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教学中对先学后教模式的实际应用

来源 :中学教学参考·语英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ambourin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近年来,随着逐步深入的课程改革,先学后教已经走进初中语文课堂,该教学模式符合学生认知习惯,体现建构主义学习思想,让学生真正成为语文课堂的主人。以《过故人庄》为例,探讨先学后教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关键词]语文教学
  先学后教
  实际应用
  当前初中语文教学中常见模式为整体串讲和解释具体内容,大部分初中语文教师不会在授课前深入研究教学内容,长期以来导致学生因为这种教学方式而处于被动的学习状态,降低了学习效率。本文以《过故人庄》为例,探讨先学后教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1.以全新的教学理念制定“先学后教”学案
  初中语文教师应根据新课程的要求适时地转变自身教育理念,要通过全新的教育理念优化教学方式,丰富教学内容,提升教学质量。《过故人庄》原文为:“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教师可以让学生先了解这首诗的主要含义,领悟作者所要传达的意境。之后根据五言诗“二/二/一”的节奏规律朗读诗句,最后让学生初步了解该如何鉴赏古诗并培养其文化修养。此外,诗中出现了部分生僻词,如黍、轩、圃及郭等字都要有准确的读音。教师还可运用多媒体介绍作者孟浩然,如他是唐代诗人,多写山水田园诗,再让学生根据注释理解文章的主题并让他们回答作者是带着何种心情写此句的,强调作者在描述事物时多带有主观色彩,以物传情更是在古诗中常见。
  2.以设问激疑及启发引导
  当学生自主完成教学导案后,教师就可根据学生情况开展“后教”,它是对学生本节课所学语文知识的总结建构,也是教师启发和引导学生思考语文问题及解决语文问题的过程。思维需要问题激发,当导学案提供的知识经学生自己主动思考并转化为自己所需和疑问时,学习才有了意义。初中语文教师可以在开始讲课前对学生发起提问,目的在于让学生先了解即将要学习的知识,避免出现课堂上答非所问的现象。例如在学习《过故人庄》一课时,教师可以提出“诗中安排了哪些场景和风景”,“这些场景有何寓意”等问题,让学生通过思考得出“体现作者热爱田园生活,心情愉快”等答案。这种教学模式基本过程是,课前或教学中先让学生做导学案,再汇集学不会的问题,之后进行讨论,教师则根据学生问题展开探究。此外,教师可以适当讲解一些典型题目,学生成功解决问题会极大激发其学习自信心,一定程度上也会引导学生在感悟思想和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陶冶情操,发展技能。
  3.以知识反思融会贯通
  知识反思是为了总体理解和把握各类知识的性质,目前我国初中语文教师中就缺少反思过程,事实上让学生进行知识反思有利于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也是深化和建构知识的过程。语文知识主要反思一些实质性内容,如作者写上这首诗的意义,诗中涵盖什么知识等。经过分析和反思深化理解知识,还有利于学生提高学习兴趣和自觉性。教学中一直强调要充分调动学生对学习的兴趣,部分学生缺乏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很大程度是因为该门学科较为枯燥,沉闷,对此,教师可以利用知识反思和深化知识的应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初中语文教学中采用“先学后教”模式,教师要精心设计一个知识反思环节让学生反思和理解知识。例如,在学习完《过故人庄》一课时,教师可以设计一下知识反思,如“这首诗主要表达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这首诗的语言风格是什么”,“文章语言特点是什么”及“学习这首诗后有什么感想”等问题。通过实际课堂教学发现,知识教学是初中语文教学重点,这种教学和学习往往会让学生感到一头雾水,原因就是在教学中忽略了知識研究对象和知识的前提条件。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应用“先学后教”最大的特点就是在保证学生学习主体性的前提下给学生思考的时间和条件,教师结束引导后通过设计问题让学生反思所学过的知识,促进其知识体系的建构,使其在更大范围和更高层次内理解知识,达到融会贯通,提高学习自觉性及效率的目的。
  综上所述,先学后教是对传统教学中“先教后学,课后作业”模式的颠覆性改革,让学生有既定目标及带着教学布置的任务自学是此种教学模式的最大亮点。要求初中语文教师以生为本,以学定教,尽可能根据班级学生的语文能力制定和其实际情况相符的教学策略,调动学生对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同时要重点关注学生的认知规律,教学设计要能让学生真正调动学习思维,有针对性地进行“后教”,促使学生在一个新的体系中建构新旧知识,进一步培养学生创新和自主学习能力。
其他文献
[摘要]中学生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的形成阶段,更容易从文学名著中受到思想上的启迪,感情上的陶冶和美的享受,作为语文教师,有义务选择有价值的课外读物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并提供卓有成效的阅读指导。  [关键词]高中生课外阅读名著阅读指导  高尔基说:“书籍是青年人不可分离的生命伴侣和导师。”现在的中学生课业负担很重,再加上各方面条件的限制,他们读的书很少。解决这一问题,教师必须提供卓有成效的阅读指导。以
一、案例背景  新课程突出强调要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能力。为了更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开发和利用好各种教学资源,是摆在我们教师面前的一项义不容辞的任务。对历史课程来说,除了师生共用的教材之外,还可以利用图书馆、互联网、社区和家庭等资源为我们的历史教学服务。历史教师在教学中充分挖掘图书馆资源,能够培养学生搜集、整理、分析、运用资料来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能够培养学生逐步形成“论从
“人民是我们党执政的最大底气”;  “必须把为民造福作为最重要的政绩”;  “必須永远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始终同人民群众想在一起、干在一起、风雨同舟、同甘共苦”……  今年全国两会上,习近平总书记的系列重要讲话,贯穿着“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彰显深厚的人民情怀。  广大党员干部贯彻落实好两会精神,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把“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落实到各项决策部署和实际工作之中去,克服当前
[摘要]目标即过程,分过程集合为总过程,分目标集合为总目标。高中历史课堂教学的分目标(即分过程)可分解为:提取信息、放大信息、整理信息、运用信息。在这个过程中要实现各个阶段目标,教与学的方式手段都应随阶段应变。  [关键词]提取整理运用信息历史教学过程目标  [中图分类号]G633.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5)310092  现行的高中历史新课标把“过程”归入“目标
传统的英语课堂教学模式都是以教师为中心,教师讲解,学生识记,教师不关心学生的感受,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能得到有效提高,更谈不上学生创造精神和探究意识的培养,课堂教学效率低下。新课程理念要求转变课堂教学方式,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开展自主探究教学,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让学生在富有激情的探究中积累知识,提高英语综合素质,这也是高中英语教学所追求的目标。那么,高中英语课堂如何开展自主学习,
一、交互式电子白板在地理教学中应用的重要性  地理新课标实施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改变学生的地理学习方式,而学生地理学习方式的改变受教师教学方式改变的影响。传统授课中,教师多使用PPT课件,课件图文并茂,但缺少学生与课件之间的互动,即缺乏交互性。交互式电子白板的出现弥补了这一不足。交互式电子白板相当于一个投影幕,当投影机照到白板上时,由于白板内部的特殊构造(电磁感应原理),此时白板就相当于电脑的显示屏
[摘 要]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教师既要重视引导学生学会倾听,也要认真倾听学生发言,并注重示范引导学生准确表达,从而让课堂教学更加有效。  [关键词]初中历史 倾听 表达 有效教学  [中图分类号] G633.51[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6746058(2016)310102  在学校开展的历史组教研活动中,笔者对张老师执教的《古代世界的战争与征服》一课的某个教学片段印象深刻,感悟颇多。  
[摘要]文学作品中意象的解读有助于学习文本。一篇《爱莲说》,引出千百年来人们对道德模范的追求。文中“莲”“菊”“牡丹”三个意象表明了作者的价值取向,周敦颐爱君子之莲,因为“莲”清且通,直且香;他理解但不赞同“菊”,因为“菊”虽清而不通,虽香而不直;他鄙夷“牡丹”,因为“牡丹”不清不净,唯有一团庸俗的香气。  [关键词]意象 莲 菊 牡丹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
[摘要]新课标下,理想的语文课堂应该是怎样的?以《水》一课的研磨实践为例,探讨理想课堂的实现策略。  [关键词]核心读研磨水  随着课改的不断深入,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如同一颗种子在我们心中生根、发芽。在教学中力求深入解读文本,关注学生发展,引领学生走进文本,进行扎实有效的朗读,提高学生语文素养,这已成为我们语文教师追求的理想课堂。在《水》一课的研磨过程中,我认真研读课标,深入钻研教材,感悟颇深。 
[摘 要]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往往会出现教师预设教案之外的内容,这些生成性的资源让课堂展现出不一样的智慧碰撞,让学生的个性化解读成为可能,有效促进了学生对文本内容的深度解读,所以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引导学生捕捉课堂生成,从而实现构建灵动式语文课堂的目标。  [关键词]高中语文 捕捉生成 灵动教学  [中图分类号] G633.3[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6746058(2016)31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