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次考场作文的完成,用时长者不超过一个小时,用时短者不少于半小时,当然我也见过二十分钟完成一篇作文的,其结果惨不忍睹。总之,考场上,时间紧,任务重,学生须在有限的时间内调动所有的知识储备来应对一篇完整文章的完成,其难度不小。但无论有多难,一些必须有的步骤是一个不能省,否则极有可能会“一着不慎满盘皆输”。以下是一篇考场作文阅后指导的案例,以期解决考场作文形成的难点。
作文题呈现:
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除诗歌外,文体自选。
勤学如春起之苗,不见其增而日有所长;辍学如磨刀之石,不见其损而日有所亏。不仅仅是学习会渐变,工作、生活也会渐变。发现渐变是一种智慧,推动渐变是一种能力。
一、审题三部曲
1.寻找关键词、关键句。材料中反复出现的词语以及具体现象背后的原因都指向一个词语——渐变。围绕这个关键词的分析——发现渐变是一种智慧,推动渐变是一种能力。就是这则材料的关键句。只要做过一些审题训练,相信绝大部分考生能在极短的时间内找到关键词、句。
2.分解材料,思考关系。第一句话:“勤学如春起之苗,不见其增而日有所长;辍学如磨刀之石,不见其损而日有所亏。”此句以“勤学”和“辍学”为例,以比喻的方法来告诉我们两种“渐变”的现象。从“日有所长”和“日有所亏”两种不同现象可以看出“渐变”可以是逐渐变好,变强,变盛等正面积极的现象,也可以是逐渐变差,变弱,变衰等反面消极的现象。第二句话:“不仅仅是学习会渐变,工作、生活也会渐变。”如果说前一句是个例,那这一句就是由个别推及到一般的现象。“渐变”的现象随处可见,这是告诉我们选材范围是非常宽泛的。第三句话:“发现渐变是一种智慧,推动渐变是一种能力。”前两句讲的是现象,就是“是什么”。这一句是讲“为什么”和“怎么办”。
“发现渐变”需要智慧吗?有人说,这哪里需要智慧,我一眼就能看出来,如果仅仅是靠下意识和肉眼瞬间发现的“渐变”,当然不需要什么智慧。这种智慧应该体现在你能否发现“渐变”现象背后的原因、道理,它能否给你启迪、思考。如果你明白了“为什么”,那接下来,你要考虑去借助它、利用它,这就是“怎么办”,这个“怎么办”做好了就是能力的体现。
3.综合分析,得出写作要点。根据前面的分析,现在可以得出写作要点:①渐变的现象(是什么)②发现渐变背后的原因、道理(为什么)③推动渐变(怎么办)具体操作时第①是一定要有且要讲清楚,这是根本。第②最好要有,不然文章缺少深度。第③建立在①②基礎之上,有实力的考生绝不能草率了事或者放弃。在审题的过程中,还需思考关键词的内涵,辨析易混淆的概念。
“渐变”,顾名思义就是“逐渐变化”,比如由大到小、由模糊到清晰的视觉形象和由弱到强、由淡到浓的情感体验。它是有规律、有节奏的。
区别“渐变”和“变化”两个概念。“渐变”是指某一对象在同一层面上不同状态的比较。而“变化”则没有这样的限制,写出不同时空的变化即可。比如“想佳人,妆楼颙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这句话,写的就是人物在不同时间段感情的变化,从盼归客的焦急到误认那一刻的惊喜再到发现认错的懊丧,这是“变化”而不是“渐变”。
二、选材与文题挂靠的思考
1.自然现象。大自然的花草树木,太阳月亮星辰无不是处于渐变之中,自古文人墨客就乐于观察、描写它们。比如荷花,从“小荷才露尖尖角”到“风流全在半开时”再到“芙蓉向脸两边开”最后到“菡萏香销翠叶残”。比如月亮的渐变,从“燕山月似钩。”到“银汉无声转玉盘。”比如落日的渐变,西部散文作家在《西地平线上》上有这样的描写:落日在沉入西地平线以下那一刻,是跳跃着,颤抖着降落的。它先是纹丝不动,突然,它颤抖了两下,往下一跃,于是只剩下了半个。半个的它继续依恋地慈爱地注视着人间,好像有些贪恋,不愿离去,或者说不愿离去正在注视它的我们。但是,在停驻了片刻以后,它突然又一跃,当我们揉揉眼睛,再往西看时,它已经消失了。再如赵丽宏笔下春天的渐变:春暖时,湖泊和池塘因为水草的繁衍,水色变得一片青绿,春愈深,水面愈绿,待到水畔的芦苇、茭白,水面的浮萍、荷叶、水葫芦等植物渐渐繁茂时,冬日波光凛冽的水面,就变成了一片绿意盎然的草地。自然更替常常引人深思,它让我们想到岁月流逝,时不我待,继而联想到人生苦短,红颜易老。当然乐观豁达者则会想到珍惜当下,认真规划美好的未来。智慧者发现这种渐变并推动它,从而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像曹操吟诵的那样:“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2.人类创造。我们隔一段时间就会感叹城市的建筑物在变高,街道在变宽,乡村在变老……所有的人造物都在岁月的流淌中悄悄地改变着。二十年前的乡村还是鸡犬串户,大家围坐在一起尝“百家菜”,天南地北地唠嗑,小孩们在大人们此起彼伏的吆喝声里依依不舍地散了。慢慢地,小孩长成了青壮年,带着自己的理想外出闯荡,乡村就渐渐剩下孤独的老人和年久失修的老屋,偶尔听见一声猫叫你还寻不着它的踪影。对于人类自己创造的物品,人们的感情总是复杂的,我们或许会留恋不舍,或许会秉承“旧不去、新不来”的理念不断开创未来,或许会渐渐学会辩证地看待这个世界。“渐变”不一定是坏事,如果我们挡不住,何不静观其变。
渐变不仅仅体现在具体的实物上,在人的精神领域同样存在这样的现象,以下罗列几个可以思考的层面。
1.欲望的渐变。根据马斯洛的层次需求理论,人类价值体系存在两类不同的需要,一类是沿生物谱系上升方向逐渐变弱的本能或冲动,称为低级需要和生理需要。一类是随生物进化而逐渐显现的潜能或需要,称为高级需要。无论是低级需要还是高级需要,都是呈一个渐变的过程。鲁迅在《捧与挖》这篇文章中举了一个贪官的例子,贪官过寿辰,属员们得知他属鼠的,便送他一只金老鼠,这位官员在收受之后,便寻机会告诉大家,说他的老婆属牛,意思是下一次你们要送一只金牛了,鲁迅先生说幸好属相里没有属象的,不然会要一只金象。这是一个笑话,道理却不假,人的欲望会愈来愈强,胃口会愈来愈大。人如此,国亦如此。苏洵在《六国论》中就讲秦国的贪欲是怎么一点点变大的。诸侯国是“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寝”。“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欲望变强不一定全是坏事,因为它可以促使人不断进步,就像庄子在《逍遥游》中提到目标的渐变,从“适莽苍者”到“适百里者”再到“适千里者”,目标逐渐变得远大,那要做的努力就愈来愈多。要想达成目标,就要会推动渐变。
2.认知的渐变。一个人的认知能力会随着他的阅历的增长而逐渐变化。比如我们就谈阅读对人的认知能力的影响。随着阅读量的增加和对优秀作品的反复咀嚼,一个真正的读书家,他的视野会越来越开阔,就像幼儿园变成大公园,变成城市和国家,变成一个洲乃至全世界。智慧者会牢牢抓住这种渐变,逐渐把自己推向优秀的山巅。赫尔曼·黑塞年轻时读歌德的《亲和力》只是似懂非懂,然后他读第二次、第三次、第四次……他逐渐发现这部书的独特魅力并使自己获益匪浅,因为他不仅能与书中的生命同呼吸,而且能够举一反三,创作出大量优秀作品。人的认知能力是一点一点上升的,从“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的童真到“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的困惑,最后到“看山依然是山,看水依然是水”的豁然。
3.感情的渐变。一个人对另一个人或对一件事物的感情也存在一个渐变的过程。我们总说感情是慢慢培养起来的,当然感情也可以是一点点变淡的。管仲和鲍叔牙的故事大家都知道,鲍叔非常信任看好管仲,但管仲对鲍叔的信任却不是一天就建立起来了。《史记》有载:
吾始困时,尝与鲍叔贾,分财利多自与,鲍叔不以我为贪,知我贫也。吾尝为鲍叔谋事而更穷困,鲍叔不以我为愚,知时有利不利也。吾尝三仕三见逐于君,鲍叔不以我为不肖,知我不遭时也。吾尝三战三走,鲍叔不以我为怯,知我有老母也。公子纠败,召忽死之,吾幽囚受辱,鲍叔不以我为无耻,知我不羞小节而耻功名不显于天下也。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
如果不是鲍叔一次又一次“不以我为”“知我”,又怎会有管仲最后的喟叹:“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可见日久见人心。
三、结语
一篇优秀考场作文的完成离不开平时的阅读、写作的积累,离不开考场上的“灵光乍现”,但不管如何,解决了审题立意和选材的问题,也可以称得上“八字有一撇”了。审题立意是方向,方向对了,就等于吃了定心丸。素材是“面子”也是“里子”,新颖别致的素材能让阅卷老师眼前一亮,好感倍增。希望每一位同学在考场上都能迅速找到行动的“方向”,前行的“底气”。
葛艳华,江苏省海安高级中学教师。
作文题呈现:
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除诗歌外,文体自选。
勤学如春起之苗,不见其增而日有所长;辍学如磨刀之石,不见其损而日有所亏。不仅仅是学习会渐变,工作、生活也会渐变。发现渐变是一种智慧,推动渐变是一种能力。
一、审题三部曲
1.寻找关键词、关键句。材料中反复出现的词语以及具体现象背后的原因都指向一个词语——渐变。围绕这个关键词的分析——发现渐变是一种智慧,推动渐变是一种能力。就是这则材料的关键句。只要做过一些审题训练,相信绝大部分考生能在极短的时间内找到关键词、句。
2.分解材料,思考关系。第一句话:“勤学如春起之苗,不见其增而日有所长;辍学如磨刀之石,不见其损而日有所亏。”此句以“勤学”和“辍学”为例,以比喻的方法来告诉我们两种“渐变”的现象。从“日有所长”和“日有所亏”两种不同现象可以看出“渐变”可以是逐渐变好,变强,变盛等正面积极的现象,也可以是逐渐变差,变弱,变衰等反面消极的现象。第二句话:“不仅仅是学习会渐变,工作、生活也会渐变。”如果说前一句是个例,那这一句就是由个别推及到一般的现象。“渐变”的现象随处可见,这是告诉我们选材范围是非常宽泛的。第三句话:“发现渐变是一种智慧,推动渐变是一种能力。”前两句讲的是现象,就是“是什么”。这一句是讲“为什么”和“怎么办”。
“发现渐变”需要智慧吗?有人说,这哪里需要智慧,我一眼就能看出来,如果仅仅是靠下意识和肉眼瞬间发现的“渐变”,当然不需要什么智慧。这种智慧应该体现在你能否发现“渐变”现象背后的原因、道理,它能否给你启迪、思考。如果你明白了“为什么”,那接下来,你要考虑去借助它、利用它,这就是“怎么办”,这个“怎么办”做好了就是能力的体现。
3.综合分析,得出写作要点。根据前面的分析,现在可以得出写作要点:①渐变的现象(是什么)②发现渐变背后的原因、道理(为什么)③推动渐变(怎么办)具体操作时第①是一定要有且要讲清楚,这是根本。第②最好要有,不然文章缺少深度。第③建立在①②基礎之上,有实力的考生绝不能草率了事或者放弃。在审题的过程中,还需思考关键词的内涵,辨析易混淆的概念。
“渐变”,顾名思义就是“逐渐变化”,比如由大到小、由模糊到清晰的视觉形象和由弱到强、由淡到浓的情感体验。它是有规律、有节奏的。
区别“渐变”和“变化”两个概念。“渐变”是指某一对象在同一层面上不同状态的比较。而“变化”则没有这样的限制,写出不同时空的变化即可。比如“想佳人,妆楼颙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这句话,写的就是人物在不同时间段感情的变化,从盼归客的焦急到误认那一刻的惊喜再到发现认错的懊丧,这是“变化”而不是“渐变”。
二、选材与文题挂靠的思考
1.自然现象。大自然的花草树木,太阳月亮星辰无不是处于渐变之中,自古文人墨客就乐于观察、描写它们。比如荷花,从“小荷才露尖尖角”到“风流全在半开时”再到“芙蓉向脸两边开”最后到“菡萏香销翠叶残”。比如月亮的渐变,从“燕山月似钩。”到“银汉无声转玉盘。”比如落日的渐变,西部散文作家在《西地平线上》上有这样的描写:落日在沉入西地平线以下那一刻,是跳跃着,颤抖着降落的。它先是纹丝不动,突然,它颤抖了两下,往下一跃,于是只剩下了半个。半个的它继续依恋地慈爱地注视着人间,好像有些贪恋,不愿离去,或者说不愿离去正在注视它的我们。但是,在停驻了片刻以后,它突然又一跃,当我们揉揉眼睛,再往西看时,它已经消失了。再如赵丽宏笔下春天的渐变:春暖时,湖泊和池塘因为水草的繁衍,水色变得一片青绿,春愈深,水面愈绿,待到水畔的芦苇、茭白,水面的浮萍、荷叶、水葫芦等植物渐渐繁茂时,冬日波光凛冽的水面,就变成了一片绿意盎然的草地。自然更替常常引人深思,它让我们想到岁月流逝,时不我待,继而联想到人生苦短,红颜易老。当然乐观豁达者则会想到珍惜当下,认真规划美好的未来。智慧者发现这种渐变并推动它,从而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像曹操吟诵的那样:“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2.人类创造。我们隔一段时间就会感叹城市的建筑物在变高,街道在变宽,乡村在变老……所有的人造物都在岁月的流淌中悄悄地改变着。二十年前的乡村还是鸡犬串户,大家围坐在一起尝“百家菜”,天南地北地唠嗑,小孩们在大人们此起彼伏的吆喝声里依依不舍地散了。慢慢地,小孩长成了青壮年,带着自己的理想外出闯荡,乡村就渐渐剩下孤独的老人和年久失修的老屋,偶尔听见一声猫叫你还寻不着它的踪影。对于人类自己创造的物品,人们的感情总是复杂的,我们或许会留恋不舍,或许会秉承“旧不去、新不来”的理念不断开创未来,或许会渐渐学会辩证地看待这个世界。“渐变”不一定是坏事,如果我们挡不住,何不静观其变。
渐变不仅仅体现在具体的实物上,在人的精神领域同样存在这样的现象,以下罗列几个可以思考的层面。
1.欲望的渐变。根据马斯洛的层次需求理论,人类价值体系存在两类不同的需要,一类是沿生物谱系上升方向逐渐变弱的本能或冲动,称为低级需要和生理需要。一类是随生物进化而逐渐显现的潜能或需要,称为高级需要。无论是低级需要还是高级需要,都是呈一个渐变的过程。鲁迅在《捧与挖》这篇文章中举了一个贪官的例子,贪官过寿辰,属员们得知他属鼠的,便送他一只金老鼠,这位官员在收受之后,便寻机会告诉大家,说他的老婆属牛,意思是下一次你们要送一只金牛了,鲁迅先生说幸好属相里没有属象的,不然会要一只金象。这是一个笑话,道理却不假,人的欲望会愈来愈强,胃口会愈来愈大。人如此,国亦如此。苏洵在《六国论》中就讲秦国的贪欲是怎么一点点变大的。诸侯国是“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寝”。“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欲望变强不一定全是坏事,因为它可以促使人不断进步,就像庄子在《逍遥游》中提到目标的渐变,从“适莽苍者”到“适百里者”再到“适千里者”,目标逐渐变得远大,那要做的努力就愈来愈多。要想达成目标,就要会推动渐变。
2.认知的渐变。一个人的认知能力会随着他的阅历的增长而逐渐变化。比如我们就谈阅读对人的认知能力的影响。随着阅读量的增加和对优秀作品的反复咀嚼,一个真正的读书家,他的视野会越来越开阔,就像幼儿园变成大公园,变成城市和国家,变成一个洲乃至全世界。智慧者会牢牢抓住这种渐变,逐渐把自己推向优秀的山巅。赫尔曼·黑塞年轻时读歌德的《亲和力》只是似懂非懂,然后他读第二次、第三次、第四次……他逐渐发现这部书的独特魅力并使自己获益匪浅,因为他不仅能与书中的生命同呼吸,而且能够举一反三,创作出大量优秀作品。人的认知能力是一点一点上升的,从“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的童真到“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的困惑,最后到“看山依然是山,看水依然是水”的豁然。
3.感情的渐变。一个人对另一个人或对一件事物的感情也存在一个渐变的过程。我们总说感情是慢慢培养起来的,当然感情也可以是一点点变淡的。管仲和鲍叔牙的故事大家都知道,鲍叔非常信任看好管仲,但管仲对鲍叔的信任却不是一天就建立起来了。《史记》有载:
吾始困时,尝与鲍叔贾,分财利多自与,鲍叔不以我为贪,知我贫也。吾尝为鲍叔谋事而更穷困,鲍叔不以我为愚,知时有利不利也。吾尝三仕三见逐于君,鲍叔不以我为不肖,知我不遭时也。吾尝三战三走,鲍叔不以我为怯,知我有老母也。公子纠败,召忽死之,吾幽囚受辱,鲍叔不以我为无耻,知我不羞小节而耻功名不显于天下也。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
如果不是鲍叔一次又一次“不以我为”“知我”,又怎会有管仲最后的喟叹:“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可见日久见人心。
三、结语
一篇优秀考场作文的完成离不开平时的阅读、写作的积累,离不开考场上的“灵光乍现”,但不管如何,解决了审题立意和选材的问题,也可以称得上“八字有一撇”了。审题立意是方向,方向对了,就等于吃了定心丸。素材是“面子”也是“里子”,新颖别致的素材能让阅卷老师眼前一亮,好感倍增。希望每一位同学在考场上都能迅速找到行动的“方向”,前行的“底气”。
葛艳华,江苏省海安高级中学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