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熟悉西方美术史的人都知道,布歇是法国洛可可画派代表人物,一个能把女神、宫廷贵妇画得活色生香的男闺密式画家,堪称“行走的美图秀秀”。不过,他画中的女主并不都是美女。1742年的沙龙展上,他破天荒地展出了八幅中国题材的作品:《宴席》《舞蹈》《庙会》《渔情》《捕猎》《花园》《召见》及《婚礼》。
一个从未去过中国、可能都没见过中国活人的人为啥要画中国组画?因为当时整个欧洲都在流行中国风,布歇这些画当然是为了迎合当时的“中国热”。不过,他的画有点滑稽——清朝都一百多年了,他笔下的人物尤其是皇帝却穿着前朝戏服;皇帝召见群臣,闹哄哄得像狂欢派对;甚至有女子抛头露面地半躺在男人身边。
然而,这种画在当时的法国大受欢迎。毕竟当时真正的中国通不多,意淫中国文化的伪粉丝倒是不少。法国皇家博韦工厂看中了布歇的这组画,于是选取前六幅设计成壁毯,成为热销爆款。
早在路易十四时期,这个工厂就设计过中国壁毯并赠给康熙,路易十四和康熙由此建交。那布歇的这组壁毯能送到乾隆手中吗?
这时,中国传教士高类思和杨若望登场了。乾隆年间,政府限制洋人活动,外国教会退而求其次,通过培养中国传教土的方式进行他们的宗教事业。高类思和楊若望即被选中前往法国留学深造,以便学成归来后担任神职,在国内传教。
高类思和杨若望于1751年前往欧洲,不过由于英法战争及法国宗教政策,他们直到1763年才获得回国传教的资格。1764年初,他们向主管远东航务的国务大臣贝尔旦申请回国。
贝尔旦对中国十分感兴趣,不过务实的他可不像布歇这类艺术家,停留在对瓷器、丝绸等中国货的欣赏和享受上,他更感兴趣的是如何扭转对华贸易逆差——凭什么中国货在法国大行其道,法国货在中国却卖不出去?
遇到精通中法文化的高类思和杨若望,贝尔旦仿佛看到了希望,将他们引荐给路易十五,并提出自己的想法。结果,他们被要求推迟回国,在法国学习制造工艺、考察工厂及工业设施,以便与中国相同行业进行对比,找出差距。
于是,他们将宗教事业搁置一边,做起学术研究,并形成一份研究报告,充分肯定了法国壁毯的工艺技术,认为如果法国能生产出符合中国人口味的壁毯,定能受到中国上流社会的欢迎。
在他们回国之际,贝尔旦还布置了额外工作,要求他们回国也要做好调查,包括法律、宗教、商业、社会等,要整理成文字,及时汇报给他。于是,高类思和杨若望带着任务和一些先进机器离开法国,其中包括布歇的壁毯。
1766年,高类思和杨若望终于回到祖国。由于乾隆禁止中国人出国,二人不敢公开自己的留学经历,只好通过服务于宫廷的洋人传教士,把法国国王的礼物交到乾隆和高官手中。
虽然乾隆的“农家乐审美”屡被吐槽,但洛可可风格和它是对路子的,都是迎合贵族的享乐风格。所以,虽然乾隆并不认识布歇,但并不妨碍他看到布歇的壁毯时会爱上它,据说他还在圆明园盖了一间房子,专门用来存放这些壁毯。但这些壁毯后来被英法联军焚毁,可以说是从哪里来、回哪里去。
一个从未去过中国、可能都没见过中国活人的人为啥要画中国组画?因为当时整个欧洲都在流行中国风,布歇这些画当然是为了迎合当时的“中国热”。不过,他的画有点滑稽——清朝都一百多年了,他笔下的人物尤其是皇帝却穿着前朝戏服;皇帝召见群臣,闹哄哄得像狂欢派对;甚至有女子抛头露面地半躺在男人身边。
然而,这种画在当时的法国大受欢迎。毕竟当时真正的中国通不多,意淫中国文化的伪粉丝倒是不少。法国皇家博韦工厂看中了布歇的这组画,于是选取前六幅设计成壁毯,成为热销爆款。
早在路易十四时期,这个工厂就设计过中国壁毯并赠给康熙,路易十四和康熙由此建交。那布歇的这组壁毯能送到乾隆手中吗?
这时,中国传教士高类思和杨若望登场了。乾隆年间,政府限制洋人活动,外国教会退而求其次,通过培养中国传教土的方式进行他们的宗教事业。高类思和楊若望即被选中前往法国留学深造,以便学成归来后担任神职,在国内传教。
高类思和杨若望于1751年前往欧洲,不过由于英法战争及法国宗教政策,他们直到1763年才获得回国传教的资格。1764年初,他们向主管远东航务的国务大臣贝尔旦申请回国。
贝尔旦对中国十分感兴趣,不过务实的他可不像布歇这类艺术家,停留在对瓷器、丝绸等中国货的欣赏和享受上,他更感兴趣的是如何扭转对华贸易逆差——凭什么中国货在法国大行其道,法国货在中国却卖不出去?
遇到精通中法文化的高类思和杨若望,贝尔旦仿佛看到了希望,将他们引荐给路易十五,并提出自己的想法。结果,他们被要求推迟回国,在法国学习制造工艺、考察工厂及工业设施,以便与中国相同行业进行对比,找出差距。
于是,他们将宗教事业搁置一边,做起学术研究,并形成一份研究报告,充分肯定了法国壁毯的工艺技术,认为如果法国能生产出符合中国人口味的壁毯,定能受到中国上流社会的欢迎。
在他们回国之际,贝尔旦还布置了额外工作,要求他们回国也要做好调查,包括法律、宗教、商业、社会等,要整理成文字,及时汇报给他。于是,高类思和杨若望带着任务和一些先进机器离开法国,其中包括布歇的壁毯。
1766年,高类思和杨若望终于回到祖国。由于乾隆禁止中国人出国,二人不敢公开自己的留学经历,只好通过服务于宫廷的洋人传教士,把法国国王的礼物交到乾隆和高官手中。
虽然乾隆的“农家乐审美”屡被吐槽,但洛可可风格和它是对路子的,都是迎合贵族的享乐风格。所以,虽然乾隆并不认识布歇,但并不妨碍他看到布歇的壁毯时会爱上它,据说他还在圆明园盖了一间房子,专门用来存放这些壁毯。但这些壁毯后来被英法联军焚毁,可以说是从哪里来、回哪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