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文章选材上,大多数学生喜欢选取一些“大事”来写,认为写大事能反映大主题,突出大精神。结果越写越乱,越写越糟,甚至言之无序,言之无物,只见骨架,没有血肉,不能感染读者。其实,“小事”具体可感,写好了能以小见大,能从细微之处流露真情,感人至深。
一、细节描写要真实感人
细节描写是指对某些细小的举止言行或细微事件的描写,它主要是针对记叙类文体说的,在记叙主要事件的同时,要抓住与中心密切相关的几个细节进行描写。例如在《回忆鲁迅先生》一文中,作者在开头写道:“鲁迅先生的笑声是明朗的,是从心里的欢喜。若有人说了什么可笑的话,鲁迅先生笑得连烟卷都拿不住了,常常是笑得咳嗽起来。”寥寥数笔,一个乐观爽朗、平易近人的形象便跃然纸上。作者抓住了鲁迅先生神态的细节,既形象生动,又真切入神地表现了他的性格特点。真是神来之笔!再如《红楼梦》第八回中有这样一个细节描写:“袭人伸手从宝玉项上摘下那通灵玉来,用自己的手帕包好,塞在褥下,次日带时便冰不着脖子。那宝玉就枕便睡着了。”这个细腻的动作描写不仅表现了袭人对贾宝玉无微不至的关心、体贴,也反映了袭人的温柔善良、聪明懂事(当然也有她的目的)。
在平时的写作当中,细节描写必须真实感人,细节要来源于现实生活并贴近现实生活。我们笔下的人物形象必须是真实可信的,不可一写正面人物就完美无缺,一写反面人物就一无是处,应该辩证地描写人物的优点与缺点,给读者真实的感受。这就要求我们平时在学习和日常生活中多观察,多积累,多琢磨,多练习。
二、细节描写要细腻传神
要突出人物鲜明的个性特点,就要采用多种恰当的方法对人物进行细腻传神的描写:
1 写外貌,应力求写出人物的风度、气质和神韵。
《红楼梦》第三回《托内兄如海荐西宾接外孙贾母惜孤女》中描写林黛玉的外貌:“两弯似蹙非蹙笼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泪光点点,娇喘微微。闲静似姣花照水,行动如弱柳扶风。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曹雪芹运用极其精练而生动的语言描写了林黛玉弱不禁风、多愁善感的性格特点,工笔细描,细致地表现了黛玉无与伦比的姿容、神韵和风采,描绘出了一幅风流俊逸的病美人图。作者多角度、多层次地展现林黛玉的音容笑貌、神态风度,既有朦胧的美感,又有清晰的美感。
写外貌要抓住人物特点,抓住与别人不同的地方、特殊之处,不是单纯为了勾画人物的外貌而写外貌,而是为了以“形”传“神”,即通过人物的某些外部特征来揭示人物的性格特点。
2 写动作,应精选动词,对其行动过程进行生动的描摹。
朱自清的《背影》有这么一段描写:“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段文字作者运用了“探”、“穿”、“爬”、“攀”、“缩”、“倾”六个动词,生动形象、细致入微地体现了父亲买橘时穿越铁路、攀爬月台的艰难和努力的程度,进而衬托出父爱的伟大。
人物的每一行动都是受其思想、性格制约的,因此,具体细致地描写某一人物在某一情况下所做出的反应——主要是动作反应,就势必显示出了这一人物的内心活动、处世态度、思想品质。只有成功地描写了人物的动作,才能使读者真切地感到作者笔下描绘的是一个个栩栩如生的活人,人物的精神世界才能得以充分的展示,形象才能真正站立起来。
3 写心理,应善于运用细腻的内心独白或梦境来提示人物内心丰富的感情。 有一篇文章,写“我”在放学路上,一位拉车的中年妇女在过桥时要“我”帮助推车,“我”虽然推了,但又怕别人笑话:“我推着车,不敢抬一下头。似乎人行道上有许多双眼睛在嘲讽地盯着我,盯着我的书包;似乎背后有相识的同学在对我指指点点地议论着。我把头埋得更低,只看得见马路从我脚下慢慢滑过去。我仿佛走了一段漫长的路。”这段文字用“不敢抬一下头”、“头埋得更低”等动作和“似乎人行道上有许多双眼睛在嘲讽地盯着我,盯着我的书包;似乎背后有相识的同学在对我指指点点地议论着”、“仿佛走了一段漫长的路”的心理描写,真实地反映了“我”内心激烈的思想斗争,怕被人嘲笑、怕被人指指点点,深刻地揭示了“我”轻视体力劳动的不正确思想。动作描写与心理刻画交互使用,人物形象生动感人,加强了文章的感染力和表现力。
运用心理描写表现人物时,人物的心理活动要符合客观实际,切忌胡思乱想;人物的心理活动总是通过相应的神态、语言、动作等等表现出来,因此人物心理描写不可能孤立地进行,总是要与人物的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神态描写相配合、相适应。
4 写语言,应揣摩人物说话的语气、语态,让个性化的语言充分展示人物性格特征。
语言描写是散文、小说等文学体裁中常用的描写方法。精练、生动和性格化的语言描写,能透视人物的心灵,表现人物的性格特征,交代有关的情节,推动情节的发展,让人读了,如闻其声,如见其人。
法国著名作家莫?自桑的短篇小说《我的叔叔于勒》中有一段非常好的细节描写:于勒从美洲寄回一封信,据说他发财了,于是菲利普率领一家人去哲尔赛岛上旅行。在那里,菲利普邀请全家人吃牡蛎,这时菲利普夫人(克拉丽丝)用一种阻挠的音调说:“我怕伤胃,你只给孩子们买几个好了,可别太多,吃多了要生病的。”随后,她又侧转来,对着儿子说:“至于约瑟夫,他用不着吃这种东西;别把男孩子惯坏了。”短短几句个性化的语言,就活灵活现地展示了菲利普夫人爱慕虚荣又吝啬小气的性格特征。
要精选、提炼富有个性化的人物语言,恰当表现人物的身份、年龄、思想、品质、作风和性格特征。为了文章的需要,语言描写还要推动情节的发展,要突出表现文章的中心思想。记叙文中的语言描写,尤其是对话,不能虚构和拔高,要有真情实感;进行语言描写时,要简洁,不能拖泥带水,更不能写一大堆的废话,让“人物”说个没完。
总之,细节描写要做到:①注意表现生活的本质,盲目的、只顾表面现象的细节描写只能属于赘笔;②细节必须真实,生编硬造的细节,常会由于违背生活逻辑而损害全篇;③要用到关键处,滥用会淹没描述对象的主要特征;④准确简练,避免随意铺陈、拖沓冗长。
一、细节描写要真实感人
细节描写是指对某些细小的举止言行或细微事件的描写,它主要是针对记叙类文体说的,在记叙主要事件的同时,要抓住与中心密切相关的几个细节进行描写。例如在《回忆鲁迅先生》一文中,作者在开头写道:“鲁迅先生的笑声是明朗的,是从心里的欢喜。若有人说了什么可笑的话,鲁迅先生笑得连烟卷都拿不住了,常常是笑得咳嗽起来。”寥寥数笔,一个乐观爽朗、平易近人的形象便跃然纸上。作者抓住了鲁迅先生神态的细节,既形象生动,又真切入神地表现了他的性格特点。真是神来之笔!再如《红楼梦》第八回中有这样一个细节描写:“袭人伸手从宝玉项上摘下那通灵玉来,用自己的手帕包好,塞在褥下,次日带时便冰不着脖子。那宝玉就枕便睡着了。”这个细腻的动作描写不仅表现了袭人对贾宝玉无微不至的关心、体贴,也反映了袭人的温柔善良、聪明懂事(当然也有她的目的)。
在平时的写作当中,细节描写必须真实感人,细节要来源于现实生活并贴近现实生活。我们笔下的人物形象必须是真实可信的,不可一写正面人物就完美无缺,一写反面人物就一无是处,应该辩证地描写人物的优点与缺点,给读者真实的感受。这就要求我们平时在学习和日常生活中多观察,多积累,多琢磨,多练习。
二、细节描写要细腻传神
要突出人物鲜明的个性特点,就要采用多种恰当的方法对人物进行细腻传神的描写:
1 写外貌,应力求写出人物的风度、气质和神韵。
《红楼梦》第三回《托内兄如海荐西宾接外孙贾母惜孤女》中描写林黛玉的外貌:“两弯似蹙非蹙笼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泪光点点,娇喘微微。闲静似姣花照水,行动如弱柳扶风。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曹雪芹运用极其精练而生动的语言描写了林黛玉弱不禁风、多愁善感的性格特点,工笔细描,细致地表现了黛玉无与伦比的姿容、神韵和风采,描绘出了一幅风流俊逸的病美人图。作者多角度、多层次地展现林黛玉的音容笑貌、神态风度,既有朦胧的美感,又有清晰的美感。
写外貌要抓住人物特点,抓住与别人不同的地方、特殊之处,不是单纯为了勾画人物的外貌而写外貌,而是为了以“形”传“神”,即通过人物的某些外部特征来揭示人物的性格特点。
2 写动作,应精选动词,对其行动过程进行生动的描摹。
朱自清的《背影》有这么一段描写:“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段文字作者运用了“探”、“穿”、“爬”、“攀”、“缩”、“倾”六个动词,生动形象、细致入微地体现了父亲买橘时穿越铁路、攀爬月台的艰难和努力的程度,进而衬托出父爱的伟大。
人物的每一行动都是受其思想、性格制约的,因此,具体细致地描写某一人物在某一情况下所做出的反应——主要是动作反应,就势必显示出了这一人物的内心活动、处世态度、思想品质。只有成功地描写了人物的动作,才能使读者真切地感到作者笔下描绘的是一个个栩栩如生的活人,人物的精神世界才能得以充分的展示,形象才能真正站立起来。
3 写心理,应善于运用细腻的内心独白或梦境来提示人物内心丰富的感情。 有一篇文章,写“我”在放学路上,一位拉车的中年妇女在过桥时要“我”帮助推车,“我”虽然推了,但又怕别人笑话:“我推着车,不敢抬一下头。似乎人行道上有许多双眼睛在嘲讽地盯着我,盯着我的书包;似乎背后有相识的同学在对我指指点点地议论着。我把头埋得更低,只看得见马路从我脚下慢慢滑过去。我仿佛走了一段漫长的路。”这段文字用“不敢抬一下头”、“头埋得更低”等动作和“似乎人行道上有许多双眼睛在嘲讽地盯着我,盯着我的书包;似乎背后有相识的同学在对我指指点点地议论着”、“仿佛走了一段漫长的路”的心理描写,真实地反映了“我”内心激烈的思想斗争,怕被人嘲笑、怕被人指指点点,深刻地揭示了“我”轻视体力劳动的不正确思想。动作描写与心理刻画交互使用,人物形象生动感人,加强了文章的感染力和表现力。
运用心理描写表现人物时,人物的心理活动要符合客观实际,切忌胡思乱想;人物的心理活动总是通过相应的神态、语言、动作等等表现出来,因此人物心理描写不可能孤立地进行,总是要与人物的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神态描写相配合、相适应。
4 写语言,应揣摩人物说话的语气、语态,让个性化的语言充分展示人物性格特征。
语言描写是散文、小说等文学体裁中常用的描写方法。精练、生动和性格化的语言描写,能透视人物的心灵,表现人物的性格特征,交代有关的情节,推动情节的发展,让人读了,如闻其声,如见其人。
法国著名作家莫?自桑的短篇小说《我的叔叔于勒》中有一段非常好的细节描写:于勒从美洲寄回一封信,据说他发财了,于是菲利普率领一家人去哲尔赛岛上旅行。在那里,菲利普邀请全家人吃牡蛎,这时菲利普夫人(克拉丽丝)用一种阻挠的音调说:“我怕伤胃,你只给孩子们买几个好了,可别太多,吃多了要生病的。”随后,她又侧转来,对着儿子说:“至于约瑟夫,他用不着吃这种东西;别把男孩子惯坏了。”短短几句个性化的语言,就活灵活现地展示了菲利普夫人爱慕虚荣又吝啬小气的性格特征。
要精选、提炼富有个性化的人物语言,恰当表现人物的身份、年龄、思想、品质、作风和性格特征。为了文章的需要,语言描写还要推动情节的发展,要突出表现文章的中心思想。记叙文中的语言描写,尤其是对话,不能虚构和拔高,要有真情实感;进行语言描写时,要简洁,不能拖泥带水,更不能写一大堆的废话,让“人物”说个没完。
总之,细节描写要做到:①注意表现生活的本质,盲目的、只顾表面现象的细节描写只能属于赘笔;②细节必须真实,生编硬造的细节,常会由于违背生活逻辑而损害全篇;③要用到关键处,滥用会淹没描述对象的主要特征;④准确简练,避免随意铺陈、拖沓冗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