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校园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必须以计算机技术为基础,以网络技术为核心,使校园网络充分应用于高校科研、教学及生活和日常管理等工作中,从而对相关信息进行收集、存储、采集、分析甚至加工、处理等,以此使信息化时代的校园网络能够满足师生不同的应用需求。本文正是在此背景下,通过对校园信息化建设过程中,计算机网络技术的有效运用情况进行分析论述,以此提升信息时代背景下,高校校园信息化建设水平。
关键词:校园 信息化建设 计算机网络 运用
中图分类号:G43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6)09-0050-02
本课题研究的总体构架是基于校园信息化建设中计算机网络的有效运用。按照研究思路,本文首先针对高校数字化校园建设的总体目标进行分析,然后就数字化建设涉及的内容及高校在数字化校园建设过程中的不足进行剖析,最终在上述分析基础上提出可行性对策,以此充分发挥独立学院数字化校园建设的巨大优势,从而使其能够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和信息化工具,建设促使独立学院快速发展的先进教育管理平台。
一、基于计算机网络的校园信息化建设需求
(一)网络稳定性需求
校园信息化建设中,需要以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为基础,保证整个计算机网络架构流程稳定,使其有效满足现阶段我国校园信息化建设的基本需求。比如,在校园计算机网络运行中,某些节点出现网络运行故障时,能使网络迅速切换到相关备用链路,发挥其收敛功能。
(二)校园信息化网络运行时的高性能需求
校园信息化网络的用户是校内学生及教师,采用计算机网络构建校园信息化体系时,应保证校园网高效运行,使各类媒介信息能够进行无障碍传输。
(三)信息化校园网络用户接入与控制需求
高校校园数字化教学都安排于学校机房进行,学生只能用个人独立账号在校园内网络服务器中使用,课外INTERNET访问需计费,故采用计算机网络技术构建校园信息化系统时,在满足教务管理基本需求基础上,要为师生提供畅通无阻的校园信息网络服务。
(四)校园信息化体系安全管理需求
采用计算机网络进行校园信息化体系建设时,应严格禁止学生搭载自建网络服务,避免一号多用。基于计算机网络技术的校园信息化系统应有非法站点访问、过滤和非法言论定位、跟踪及非法言论处理,甚至非法日志审核等功能,通过一卡通业务,为学生提供优质的校园网服务。
二、基于计算机网络的校园信息化建设原则
基于计算机网络的校园信息化建设的主要目的,在于对庞大的信息资源群进行集成化处理。在校园信息体系构建中,应遵循一定的原则,比如优化流程架构、提高系统硬件性能和选取安全运行协议、合理规划虚拟网络等。具体而言,应遵循标准化与开放性原则、稳定性与可靠性原则和可扩展性与易升级性原则及安全性和保密性原则、可管理与可维护性原则、实用性与可行性原则等,促进计算机网络技术在校园信息化体系构建中合理应用。[1]
三、基于计算机网络的校园信息化建设思路
在运用计算机网络技术构建校园信息化系统时,应构建基于计算机网络体系的SOA系统,立足于ESB等基础技术平台,将相关应用服务流程集中到SOA结构中,通过统一的系统建设方案,将不同网络服务协议合成在整个网络服务器中,采用WEB结构形式,为用户提供信息注册及信息发布、信息注销、信息管理及传输等服务。校园信息化综合系统涉及的协议流程及系统信息较多,应基于ESB基础性平台和WEB网络架构,实现信息数据交换,保证校园信息化系统中全部的应用逻辑及应用流程和应用数据等,都可通过数字化校园建设的基本颗粒度要求进行信息封装处理。
四、基于计算机网络的校园信息化建设应用架构分析
(一)计算机网络在校园信息化相关功能实现中的应用
首先,计算机网络在校园信息化教学功能实现方面具有重要价值。比如,将多媒体技术与高端技术设备相结合,能够以更加直观的方式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强化教学效果,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同时,能够实现教育资源共享,不断拓展和开阔学生的眼界。其次,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可实现远程自主教学,使全校师生能够实现资源共享及享受优质的现代化教育服务。另外,在学生综合管理服务过程中,采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可以集校内综合管理服务为一体,将学生的学习资料及校内档案资料和人事部门档案、学校的各种财务报表、学生学习成绩,甚至院校的科研成果和基本的设备、设施等基础信息资料综合在一起,以此实现自动化办公的基本需要。具体应用模式框架主要包括三大模块[2]:
(1)办公管理信息系统。主要集学籍管理、档案管理、教务管理、后勤管理、图书管理、财务管理、邮件管理、研究生管理、资产管理、科研管理、网络视频会议管理以及校友管理和OA系统管理为一体。(2)校园网站系统。主要包括WEB发布系统、BBS公告板、FTP服务以及RADIUS系统。(3)教学管理信息系统。主要包括精品课制作平台、在线考试系统、电子备课系统、网络课程、多媒体课件制作、试题库系统、课件点播系统及VOD系统。以上三大模块统一集成于计算机网络下的校园信息化管理系统中。
(二)计算机网络在校园信息化网络架构设计中的应用
本文研究的校园信息化网络体系,除了上述基本的教学服务管理集成系统外,还基于Intranet形成了覆盖全校教研室及教室、实验室、图书馆、办公室,甚至会议室及师生宿舍、科研室等不同场所的网络系统,对外网络与对内网络有所不同,其主要是与上级部门主管及相关兄弟院校之间进行科学连接,以此为校内、校外展开实时信息互动及沟通交流提供基础,具体服务流程架构主要以Internet为主,将校园信息化网络中的信息中心以及多功能教室和多媒体教室及备课室、办公室、电子图书馆与校外移动办公系统、家庭网络和分校、上级管理部门之间的网络系统相连接,以此构成校园信息化网络总体应用架构。[3]
(三)计算机网络在校园信息化网络体系设计中的应用
本文研究的校园信息化网络总体结构,主要包括功能分层与各层所需要遵循的基本网络运行协议。在采用计算机网络进行校园信息化体系设计时,应先确定核心架构层需要采用的网络传输协议集合,然后对校园网络总体结构进行合理规划。计算机网络连接标准应采用基本的综合布线系统,而计算机网络综合技术应用标准应采用客户/服务器(C/S)与浏览器/Web(B/S)服务器模式,保证相关网络信息的处理能够向周边中心汇聚。在对计算机网络进行总体规划时,应综合考虑计算机系统之间的兼容性与交
互性。具体应注意以下问题:
(1)充分利用计算机网络的互联技术,采用子网规划方式达到统一规划的目的。(2)校园网在信息化体系建设中,应采用总线型及星型结构的网络拓扑形式,将核心设备接入校园主干网络。(3)工作组网属于校园最底层的计算机网络,可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进行合理划分,结合地理位置对组网方式进行灵活调整;为了能够满足校园校校通基本服务需求,应与其他外部网络合理连接;通过校园专用服务器实现不同设备之间的连接,保证整个校园信息化系统安全、稳定运行。
五、结语
总而言之,本文研究的重点在于数字化时代,校园信息化建设中计算机网络的有效运用。本文通过对校园信息化建设的需求分析,对其基本建设原则和相关建设思路进行阐述,最终提出了实践改进对策,从而为校园信息化建设提供了科学的技术指导方案。
参考文献:
[1]赵国栋,王婷婷,阎妍,李志刚.校园信息化应用与发展状况分析——2010年高校信息化调研报告[J].远程教育杂志,2011,29(06):31-38.
[2]江飞君.高校教育信息化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分析[J].浙江海洋学院学报(人文科学版),2010,27(02):126-128.
[3]李多,左婷.基于计算机技术的数字化校园网络设计研究[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32(08):29-32.
关键词:校园 信息化建设 计算机网络 运用
中图分类号:G43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6)09-0050-02
本课题研究的总体构架是基于校园信息化建设中计算机网络的有效运用。按照研究思路,本文首先针对高校数字化校园建设的总体目标进行分析,然后就数字化建设涉及的内容及高校在数字化校园建设过程中的不足进行剖析,最终在上述分析基础上提出可行性对策,以此充分发挥独立学院数字化校园建设的巨大优势,从而使其能够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和信息化工具,建设促使独立学院快速发展的先进教育管理平台。
一、基于计算机网络的校园信息化建设需求
(一)网络稳定性需求
校园信息化建设中,需要以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为基础,保证整个计算机网络架构流程稳定,使其有效满足现阶段我国校园信息化建设的基本需求。比如,在校园计算机网络运行中,某些节点出现网络运行故障时,能使网络迅速切换到相关备用链路,发挥其收敛功能。
(二)校园信息化网络运行时的高性能需求
校园信息化网络的用户是校内学生及教师,采用计算机网络构建校园信息化体系时,应保证校园网高效运行,使各类媒介信息能够进行无障碍传输。
(三)信息化校园网络用户接入与控制需求
高校校园数字化教学都安排于学校机房进行,学生只能用个人独立账号在校园内网络服务器中使用,课外INTERNET访问需计费,故采用计算机网络技术构建校园信息化系统时,在满足教务管理基本需求基础上,要为师生提供畅通无阻的校园信息网络服务。
(四)校园信息化体系安全管理需求
采用计算机网络进行校园信息化体系建设时,应严格禁止学生搭载自建网络服务,避免一号多用。基于计算机网络技术的校园信息化系统应有非法站点访问、过滤和非法言论定位、跟踪及非法言论处理,甚至非法日志审核等功能,通过一卡通业务,为学生提供优质的校园网服务。
二、基于计算机网络的校园信息化建设原则
基于计算机网络的校园信息化建设的主要目的,在于对庞大的信息资源群进行集成化处理。在校园信息体系构建中,应遵循一定的原则,比如优化流程架构、提高系统硬件性能和选取安全运行协议、合理规划虚拟网络等。具体而言,应遵循标准化与开放性原则、稳定性与可靠性原则和可扩展性与易升级性原则及安全性和保密性原则、可管理与可维护性原则、实用性与可行性原则等,促进计算机网络技术在校园信息化体系构建中合理应用。[1]
三、基于计算机网络的校园信息化建设思路
在运用计算机网络技术构建校园信息化系统时,应构建基于计算机网络体系的SOA系统,立足于ESB等基础技术平台,将相关应用服务流程集中到SOA结构中,通过统一的系统建设方案,将不同网络服务协议合成在整个网络服务器中,采用WEB结构形式,为用户提供信息注册及信息发布、信息注销、信息管理及传输等服务。校园信息化综合系统涉及的协议流程及系统信息较多,应基于ESB基础性平台和WEB网络架构,实现信息数据交换,保证校园信息化系统中全部的应用逻辑及应用流程和应用数据等,都可通过数字化校园建设的基本颗粒度要求进行信息封装处理。
四、基于计算机网络的校园信息化建设应用架构分析
(一)计算机网络在校园信息化相关功能实现中的应用
首先,计算机网络在校园信息化教学功能实现方面具有重要价值。比如,将多媒体技术与高端技术设备相结合,能够以更加直观的方式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强化教学效果,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同时,能够实现教育资源共享,不断拓展和开阔学生的眼界。其次,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可实现远程自主教学,使全校师生能够实现资源共享及享受优质的现代化教育服务。另外,在学生综合管理服务过程中,采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可以集校内综合管理服务为一体,将学生的学习资料及校内档案资料和人事部门档案、学校的各种财务报表、学生学习成绩,甚至院校的科研成果和基本的设备、设施等基础信息资料综合在一起,以此实现自动化办公的基本需要。具体应用模式框架主要包括三大模块[2]:
(1)办公管理信息系统。主要集学籍管理、档案管理、教务管理、后勤管理、图书管理、财务管理、邮件管理、研究生管理、资产管理、科研管理、网络视频会议管理以及校友管理和OA系统管理为一体。(2)校园网站系统。主要包括WEB发布系统、BBS公告板、FTP服务以及RADIUS系统。(3)教学管理信息系统。主要包括精品课制作平台、在线考试系统、电子备课系统、网络课程、多媒体课件制作、试题库系统、课件点播系统及VOD系统。以上三大模块统一集成于计算机网络下的校园信息化管理系统中。
(二)计算机网络在校园信息化网络架构设计中的应用
本文研究的校园信息化网络体系,除了上述基本的教学服务管理集成系统外,还基于Intranet形成了覆盖全校教研室及教室、实验室、图书馆、办公室,甚至会议室及师生宿舍、科研室等不同场所的网络系统,对外网络与对内网络有所不同,其主要是与上级部门主管及相关兄弟院校之间进行科学连接,以此为校内、校外展开实时信息互动及沟通交流提供基础,具体服务流程架构主要以Internet为主,将校园信息化网络中的信息中心以及多功能教室和多媒体教室及备课室、办公室、电子图书馆与校外移动办公系统、家庭网络和分校、上级管理部门之间的网络系统相连接,以此构成校园信息化网络总体应用架构。[3]
(三)计算机网络在校园信息化网络体系设计中的应用
本文研究的校园信息化网络总体结构,主要包括功能分层与各层所需要遵循的基本网络运行协议。在采用计算机网络进行校园信息化体系设计时,应先确定核心架构层需要采用的网络传输协议集合,然后对校园网络总体结构进行合理规划。计算机网络连接标准应采用基本的综合布线系统,而计算机网络综合技术应用标准应采用客户/服务器(C/S)与浏览器/Web(B/S)服务器模式,保证相关网络信息的处理能够向周边中心汇聚。在对计算机网络进行总体规划时,应综合考虑计算机系统之间的兼容性与交
互性。具体应注意以下问题:
(1)充分利用计算机网络的互联技术,采用子网规划方式达到统一规划的目的。(2)校园网在信息化体系建设中,应采用总线型及星型结构的网络拓扑形式,将核心设备接入校园主干网络。(3)工作组网属于校园最底层的计算机网络,可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进行合理划分,结合地理位置对组网方式进行灵活调整;为了能够满足校园校校通基本服务需求,应与其他外部网络合理连接;通过校园专用服务器实现不同设备之间的连接,保证整个校园信息化系统安全、稳定运行。
五、结语
总而言之,本文研究的重点在于数字化时代,校园信息化建设中计算机网络的有效运用。本文通过对校园信息化建设的需求分析,对其基本建设原则和相关建设思路进行阐述,最终提出了实践改进对策,从而为校园信息化建设提供了科学的技术指导方案。
参考文献:
[1]赵国栋,王婷婷,阎妍,李志刚.校园信息化应用与发展状况分析——2010年高校信息化调研报告[J].远程教育杂志,2011,29(06):31-38.
[2]江飞君.高校教育信息化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分析[J].浙江海洋学院学报(人文科学版),2010,27(02):126-128.
[3]李多,左婷.基于计算机技术的数字化校园网络设计研究[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32(08):29-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