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创业教育体系设计与课程设置探索

来源 :湖北教育·领导科学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34412148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几年,高校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已成为整个社会关注的热点和焦点。如何解决目前我国面临的大学生就业问题,寻求解决就业问题的突破口,成为各高校就业工作的重中之重。对大学生进行创业教育以缓解大学生就业压力,无疑是一条行之有效的途径。
  一、开展创业教育的必要性
  创业教育,从广义上讲,就是培养具有首创精神、开拓意识、创业能力、社交和管理才能的开创性个人的教育实践活动;从狭义上讲,是关于创造一个新职业或新的工作岗位的教育教学实践活动。其核心与内涵是关于人的创造性、开创性、事业心与开拓能力的研究。对大学生开展创业教育的必要性主要有以下几点:
  1. 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的有效途径。近年来,随着高校大规模的扩招,在校大学生人数急剧上升,毕业生人数逐年增加,而大学生就业形势却不容乐观。而提倡“以创业促就业”的创业教育,通过毕业生开展创业活动自主就业,是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的一个重要途径。
  2. 提高大学生自主创业能力。近年来,在国家和地方各种优惠政策的大力支持下,不少大学生毕业后进行了自主创业,而真正成功的并不多,其主要原因在于大多数大学毕业生自主创业能力较弱。这种创业能力包括积极的创业意识、良好的创业心理品质、合理的创业知识结构、开拓创新能力、艰苦创业精神、必要的专业职业能力与经营管理能力等。开展大学生创业教育是提高大学生创业能力的必要手段。
  3. 高等教育自我完善和高校发展的需要。在发达国家,大学生毕业三年内自主创业率高达20%左右,而我国则不足2%,这显然与创业教育水平有关。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创业教育还很不成熟,仍处于初级阶段,尚未把创业教育纳入学科专业教学体系,创业教育仅为就业指导的一项补充内容,或者仅以“创业大赛” 的形式进行,相关的学术研究和师资培训也十分缺乏。因此,高校要提高教育水平、完善教育体系,探索并发展创业教育是十分必要的。
  4. 促进经济发展的需要。彼得·德鲁克早在1985年就提出了创业型经济这一概念,他指出现代经济的支撑力量已经不再是为民众所熟悉的传统500强企业了,数量众多的创业型企业日益成为现代经济的动力之源,并创造了90%以上的新增就业。对大学生开展创业教育,通过高校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改革以及第二课堂活动的开展,不断增强大学生的创业意识、创业精神和创业能力,并将其内化成大学生自身的素质,提高大学生对经济发展中新机会的识别评估和捕捉能力,也是促进我国经济发展的需要。
  二、我国创业教育的开展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2002年4月,教育部确定了创业教育试点院校,明确提出将创业教育作为MBA教育的重要方向。各院校纷纷开设了各种指导学生创业的课程和培训,但是,在各类院校争相开展创业教育的过程中,仍存在以下问题:
  1. 缺乏对创业教育的正确认识。受传统思想的影响,对创业教育还有各种不同的认识。第一,认为创业是毕业以后的事情,因此,大学期间不存在创业教育问题;第二,认为创业教育是实践性很强的教育模式,应当边学习边创业,才能取得效果,否则,就不要实施什么创业教育;第三,认为创业教育是针对具有创业能力和创业兴趣的大学生实施的,与其他大学生无关;第四,认为创业教育是一种创新教育,高不可攀、很难实现;第五,认为创业教育的实施具有极强的功利性,其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开创新企业,而不单纯是创业素质的培养。
  2. 缺乏系统的创业教育学科体系建设。现阶段,虽然很多院校都开设了“创业管理”等课程,但是较为全面、系统的创业教育学科体系还没有建立起来。
  3. 缺乏个性化教育模式,教学方法单一。受传统的教育教学方法的影响,创业教育教学模式、教学方法还比较单一和僵化,没有实现培养模式的多样化与培养方案的个性化的有机统一,没有实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有机统一,没有实现课程设计、毕业设计与培养学生的创业教育目标的有机统一,没有实现创业教育目标与创业精神、创业能力的有机统一。
  4. 教师的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缺乏有机结合。实施创业教育的高等学校,通常是以学校的理论教师为主,同时聘请校外的一部分兼职教师。这种模式下,创业教育主讲师资属于“学院派”师资,主要来自“负责学生就业” 的行政部门和“负责商业管理类教学”的教学部门。这些师资大多缺乏创业实战经验,甚至没有在企业就业的经历,教学效果有待提高。
  5. 扶持体系不够健全。目前,各地已经出台了一系列鼓励大学生创业的政策和措施,涉及小额贷款、税收优惠、创业培训、创业指导、项目资助等诸多方面。但这些措施缺少衔接和系统性,还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创业扶持体系。
  三、大学生创业教育体系的构建
  1. 创业教育目标体系的构建。中国创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和要求,是创业教育课程设置及其评价的基本依据,是创业教育选择教育内容、明确教育方法、实施教育举措的出发点和归宿点。设计创业教育目标的实质是确定这种教育理念和教育实践的基本价值取向。我国在创业教育基本价值取向上大致有两种选择,即功利性创业教育目标和非功利性创业教育目标。功利性的教育目标主要强调创业带动就业的作用,尤其在我国现阶段大学生就业困难的情况下,创业教育目标的功利性非常明显。在这种目标指引下的创业教育注重创业技能培训、相关经济法律的学习等,如税法、公司法等。而非功利性的创业教育目的更关注学生创业素质、创业精神的培养,该观点认为创业行为不仅产生于新企业的创办,也同样发生与企业发展过程中的创新性、创造性决策行为。该目标指引下的创业教育更注重大学生的创业思维、素质与精神的培养。
  2. 创业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传统的课程设计方法最大的缺点是传授的知识是支离破碎的,课程与课程之间没有交集,这与创业者的素质要求相反。对此有人提出了“圆形课程设计方法”并将其应用在创业课程的设计上。在创业教育过程中,首先从圆形的最外面开始,让学生了解商业活动如何与战略联盟、资源网络发生联系;创业教育的第二层次才是课程,并且课程与课程之间有所交叉,没有明显的边界,课程的安排主要围绕着商业计划进行。创业教育的第三层次是与创业者个人兴趣、学校不同培养模式有关的课程。我国高校应当结合自身学科和专业特点设计创业教育的课程体系。在此过程中,既要考虑和突出专业知识与技能,又要兼顾创业类知识、技能的学习与实践,要把第一门课程创建成有强烈吸引力的、成功的创业学启蒙课程(通常这门课程应当是“新企业创立”或是“创业管理”)。这门课程主要关注创业者、商机和资源三个方面并通过一个创业计划把它们有机结合起来,达到整体优化课程体系的目的。
  3. 非课程创业实践活动体系。非课程创业实践活动体系主要指高校通过建立“创业中心”,用来协调非课程性质的创业活动与创业实践项目,创业实践是一种最能体现创业教育特点和性质的教育方式。因为创业能力不可能依靠纯粹的创业理论知识的学习自动形成,只有通过创业实践课程的熏陶和磨炼,才能丰富大学生的创业知识,将来大学生在面对新的情况和问题时,才能选择可用的创业信息,进行创业。这就要求高校在教育中重视与企业的横向联合,或联合劳动就业服务中心,建立大学生创业实训平台与大学生创业园区,拿出自主创业资金,对学生的创业项目实施一定的资助。在指导大学生选择创业项目、创业过程、创业后续资金、销售推广和企业管理等问题上,学校要给予指导、支持。
  责任编辑:闵之杰
其他文献
2020年9月1日是上飞公司70周年的纪念日.我大学毕业后在上飞厂工作了35年,直到2008年5月底退休,参加了飞机修理、研制运10飞机、改革开放后军转民的各项民品的开发、组装MD82
期刊
为解决“三农”问题,1995年江苏省丰县实施“雏鹰工程”,率先招聘大学生担任农村基层干部,这使得大学生村官一开始就与“三农”结下了不解之缘。在国家及地方政策的推动下,大学生
学位
一、科学领导观文化意蕴的时代性我们党的领导经验证明,只有把科学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转化为具体的文化模式,才能从根本路线上,调动和凝聚各方力量,沿着正确的方向和道路,不
学位
2020年9月,上飞公司迎来了70岁生日.在这70年里,上飞公司由小到大,由一个最初的飞机修理厂成长为一个比较现代化的大型民用飞机制造企业.从第一架大型喷气客机运10研制,到ARJ
期刊
在进行油气运输的时候,主要的方法就是管道运输,如今人们对于油气的需求量持续提升,对于油气管道有着较高的要求.现阶段我国管道运输技术持续发展和进步,要想提升油气运输的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政治1日市委召开市级领导班子、领导干部会议部署做好“三讲”教育第四阶段工作。3日徐匡迪与部分国有工业小企业负责人座谈并到企业专题调研,推动小企业改革发展。9日本市举行理
建设和谐校园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谐校园是指构成学校各部分、各方面因素的动态平衡,即科学治校、民主治校、依法治校的水平不断提高;学校教学质量、结构、环境等要素不断优化;教师与学生的能力和素质不断提升,各方面的积极性得到充分发挥;干群之间、教师之间、师生之间互相理解、互相尊重,平等相待;不同岗位之间相互协作、诚实守信、勤奋敬业,形成合力;校园秩序井然,教学科研秩序良好;师生精神面貌
设n为无平方因子的正奇数,利用同余、勒让德符号的性质及初等数论方法,研究了椭圆曲线y2=nx(x2+256)整数点解的分布.证明了该曲线方程当n=3时,仅有2个整数点(x,y)=(0,0)和(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