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十年”叠加追问“四十七年”

来源 :中学语文·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ogy5201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字是充满生命力的。因为穿越这些记录历史、承载生命的语言,我们可以清晰地看见历史长河中生命个体挥洒过的生存轨迹。它或是鲜活生命的全程,或是剪辑出的某一个驿站。
  走近唐朝大文豪柳宗元的《愚溪诗序》,我们会看到那正是柳宗元生命历程中十年“湖南永州一驿”的记录。资料记载,“永州十年”确切所指他三十三岁至四十三岁的十年。那原本是一个人个体生命最旺盛、最勃发、最辉煌、最想有所为、也最易有所为的十年,可是他却只能无可奈何地宣告自己追寻理想之梦的破灭和创造辉煌之旅的中断,然后折节蛰伏于穷乡僻壤、蛮荒夷地,忍看似水光阴慢慢流逝,忍见似火生命渐渐黯淡,“朝天阕”!
  “予以愚触罪,谪潇水上”,饱含着满腔愤慨的一个“谪”字,正是上可溯自屈原的千古文人贬谪情怀。谁叫你生活在封建王朝,谁叫你一个文人不好好填词作赋,偏要学着孔夫子入仕做官,谁叫你官也不乖乖地做,硬要学着屈大夫爱国搞讽谏,讽谏之不足甚至还想学商鞅前辈大搞新政改革。从来在封建社会,进行改革都是蚍蜉撼树,结果轻则皇帝一纸诏书,叫你到广东,你不敢到河东;叫你到海南你不敢到湖南。重则车裂凌迟,身首异处,家破人亡,诛灭九族。生杀予夺,无以选择!
  “今予遭有道而违于理,悖于事”,更可悲的是,在强人的皇权威慑、霸权暴力面前,你这个贬臣明明知道自己于君于邦,赤胆忠心,罪无所出,却不得不系颈供罪,服法受罚;你明明知道自己于时于势,通达睿智,世不可及,却不得不低首认蠢,见辱于愚。在中国从来就有“大智若愚”的法则,有“藏愚守拙”的良训,有“睿而为愚”的楷模。你为什么就不懂得早早地包藏起你那智慧愤世的心、锐利嫉俗的眼,阿谀奉旨,唯唯诺诺,混迹于官场仕途,浪得贤官能臣的虚名?
  “予虽不合于俗,亦颇以丈墨自慰,漱涤万物,牢笼百态……则茫然而不违,昏然而同归”,文人总是以文人自己的方式来解决问题。永州的灵山、秀水、嘉木、美竹、奇石该庆幸遇到了柳宗元这样一个知音,而柳宗元更是感慨“久为簪组束,幸此南夷谪。闲依农圃邻,偶似山林客”(《溪居》),庆幸自己在对山水佳音的访踪、留恋、吟咏、颂歌中忘怀了俗世的烦忧,愈合了心灵的创伤。但是,我想问的是,取之无禁、用之不竭的山水,真的使你完全释然了吗?让你彻底解脱了吗?或许有也只是须臾的片刻。
  《愚溪诗序》虽然篇幅短小,但容量却着实不小。它几乎海涵了柳宗元在这一生命的十年中,郁积的所有痛苦、酸楚、烦闷、不平、愤慨以及他后来又怎样一步步将这些心中的块垒释放出来,求得身心平衡,换来超脱境界(尽管未必为真)的全过程。柳宗元“湖南永州一驿”的十年就是这样以文字的形式记录保存,又得以清晰呈放在我们后世读者面前了!
  但我们的阅读之旅并没有立刻划句号,仅仅是十年,不过是十年,而柳宗元活了47个年头。于是,好奇的读者不禁要追问了,那柳宗元此前是怎样的?此后又怎样了呢?
  此前,柳宗元于773年出生,有一个爱结交朋友好仗义执言的知识分子父亲——柳镇,柳镇曾做过录事参军、长安主簿、殿中侍御史等官,贞元五年(789年)便因为一起财产纠纷案得罪当朝的权贵被贬官。贞元八年,柳镇虽然官复原职,但回到长安第二年便病故了。父亲生前的刚正与仕途上的坎坷,使少年时代的柳宗元也蒙受了心灵上的创伤。柳宗元“以童子有奇才名于贞元初”,13岁能代人作文,17岁便应科举、求进士,21岁中进士,26岁考取博学鸿词科,任集贤殿高院正学。从此踏入仕途。他一度调为蓝田县尉。不久,回朝任监察御史里行,与韩愈、刘禹锡为同官,并与刘禹锡一起参加了主张革新的王叔文政治集团。贞元二十一年正月,顺宗即位,王叔文集团当政,柳宗元被擢为礼部员外郎,协同王叔文诸人,在半年内推行了一系列进步措施,由是为宦官、藩镇、保守官僚所反对。同年八月,顺宗被迫让位于太子李纯,即宪宗,改元永贞。九月,王叔文集团遭到迫害。柳宗元初贬邵州刺史,十一月加贬永州(今湖南零陵)司马。刘禹锡、韦执谊、韩泰、陈谏、韩晔、凌准、程异亦同时被贬为远州司马,史称”八司马”。
  此后,结束了十年永州之祸,但厄运并没有结束。他被召回朝廷。路过屈原投水自尽的汩罗时,他感慨地唱着:“南来不做楚臣悲,重入修门自有期。为报春风汩罗道,莫将波浪枉明时。”(《汨罗遇风》)他没有像屈原一那样被永远抛弃,虽然离开朝廷十年了,毕竟又能回去了。因此他希望汩罗这里的大风,不要把他的船吹翻,使他像屈原一样被淹死。因为他生活在圣明时代。
  可是他兴冲冲地刚赶到长安,却被一瓢冷水冲到更远的广西柳州。“十年憔悴到泰京,谁料翻为岭外行”。(《衡阳与梦得分路赠别》)于是他又来到湘江上,又坐上船朝南走。这时他四十三岁。“好在湘江水,今朝又上来。不知从此去,更遣几年回。”(《再上湘江》)也许他已经感到,这衰弱的肌体无法再支撑下去了。也许他是在盼望,朝廷能早一点再招他回去吧。“不知从此去,更遗几年回。”他把有限的年岁一天一天向无限中数去,但明显已经无法再抵抗孤独的袭击了。
  他的心情太沉重了,听听他酸涩的歌声“海畔尖山似剑芒,秋来处处割愁肠。若为化得身千忆,散向峰头望故乡。”(《与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华亲故》)读这首诗,我们也许会以为柳宗元看见是什么险峻的穷山恶水。其实,这里的山,与韩愈说的“山如碧玉簪”的桂林奇山相似,是以柔美著称的。然而,柳宗元渴望见到京城长安和长安的亲友时,正是这此挺立的山峰,挡住了他的视线,便使他郁结的愁绪无法排遣。于是此时此刻,他眼中的这些山峰就不再是柔美的,而像尖刀一样剜割着他的心灵,使他痛苦。从诗的情绪就可以看得出来,他已经不像十年前贬到零陵时那样了。那时候,他才三十多岁,心里到底还有一股火气,还敢顶着严寒去“独钓寒江雪”。更主要的是,他大概以为在零陵呆个几年事情也就算过去了。他没有想到一住十年且等来的竟是更沉重的打击,被赶到更远的柳州来了。以前他还能强迫自己显出几分旷达,把心绪调节的尽可能闲远,以此来减轻内心所承受的压力。可是现在不同了,明明是“射工巧伺游人影,飓母偏惊旅客船”(《岭南江行》)——名叫射工的鬼蜮诡诈地含着沙子来射人的影子,使人得病,而飓风将起的云彩又使海上的旅客惊恐——到这步田地了,又怎么能装得出轻松来呢!因而到柳州以后,柳宗元的诗倾诉的只是痛苦和悲愤了“城上高楼接大荒,海天愁思正茫茫。惊风乱飐芙蓉水,密雨斜侵薜荔墙。岭树重遮千里目,江流曲似九回肠。共来百越文身地,犹自音书滞一乡!”(《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刺史》)
  四年后,他终于被愤懑、寂寞击倒了,无可奈何地死在了柳州。至今柳州有他的衣冠墓,还有纪念他的柳侯祠。
  就这样,一篇简短的《愚溪诗序》导出了柳宗元四十七度春秋岁月中所发生的生命故事。同时也不由人不惊叹,生命短促,命途多舛,但并没能遏止他发挥文学禀赋,创造文化奇迹,攀登上中国文学史的巅峰!
  
  [作者通联:浙江上虞春晖中学语文组]
其他文献
韩愈《送董邵南游河北序》之作,据清人方世举推说,当在中唐“宪宗(805—821)之世”(转引自马其昶《韩昌黎文集校注》)。其时,藩镇割据对抗中央,成尾大不掉之势。而河北三镇(卢龙、魏博、成德)不受李唐政权节制,为害尤烈。为与朝廷分庭抗礼,三镇军阀延揽人才招募豪杰,扩张其独立王国的势力。怀才不遇之士,为谋求出路,应召投身军阀幕府者往往而是。董邵南正是在这样的政治背景下出行河北的。   董邵南是寿州安
“非常6 1”和“幸运52”等节目已成为家喻户晓的央视品牌栏目。栏目环节的精心设置和主持人的幽默诙谐、妙语连珠是这些节目永葆鲜活生命力的根本原因,栏目名称的别具一格对于品牌的塑造更是功不可没。  这类央视栏目标题的特殊性,主要表现在这类标题的超语法现象。所谓超语法现象是指不遵循传统的语法结构模式,通过一种完全陌生化的语法结构来表达语义的语言现象,以达到造成语体和感情色彩反差、赋予标题以生机和语趣的
一次考场作文的完成,用时长者不超过一个小时,用时短者不少于半小时,当然我也见过二十分钟完成一篇作文的,其结果惨不忍睹。总之,考场上,时间紧,任务重,学生须在有限的时间内调动所有的知识储备来应对一篇完整文章的完成,其难度不小。但无论有多难,一些必须有的步骤是一个不能省,否则极有可能会“一着不慎满盘皆输”。以下是一篇考场作文阅后指导的案例,以期解决考场作文形成的难点。   作文题呈现:   根据以
学生语文能力早期培养的实施,不仅仅是针对初中而言,而且是基于小学更早期。初中阶段,是学生在能力得到锻炼及形成的基础上所需要完成的一个过渡,衔接小学,过渡到高中的特殊阶段。对初中生而言,不仅需要完成小学所需要完成的中文词汇量,最基础的认字识字能力,同时也需要完成初中所需要达到的标准,从而为高中的语文学习奠定一定的基础。而初中语文能力的早期培养包括了在基于小学基础上扩大对识字、听说读写以及基本的自学能
素质教育并不讳言中小学生应试能力的提高,因为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应试能力也是一种解决问题的能力,只是在我们实施的中小学日常教育中,不要片面或过分夸大地渲染这种能力的意义,不要把它放在中小学教育中至高无上的绝对地位,否则,这种教育便是一种畸形的教育。同样,缺少了对应试能力内容的教育。这样的教育也不是真正的素质教育,所以,我们大可不必在一提及应试能力教育时,便将它与应试教育混为一谈。  实施中小学新课程
阅读教学是初中阶段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其往往是以“朗读”方式开展落实的,但受各种因素的影響,现阶段朗读并未真正、适切地落实到语文阅读课堂的实处,导致学生理解能力和朗读能力的培养不甚理想,甚至使学生闻“读”起“恶”。那么,如何让学生走进语文世界,培养学生阅读能力呢?成为了目前一线初中语文教育工作者迫切需要解决和探究的问题。笔者作为实践经验丰富的教师,结合初中生心里特征和认知需求,构建了朗读“五”阶梯
话题作文体裁不限,虽给考生作文自由发挥和自主创造留有较大的空间,但由于文体范围的不确定性,同时也给考生带来一定的困惑,他们面对话题往往不知所措,无从下手,无法将作文的才华发挥到极致,有许多学生只好将题就题,信手涂抹,写上一篇平庸之作交卷了事。针对此,本文试图从构思方面总结七种方式,希望广大考生见好择之,以应对作文考试。  联想(串联)式 根据文艺心理学家的诠释,联想是由某一事物的感知而回忆起有关
高考语文试卷往往提供一些注释。据笔者统计,2007年全国18套高考语文卷中,共给了64条注释,平均每套卷约3.5条;2006年17套试卷中共有注释63条,平均每套卷约3.7条。这些注释绝大部分是给文言文阅读文本和古诗鉴赏文本作注的,少数是给现代文阅读文本作注的。  众所周知,高考考场如战场,时间极其宝贵,命题者决不会无端耗费考生时间,因而,试卷上所给的任何一个字符都是有用意、有用途的,都是为考生能
郁达夫的经典之作《故都的秋》是现代散文史上的名篇。作者以一个平民化的文人姿态,怀着忧郁、优美的情怀观察、体验故都之秋,将北国故都的民宅内外、胡同两旁、槐树前后的秋姿秋态秋声秋色流于笔下,展现了故都秋天的独特神韵——清、静、悲凉。整篇散文感情浓厚、意味隽永、文辞优美。  本文写于1934年,选入中学语文课本已将近有50多年的历史。一代代的学子们读着这篇课文走进北国故都恬静安谧、幽静深邃又带着悲凉的秋
现在有一类人叫“淘衣族”,顾名思义,就是买衣服的人。她们为了追求时尚品牌,觉得买正品不划算,就去市场淘“A货”。  “A货”的概念最早来自耐克公司。说的是耐克公司给厂家一千双鞋的生产任务,但一般会给一千一百双鞋的材料,为了防止货物外流,只给一千个鞋盒。那么装盒上柜的那一千双鞋就叫A鞋,而利用剩余材料做的流落出去的鞋子就叫B鞋。后来服装厂家借用了这个概念,把仿制的比较好的叫“A货”,不好的叫“B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