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初读课文,我们往往喜欢把字词从文本中拣出来,带领学生一个一个读正确,再交流一下词意,然后重点分析课文内容。那些带着母体肤温和体香的字词,就这样成了孤独的个体,失去了意蕴和生命力。驻足凝视,发现那些隐藏在文本中的字眼、词语,星星点点、光焰柔和、魅力四射,就像朱自清笔下的野花,遍地是,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不起眼,但读到深处,却能使之与文本形成一种贯通的气息,在字里行间奏响和谐涌动的韵律。
一、于字词扩散中阅微知著
初读《三打白骨精》,调皮的孩子问道:“孙悟空神通广大,为什么要三打,白骨精才就犯?一棒了结多干脆?”对呀,何不抓住这个不起眼的“三”字,扩散开去,带领学生开展一次研究性阅读呢?
我工工整整地在黑板上写了一个大大的“三”,学生大声齐读:“三——”
“知道三的意思吗?”
生:“三次,表示数量。”“表示次数多,多次。”
“我们离不开三,你平时用到过吗?”
生:“三五成群、韦编三绝、三番五次、三顾茅庐……”
生:“《西游记》里有很多故事都用三,《三借芭蕉扇》《坎途逢三难》《斗法除三怪》”。
在看似闲散的扩散中,“三”的阅读价值,转化成为“语言文字的运用”。
那么,这篇课文中还有谁离不开三呢?学生发现,白骨精的狡诈多变就是通过“三”表现的:第一次:“白骨精不胜欢喜,自言自语道:“造化!造化!都说吃了唐僧肉可以长生不老。今天机会来了!”就摇身变作美貌的村姑,拎了一罐斋饭,径直走到唐僧面前,说是特地来请他们用斋的。”第二次:“山坡上闪出一个年满八旬的老妇人,手拄着弯头竹杖,一步一声地哭着走来。”第三次:“白骨精不甘心就这样让唐僧走了,又变成一个白发老公公,假装来找他的妻子和女儿。”一而再、再而三地变化多端,把白骨精这一人物形象刻画得栩栩如生、入木三分。如果,白骨精只出现一次,孙悟空一棒就把她打死,能表现白骨精的特点吗?显然不能。能表现小说情节的一波三折、引人入胜吗?显然不能。同样,孙悟空、唐僧的性格特点也离不开“三”的巧妙安排。“三”,让《西游记》中各种人物形象更加丰满,更加立体。
维果茨基说:“词语只有获得了感性的个人含义而不是单纯作为概念存在的时候,它才能成为个体生命中一个生机勃勃的细胞。”是的,读字词,仅仅要求学生做到字正腔圆是不够的,还需引导学生结合课文内容和语境,一边读一边用心听,用心想。由词语扩散开去,读到意想不到的深意,洞悉人物的情感,体会作者的用意。由词语扩散开去,倾听也罢,凝视也罢,联想也罢,终究是对文本的阅微知著。这是一种智慧。词语可以扩散成词串,可以扩散成画面,可以扩散成心声,扩散成学生与文本的共鸣。这是一种无痕的点化、熏习、顺应,是一种对基础的历练。
二、于词语复唱中见得亲切
“词语复唱”,借鉴于诗歌或散文创作中“复沓”的艺术表现手法。抓住一个关键词语巧穿妙引,指导学生反复朗读,细细品读。在一唱三叹中,让学生沉浸其中,将理解感受引向深入,让课堂充满诗意的回环之美。
相信,《爱如茉莉》这篇课文中简单平凡、真切无私、散发缕缕幽香的爱时常弥漫在我们的心间。课文中人物的一个动作、一句话甚至一个眼神, (下转第103页)(上接第99页)都流露出茉莉般淡淡的真情。第一层次,带领学生“抓细节”,真切体会生活中平淡却感人的真爱,触摸“爱如茉莉”的淡淡味道,出示最后一段“哦,爱如茉莉,爱如茉莉。”学生以读代讲,留下具象。第二层次,“品词语”感受作者在遣词造句方面的独具匠心,用感情去激发语言,体会语言的温度。再默读最后一段,“哦,爱如茉莉,爱如茉莉。”品味作者语言的妙处。第三层次,“悟景物”:初升的阳光从窗外悄悄地探了进来,轻轻柔柔地笼罩着他们。一切都是那么静谧美好,一切都浸润在生命的芬芳与光泽里。画面美,语言美,意境美,心灵更美。无论是老师还是学生都是一种很静的感觉。此时,再读“哦,爱如茉莉,爱如茉莉。”此处无声胜有声。正如宋人陈善所言:“读书须知出入法。始当求所以入,终当求所以出。见得亲切,此是入书法;用得透脱,此是出书法。”“词语复唱”可为“见得亲切”的一种入书之法吧。
三、于词语画面中回归“言语”
当文本语言未进入学生的话语系统时,教师要寻找一条便捷之道,让学生得到高品位的文本语言调整。将词语读成画面,将画面读成“言语”,就是一种诗意言语的敞亮和回归。《姥姥的剪纸》语言文字朴素鲜活,独具画面感。走进文字别有洞天的秘境,感受其魅力,可为进一步感受作者的情感世界做铺垫。尤其是品读课文第6自然段:是的,庄稼人都图个吉利,姥姥对“喜鹊登枝”最熟悉不过了。数九隆冬剪,三伏盛夏剪,日光下剪,月光下剪,灯光下剪,甚至摸黑剪。姥姥的手就是眼睛,好使的剪刀就像她两根延长的手指。先让学生看一看这段文字中出现了几个“剪”? 体会到了什么。(熟能生巧)然后出示改写后的小诗:
数九隆冬剪,
三伏盛夏剪,
日光下剪,
月光下剪,
灯光下剪,
甚至摸黑剪。
姥姥的手就是眼睛,好使的剪刀就像她两根延长的手指。
每一个“剪”就像一幅画,读着读着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学生通过个别读、分组读,齐读,走进了一幅幅画面中。读着读着,仿佛看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学生联系课文内容交流:
大雪纷飞,寒风刺骨,姥姥正在窗格前为左邻右舍剪 五谷丰登呢!
夜深人静,月光皎洁,姥姥还在静谧美好的月光下剪喜鹊登枝呢!
夏日炎炎,挥汗如雨,姥姥正在屋檐下为我剪各种老牛小兔呢!
那剪刀行在纸上的唰唰声悦耳至极,让人百听不厌!
这就是散文语言的特色:优美形象,韵律回旋,如诗如画。此时,学生的言语敞亮起来,内心敞亮起来,朗读也敞亮起来。他们在悠扬的《姑苏行》音乐声中,再读这段文字时,读出了文字的美,读出了文字的雅,读出了“诗意”。
【作者单位:苏州工业园区星海小学 江苏】
一、于字词扩散中阅微知著
初读《三打白骨精》,调皮的孩子问道:“孙悟空神通广大,为什么要三打,白骨精才就犯?一棒了结多干脆?”对呀,何不抓住这个不起眼的“三”字,扩散开去,带领学生开展一次研究性阅读呢?
我工工整整地在黑板上写了一个大大的“三”,学生大声齐读:“三——”
“知道三的意思吗?”
生:“三次,表示数量。”“表示次数多,多次。”
“我们离不开三,你平时用到过吗?”
生:“三五成群、韦编三绝、三番五次、三顾茅庐……”
生:“《西游记》里有很多故事都用三,《三借芭蕉扇》《坎途逢三难》《斗法除三怪》”。
在看似闲散的扩散中,“三”的阅读价值,转化成为“语言文字的运用”。
那么,这篇课文中还有谁离不开三呢?学生发现,白骨精的狡诈多变就是通过“三”表现的:第一次:“白骨精不胜欢喜,自言自语道:“造化!造化!都说吃了唐僧肉可以长生不老。今天机会来了!”就摇身变作美貌的村姑,拎了一罐斋饭,径直走到唐僧面前,说是特地来请他们用斋的。”第二次:“山坡上闪出一个年满八旬的老妇人,手拄着弯头竹杖,一步一声地哭着走来。”第三次:“白骨精不甘心就这样让唐僧走了,又变成一个白发老公公,假装来找他的妻子和女儿。”一而再、再而三地变化多端,把白骨精这一人物形象刻画得栩栩如生、入木三分。如果,白骨精只出现一次,孙悟空一棒就把她打死,能表现白骨精的特点吗?显然不能。能表现小说情节的一波三折、引人入胜吗?显然不能。同样,孙悟空、唐僧的性格特点也离不开“三”的巧妙安排。“三”,让《西游记》中各种人物形象更加丰满,更加立体。
维果茨基说:“词语只有获得了感性的个人含义而不是单纯作为概念存在的时候,它才能成为个体生命中一个生机勃勃的细胞。”是的,读字词,仅仅要求学生做到字正腔圆是不够的,还需引导学生结合课文内容和语境,一边读一边用心听,用心想。由词语扩散开去,读到意想不到的深意,洞悉人物的情感,体会作者的用意。由词语扩散开去,倾听也罢,凝视也罢,联想也罢,终究是对文本的阅微知著。这是一种智慧。词语可以扩散成词串,可以扩散成画面,可以扩散成心声,扩散成学生与文本的共鸣。这是一种无痕的点化、熏习、顺应,是一种对基础的历练。
二、于词语复唱中见得亲切
“词语复唱”,借鉴于诗歌或散文创作中“复沓”的艺术表现手法。抓住一个关键词语巧穿妙引,指导学生反复朗读,细细品读。在一唱三叹中,让学生沉浸其中,将理解感受引向深入,让课堂充满诗意的回环之美。
相信,《爱如茉莉》这篇课文中简单平凡、真切无私、散发缕缕幽香的爱时常弥漫在我们的心间。课文中人物的一个动作、一句话甚至一个眼神, (下转第103页)(上接第99页)都流露出茉莉般淡淡的真情。第一层次,带领学生“抓细节”,真切体会生活中平淡却感人的真爱,触摸“爱如茉莉”的淡淡味道,出示最后一段“哦,爱如茉莉,爱如茉莉。”学生以读代讲,留下具象。第二层次,“品词语”感受作者在遣词造句方面的独具匠心,用感情去激发语言,体会语言的温度。再默读最后一段,“哦,爱如茉莉,爱如茉莉。”品味作者语言的妙处。第三层次,“悟景物”:初升的阳光从窗外悄悄地探了进来,轻轻柔柔地笼罩着他们。一切都是那么静谧美好,一切都浸润在生命的芬芳与光泽里。画面美,语言美,意境美,心灵更美。无论是老师还是学生都是一种很静的感觉。此时,再读“哦,爱如茉莉,爱如茉莉。”此处无声胜有声。正如宋人陈善所言:“读书须知出入法。始当求所以入,终当求所以出。见得亲切,此是入书法;用得透脱,此是出书法。”“词语复唱”可为“见得亲切”的一种入书之法吧。
三、于词语画面中回归“言语”
当文本语言未进入学生的话语系统时,教师要寻找一条便捷之道,让学生得到高品位的文本语言调整。将词语读成画面,将画面读成“言语”,就是一种诗意言语的敞亮和回归。《姥姥的剪纸》语言文字朴素鲜活,独具画面感。走进文字别有洞天的秘境,感受其魅力,可为进一步感受作者的情感世界做铺垫。尤其是品读课文第6自然段:是的,庄稼人都图个吉利,姥姥对“喜鹊登枝”最熟悉不过了。数九隆冬剪,三伏盛夏剪,日光下剪,月光下剪,灯光下剪,甚至摸黑剪。姥姥的手就是眼睛,好使的剪刀就像她两根延长的手指。先让学生看一看这段文字中出现了几个“剪”? 体会到了什么。(熟能生巧)然后出示改写后的小诗:
数九隆冬剪,
三伏盛夏剪,
日光下剪,
月光下剪,
灯光下剪,
甚至摸黑剪。
姥姥的手就是眼睛,好使的剪刀就像她两根延长的手指。
每一个“剪”就像一幅画,读着读着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学生通过个别读、分组读,齐读,走进了一幅幅画面中。读着读着,仿佛看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学生联系课文内容交流:
大雪纷飞,寒风刺骨,姥姥正在窗格前为左邻右舍剪 五谷丰登呢!
夜深人静,月光皎洁,姥姥还在静谧美好的月光下剪喜鹊登枝呢!
夏日炎炎,挥汗如雨,姥姥正在屋檐下为我剪各种老牛小兔呢!
那剪刀行在纸上的唰唰声悦耳至极,让人百听不厌!
这就是散文语言的特色:优美形象,韵律回旋,如诗如画。此时,学生的言语敞亮起来,内心敞亮起来,朗读也敞亮起来。他们在悠扬的《姑苏行》音乐声中,再读这段文字时,读出了文字的美,读出了文字的雅,读出了“诗意”。
【作者单位:苏州工业园区星海小学 江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