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素质能力教学

来源 :小学教学参考(综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enesi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健康第一”的现代体育精神意识的感召下,小学体育教学全面承载着加强学生的体质技能训练和心理健康发展的任务功能。然而在现实教学中,许多体育教师过于重视体育训练而忽视学生的心理教育层面,从而使得课程教学显现教育功能缺失的现象。再者由于传统观念的习惯性影响,体育课程的实际教学缺乏灵活有效艺术性因素,直接导致校园内普遍发生“学生喜欢体育活动而不喜欢体育教学”的见怪不怪现象。笔者认为,在小学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想卓有成效地开展教育教学活动,必须全面解读和研析小学生的综合发展特征,在“用好教材、超越教材”的基础上,坚持从细微处着手,努力做好战略性文章,为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奠基铺路。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试对此作出一些抛砖引玉的简要阐述。
  一是要坚持用体育精神努力铸造小学生的课程学习品质
  在小学体育教学过程中,执教者在传授课程知识和加强能力训练的同时,应当适时、适量地穿插一些富有趣味性、挑战性和激励性的体育故事和轶闻,在不断增进和丰富小学生体育见识的同时,不仅能够有效迁移小学生的注意力,而且能够变相减轻体能消耗带来的疲劳程度,把自强不息、拼搏进取的体育精神逐步植入到小学生的思想灵魂之中。比如,在一次地区性田径比赛前夕的训练过程中,由于训练强度较大,几十名小运动员在强化训练之中显现出了疲惫和畏难情绪。就在笔者为之忧心之时,其中的一位小运动员发出如此感叹:“不知道奥运会上的那些冠军平时是怎么训练的!”受其启发,笔者为他们讲述了中国田径劲旅“马家军”在1993年曾经横扫国际体坛的神奇故事,而作为“马家军”核心主力的“东方神鹿”王军霞,把沉寂了7年之久的10000米世界纪录猛然提高到41秒96,此举震惊了世界体坛;在1996年的亚特兰大,王军霞以14分59秒88的成绩一举摘下了5000米女子田径的奥运冠军,铸造了中国田径的奥运辉煌。绘声绘色的描述,让小运动员们热血沸腾、士气大振,他们以热情饱满的精神状态再一次投入到训练之中。由此证明,在体育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和学生需要,适量灌输一些体育明星的优秀事迹,并可借助多媒体信息技术直观演示一些体育赛事的精彩片段,能够发挥提振精神、激励人心的作用,以此不断深化学生们的体育学习情感。
  二是要坚持用情境教学不断深化小学生的体育学习情感
  实践表明,情境教学法不仅能够丰富学生的感性思维认识,而且能够有效发挥激发情感、促进思维和启智导行的作用,它在学校教育中不失为一种良好有效的教学手段和现象,可以为教学活动提供无可比拟的有效支撑。以教学情境的创设手段和表现形式来说,可以将其分为生活情境、语言情境、表现情境、音乐情境、游戏情境和模拟情景等几种类型。情境教学法在小学体育教学中有着无比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以喜闻乐见的游戏情境教学为例,笔者从实践中深刻体会到:在小学体育教学中适时开展趣味性游戏活动,不仅能丰富教学内容,激活课程教学状态,而且能够有效地聚集小学生的学习注意力,让他们在愉悦、兴奋的教学情境和安全、开放的学习心境下,既提高学习成效又深受思想品质教育。如小学生的自我控制意识不强,课堂注意力集中时间较短,鉴于此,在课堂教学开始之前,执教者可以开展诸如“看谁反应快”之类的集合小游戏活动,以此快速调整教学状态,从而有效增强小学生的学习组织性和课堂纪律性。再如,在关于小足球的“脚内侧接球”内容教学中,为了有效消除单调训练的枯燥乏味之感,可以将其转换成“推滚实心球”的游戏活动形式,帮助学生在轻松、快乐的体育游戏中同样实现灵活练脚的教学目标。由此可见,通过丰富多彩的情境教学,能够不断激活和逐步深化小学生的体育学习情趣。
  三是要坚持用信息教学全面增强小学生的体育学习信念
  自从以多媒体为主的现代信息技术进入校园并登堂入室以来,其独特先进的优势功能逐步成为教育教学活动的时尚主流和重要辅助手段,为学校教育提供了更为有效的支撑。本文从教学实践中总结认为,把信息技术应用于小学体育教学之中,不仅可以激活小学生的活泼心态,而且在触摸重点、突破难点、有效提升教学质效、增强学生学习信念等方面,都能够发挥积极有效的促进作用。比如,关于“助跑跳远”动作的教学,在传统教学模式中,无论教师怎么手足口并用,反复讲解、反复示范、反复训练,部分学生对一些技术性动作要领就是不能完全理解和掌握,训练动作难以规范到位。自从有了多媒体技术教学的帮衬,笔者对助跑跳远的瞬间动作一方面进行“慢放”“定格”和“回放”,一方面引导小学生认真观察和直接感知,自然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很多类似这样的教学重难点内容就这样迎刃而解,由此逐渐增强了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成功信念。尤其是对于一些体育学困生,笔者往往把他们的一些难以理解的、不易规范的和反复做错的技术性动作进行实录,再通过比较分析和模仿观察,帮助小学生进行了自查自纠、扬长避短和自我提高,促使他们在最短时间内完成了“学习脱贫”的过程,由此,他们亲切地称呼多媒体为“最可爱的老师”。
  综上所述,在学校教育中,激发课程学习兴趣、培养自主学习能力、打造学习精神品质、增强学生成功信念,是实施素质化教学的战略之道和战术之法,这需要引起广大教育工作者的重视和深思。
其他文献
[摘 要]数学教学是思维活动的教学。小学阶段是学生思维能力发展的重要阶段,而学生的思维总是由问题引发的,并在解决问题中得到有效的发展。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既要注重对学生基础知识的教学,又要不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  [關键词]学生;思维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7)30-0024-01  
调适农村小学生的心理素质,培养他们良好的思维品质,促进他们心智能力的发展,是体育教育的重要目的,也是体育教学的基本功能。近年来,本人为改善学生的心智发展,针对中高年级学生“怕、懒、慢”等主要心智障碍,选择教学方法,强化心智疏导和心理辅导,真正遵循学生的“动、乐、活”心理,培养学生的“敢、会、拼”精神,以下是我的实践过程和认识。  一、遵循学生的“动、乐、活”心理,激活课堂学习氛围  1.营造“动”
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一种方式,是学生学习如何表述的一个过程。传统的习作教学理念陈旧,定位太高,模式老化,使得“桎梏”状态下的学生惧怕表达和交流,更谈不上创造和发展。因此,转变教育观念和创新教学方式很有必要。  为了落实课标理念,探索有效的习作教学,我们的区域教研构建了“关注生活,立足教材和课堂,提高习作教学有效性”的研究路径。随着研究的深入,现在的习作教学正在悄悄地转型。  一、【为
英语属于拼音文字语言,字母、单词的形与音之间的联系是非常紧密的。针对英语的这一特点,在小学三年级英语教学过程中,笔者利用英语与汉语拼音之间的近似性,根据正迁移理论,在三年级译林版新教材的“letter time”以及“sound time”部分渗透自然拼读法教授语音知识,渗透单词的构词法和单词音形之间的对应规律,提升学生单词记忆和英语读写水平,提高其语言运用和自学能力。在自然拼读法教学过程中,教师
[摘 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学习英语的重要性日益突出。在城市,英语教育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也相对成熟,我国英语教育已走在世界前端。而在少数民族边远地区,小城镇英语教学仍不容乐观。因此,教师要加强少数民族边远地区小城镇学生的英语教育,必须在基础设施、师资力量等方面加以充实和提高。  [关键词]边远地区;少数民族;英语教育;现状;措施  [中图分类号] G623.3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
[摘 要]导入是英语语篇教学的呈现和准备阶段,这一阶段是决定教学课堂成败的关键。自2014年全面采用新课程后,在认真研读《英语课程标准》的前提下,通过教学工作的积极探索和积累,对新教材课文教学的导入方式进行了归纳和总结,并结合六年级部分单元内容进行了举例和拓展。  [关键词]自身话题导入 资源预测导入 游戏歌曲猜谜导入 目标呈现导入  [中图分类号] G623.3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摘要]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科学探究活动的成效如何,取决于教师对探究材料的选择。因此,在设计科学探究活动时,要根据教材的需要和学生的实际,选择具有生活性、典型性、实效性和启发性等富有结构性的探究材料。这样,才有利于学生顺利开展探究活动,从而提高探究的效能。  [关键词]科学探究;有效性;材料准备;结构性材料  [中图分类号]G623.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摘 要]《品德与社会》与其他学科的不同之处,在于彰显人文精神、生命关怀和人生价值的生命教育。主要以“让危险从我们身边走开”为例,在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培养学生热爱生命、远离危险的意识。  [关键词]生命教育 品德与社会 危险  [中图分类号] G623.1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5)21-083  小学时期是学生德育教育的起始阶段,同时也是学生树立正确人生
[摘 要]情感是挖掘潜能的内在动力,是塑造灵魂的润滑剂,思想品德课离不开情感的教育。在小学思品课教学中,教师要重视情感教学,以情激情、以情动人、以情载理、以情启思,多方位体验情感,促使品德内化。  [关键词]小学思想品德课 情感教学 情感体验  [中图分类号] G623.1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6)27-045  综观小学思想品德课现状,常常会看到这样的现
[摘 要]教材是师生教与学的导向,而思品学科教材的工具性、导向性更高,其“一举一动”都意味深刻,所以研读教材本身是教好这门课程的前提和基础。2016年秋季《品德与生活》教材被《道德与法治》取代,不是同一教材名不同的文字表述,也不是“道德”与“法治”两个内容的叠加,而是将品德课程教学目标聚焦于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下。对于大多数为兼职的思品教师,如何教授这门课程,使得课堂忠实于教材而不偏离课程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