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宋代陶瓷中,常见一类仿古器,这些器物在器形或纹饰上模仿青铜器(对于宋代仿古陶瓷所模仿的青铜器对象,通常认为是商周时期的青铜器,而在实际情况中,有些仿古并非来自商周时期,如樽式炉明显是模仿流行于汉代的樽。而又有一些形制则不是来自于青铜器,而是玉器,如琮式瓶,对于其形制来源学界未有定论,参见谢明良《琮瓶的变迁》,《故宫学术季刊》第二十三卷第一期,2005),呈现出独特的面貌,是研究宋代陶瓷不可回避的重要环节。
笔者通过整理宋代各窑系所生产的仿古的陶瓷器物,结合学界对宋代金石学、古器物学和复古潮流的研究,试图对该类宋代仿古陶瓷的性质、功能进行讨论,并对若干问题进行探讨。
这里先根据不同器形和纹饰进行分类,寻找出其形制来源,其次对宋代不同窑系进行考察,对各窑系仿古陶瓷的生产情况做一介绍。各窑系的典型器物,尽量采用科学的考古发掘品,个别于科学考古发掘中未见的则采用各公立博物馆有明确断代的藏品。为避免理解上的误解以及行文的流畅,文中论及相关窑系时,传世品以其所藏公立博物馆的断代断窑系为准,如传世汝窑;考古发掘品以其遗址名称为准,如清凉寺窑、张公巷窑、郊坛下窑以及老虎洞窑。
宋代常见仿青铜陶瓷的种类
宋代仿青铜陶瓷的器形
鬲式炉
鬲的用途与鼎相似,主要用于烹煮的青铜炊器。在宋代的仿古陶瓷中,鬲式炉是比较常见的一种。宋代陶瓷鬲式炉的基本形制是:圆口,宽沿平折,直颈,扁圆腹,三足,腹与足背饰有三角形突脊。
宋代生产有陶瓷鬲式炉的窑系包括:郊坛下窑(图一,图选自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等编《南宋官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6)、老虎洞窑(图二,图选自杜正贤主编《杭州老虎洞窑址瓷器精选》,文物出版社,2002)、龙泉窑(图三,图选自朱伯谦《龙泉窑青瓷》,艺术家出版社,1998)、越窑(图四,图选自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编《寺龙口越窑址》,文物出版社,2002)、吉州窑(图五,图选自彭明瀚《雅俗之间——吉州窑》,文物出版社,2007)。
鼎式炉
鼎流行于商周时期,主要用于烹煮的青铜炊器。鼎的类型较多,分类比较复杂。宋代仿古陶瓷中,鼎式炉的基本形制为三足鼎式炉,特点为双耳、三足、圆鼎身,三足背饰三角形突脊。
宋代生产有鼎式炉的窑系包括:耀州窑(图六,图选自陕西省考古研究所、耀州窑博物馆《宋代耀州窑址》,文物出版社,1998)、郊坛下窑(图七,图选自《南宋官窑》)、老虎洞窑(图八,图选自《杭州老虎洞窑址瓷器精选》)、龙泉窑(图九,图选自《龙泉窑青瓷》)、越窑(图十,图选自《寺龙口越窑址》)、吉州窑(图十一,图选自《雅俗之间一吉州窑》)。
樽式炉
樽是流行于汉代的盛酒器,有盆形和筒形两大类,质地有青铜器、釉陶器、漆器等,本文所讨论的樽为筒形樽。宋代仿古陶瓷中,仿樽的器物为樽式炉,其形制特点为:筒形身、三足,筒形身一般饰有弦纹。
宋代生产有樽式炉的窑系有:传世汝窑(图十二,图选自李辉柄主编《中国美术分类全集——中国陶瓷全集7宋(上)》,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00)、清凉寺窑(图十三,图选自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宝丰清凉寺汝窑》,大象出版社,2008)、定窑(图十四,图选自《中国陶瓷全集》第七卷宋·上)、传世官窑(图十五,图选自台北故宫博物院编辑委员会《千禧年宋代文物大展》,台北故宫博物院,2000年)、郊坛下窑(图十六,图选自《南宋官窑》)、老虎洞窑(图十七,图选自《杭州老虎洞窑址瓷器精选》)、龙泉窑(图十八,图选自《龙泉窑青瓷》)。
簋式炉
簋是用于盛黍稷的青铜盛食器,朱凤瀚对簋的类型学分类标准是簋腹部的形制(朱凤瀚《中国青铜器综论》,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而宋代仿古陶瓷中仿照簋的为簋式炉,其形制特点为:鼓腹、双半环耳,圆圈足。
宋代生产有簋式炉陶瓷器物的窑系有:定窑(图十九,图选自台北故宫博物院编辑委员会《定窑白瓷特展图录》,台北故宫博物院,1987)、传世官窑(图二十,图选自《千禧年宋代文物大展》)、郊坛下窑(图二十一,图选自《南宋官窑》)。
贯耳瓶
壶是流行于西周至汉代的青铜酒器,有多种形制,其中一种在颈部两侧有上下贯通的双耳。在宋代的此类器物中,口较窄小的常被称为“瓶”,口腹均较大的常被称为“壶”,壶与瓶在此暂不做区分,而以贯耳特征来考察。
宋代生产有贯耳瓶的窑系有:传世官窑(图二十二,图选自《千禧年宋代文物大展》)、郊坛下窑(图二十三,图选自《南宋官窑》)、龙泉窑(图二十四、图二十五,图选自朝日新闻社文化企画局文化企画部《封印された南宋陶磁展》,朝日新闻社,1998)。
琮式瓶
琮是流行于新石器时代至商周的玉石器,形制特点为外方内圆、管状。新石器时代的玉琮在不同的考古学文化具有不同的形制特点。
宋代的陶瓷琮式瓶的形制特征与玉石琮一致,呈外方内圆、管状。但是宋代琮式瓶的来源,学界仍未有定论,谢明良对宋代琮式瓶的形制有细致的分类,并考证了在宋代对于“琮”的概念,从而得出宋人概念中的“琮”与当今考古学界的“琮”全然不同的结论,因此,对于宋代陶瓷琮式瓶的形制来源,目前尚无法得出有力的结论(谢明良《琮瓶的变迁》,《故宫学术季刊》第二十三卷第一期,2005)。
宋代生产有琮式瓶的窑系有:传世官窑(图二十六,图选自《千禧年宋代文物大展》)、郊坛下窑(图二十七,图选自《南宋官窑》)、龙泉窑(图二十八,图选自《封印された南宋陶磁展》)。
觚
觚是流行于殷商时期的青铜酒器,宋代陶瓷觚的形制特点为:喇叭形口、直把、喇叭形足,把与足上通常饰有四道突起的锯齿状扉棱。
宋代生产有陶瓷觚的窑系有:郊坛下窑(图二十九,图选自《南宋官窑》)、老虎洞窑(图三十,图选自《杭州老虎洞窑址瓷器精选》)。
笔者通过整理宋代各窑系所生产的仿古的陶瓷器物,结合学界对宋代金石学、古器物学和复古潮流的研究,试图对该类宋代仿古陶瓷的性质、功能进行讨论,并对若干问题进行探讨。
这里先根据不同器形和纹饰进行分类,寻找出其形制来源,其次对宋代不同窑系进行考察,对各窑系仿古陶瓷的生产情况做一介绍。各窑系的典型器物,尽量采用科学的考古发掘品,个别于科学考古发掘中未见的则采用各公立博物馆有明确断代的藏品。为避免理解上的误解以及行文的流畅,文中论及相关窑系时,传世品以其所藏公立博物馆的断代断窑系为准,如传世汝窑;考古发掘品以其遗址名称为准,如清凉寺窑、张公巷窑、郊坛下窑以及老虎洞窑。
宋代常见仿青铜陶瓷的种类
宋代仿青铜陶瓷的器形
鬲式炉
鬲的用途与鼎相似,主要用于烹煮的青铜炊器。在宋代的仿古陶瓷中,鬲式炉是比较常见的一种。宋代陶瓷鬲式炉的基本形制是:圆口,宽沿平折,直颈,扁圆腹,三足,腹与足背饰有三角形突脊。
宋代生产有陶瓷鬲式炉的窑系包括:郊坛下窑(图一,图选自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等编《南宋官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6)、老虎洞窑(图二,图选自杜正贤主编《杭州老虎洞窑址瓷器精选》,文物出版社,2002)、龙泉窑(图三,图选自朱伯谦《龙泉窑青瓷》,艺术家出版社,1998)、越窑(图四,图选自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编《寺龙口越窑址》,文物出版社,2002)、吉州窑(图五,图选自彭明瀚《雅俗之间——吉州窑》,文物出版社,2007)。
鼎式炉
鼎流行于商周时期,主要用于烹煮的青铜炊器。鼎的类型较多,分类比较复杂。宋代仿古陶瓷中,鼎式炉的基本形制为三足鼎式炉,特点为双耳、三足、圆鼎身,三足背饰三角形突脊。
宋代生产有鼎式炉的窑系包括:耀州窑(图六,图选自陕西省考古研究所、耀州窑博物馆《宋代耀州窑址》,文物出版社,1998)、郊坛下窑(图七,图选自《南宋官窑》)、老虎洞窑(图八,图选自《杭州老虎洞窑址瓷器精选》)、龙泉窑(图九,图选自《龙泉窑青瓷》)、越窑(图十,图选自《寺龙口越窑址》)、吉州窑(图十一,图选自《雅俗之间一吉州窑》)。
樽式炉
樽是流行于汉代的盛酒器,有盆形和筒形两大类,质地有青铜器、釉陶器、漆器等,本文所讨论的樽为筒形樽。宋代仿古陶瓷中,仿樽的器物为樽式炉,其形制特点为:筒形身、三足,筒形身一般饰有弦纹。
宋代生产有樽式炉的窑系有:传世汝窑(图十二,图选自李辉柄主编《中国美术分类全集——中国陶瓷全集7宋(上)》,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00)、清凉寺窑(图十三,图选自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宝丰清凉寺汝窑》,大象出版社,2008)、定窑(图十四,图选自《中国陶瓷全集》第七卷宋·上)、传世官窑(图十五,图选自台北故宫博物院编辑委员会《千禧年宋代文物大展》,台北故宫博物院,2000年)、郊坛下窑(图十六,图选自《南宋官窑》)、老虎洞窑(图十七,图选自《杭州老虎洞窑址瓷器精选》)、龙泉窑(图十八,图选自《龙泉窑青瓷》)。
簋式炉
簋是用于盛黍稷的青铜盛食器,朱凤瀚对簋的类型学分类标准是簋腹部的形制(朱凤瀚《中国青铜器综论》,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而宋代仿古陶瓷中仿照簋的为簋式炉,其形制特点为:鼓腹、双半环耳,圆圈足。
宋代生产有簋式炉陶瓷器物的窑系有:定窑(图十九,图选自台北故宫博物院编辑委员会《定窑白瓷特展图录》,台北故宫博物院,1987)、传世官窑(图二十,图选自《千禧年宋代文物大展》)、郊坛下窑(图二十一,图选自《南宋官窑》)。
贯耳瓶
壶是流行于西周至汉代的青铜酒器,有多种形制,其中一种在颈部两侧有上下贯通的双耳。在宋代的此类器物中,口较窄小的常被称为“瓶”,口腹均较大的常被称为“壶”,壶与瓶在此暂不做区分,而以贯耳特征来考察。
宋代生产有贯耳瓶的窑系有:传世官窑(图二十二,图选自《千禧年宋代文物大展》)、郊坛下窑(图二十三,图选自《南宋官窑》)、龙泉窑(图二十四、图二十五,图选自朝日新闻社文化企画局文化企画部《封印された南宋陶磁展》,朝日新闻社,1998)。
琮式瓶
琮是流行于新石器时代至商周的玉石器,形制特点为外方内圆、管状。新石器时代的玉琮在不同的考古学文化具有不同的形制特点。
宋代的陶瓷琮式瓶的形制特征与玉石琮一致,呈外方内圆、管状。但是宋代琮式瓶的来源,学界仍未有定论,谢明良对宋代琮式瓶的形制有细致的分类,并考证了在宋代对于“琮”的概念,从而得出宋人概念中的“琮”与当今考古学界的“琮”全然不同的结论,因此,对于宋代陶瓷琮式瓶的形制来源,目前尚无法得出有力的结论(谢明良《琮瓶的变迁》,《故宫学术季刊》第二十三卷第一期,2005)。
宋代生产有琮式瓶的窑系有:传世官窑(图二十六,图选自《千禧年宋代文物大展》)、郊坛下窑(图二十七,图选自《南宋官窑》)、龙泉窑(图二十八,图选自《封印された南宋陶磁展》)。
觚
觚是流行于殷商时期的青铜酒器,宋代陶瓷觚的形制特点为:喇叭形口、直把、喇叭形足,把与足上通常饰有四道突起的锯齿状扉棱。
宋代生产有陶瓷觚的窑系有:郊坛下窑(图二十九,图选自《南宋官窑》)、老虎洞窑(图三十,图选自《杭州老虎洞窑址瓷器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