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每个班级都或多或少存在后进生,后进生的管理和转化工作可以说是班主任工作的一個难点。本文以成功转化我班后进生为例,阐述几点在后进生转化过程中的心得体会。
【关键词】后进生;转化;班级管理
1 什么是后进生
后进生一般是指在品德、行为、学习等方面存在后进的学生,常表现为不思进取、得过且过、违反校规校纪、学业成绩差等方面。后进生的管理和转化工作是班主任工作的一个难点,一定程度上影响到班级正常的管理和教学工作。
2 后进生的成因
2.1 社会原因
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下,社会上一些腐朽堕落的社会风气,如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侵入了大学校园,有些学生存有“学习无用论”的思想,现代大学生由于其心理还不成熟,极容易受到这些不良因素的影响。
2.2 学校原因
目前,高职院校大多重视职业技能的培养而忽视了学生的德育教育,导致有些学生在大学生活中思想出现偏差,迷失了方向,产生厌学等行为。此外,有的教师在处理学生问题上过于专制,对于学生的错误一昧训斥,不尊重学生,导致学生产生逆反心理,破罐子破摔。
2.3 家庭原因
家庭在后进生的形成过程中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有的学生家境富裕,父母对孩子过分溺爱与纵容,导致孩子以自我为中心;有的家庭,父母忙于工作,与孩子缺少沟通,两代人关系紧张,孩子不听管教;有的家庭,父母关系紧张或离异,对孩子放任不管。
2.4 个人原因
有的学生受环境等因素影响,导致个人没有正确的人生观、荣辱观和是非观,或是自尊心扭曲,或没有学习动力或缺乏自制力和毅力。
3 如何转化后进生
后进生的转化工作一直是困扰班主任的头疼问题,而后进生的转化工作又影响整个班级的管理工作,如何来转化后进生呢?本学期初期,本人所带的班级调来一名留级生,在原来任课老师的眼中,该生是一个整天旷课迷恋上网的网虫,从来不上课,是一名名副其实的后进生。本学期里,通过与该生的多次接触和谈心,该生精神面貌和行为方面都发生了很多改变,大大改变了以前旷课的行为,本文以转化该后进生为例简要概述在转化该生中的一些心得体会,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作为班主任,要相信有奇迹发生,哪怕只有一点点。
3.1 要辩证的看待后进生
对于后进生,班主任老师一定要辩证地去看。首先,后进生可能只是在某一方面后进,但在其它方面未必后进;可能只是一时后进,并非一直后进。在与我班后进生的接触中发现,该生虽然有段时间沉迷于上网,经常旷课,但是他曾经学习也非常认真,也有过优秀的表现,后来因为种种原因失去了学习兴趣和动力,才破罐子破摔。而且,在交谈中发现,该生个人品质还是很不错的,有上进心,于是每次与他谈话我都提及他的上进心,告诉他老师对他有信心,让他看到希望。只有真正走进这样的后进生的内心,走进他的世界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关键。其次,后进是后来进步之意, 指某些学生虽然在某一阶段落后, 但随着环境、教育的客观条件变化以及他们的主观努力, 也会随之发生变化。该生虽然原来经常旷课,但在本学期经过谈心及班级环境的影响,已经大为改观。作为班主任必须要辩证的看待后进生。再次,每位后进生都有他们的闪光点,教师要善于引导、发现,让他们看到自身的价值,促使他们不断地克服弱点,向进步的同学看齐。在与该生的接触中发现该生有乐器艺术特长,于是我就鼓励他继续发挥他这一特长,找到自己的闪光点。同时,鼓励他积极参与班级活动,在班级找到自己的位置,还让班委同学多组织他参与班级活动。本学期,在同学的帮助下,该生参与了班级篮球赛的拉拉队及英语活动。在这些活动中,该生找到了参与集体的感觉。
3.2 倾注爱心,以真情换真情
鲁迅先生说过这样一句话: 教育是植根于爱的。对待后进生更是需要倾注爱心。因为这类学生往往被忽视、被冷落,他们最需要的是最大限度地理解、宽容和善待。对于这样的学生应该给他们多一点爱心,少一点埋怨;多一点鼓励,少一点挖苦;多一点温暖,少一点冷漠,应当对他们给予更多的教育、引导和关爱。尽管该生是一名留级生,但我并没有因此而放松对他的要求。从一开始就要求他以新生的行为标准要求自己,只要出现迟到或旷课现象就立即找他谈话。在几次谈心后,该生的行为表现有了很大改观,能坚持一个星期既没旷课也没迟到,于是我抓住时机对他进行表扬,肯定了他的表现,当他听到赞扬时眼睛里流露出了喜悦,在随后的一段时间里该生表现的都不错。一次小小的鼓励, 可以成为后进生转变成长的契机。基于信任,激发后进生对自身的高要求是转化后进生的根本。
3.3 要有耐心
后进生一般都意志薄弱,自控力差,行为经常反复,因此对后进生的转化不是一蹴而就的,这就要求教师在教育过程中要有耐心、抓反复。该生虽然从一开始就意识到自己原来的行为不对,也很想改变,但他毅力不够,用他自己的话就是经不起诱惑,管不住自己。尽管每次谈话后都会改观很多,但还是会出现反复的现象。一开始在处理这个问题上我有点急功近利的心情,看到他经常反复后很生气,严厉批评了他。该生随后很诚恳地对我说:“老师,不是我不努力,我也很想改变,可我管不住自己。请你不要放弃我”。这句话给了我很大的震撼。“冰冻三尺, 非一日之寒”,在处理后进生反复问题上一定要有耐心和恒心。教师应既要看到后进生的进步,也要正确看待后进生的反复现象,不断给他们敲响警钟,不断鼓舞他们进行自我竞争、自我挑战,在反反复复的过程之中把后进生引上前进之路。在出现反复的初期,我也有过茫然,也怀疑自己的个人力量能不能完成对该生的转化。后来在出现几次反复后,我发现不能消极地等到出现反复了再解决问题,而是要提前预测出可能出现反复的时间,把工作做到前头,这样就能减少反复的次数。
每个教师都很自然地喜欢优等生,但每个班的优等生毕竟是少数,还有一些后进生,而恰恰是这类学生更需要我们的理解、宽容和善待。班主任是一项非常特殊的工作,选择了这份工作意味着教师的众多放弃和倾其精力的奉献。作为班主任,在后进生的教育和管理工作中,应该最大限度地去理解、宽容、善待他们,用真情去感化他们。尽管我班的后进生身上还存在一些不足和问题,但他做出的改变让认识他的人都看到了希望。转化后进生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但我相信“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参考文献:
[1]王剑锋.高职班主任如何做好后进生转化工作的思考[J]中国电力教育,2011,(11).
[2]陈超环.班主任转化后进生的教育策略研究——师爱在后进生转化中的作用[J]科技信息,2009,(5).
作者简介:
张蒙蒙 (1982-- ),山东日照人,女,汉族,山东水利职业学院商务管理系国际商务教研室,讲师,主要从事英语教学工作,研究方向为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关键词】后进生;转化;班级管理
1 什么是后进生
后进生一般是指在品德、行为、学习等方面存在后进的学生,常表现为不思进取、得过且过、违反校规校纪、学业成绩差等方面。后进生的管理和转化工作是班主任工作的一个难点,一定程度上影响到班级正常的管理和教学工作。
2 后进生的成因
2.1 社会原因
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下,社会上一些腐朽堕落的社会风气,如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侵入了大学校园,有些学生存有“学习无用论”的思想,现代大学生由于其心理还不成熟,极容易受到这些不良因素的影响。
2.2 学校原因
目前,高职院校大多重视职业技能的培养而忽视了学生的德育教育,导致有些学生在大学生活中思想出现偏差,迷失了方向,产生厌学等行为。此外,有的教师在处理学生问题上过于专制,对于学生的错误一昧训斥,不尊重学生,导致学生产生逆反心理,破罐子破摔。
2.3 家庭原因
家庭在后进生的形成过程中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有的学生家境富裕,父母对孩子过分溺爱与纵容,导致孩子以自我为中心;有的家庭,父母忙于工作,与孩子缺少沟通,两代人关系紧张,孩子不听管教;有的家庭,父母关系紧张或离异,对孩子放任不管。
2.4 个人原因
有的学生受环境等因素影响,导致个人没有正确的人生观、荣辱观和是非观,或是自尊心扭曲,或没有学习动力或缺乏自制力和毅力。
3 如何转化后进生
后进生的转化工作一直是困扰班主任的头疼问题,而后进生的转化工作又影响整个班级的管理工作,如何来转化后进生呢?本学期初期,本人所带的班级调来一名留级生,在原来任课老师的眼中,该生是一个整天旷课迷恋上网的网虫,从来不上课,是一名名副其实的后进生。本学期里,通过与该生的多次接触和谈心,该生精神面貌和行为方面都发生了很多改变,大大改变了以前旷课的行为,本文以转化该后进生为例简要概述在转化该生中的一些心得体会,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作为班主任,要相信有奇迹发生,哪怕只有一点点。
3.1 要辩证的看待后进生
对于后进生,班主任老师一定要辩证地去看。首先,后进生可能只是在某一方面后进,但在其它方面未必后进;可能只是一时后进,并非一直后进。在与我班后进生的接触中发现,该生虽然有段时间沉迷于上网,经常旷课,但是他曾经学习也非常认真,也有过优秀的表现,后来因为种种原因失去了学习兴趣和动力,才破罐子破摔。而且,在交谈中发现,该生个人品质还是很不错的,有上进心,于是每次与他谈话我都提及他的上进心,告诉他老师对他有信心,让他看到希望。只有真正走进这样的后进生的内心,走进他的世界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关键。其次,后进是后来进步之意, 指某些学生虽然在某一阶段落后, 但随着环境、教育的客观条件变化以及他们的主观努力, 也会随之发生变化。该生虽然原来经常旷课,但在本学期经过谈心及班级环境的影响,已经大为改观。作为班主任必须要辩证的看待后进生。再次,每位后进生都有他们的闪光点,教师要善于引导、发现,让他们看到自身的价值,促使他们不断地克服弱点,向进步的同学看齐。在与该生的接触中发现该生有乐器艺术特长,于是我就鼓励他继续发挥他这一特长,找到自己的闪光点。同时,鼓励他积极参与班级活动,在班级找到自己的位置,还让班委同学多组织他参与班级活动。本学期,在同学的帮助下,该生参与了班级篮球赛的拉拉队及英语活动。在这些活动中,该生找到了参与集体的感觉。
3.2 倾注爱心,以真情换真情
鲁迅先生说过这样一句话: 教育是植根于爱的。对待后进生更是需要倾注爱心。因为这类学生往往被忽视、被冷落,他们最需要的是最大限度地理解、宽容和善待。对于这样的学生应该给他们多一点爱心,少一点埋怨;多一点鼓励,少一点挖苦;多一点温暖,少一点冷漠,应当对他们给予更多的教育、引导和关爱。尽管该生是一名留级生,但我并没有因此而放松对他的要求。从一开始就要求他以新生的行为标准要求自己,只要出现迟到或旷课现象就立即找他谈话。在几次谈心后,该生的行为表现有了很大改观,能坚持一个星期既没旷课也没迟到,于是我抓住时机对他进行表扬,肯定了他的表现,当他听到赞扬时眼睛里流露出了喜悦,在随后的一段时间里该生表现的都不错。一次小小的鼓励, 可以成为后进生转变成长的契机。基于信任,激发后进生对自身的高要求是转化后进生的根本。
3.3 要有耐心
后进生一般都意志薄弱,自控力差,行为经常反复,因此对后进生的转化不是一蹴而就的,这就要求教师在教育过程中要有耐心、抓反复。该生虽然从一开始就意识到自己原来的行为不对,也很想改变,但他毅力不够,用他自己的话就是经不起诱惑,管不住自己。尽管每次谈话后都会改观很多,但还是会出现反复的现象。一开始在处理这个问题上我有点急功近利的心情,看到他经常反复后很生气,严厉批评了他。该生随后很诚恳地对我说:“老师,不是我不努力,我也很想改变,可我管不住自己。请你不要放弃我”。这句话给了我很大的震撼。“冰冻三尺, 非一日之寒”,在处理后进生反复问题上一定要有耐心和恒心。教师应既要看到后进生的进步,也要正确看待后进生的反复现象,不断给他们敲响警钟,不断鼓舞他们进行自我竞争、自我挑战,在反反复复的过程之中把后进生引上前进之路。在出现反复的初期,我也有过茫然,也怀疑自己的个人力量能不能完成对该生的转化。后来在出现几次反复后,我发现不能消极地等到出现反复了再解决问题,而是要提前预测出可能出现反复的时间,把工作做到前头,这样就能减少反复的次数。
每个教师都很自然地喜欢优等生,但每个班的优等生毕竟是少数,还有一些后进生,而恰恰是这类学生更需要我们的理解、宽容和善待。班主任是一项非常特殊的工作,选择了这份工作意味着教师的众多放弃和倾其精力的奉献。作为班主任,在后进生的教育和管理工作中,应该最大限度地去理解、宽容、善待他们,用真情去感化他们。尽管我班的后进生身上还存在一些不足和问题,但他做出的改变让认识他的人都看到了希望。转化后进生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但我相信“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参考文献:
[1]王剑锋.高职班主任如何做好后进生转化工作的思考[J]中国电力教育,2011,(11).
[2]陈超环.班主任转化后进生的教育策略研究——师爱在后进生转化中的作用[J]科技信息,2009,(5).
作者简介:
张蒙蒙 (1982-- ),山东日照人,女,汉族,山东水利职业学院商务管理系国际商务教研室,讲师,主要从事英语教学工作,研究方向为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