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胸怀千秋伟业,恰是百年风华。
百年前,中国共产党在上海成立;百年后的今天,2021年,同样是在上海,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七一”建党节之际,文化和旅游部与上海市政府联合主办了一场“百年百艺·薪火相传”中国传统工艺邀请展,展出了来自全国31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1 200余位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创作的1 500余件(套)作品。
本次展览是近年来对中国传统工艺发展历程进行的系统梳理和振兴成果的全面集中展示,其中,既有建党百年来不同历史时期的传统工艺精品,也有当代匠人创作的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代表时代艺术高度的作品,还有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及在乡村振兴等重大国家战略中发挥积极作用的作品,体现了传统工艺在党和国家关心扶持下传承发展,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不断融入当代生活、弘扬当代价值的生动局面。
本次邀请展共设6大场馆,采取“1个主场馆 5个分场馆”形式,各有特色。主场馆宝山国际民间艺术博览馆是综合展馆,展示各类传统工艺作品;分场馆中,上海市群众艺术馆以“艺彩缤纷”为主题,以展示编织扎制、剪纸刻绘等民俗工艺作品为主,如徐行草编、上海剪纸等;浦东新区金桥碧云美术馆以“衣冠民尚”为主题,以展示服饰制作等为主,如洋泾绒绣、缂丝等;虹口区抱朴美术馆以“锦绣文章”为主题,以展示纺染织绣等为主,如满族旗袍、达斡尔族服饰等;杨浦区毛麻仓库以“守艺生活”为主题,展示家具建筑、金属加工、文房制作、印刷装裱、器具制作等,如麦秆画、海派玉雕等;闵行区上海海派艺术馆以“华彩之美”为主题,展示陶瓷烧造、漆器髹饰、雕刻塑造等,如徽州漆器、龙泉青瓷等。
百年来,中国共产党一直重视传统工艺的传承与发展,也始终坚持人民非遗人民共享。本次邀请展紧扣“人民的非遗 人民共享”主题,紧紧围绕3个关键词——“百年初心”“百艺璀璨”“人民非遗”进行展现。“百年初心”回顾百年来传统工艺在党和国家关怀下的发展成就,见证传统工藝在党和国家历史发展进程中发挥的重要作用;“百艺璀璨”通过作品实物、图文对我国传统工艺主要门类进行全面展示,并邀请传承人互动展演,凸显“人”的核心地位;“人民非遗”展现传统工艺在当代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在人民群众中的生动实践,包括传统工艺领域“非遗 扶贫”生动案例、非遗研培计划和传统工艺工作站的成果、传统工艺跨界融合、传统工艺品牌合作与大众参与实践等内容。
除了线下,本次展览还开通了“永不落幕”的线上看展,通过与综合性视频社区“B站”和文化上海云平台等合作,并策划了“指尖上的国潮”“云上探馆”“百艺璀璨”“非遗购物节”等一系列活动,不仅可以图文、视频、VR等表现形式,或扫描作品上的二维码,了解传统工艺背景知识、作品和传承人简介,或是直接购买作品,还能通过现场直播、UP主与专家或传承人对话,进一步多维度体验传统工艺的独特魅力,真正实现了线上线下相结合,拉近非遗与大众的距离。正如“B站”董事长陈睿所言:“‘B站’的年轻人能够发掘中国传统文化中美的东西,并且自发传播,这种年轻的动能是传统文化在中国的群众基础。”
人民非遗,服务人民。传统工艺源自无名工匠、田间地头以及家庭社区,它在百姓生活中活态存续。近年来,通过一系列非遗保护工作,帮助传统工艺企业和从业者丰富设计、改良制作、开发新品、培育品牌,推动传统工艺在促进就业、助力精准扶贫、提供城乡居民收入、增强传统街区和村落活力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现在,越来越多的人民群众从事传统工艺或参与到非遗保护中来,更多的非遗保护成果为人民所共享。
百艺璀璨
天工人代,百艺璀璨。传统工艺是技术与艺术的统一,经济与文化的统一,它不仅有着悠久的历史传承、鲜明的民族和地域文化特色,它更讲究心灵手巧,是具有创造性和工业化大生产难以取代的个性化劳动。经过数千年延续发展,中国传统工艺呈现出丰富立体的文化多样性,包括纺染织绣、服饰制作、编织扎制、剪纸刻绘、陶瓷烧造、印刷装裱等,几乎已经覆盖了大众所有的日常生活。在此,我们精选了陶瓷烧造、雕刻塑造、金属加工、纺染织绣、服饰制作5大类别部分作品进行展示,希望让大众看到传统工艺品美在多样、美在适用、美在生活,以及作品背后蕴藏着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创造精神。
百菊图
国家级非遗项目上海剪纸
这件作品的每朵花都是用剪刀在方寸之间的素纸上一一剪出,运用了直剪刀法、暗口剪刀法和镂空剪刀法等技法。整组作品以红白色的阴阳变化排列组合而成,呈现出弯曲、缠绕、规整、肆意等百般姿态。这组作品由中间1朵大花加上99朵小花组成,共计100朵,致敬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这一非凡的时刻。
凤耳孔雀翻簧竹雕花瓶国家级非遗项目黄岩翻簧竹雕
竹簧又称“贴簧”“文竹”,此工艺是取竹材内壁之黄色表层翻转过来施艺,经煮、晒、压平后,粘贴、镶嵌在木胎上,制成各种器皿,然后经磨光,再在上面刻饰各种人物、山水、花鸟以及金石纹饰,色泽光润,犹如牙雕般的典雅与精致。这件作品由16面上下32块竹簧斗角构成,布局错落有致、纹饰工整、古朴庄重,为当代翻簧竹雕之佳作。
中国国画大师肖像系列内画鼻烟壶国家级非遗项目衡水内画
衡水内画也称冀派内画,主要分布在衡水一带,其艺术特点精皴细染、色彩典雅,尤以人物肖像见长。此套作品由“内画开山鼻祖”王习三之子王自勇与省级工美大师金一鸣合作完成,选取齐白石、徐悲鸿等20位近现代国画大师肖像为题材,不仅彰显了近现代绘画艺术的杰出成就,也是对内画艺术的传承与弘扬。
盛世丰年
国家级非遗项目布糊画
布糊画的宗源是满族独有的传统艺术“补花”。为纪念2018年设立首届农民丰收节,传承人以丝绸创作了这件具有浮雕、油画效果的作品。整件作品由万余块零部件组成,每颗玉米由百余粒玉米粒组成,根、须部分惟妙惟肖,尤其筐的设计更加接地气;几只麻雀的点缀,使整个画面静中有动,仿佛在歌唱丰收赞歌。 名画家提篮古装墨
国家级非遗项目徽墨制作技艺
徽墨具有“丰肌腻理,光泽如漆,落纸如漆,万载存真”的特点。这件作品设计制作于上世纪80年代,采用极细的超漆烟、上等皮胶、麝香、金箔等数十种珍贵材料,通过制作、打磨、晾墨、描金等工序完成,具有坚而有光、研磨流畅易浓、色调清澄等特点。此套墨凝聚着深厚的文化底蕴,随着存放岁月的增长更能体现其价值。
名畫孔雀开屏
国家级非遗项目当阳峪绞胎瓷烧制技艺
绞胎瓷,又称为“透花瓷”。该作品是仿宋孔雀开屏,复原宋代绞胎瓷的原始容貌,展现中国绞胎瓷的传统工艺。其羽毛纹深入胎质,黑白纹路相间,序列精巧,层叠紧密,极为别致。这种复杂工艺、别具风格的绞胎瓷纹饰是宋代当阳峪窑系的独特装饰手法,如孔雀开屏,靓丽多姿,更是中华文明中的吉祥特征。
任伯年群仙祝寿图金笺本通景屏
国家级非遗项目木版水印技艺
“镂象于木,印之素纸”的传统木版水印艺术源于中国古老的雕版印刷术,经过历代传承,朵云轩奉行“新裁别出、精益加精”的匠心,将其发展成一门综合绘画、雕刻和印刷的再创造艺术。这件作品是有史以来尺幅最大的木版水印作品,由朵云轩木版水印团队历经8年之工精心雕印完成的时代力作。
南粤雄风陶塑
国家级非遗项目石湾陶塑技艺
石湾陶塑技艺是在日用陶器基础上发展而成,按作品形态分为人物陶塑、动物陶塑、微塑等五大类,其中以人物造型为代表的“石湾公仔”最具特色,享有“石湾瓦,甲天下”的美誉。该作品以洪拳大师黄飞鸿为原型,把握人物打斗的瞬间,注意肌肉线条走向,采用工整写实的表现手法,结构严谨,既有传统陶土的简朴,又具现代视觉效果的震撼力。
贵妇游春唐三彩
国家级非遗项目唐三彩烧制技艺
这件作品选用豫西地区优质高岭土,以传统手工技艺制作、柴窑烧制而成。贵妇身着蓝色丝质长裙,缀黄白色花纹,脚穿黄色尖头鞋,服饰华美。人物秀发盘顶,面部丰润,青黛描眉,巧鼻樱唇。双手拱于胸前,体态丰腴闲雅,妩媚多姿,充分展现了盛唐时期社会稳定和谐,经济繁荣昌盛,百姓生活富足的景象。
福禄寿花格瓶
上海市级非遗项目花格榫卯制作技艺
古典花格榫卯技艺拥有数千年历史,历代工匠在传承中摸索创新,形成了独特风格。这件作品由成千上万片厚度仅0.15厘米的小叶紫檀、黄花梨或老红木等小木片拼出的“人”字格、“万”字格、龟纹格等组装而成,拼装因榫卯的严丝密合极为坚固,具有独特的欣赏和收藏价值。
百年前,中国共产党在上海成立;百年后的今天,2021年,同样是在上海,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七一”建党节之际,文化和旅游部与上海市政府联合主办了一场“百年百艺·薪火相传”中国传统工艺邀请展,展出了来自全国31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1 200余位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创作的1 500余件(套)作品。
本次展览是近年来对中国传统工艺发展历程进行的系统梳理和振兴成果的全面集中展示,其中,既有建党百年来不同历史时期的传统工艺精品,也有当代匠人创作的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代表时代艺术高度的作品,还有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及在乡村振兴等重大国家战略中发挥积极作用的作品,体现了传统工艺在党和国家关心扶持下传承发展,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不断融入当代生活、弘扬当代价值的生动局面。
本次邀请展共设6大场馆,采取“1个主场馆 5个分场馆”形式,各有特色。主场馆宝山国际民间艺术博览馆是综合展馆,展示各类传统工艺作品;分场馆中,上海市群众艺术馆以“艺彩缤纷”为主题,以展示编织扎制、剪纸刻绘等民俗工艺作品为主,如徐行草编、上海剪纸等;浦东新区金桥碧云美术馆以“衣冠民尚”为主题,以展示服饰制作等为主,如洋泾绒绣、缂丝等;虹口区抱朴美术馆以“锦绣文章”为主题,以展示纺染织绣等为主,如满族旗袍、达斡尔族服饰等;杨浦区毛麻仓库以“守艺生活”为主题,展示家具建筑、金属加工、文房制作、印刷装裱、器具制作等,如麦秆画、海派玉雕等;闵行区上海海派艺术馆以“华彩之美”为主题,展示陶瓷烧造、漆器髹饰、雕刻塑造等,如徽州漆器、龙泉青瓷等。
百年来,中国共产党一直重视传统工艺的传承与发展,也始终坚持人民非遗人民共享。本次邀请展紧扣“人民的非遗 人民共享”主题,紧紧围绕3个关键词——“百年初心”“百艺璀璨”“人民非遗”进行展现。“百年初心”回顾百年来传统工艺在党和国家关怀下的发展成就,见证传统工藝在党和国家历史发展进程中发挥的重要作用;“百艺璀璨”通过作品实物、图文对我国传统工艺主要门类进行全面展示,并邀请传承人互动展演,凸显“人”的核心地位;“人民非遗”展现传统工艺在当代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在人民群众中的生动实践,包括传统工艺领域“非遗 扶贫”生动案例、非遗研培计划和传统工艺工作站的成果、传统工艺跨界融合、传统工艺品牌合作与大众参与实践等内容。
除了线下,本次展览还开通了“永不落幕”的线上看展,通过与综合性视频社区“B站”和文化上海云平台等合作,并策划了“指尖上的国潮”“云上探馆”“百艺璀璨”“非遗购物节”等一系列活动,不仅可以图文、视频、VR等表现形式,或扫描作品上的二维码,了解传统工艺背景知识、作品和传承人简介,或是直接购买作品,还能通过现场直播、UP主与专家或传承人对话,进一步多维度体验传统工艺的独特魅力,真正实现了线上线下相结合,拉近非遗与大众的距离。正如“B站”董事长陈睿所言:“‘B站’的年轻人能够发掘中国传统文化中美的东西,并且自发传播,这种年轻的动能是传统文化在中国的群众基础。”
人民非遗,服务人民。传统工艺源自无名工匠、田间地头以及家庭社区,它在百姓生活中活态存续。近年来,通过一系列非遗保护工作,帮助传统工艺企业和从业者丰富设计、改良制作、开发新品、培育品牌,推动传统工艺在促进就业、助力精准扶贫、提供城乡居民收入、增强传统街区和村落活力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现在,越来越多的人民群众从事传统工艺或参与到非遗保护中来,更多的非遗保护成果为人民所共享。
百艺璀璨
天工人代,百艺璀璨。传统工艺是技术与艺术的统一,经济与文化的统一,它不仅有着悠久的历史传承、鲜明的民族和地域文化特色,它更讲究心灵手巧,是具有创造性和工业化大生产难以取代的个性化劳动。经过数千年延续发展,中国传统工艺呈现出丰富立体的文化多样性,包括纺染织绣、服饰制作、编织扎制、剪纸刻绘、陶瓷烧造、印刷装裱等,几乎已经覆盖了大众所有的日常生活。在此,我们精选了陶瓷烧造、雕刻塑造、金属加工、纺染织绣、服饰制作5大类别部分作品进行展示,希望让大众看到传统工艺品美在多样、美在适用、美在生活,以及作品背后蕴藏着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创造精神。
百菊图
国家级非遗项目上海剪纸
这件作品的每朵花都是用剪刀在方寸之间的素纸上一一剪出,运用了直剪刀法、暗口剪刀法和镂空剪刀法等技法。整组作品以红白色的阴阳变化排列组合而成,呈现出弯曲、缠绕、规整、肆意等百般姿态。这组作品由中间1朵大花加上99朵小花组成,共计100朵,致敬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这一非凡的时刻。
凤耳孔雀翻簧竹雕花瓶国家级非遗项目黄岩翻簧竹雕
竹簧又称“贴簧”“文竹”,此工艺是取竹材内壁之黄色表层翻转过来施艺,经煮、晒、压平后,粘贴、镶嵌在木胎上,制成各种器皿,然后经磨光,再在上面刻饰各种人物、山水、花鸟以及金石纹饰,色泽光润,犹如牙雕般的典雅与精致。这件作品由16面上下32块竹簧斗角构成,布局错落有致、纹饰工整、古朴庄重,为当代翻簧竹雕之佳作。
中国国画大师肖像系列内画鼻烟壶国家级非遗项目衡水内画
衡水内画也称冀派内画,主要分布在衡水一带,其艺术特点精皴细染、色彩典雅,尤以人物肖像见长。此套作品由“内画开山鼻祖”王习三之子王自勇与省级工美大师金一鸣合作完成,选取齐白石、徐悲鸿等20位近现代国画大师肖像为题材,不仅彰显了近现代绘画艺术的杰出成就,也是对内画艺术的传承与弘扬。
盛世丰年
国家级非遗项目布糊画
布糊画的宗源是满族独有的传统艺术“补花”。为纪念2018年设立首届农民丰收节,传承人以丝绸创作了这件具有浮雕、油画效果的作品。整件作品由万余块零部件组成,每颗玉米由百余粒玉米粒组成,根、须部分惟妙惟肖,尤其筐的设计更加接地气;几只麻雀的点缀,使整个画面静中有动,仿佛在歌唱丰收赞歌。 名画家提篮古装墨
国家级非遗项目徽墨制作技艺
徽墨具有“丰肌腻理,光泽如漆,落纸如漆,万载存真”的特点。这件作品设计制作于上世纪80年代,采用极细的超漆烟、上等皮胶、麝香、金箔等数十种珍贵材料,通过制作、打磨、晾墨、描金等工序完成,具有坚而有光、研磨流畅易浓、色调清澄等特点。此套墨凝聚着深厚的文化底蕴,随着存放岁月的增长更能体现其价值。
名畫孔雀开屏
国家级非遗项目当阳峪绞胎瓷烧制技艺
绞胎瓷,又称为“透花瓷”。该作品是仿宋孔雀开屏,复原宋代绞胎瓷的原始容貌,展现中国绞胎瓷的传统工艺。其羽毛纹深入胎质,黑白纹路相间,序列精巧,层叠紧密,极为别致。这种复杂工艺、别具风格的绞胎瓷纹饰是宋代当阳峪窑系的独特装饰手法,如孔雀开屏,靓丽多姿,更是中华文明中的吉祥特征。
任伯年群仙祝寿图金笺本通景屏
国家级非遗项目木版水印技艺
“镂象于木,印之素纸”的传统木版水印艺术源于中国古老的雕版印刷术,经过历代传承,朵云轩奉行“新裁别出、精益加精”的匠心,将其发展成一门综合绘画、雕刻和印刷的再创造艺术。这件作品是有史以来尺幅最大的木版水印作品,由朵云轩木版水印团队历经8年之工精心雕印完成的时代力作。
南粤雄风陶塑
国家级非遗项目石湾陶塑技艺
石湾陶塑技艺是在日用陶器基础上发展而成,按作品形态分为人物陶塑、动物陶塑、微塑等五大类,其中以人物造型为代表的“石湾公仔”最具特色,享有“石湾瓦,甲天下”的美誉。该作品以洪拳大师黄飞鸿为原型,把握人物打斗的瞬间,注意肌肉线条走向,采用工整写实的表现手法,结构严谨,既有传统陶土的简朴,又具现代视觉效果的震撼力。
贵妇游春唐三彩
国家级非遗项目唐三彩烧制技艺
这件作品选用豫西地区优质高岭土,以传统手工技艺制作、柴窑烧制而成。贵妇身着蓝色丝质长裙,缀黄白色花纹,脚穿黄色尖头鞋,服饰华美。人物秀发盘顶,面部丰润,青黛描眉,巧鼻樱唇。双手拱于胸前,体态丰腴闲雅,妩媚多姿,充分展现了盛唐时期社会稳定和谐,经济繁荣昌盛,百姓生活富足的景象。
福禄寿花格瓶
上海市级非遗项目花格榫卯制作技艺
古典花格榫卯技艺拥有数千年历史,历代工匠在传承中摸索创新,形成了独特风格。这件作品由成千上万片厚度仅0.15厘米的小叶紫檀、黄花梨或老红木等小木片拼出的“人”字格、“万”字格、龟纹格等组装而成,拼装因榫卯的严丝密合极为坚固,具有独特的欣赏和收藏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