更好激活学生的创造思维。
4.改进教学方法,开发求异思维
心理学理论认为:“教学方法只有通过影响学生的认知过程,才能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教师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还要不断改进教学方法。首先,教师要巧设疑并多鼓励学生质疑。“学者须疑”,只有常疑问、常思考、勤发问,才能常有创新。要鼓励学生对传统的观念、现成的教材,大胆提出质疑。如“有智者事竟成”、“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等观念,何不来个逆向思维?“近朱者未必赤,近墨者末必黑”,让学生敢于打破常规,标新立异。即使分析错误,也应从积极方面加以鼓励,避免挫伤求异思维的积极性。其次要让学生敢于班门弄斧,异想天开。对名人名作,敢于表达自已的主张和新见解。如《穷人》、《卖火柴的小女孩》的结局设想,让学生多几分思考。教师要发展求异思维,还须引导学生异中求同,同中求异,应重视对学生思维过程的分析引导,及时掌握学生思想信息。
5.培养创新思维能力.还要重在实践,矢在实效,丰富语文课外实践活动
陶行知先生说道“我以为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不能把语文课搞成一门纯粹的知识课,而是以知识为先导,以实践为主体并以实践能力的养成为依归的课”(张志公),只有让学生去操作,通过自已亲身活动、亲身体验所进行的学习才是最有效的学习。语文课要让学生真正得到创新能力的培养,还须丰富学生的实践生活。实践出真知,让学生领悟语文课内教学的道理,触摸课内无法兼顾的知识。教育家们曾指出:“语文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相等”,因此,我们可以引导学生续编课文的故事,改写诗词,开展演讲、朗诵、辩论会,讲故事比赛等活动,我们还可以指导学生办广播站、文学社、出板报、去社区调查等活动形式,让学生展开智慧的翅膀,独立思考、解决问题,体验创新的乐趣,增强创新的信心。
6.结语
总之,在以创新教育为灵魂的素质教育实践中,教师首先要从自己做起,下功夫花力气精备教材,精备学生,设计安排好每一堂课,运用生动活泼、能调动学生积极思维并符合语文教学规律的方法施教,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从而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我相信,我们每一个致力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的“人类灵魂工程师”,都会在自已的工作中,培养出更多真正有“灵魂”的学生。
参考文献:
[1]唐显达,王桂娟.小学语文创新教学探究[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学科版),2008,(03).
[2]杨小莉.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创新能力[J].时代教育(教育教学版),200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