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历史时间恐惧症”远离山区高中学生

来源 :中学教学参考·语英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ncec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历史时间是构成历史知识的基本要素。离开历史时间也就不存在历史,更谈不上历史思维以及历史教学了。也就是说要想学好历史一定要掌握好历史时间。虽然新的课程标准不要求学生掌握大量的历史时间,但从近两年的广东文综高考历史试题来看,依然要求学生拥有基本的时空观念。但是,山区高中学生在平时学习中普遍对历史时间产生恐惧感和在高考答卷过程中普遍存在历史时空观不强的现象。可见,山区高中学生掌握历史时间的能力非常不理想。所以,教师引导学生掌握好历史时间对学生学好历史和提高历史成绩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那么,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该如何消除学生对历史时间的恐惧感,增强学生掌握歷史时间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历史成绩呢?
  一、了解和分析山区高中学生对历史时间产生恐惧感的原因
  要提高山区高中学生掌握历史时间的能力,必须先了解山区高中学生畏惧历史时间的原因,消除他们的畏惧心理。我们都懂一个道理:如果学生由于成绩不佳又得不到鼓励,长期沉溺于失败的消极情绪中,久而久之就会产生异常心理。苏联教育学家赞可夫认为“恐惧的心理情绪能麻痹人的正常心理活动、思维、知觉、记忆、语言等”。学生本来在正常状态下能够回答的问题,在恐惧的状态下往往由于惊慌失措而答不出来或答错。经过调查我发现,山区高中学生之所以对历史时间存在恐惧感有以下几个原因。
  1.长期盲目地看待历史时间,缺乏科学合理方法的指导
  长期以来,山区高中学生面对古今中外的众多历史时间束手无策,错误地、盲目地认为古今中外的历史事件太多了,要记住这些相关的历史时间太难了;同时由于教材表述历史时间的方式很繁杂,使他们从一开始就盲目认为历史时间是没规律的,只能死记硬背。这样导致的结果是学生把背了好多年的历史时间忘记了或者搞混乱了,从而对历史时间产生了恐惧感。再有,由于山区高中缺乏历史专业教师和不重视历史学科,使学生因在学习历史上得不到科学合理方法的指导而对历史时间的恐惧感越来越强烈。
  2.受广东山区高中学生特点的影响
  广东山区高中学生普遍具有下列特点:自尊心较强,胆子小,自信心不足,知识面相对狭窄,不善于分析问题,遇到不懂的问题会坐等老师来解决。这些特点导致山区高中学生在学习历史时积累的问题越来越多,越来越没信心掌握历史时间和学习历史,从而对历史时间产生恐惧感。
  二、重视增强山区高中学生掌握历史时间、学好历史的信心
  教师要多与学生谈心,帮助其分析原因,指出他们目前不能很好掌握历史时间,历史成绩不好,这并不是由其智力因素引起的,而在于他们没有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习惯于死记硬背。通过说理方式在他们的心理上引起共鸣,使他们处于“激发状态”,产生跃跃欲试的心理。“欲胜人者,必先自胜”,同时要引导他们看到自己的优势,充分发挥自己专心、吃苦耐劳的特长,排除障碍,奋起直追,增强掌握历史时间的信心。只有增强他们学好历史的自信心,才能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让他们从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从消极学习转变为积极学习。这种自信心的培养、学习观念的转变,将对学生整个高中阶段的历史学习产生深远的影响。
  三、针对山区高中学生的特点因材施教,提高他们掌握历史时间的能力
  1.以亲切、随和的形象,饱含深情和幽默风趣的语言,消除学生害羞和自卑的心理,提高学生掌握历史时间的兴趣
  教师良好的仪表风范具有一种人格感召力,这种人格魅力对学生的人格起积极影响的作用。“润物细无声”, 仪容仪表是师生之间的一种非语言沟通, 教师长期而稳定的整体人格美, 会对学生的品格起到潜移默化的感染作用。教师要注重自己的外表形象,给学生一个亲切、新颖和随和的形象。高中学生对教师的穿着比较敏感,注重形象的教师一走进教室,常常能令他们精神大振,吸引他们的注意力,产生好感,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从而使他们对历史产生了兴趣,当然对记忆历史时间也产生了兴趣。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教师的语言是一种什么也代替不了的影响学生心灵的工具”。只有饱含深情、 真挚亲切和幽默的话语才能给学生带来心灵上的慰藉。我上课时常常用饱含深情、真挚亲切和幽默风趣的话感动了学生、逗笑了学生,学生在笑声中不知不觉提高了掌握历史时间和学好历史的兴趣。
  2.遵循山区高中学生的认知规律,发展兴趣,指导方法
  长期以来,由于山区高中学生对历史时间的认识不科学和采取死记硬背的方法;还有在应试教育的思想指导下,有的教师在高一时就根据高考要求要学生背历史大事年表,违背了学生的认知规律,打击了学生掌握历史时间的信心,使学生对历史时间产生恐惧感。所以教师在历史课堂上一定要遵循山区高中学生的认知规律,循序渐进,随着学生历史知识的增加而逐渐提高要求。
  首先,指导学生了解和熟悉高中历史教材中各种历史时间观念的表达方式。由于现用的高中历史教材中有多种历史时间表达方式,如果学生对这些历史时间表达方式不了解、不熟悉,将会增强学生对历史时间的恐惧感。在教学过程中,我一般会引导学生掌握常见的几种历史时间表达方式。第一种是公历纪年法。如“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公历的一个世纪中,又分早期、中期、晚期或前半期、后半期等。这里的早期或初期一般是一个世纪的前30年,中期指一个世纪的中间50 年,晚期或末期指它的后20年;前半期和后半期,是它的前50年和后50 年。用“年代”纪年,每个世纪的前19年不说是什么年代,以后的20—29年称20年代,以此类推,40—49年称40年代,90—99年称90年代。第二种是用朝代表示时间的方法。如李时珍是明朝著名的医学家和药物学家,其中的“明朝”是表示历史时间。第三种是用皇帝的庙号表示的方法。如“历史上著名的谏臣魏征生活在唐太宗时代”,唐太宗是皇帝的庙号。第四种是民国纪年法。例如1912年为民国元年,抗日战争爆发在民国26年,只要将民国26年加1911年就能算出是1937年。学生明确这些历史时间表达方式后纷纷表示自己对历史时间的认识加深了。   其次,引导学生掌握和探求记忆历史时间的方法。我在教学过程中经常引导学生掌握多种记忆历史时间的方法。第一种是从历史发展的阶段性方面记忆时间。如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可划分为:1919─1927年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转变的大革命时期,1927─1937年土地革命时期,1937─1945年抗日战争时期,1946─1949年解放战争时期四个阶段。从历史发展的阶段性方面记忆历史时间,并分析其历史发展的阶段性特征,这不仅有利于学生从宏观上把握历史知识,而且更符合构建历史知识体系的思维方向。第二种是年数和世纪间隔记忆法。如间隔两年的历史事件:1911年武昌起义、1913年“二次革命”、1915年新文化运动、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1919年五四运动、1921年中国共产党诞生。如间隔一个世纪的历史事件:1689年英国议会通过《权利法案》, 1789年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并通过《人权宣言》,1889年第二国际建立。第三种是横向比较历史时间,有利于深刻理解、记忆时间。如:1861年的历史事件有中国的洋务运动、俄国的农奴制改革、美国的内战等。实践表明,学生用以上方法去记忆历史时间,他们的学习效率大大提高了,也能增强他们学习历史、掌握历史时间的信心和兴趣。
  3.重视理论联系实际,提高山区高中学生掌握历史时间的能力
  历史是人文科学,但并不意味从文字资料中就能学好历史,在现阶段的历史教学过程中很多教师忽视了实践活动,特别是山区的学校。山区学生的抽象思维和宏观思维能力发展水平低,在掌握歷史时间和理解历史概念时易发生困难,教师要通过大量的历史古迹和实践活动给他们提供丰富的感性知识,帮助他们理解历史时间和历史概念。同时教师要注意引导他们学会观察,鼓励他们积极动手搜集史料,写好考察报告,重视学生的实践活动,并给予他们更多的指导和帮助。当他们成功地搜集到史料和写好考察报告后,往往会非常开心,这有助于增强他们掌握历史时间和学习历史的兴趣。我发现学生每次参观历史古迹之后学习历史的劲头更足了,提出的历史问题更多了,历史知识面更广了。
  4.用科学合理的评价提高山区高中学生掌握历史时间的兴趣
  根据山区高中学生自尊心比较强,心灵容易受到伤害,学习耐挫能力较弱的特点,我采用赏识教学法。也就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和平时交流时通过将一些复杂繁多的历史时间进行分解,铺设不同的知识台阶,让学生尝试到掌握历史时间和历史成绩提高的成就感,并及时地给予表扬和奖励,使他们在快乐中强化掌握历史时间的兴趣。在平时的教学中,我除了平时上课经常口头夸奖他们外,还建立了一个综合性的学生评价框架。这个框架主要包括学习态度、课堂表现、平时交流、作业完成情况、考试成绩和平时参加课外活动情况等内容,得出一个历史综合成绩。一般来说山区高中学生比较好学和勤奋,他们的历史综合成绩也较好。当他们看到自己的历史综合成绩较好,也就产生对掌握历史时间和学习历史的信心和兴趣。
  综上所述,只要我们充分认识山区高中学生掌握历史时间的特点,因材施教、想方设法提高他们掌握历史时间的兴趣和能力,并辅以科学灵活的学习方法指导,授之以渔,经过他们的勤奋学习,肯定会消除他们的历史时间恐惧症,提高他们掌握历史时间的能力,使他们最终学好历史,提高历史成绩。
  (责任编辑 庞丹丹)
其他文献
[摘 要]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教师既要重视引导学生学会倾听,也要认真倾听学生发言,并注重示范引导学生准确表达,从而让课堂教学更加有效。  [关键词]初中历史 倾听 表达 有效教学  [中图分类号] G633.51[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6746058(2016)310102  在学校开展的历史组教研活动中,笔者对张老师执教的《古代世界的战争与征服》一课的某个教学片段印象深刻,感悟颇多。  
[摘要]文学作品中意象的解读有助于学习文本。一篇《爱莲说》,引出千百年来人们对道德模范的追求。文中“莲”“菊”“牡丹”三个意象表明了作者的价值取向,周敦颐爱君子之莲,因为“莲”清且通,直且香;他理解但不赞同“菊”,因为“菊”虽清而不通,虽香而不直;他鄙夷“牡丹”,因为“牡丹”不清不净,唯有一团庸俗的香气。  [关键词]意象 莲 菊 牡丹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
[摘要]新课标下,理想的语文课堂应该是怎样的?以《水》一课的研磨实践为例,探讨理想课堂的实现策略。  [关键词]核心读研磨水  随着课改的不断深入,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如同一颗种子在我们心中生根、发芽。在教学中力求深入解读文本,关注学生发展,引领学生走进文本,进行扎实有效的朗读,提高学生语文素养,这已成为我们语文教师追求的理想课堂。在《水》一课的研磨过程中,我认真研读课标,深入钻研教材,感悟颇深。 
[摘 要]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往往会出现教师预设教案之外的内容,这些生成性的资源让课堂展现出不一样的智慧碰撞,让学生的个性化解读成为可能,有效促进了学生对文本内容的深度解读,所以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引导学生捕捉课堂生成,从而实现构建灵动式语文课堂的目标。  [关键词]高中语文 捕捉生成 灵动教学  [中图分类号] G633.3[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6746058(2016)31001
[摘要]近年来,随着逐步深入的课程改革,先学后教已经走进初中语文课堂,该教学模式符合学生认知习惯,体现建构主义学习思想,让学生真正成为语文课堂的主人。以《过故人庄》为例,探讨先学后教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关键词]语文教学  先学后教  实际应用  当前初中语文教学中常见模式为整体串讲和解释具体内容,大部分初中语文教师不会在授课前深入研究教学内容,长期以来导致学生因为这种教学方式而处于被动的
[摘 要]和谐社会是一个秩序井然、宽容互让、价值多元、诚信友爱、道德彰显的理性社会,其实践哲学基础则是表征世界秩序、呈扬人文精神与凸显伦理蕴涵的理性,因而和谐社会的构建应该诉诸于理性的进路:在交往理性的进路中实现人与自然、人与人、传统与现代的和谐,在价值理性的进路中实现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个体价值与集体价值、主流核心价值与非主流多元价值的和谐,在道德实践理性的进路中实现道德底线与道德信念、权利意识
[摘要]《唱响自信之歌》是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二课第三框的教学内容。通过分析教材和学情,设计了“发现自信篇”“发现自信篇”“增强自信篇”“感悟自信篇”“唱响自信篇”等教学环节,并分析了该节课在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  [关键词]自信唱响自信民族自信成功  一、教材分析  《唱响自信之歌》是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二课第三框的教学内容。在前面已经学习了自信的主要内涵和自信对于成功的作用,本
近年来,通山县切实增强做好新时代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政治责任,用好“三个课堂”,不断提高干部教育培训的针对性、实用性和有效性,为奋力推进全县“山通水富、绿色发展”提供坚实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  用好“理论主课堂”,在学深悟透上下功夫。内容体系化。充分发挥县委党校教育培训主阵地作用,建立系统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教育培训课程体系,开发一批精品课程,确保理论教育和党性教育的比重不低于总课时
前两天在一所幼儿园和教师们座谈,有位教师提到:新授歌曲时教师总是不得不一遍又一遍地带着幼儿唱,不但自己容易感到疲劳和乏味,孩子们也往往因为乏味而容易显现出疲劳和消极,不知道这种现象是否正常,是否有可能被避免。我告诉教师们:避免这种现象产生的方法有许多种。最近刚好看到江苏省第四届幼儿园优秀教育活动评选录像中的获奖课例《大班歌唱活动:捏面人》,愿和大家分享我自己从中获得的一点启发。在这个课例中。执教的
[摘 要]阅读优秀的小说作品是初中生开阔视野、获取知识、培养审美情趣的有效途径。但初中生的小说阅读状况令人担忧,语文教师要立足教材,教会学生阅读小说的方法,移步课外,激发学生阅读小说的兴趣,引导学生学会自主阅读小说,热爱阅读优秀小说作品。  [关键词]初中生 教会方法 激发兴趣 小说阅读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6)220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