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路美食探寻

来源 :餐饮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ppykaijie199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馕上灵物——黑种草


  黑种草原产伊朗、阿富汗、巴基斯坦、埃及和北非的摩洛哥。植株高约50公分,叶片如羽丝状,开白或紫蓝色花,蒴果内含其黑色种籽。人类利用黑种草在医药和烹饪中已有3000年的悠久历史。在古埃及图坦卡蒙(Tutankhamun)法老的墓中曾被发现黑种草籽,据说埃及艳后用其籽榨经过蒸馏萃取的精油来作为养颜的秘笈。公元1世纪希腊医生迪奥斯科里斯曾纪录;黑种草被用来治疗肠道寄生虫、消化道障碍、头疼、鼻塞和牙疼。在《圣经·以赛亚书》中它被称为“大巢菜(Fiches)”,来自希伯来语“Ketzah”,但在某些译本中被错误地翻译成了“莳萝”。
  中亚医生和哲学家阿维森纳(Avicenna,980-1037)称黑种草籽为“激励活力,摆脱疲劳的种籽”。在中东的一些穆斯林国家里,人们相信黑种草是一种包治百病的神药。因为伊斯兰教的先知穆罕默德在《圣训》中曾说到“坚持使用黑种草,除了死亡它能治疗所有疾病”。所以,它被称誉为“福份的种籽(habbat ul barakah)”。阿拉伯语是“Kazha”。
  古老的《阿育吠陀》认为黑种草可以促进产妇子宫收缩及乳汁分泌,印度人相信它还能消除食用某些豆类食物后产生的胀气。在印度被称“Kalonji”或“Kala jeera”,是黑洋葱籽之意,因其外形与洋葱的种子及其相似,不易区分。印度是黑种草最大的生产国,同时也是最大的消费市场。
  其拉丁语的名字Niger,就是黑色的意思,意指它种子的颜色是黑色的。这种色泽深黑细小的籽粒,略呈三角形,两侧扁平,中间略凸。味道并不浓烈,只是稍有些苦涩和辛辣。直到16世纪,才被欧洲认识和使用。早期欧洲把它作为胡椒的代用品。



  16世纪末英国植物学家约翰·杰拉德(Gerard)曾描述“它色泽黑黝,近似洋葱籽粒,味道明显并带甜味”。在欧洲它有很多称谓,甚至听起来有些混乱,英文中有“黑野葱籽”“、黑葛缕子”及“茴香花(Fennel Flower)”、“肉豆蔻花(Nutmeg Flower)”、“罗马芫荽(Roman Coriander)”等叫法,至于别称“黑孜然(Black Cumin Seed)”实际上二者毫不相关。
  在法国它则有“维纳斯秀发(Cheveaux de Venus)”的美称,美国人称其为“Charnushak”,实际上是俄文“Chernushak”之误;西印度群岛称之为“Mangril”,摩洛哥叫法是“Sanouj”。
  有关食用黑种草籽最早的记录是在1226年出版的《巴格达烹饪书(Baghdsd Cookery Book)》中,利用黑种草籽、茴香及盐在面团里发酵制成面包。



  黑種草何时传入我国不得而知,但可以肯定的是通过丝绸之路由胡人带到西域新疆的。最早记载于约公元1200年出生在和田地区墨玉县阿克萨拉依村的贾马力丁·阿克萨拉依用阿拉伯文撰写的《阿克萨拉依》(也译《白色宫殿》)中,据这部维吾尔族医学经典之作里记载:“黑子儿,一种草的种子,色黑,仁白,茎似小茴香茎,但比它稍长,稍细;花淡黄色或黄绿色;叶形似舌。种子生在鞘中,粒大者为佳品。”这里的黑子儿,即黑种草。在完成于1368年用波斯文编写的维吾尔药专著《依合提亚拉提 拜地依》中黑种草被称为“守尼籽”,《回回药方》卷三六里写成“少尼子”。维吾尔语是“siyadan”,汉语音译为“斯亚丹”或“孜亚丹”。黑种草籽不仅是新疆维吾尔医学中一种习惯用药,在南疆地区传统烤馕上也离不开香气四溢的黑种草籽。
  元代太医忽思慧在《饮膳正要》中也延续了“黑子儿”的叫法,并称其:“味甘,平,无毒。开胃下气。烧饼内用,极香美。”在《饮膳正要·卷一聚珍异馔》中记有一款“黑子儿烧饼”:白面五斤,牛奶子二升,酥油一斤,黑子儿一两微炒,右件用盐、减(碱)少许和面做烧饼。



  作为药物黑种草籽载于蒙医药文献《无误蒙药鉴》中并附两幅植物形态图,黑种草的蒙古语是“哈日——赛拉”,别名“赛拉纳赫布”。黑种草也是云南西双版纳傣族习用的药材。
  烹饪中使用的是黑种草两头带尖细小的籽粒。它有着坚果与胡椒双重味道,在印度、希腊、突尼斯、埃及和中东广泛使用。
  印度人喜欢把黑种草籽先烘烤或在油中煎一下,以把其香气激发出来。通过添加在炖羊肉、蔬菜或豆泥及酸甜蘸酱中,也是印度混合香料“玛莎拉(Masala)”及孟加拉的五香调料(Panch Phoron)的配料之一。在伊朗做泡菜时会添加黑种草籽来增加风味。



  黑种草籽可以代替芝麻或罂粟籽撒在各种烤制的面食上,如犹太人在安息日里食用传统的辫子面包“哈拉(Challah)”、德国“粗黑麦面包(Pumpernickel)”、伊朗的“扁面包(Barbari)”、希腊“手指面包(Daktyla)”、中东的“口袋面包(Pitta)”、摩洛哥“杜兰小麦面包(Khobz mazawq)”及印度的烤馕(Naan)。   在我国新疆各种传统烤馕上多可以见到黑种草籽。特别是在南疆一带烤制前要在馕胚上刺上花纹,然后将黑种草籽和洋葱水拌匀涂抹在馕坯表面,再烤制,使烤馕具有特殊和浓郁的香味。最著名的是阿克苏库车县“拖喀西”馕。
  黑种草籽可整粒使用,也可以磨碎,使其香味完全释放出来。
  黑种草属有14个品种,新疆是常见的瘤果黑种草(N. glandulifera),也叫腺毛黑种草。
  另外还有一种(Love-in-a-mist, N.damascend)相似,容易混淆。
  全草可入药,种子性温,具散寒、通经、利乳、活血、清热解表等功效,可治疗感冒、头痛。近年来,发现在降脂、降糖等多方面具有一定功效。

特别的豆子——鹰嘴豆


  鹰嘴豆起源于西南亚干旱地区。根据中东地区的史前考古遗址中发现鹰嘴豆的残存物,证明人类在7000多年前就开始栽培了。以后传播到尼罗河流域、印度及欧洲和美洲。
  鹰嘴豆何时传入我国已难以详考,但可以认定是沿丝绸之路而来,因为它在新疆种植已上千年的历史。因由西域回鹘人传到内地,古称回鹘豆。回鹘豆之名首见于北宋洪皓在《松漠纪闻》中曰:“回鹘豆,高二尺许,直干,有叶无旁枝,角长二寸,每角止两豆,一根才六七角,色黄,味如粟。”南宋人叶隆礼所著辽朝纪传体史书《契丹国志》卷二七《岁时杂记?回鹘豆》中也有类似的记述。
  回鹘为西域一个少数民族的名称,即今维吾尔人的祖先。辽代上京(今内蒙古巴林左旗)建有东迁屯田的西域回鹘营,观其名则知自回鹘最晚应在辽代引进契丹地区。



  到了元代,回鹘豆演变成回回豆子。“回回”是回鹘的转音,该词狭义上是指回鹘人,而广义则泛指居住在西北地区信奉伊斯兰教的民族。元代宫廷饮膳太医忽思慧在《饮膳正要?米谷品》中记载:“出在回回地面,苗似豆,今田野中处处有之。”由此得知,鹰嘴豆在当时已是普遍种植和食用的豆类植物了。
  回回豆子在元朝是备受重视,宫廷食谱中各种以回回豆子为基本原料的有十几种。如与羊肉一起煮制具补益、温中、顺气的“马思答吉汤”:羊肉一脚子,卸成事件。草果五斤、官桂二钱、回回豆子半升,捣碎去皮,右件一同熬成汤,滤净,下熟回回豆子二合,香粳米一升,马思答吉(熏陆香)一钱,盐少许,调和匀,下事件肉,芫荽叶。除此之外,八儿不汤、沙乞某儿汤、木瓜汤、松黄汤、鸡头粉血粉、鸡头粉馄饨、杂羮、荤素羮、珍珠粉、黄汤等15道菜肴里也均用到了回回豆子。忽思慧又曰:“回回豆子,味甘、无毒,主消渴,勿与盐煮食之。”至于为何不能与盐同煮,并未加以说明。
  明代谢肇淛在《五杂俎》中记载:“回回豆,状如榛子,磨入面中极香,能解面毒。”道出了其食药同源的作用。而李时珍《本草纲目》则以其为豌豆。



  鹰嘴豆在我国种植的历史悠久,但主要集中在新疆地区。在维吾尔医学中已沿用了一千多年,据完成于1368年用波斯文编写的维吾尔药专著《依合提亚拉提·拜地依》载:“强筋健肌,去寒湿,止疼痛。”其维吾尔语是“诺胡提”,《回回药方》三十六卷中称其为“那合豆子”,为波斯语的音译。
  除新疆以外,西北等省也有少量栽培,如青海、甘肃等省。钟赓起于清乾隆44年出版的方志《甘州府志》中称鹰嘴豆为“那孩豆”,《甘州府志》卷六“物产”:“那孩豆:形如樱桃,红白色,味香。”也会同音异写“脑孩豆”,显然是音译的不同写法。
  鹰嘴豆因其外形的表面有一个凸起的小尖状,似鹰嘴而故名。此外,它还有鸡豆、鸡心豆、鸡头豆、羊头豆、脑豆子、桃豆、三角豆等俗称。



  鹰嘴豆主要有两种:卡布里(Kabuli)和迪西(Desi),两种豆子功效营养区别不大,主要是外形口感的不同。迪西是最古老的品种,豆粒外表棱角分明,褐色,皮厚,价格较低。迪西起源于土耳其,18世纪后被引入印度,在那里发展了当今最常见的卡布里,卡布里的豆粒呈圆形,上面的尖嘴明显,颜色白,皮薄,价格较高。据联合国粮农组织(FAO)统计的数据,鹰嘴豆在世界豆类产量中排在第三位,仅次于菜豆和豌豆。
  在全球范围内,无论是西餐还是亚洲美食,甚至非洲美食,都会用到鹰嘴豆。尤其是在中东地区可以说鹰嘴豆是国民食物,最著名的菜式莫过于鹰嘴豆泥(Hummus)。传统的鹰嘴豆泥的做法是将干鹰嘴豆泡12小时后,与中东芝麻酱(Tahini)一起搅碎,添加橄榄油、柠檬汁、大蒜调味即可,用作酱料或蘸大饼或面包吃,口味独特。法拉菲(Falafel)也是流行中东的著名小吃,不同的是法拉菲使用新鲜的鹰嘴豆捣成泥加洋葱等调味后,搓成大丸子形状油炸而成,出锅后,再淋上酱汁,一般会夹在皮塔饼(Pitta)里吃。
  在西班牙首都马德里有一道西班牙什锦炖菜(Cocido madrileno),鹰嘴豆与香肠、培根、鸡肉等肉食,再加卷心菜、洋葱、胡萝卜、西红柿或土豆等蔬菜,放在陶罐中入烤箱煨熟,味道浓郁。这个最早是穷人的吃食,如今已是卡斯提利亚地区最地道的传统名菜。
  印度是鹰嘴豆的种植大国,印度人把鹰嘴豆添加在沙拉、汤羹、焖饭、大饼、烩菜及咖喱中,鹰嘴豆无处不在,印度人每天必食。
  近年来,新疆木垒哈萨克自治县已成为我国最大的鹰嘴豆生产基地。鹰嘴豆也成为了新疆地区的特色食材。如凉拌的鹰嘴豆,维吾尔族的家常菜亚玛阿西是把鹰嘴豆与羊肉、胡萝卜及恰马古一起炖制而成。在著名的羊肉抓饭里也能觅得鹰嘴豆的影子;民间还有一道叫切刀子美食,是將鹰嘴豆磨成粉以2: 1的比例与面粉混合后加水和成面团,擀成大片用刀切宽面条下锅煮熟。
  鹰嘴豆的营养价值较高,除了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和脂肪外,还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矿物质及维生素等营养成分。因其营养价值丰富,也被称作长寿豆。
  近年来,人们深加工成鹰嘴豆粉、鹰嘴豆奶的方便食品。还把它做成如同爆米花一样的爆鹰嘴豆休闲食品,有椒盐、蒜香、香辣及孜然等多种口味。这种由丝路而来古老的豆子,还有待于更多的人去认识、了解和开发。
其他文献
2021年是“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是“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历史交汇的关键节点,是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关键之年。餐饮产业作为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求的重要消费产业和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获得感和幸福感的重要民生产业,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具有独特的重要作用。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的统领下,餐饮产业势必在社会、经济、文化和
同处亚热带、热带地区,相似的气候与物产,缔造了东南亚国家与我国东南沿海在饮食上相通又各具特色的口味。同样以鱼、米、海产等为主料,同样经济实惠而不失烹调巧思。如果说福建美食更像一泓温养的温泉,那么东南亚美食就仿佛是一场爆炸在舌尖上的绚烂烟花,以更为大胆多元的调味、更加复合鲜明的味觉,点亮食客的味蕾。
食养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俗语说:“欲使身体好,药补不如食补。”油印本《食治本草》由老中医姜卿云1980年编写,就日常食物中,讲求防治疾病的方法,采集动植物食品凡365种,据历代有关食物本草的文献与食物营养的资料,列为饮水、植物、动物等三编,分为谷菽、蔬菜、果实、菌藻、五味、禽兽昆虫、水族等七门。《中国药粥谱》由辽宁科技出版社1984年10月出版,本粥谱是通过积累临床经验和收集民间验方及历代医学家的
中国已有5000多年的吃蟹历史。在长江三角洲,考古工作者在对上海青浦的淞泽文化、浙江余杭的良渚文化层的发掘时发现,在先民食用后的废弃物中,就有大量的河蟹蟹壳,这表明中国人吃蟹的历史十分悠久。  “右手持酒杯,左手持蟹螯”的品蟹文化,从魏晋时有“蟹神”之称的毕卓开始,影响着古人的品蟹观。此种吃蟹,被文人雅士视为高雅闲适的情趣。这种情趣,后来发展到吃蟹、饮酒、赏菊、赋诗四位一体,成为金秋的风流韵事。秋
每年的金秋十月,墨西哥圣佩德罗·德·阿托克潘小镇都热闹非凡,规模盛大的全国莫莱酱博览会在此举行。莫莱酱是墨西哥一种烹制肉类菜肴的传统调味酱,用巧克力、谷物、坚果和辣椒等原料研磨、烘焙制成。圣佩德罗小镇90%以上的居民都以制作莫莱酱为生,小镇因此出名,每年的莫莱酱博览会也在此举行。  “它不仅是一场美食盛会,更是生产者、艺术家、商户、手工艺者甚至整个社会的一次集会,他们交流美食知识、产品和经验,帮助
白露过后,晨有露珠,转眼又迎来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六个节气——秋分。  秋分,是秋季第四个节气。《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八月中……解见春分。”“分”示昼夜平分之意,同春分一样,这一天太阳几乎直射地球赤道,全球各地昼夜等长。《春秋繁露·阴阳出入上下篇》中说:“秋分者,阴阳相半也,故昼夜均而寒暑平。”秋分这天正好在秋季90天的中间,秋色平分,是一年里最宜人的季节,不冷也不暖。这一天,也是第四个“中国农
金九银十,中秋佳节的消费力度不容小觑。刚刚过去的中秋小长假,各地掀起节日消费热潮,餐饮、旅游、电影等消费市场火热。湖北、山西、河南等多地发放消费券,进一步刺激居民消费意愿,释放节假日消费潜力。  文化和旅游部最新数据显示,2021年中秋节假期3天,全国累计国内旅游出游8815.93万人次,按可比口径恢复至2019年中秋假期的87.2%。实现国内旅游收入371.49亿元,按可比口径恢复至2019年中
9月16日,2021年云南?大理永平第六届博南文化节期间,永平县荣获“中华(黄焖鸡)美食之乡”美誉。  千年历史,千年积淀,铸就了“千古博南,味道永平”的深厚历史文化底蕴。永平地处山区,当地人家家养鸡,款待宾客最方便选用的食材是鸡;又因宾客大多急于赶路、饮食讲求快捷实惠,当地人则常用剁块后黄焖的方法制成黄焖鸡,色香味俱佳,深受食客喜爱。相传明代永历皇帝在云南时品尝了永平黄焖鸡后,就大为赞誉,传承至
嘉兴,位于浙江省东北部、长江三角洲杭嘉湖平原腹地,是长三角城市群、上海大都市圈重要城市。嘉兴建制始于秦,有两千多年人文历史,此地自古繁华富庶,素有“鱼米之乡”、“丝绸之府”美誉,而且还因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这里胜利闭幕而备受世人瞩目,是中国共产党诞生地,成为我国近代史上重要的革命纪念地。
从白露这一天起,一年之中最秋天的时节到了。  古往今来,秋季是人们赋予赞美之词最多的季节。也有人说,白露是最有诗意的节气。从最早的《诗经?蒹葭》,到现代的文学作品,大多数的诗是借白露之景,寄托和抒写诗人内心情愫的。现代诗人左河水的《白露》:“衰荷滚玉闪晶光,一夜西风一夜凉。雁阵声声蚊欲静,枣红点点桂流香。”则把这一节气的特点,诠释得淋漓尽致。  白露,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五个节气,秋季第三个节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