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湿高雾环境下红茶发酵图像实时采集系统研制

来源 :农业工程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njz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解决高湿高雾的红茶发酵场景下,无法实时采集图像的问题,该研究基于加热除雾防潮装置与工业相机系统,设计了高湿高雾环境下红茶发酵叶图像实时采集系统。系统主要由工业相机、镜头、加热除雾防潮装置、面光源、固定支架、控制软件与电脑组成。利用该系统采集单芽、叶片、茎、一芽二叶的发酵进程图像,通过图像处理技术,可以有效提取发酵叶的颜色特征信息;利用茶叶感官审评、发酵叶色泽与气味变化的方法,将采集的1 564张图像分为发酵轻、偏轻、适度、过度4个带有红茶品质标签的数据集,数据集按照7∶3的比例划分为训练集和测试集,训练集通过MobileNetV3+Vision Transformer技术搭建深度学习模型,模型预测准确率达到95.68%;开发的可视化红茶发酵程度判别软件,可以实现红茶发酵程度有效预测与结果输出。研究结果表明,设计的图像实时采集系统可为红茶发酵程度智能化判别装备研发提供数据基础和技术支持。
其他文献
本文以罗汉果为原料,采用纤维素酶协同水提醇沉法提取罗汉果粗多糖,通过单因素实验分析酶解pH、纤维素酶用量、酶解时间、酶解温度对罗汉果粗多糖得率的影响,应用响应面法对提取工艺进行优化,结果表明,罗汉果粗多糖最佳提取工艺参数为:酶解pH 5.9、纤维素酶用量0.8%、酶解温度50 ℃、酶解时间62 min,该工艺参数下罗汉果粗多糖得率为6.64%,与模型预测基本一致。基于罗汉果消炎、抗氧化等药用价值,
土地盐碱化是世界范围内农业面临的重大问题之一。全面了解盐胁迫对植物的危害性以及植物盐胁迫响应机制,将为增强作物耐盐能力提供研究基础。水稻作为全球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日益严重的土地盐碱化制约了其产量与品质。综述盐胁迫条件对水稻生长发育、生理生化产生的影响以及目前对于水稻耐盐相关基因的研究,以期通过分子生物技术培育耐盐水稻新品种,实现水稻种植面积和总产量提高,保障粮食安全。
随着《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项目工程总承包管理办法》的颁布和实施,越来越多的设计单位开始牵头以联合体的方式开展EPC总承包业务。对设计方牵头EPC项目的优势和不足进行分析,提出了EPC项目在实施过程中,应该采取的造价管理和成本控制措施,为设计单位日后开展EPC项目提供参考。
学位
开展日晒萎凋、日晒发酵、日晒干燥等九曲红梅茶传统加工工艺与现代机械加工工艺比较试验,茶样经感官审评结果表明:日晒萎凋的香气较高、带甜;日晒发酵和日晒干燥的香气微青,滋味微闷、微青。传统工艺香气高鲜香显、微青,无日晒味,滋味醇鲜爽、花果香;现代工艺香气高甜,有果香,滋味醇厚,果香带甜。品质得分为现代工艺略高于传统工艺,但无显著差异。生化成分检测结果也表明,现代工艺的茶多酚、氨基酸、茶黄素、茶红素等红
20世纪初,垃圾箱画派艺术家来到陌生的纽约,以游荡者的姿态在纽约街头漫步,寻找绘画的主题与灵感。步行经验使他们获得了水平视角,而且这一水平运动与当时的电影放映与观看密切相关。新兴的镍币影院影响了20世纪初垃圾箱画派艺术家观察城市的视角及画面的空间构建。在美国从农业化国家向工业化国家转变的过程中,垃圾箱画派通过绘画表达了画家的现代城市经验与身份认同。
为了探讨工夫红茶自然发酵工艺下,红茶品质的形成与儿茶素的氧化规律,以汝城白毛茶[Camellia sinensis (L.) O.Kuntze CV . ptilophylla]春季一芽一叶为原料,采用传统工夫红茶工艺自然发酵技术,对发酵过程中工夫红茶感官品质的变化和儿茶素氧化规律及氧化动力学进行了分析。审评不同发酵阶段样品感官品质,并计算样品儿茶素苦涩味指数,结果表明,发酵6 h和8 h综合品质
无形资产信息是投资者评价企业尤其是高新技术企业价值的关键,会计报表使用者非常关注企业无形资产信息披露的情况。但我国高新技术企业普遍存在披露意愿不强、披露范围不足、披露结构不合理等问题。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是无形资产的不确定性以及我国现行会计准则规定的局限性等。推动高新技术企业无形资产信息披露的改进和完善,需要扩大披露范围、完善公允价值计量环境与加强外部监督等,使其更准确地反映企业价值。
分别采取热风、滚筒、日光、真空和冷冻等5种干燥工艺制作红茶样品,考察不同干燥工艺红茶的感官品质、滋味和香气成分的差异。结果显示,冷冻干燥的红茶滋味鲜甜,香气甜醇,略带花香;冷冻干燥红茶儿茶素含量达44.85 mg/g、茶黄素含量达0.28%、氨基酸含量达3.67%,化学鉴定品质得分84.87,均高于其他干燥方式;在热风干燥、滚筒干燥、日光干燥和冷冻干燥的红茶中,具有木香、兰花香、果实香的芳樟醇及其
奥地利旅行家伊达·普法伊法是世界上第一个环球旅行的女性。她的游记《一位女士的环球之旅》从独特的女性视角描绘了一幅既野蛮又华丽的中国文化景观,深刻影响了当时欧洲民众对中国文化的想象。本文尝试以性别、阶级、种族为切入点,分析普法伊法《一位女士的环球之旅》中的中国形象,从形象表征的意指实践揭示背后复杂的历史成因和投射的多重文化政治意蕴,进而探讨中国文化在参与欧洲文化身份建构的角色,并探讨现代化进程中异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