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场作文形成的难点:“方向”与“底气”

来源 :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wsong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次考场作文的完成,用时长者不超过一个小时,用时短者不少于半小时,当然我也见过二十分钟完成一篇作文的,其结果惨不忍睹。总之,考场上,时间紧,任务重,学生须在有限的时间内调动所有的知识储备来应对一篇完整文章的完成,其难度不小。但无论有多难,一些必须有的步骤是一个不能省,否则极有可能会“一着不慎满盘皆输”。以下是一篇考场作文阅后指导的案例,以期解决考场作文形成的难点。
   作文题呈现:
   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除诗歌外,文体自选。
   勤学如春起之苗,不见其增而日有所长;辍学如磨刀之石,不见其损而日有所亏。不仅仅是学习会渐变,工作、生活也会渐变。发现渐变是一种智慧,推动渐变是一种能力。
   一、审题三部曲
   1.寻找关键词、关键句。材料中反复出现的词语以及具体现象背后的原因都指向一个词语——渐变。围绕这个关键词的分析——发现渐变是一种智慧,推动渐变是一种能力。就是这则材料的关键句。只要做过一些审题训练,相信绝大部分考生能在极短的时间内找到关键词、句。
   2.分解材料,思考关系。第一句话:“勤学如春起之苗,不见其增而日有所长;辍学如磨刀之石,不见其损而日有所亏。”此句以“勤学”和“辍学”为例,以比喻的方法来告诉我们两种“渐变”的现象。从“日有所长”和“日有所亏”两种不同现象可以看出“渐变”可以是逐渐变好,变强,变盛等正面积极的现象,也可以是逐渐变差,变弱,变衰等反面消极的现象。第二句话:“不仅仅是学习会渐变,工作、生活也会渐变。”如果说前一句是个例,那这一句就是由个别推及到一般的现象。“渐变”的现象随处可见,这是告诉我们选材范围是非常宽泛的。第三句话:“发现渐变是一种智慧,推动渐变是一种能力。”前两句讲的是现象,就是“是什么”。这一句是讲“为什么”和“怎么办”。
   “发现渐变”需要智慧吗?有人说,这哪里需要智慧,我一眼就能看出来,如果仅仅是靠下意识和肉眼瞬间发现的“渐变”,当然不需要什么智慧。这种智慧应该体现在你能否发现“渐变”现象背后的原因、道理,它能否给你启迪、思考。如果你明白了“为什么”,那接下来,你要考虑去借助它、利用它,这就是“怎么办”,这个“怎么办”做好了就是能力的体现。
   3.综合分析,得出写作要点。根据前面的分析,现在可以得出写作要点:①渐变的现象(是什么)②发现渐变背后的原因、道理(为什么)③推动渐变(怎么办)具体操作时第①是一定要有且要讲清楚,这是根本。第②最好要有,不然文章缺少深度。第③建立在①②基礎之上,有实力的考生绝不能草率了事或者放弃。在审题的过程中,还需思考关键词的内涵,辨析易混淆的概念。
   “渐变”,顾名思义就是“逐渐变化”,比如由大到小、由模糊到清晰的视觉形象和由弱到强、由淡到浓的情感体验。它是有规律、有节奏的。
   区别“渐变”和“变化”两个概念。“渐变”是指某一对象在同一层面上不同状态的比较。而“变化”则没有这样的限制,写出不同时空的变化即可。比如“想佳人,妆楼颙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这句话,写的就是人物在不同时间段感情的变化,从盼归客的焦急到误认那一刻的惊喜再到发现认错的懊丧,这是“变化”而不是“渐变”。
   二、选材与文题挂靠的思考
   1.自然现象。大自然的花草树木,太阳月亮星辰无不是处于渐变之中,自古文人墨客就乐于观察、描写它们。比如荷花,从“小荷才露尖尖角”到“风流全在半开时”再到“芙蓉向脸两边开”最后到“菡萏香销翠叶残”。比如月亮的渐变,从“燕山月似钩。”到“银汉无声转玉盘。”比如落日的渐变,西部散文作家在《西地平线上》上有这样的描写:落日在沉入西地平线以下那一刻,是跳跃着,颤抖着降落的。它先是纹丝不动,突然,它颤抖了两下,往下一跃,于是只剩下了半个。半个的它继续依恋地慈爱地注视着人间,好像有些贪恋,不愿离去,或者说不愿离去正在注视它的我们。但是,在停驻了片刻以后,它突然又一跃,当我们揉揉眼睛,再往西看时,它已经消失了。再如赵丽宏笔下春天的渐变:春暖时,湖泊和池塘因为水草的繁衍,水色变得一片青绿,春愈深,水面愈绿,待到水畔的芦苇、茭白,水面的浮萍、荷叶、水葫芦等植物渐渐繁茂时,冬日波光凛冽的水面,就变成了一片绿意盎然的草地。自然更替常常引人深思,它让我们想到岁月流逝,时不我待,继而联想到人生苦短,红颜易老。当然乐观豁达者则会想到珍惜当下,认真规划美好的未来。智慧者发现这种渐变并推动它,从而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像曹操吟诵的那样:“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2.人类创造。我们隔一段时间就会感叹城市的建筑物在变高,街道在变宽,乡村在变老……所有的人造物都在岁月的流淌中悄悄地改变着。二十年前的乡村还是鸡犬串户,大家围坐在一起尝“百家菜”,天南地北地唠嗑,小孩们在大人们此起彼伏的吆喝声里依依不舍地散了。慢慢地,小孩长成了青壮年,带着自己的理想外出闯荡,乡村就渐渐剩下孤独的老人和年久失修的老屋,偶尔听见一声猫叫你还寻不着它的踪影。对于人类自己创造的物品,人们的感情总是复杂的,我们或许会留恋不舍,或许会秉承“旧不去、新不来”的理念不断开创未来,或许会渐渐学会辩证地看待这个世界。“渐变”不一定是坏事,如果我们挡不住,何不静观其变。
   渐变不仅仅体现在具体的实物上,在人的精神领域同样存在这样的现象,以下罗列几个可以思考的层面。
   1.欲望的渐变。根据马斯洛的层次需求理论,人类价值体系存在两类不同的需要,一类是沿生物谱系上升方向逐渐变弱的本能或冲动,称为低级需要和生理需要。一类是随生物进化而逐渐显现的潜能或需要,称为高级需要。无论是低级需要还是高级需要,都是呈一个渐变的过程。鲁迅在《捧与挖》这篇文章中举了一个贪官的例子,贪官过寿辰,属员们得知他属鼠的,便送他一只金老鼠,这位官员在收受之后,便寻机会告诉大家,说他的老婆属牛,意思是下一次你们要送一只金牛了,鲁迅先生说幸好属相里没有属象的,不然会要一只金象。这是一个笑话,道理却不假,人的欲望会愈来愈强,胃口会愈来愈大。人如此,国亦如此。苏洵在《六国论》中就讲秦国的贪欲是怎么一点点变大的。诸侯国是“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寝”。“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欲望变强不一定全是坏事,因为它可以促使人不断进步,就像庄子在《逍遥游》中提到目标的渐变,从“适莽苍者”到“适百里者”再到“适千里者”,目标逐渐变得远大,那要做的努力就愈来愈多。要想达成目标,就要会推动渐变。
   2.认知的渐变。一个人的认知能力会随着他的阅历的增长而逐渐变化。比如我们就谈阅读对人的认知能力的影响。随着阅读量的增加和对优秀作品的反复咀嚼,一个真正的读书家,他的视野会越来越开阔,就像幼儿园变成大公园,变成城市和国家,变成一个洲乃至全世界。智慧者会牢牢抓住这种渐变,逐渐把自己推向优秀的山巅。赫尔曼·黑塞年轻时读歌德的《亲和力》只是似懂非懂,然后他读第二次、第三次、第四次……他逐渐发现这部书的独特魅力并使自己获益匪浅,因为他不仅能与书中的生命同呼吸,而且能够举一反三,创作出大量优秀作品。人的认知能力是一点一点上升的,从“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的童真到“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的困惑,最后到“看山依然是山,看水依然是水”的豁然。
   3.感情的渐变。一个人对另一个人或对一件事物的感情也存在一个渐变的过程。我们总说感情是慢慢培养起来的,当然感情也可以是一点点变淡的。管仲和鲍叔牙的故事大家都知道,鲍叔非常信任看好管仲,但管仲对鲍叔的信任却不是一天就建立起来了。《史记》有载:
   吾始困时,尝与鲍叔贾,分财利多自与,鲍叔不以我为贪,知我贫也。吾尝为鲍叔谋事而更穷困,鲍叔不以我为愚,知时有利不利也。吾尝三仕三见逐于君,鲍叔不以我为不肖,知我不遭时也。吾尝三战三走,鲍叔不以我为怯,知我有老母也。公子纠败,召忽死之,吾幽囚受辱,鲍叔不以我为无耻,知我不羞小节而耻功名不显于天下也。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
   如果不是鲍叔一次又一次“不以我为”“知我”,又怎会有管仲最后的喟叹:“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可见日久见人心。
   三、结语
   一篇优秀考场作文的完成离不开平时的阅读、写作的积累,离不开考场上的“灵光乍现”,但不管如何,解决了审题立意和选材的问题,也可以称得上“八字有一撇”了。审题立意是方向,方向对了,就等于吃了定心丸。素材是“面子”也是“里子”,新颖别致的素材能让阅卷老师眼前一亮,好感倍增。希望每一位同学在考场上都能迅速找到行动的“方向”,前行的“底气”。
  
  葛艳华,江苏省海安高级中学教师。
其他文献
人教版高中《语文》第五册杜甫《兵车行》:“道旁过者问行人,行人但云点行频。”教材和许多唐诗选本也许认为“点行”比较简单,不必注音,故不少朗诵磁带和教师读“点行(xíng)”,笔者却认为应该读“点行(háng)”。  教材注释:“点行,按户籍名册强征服役。”可见“点行”一词与古代的户籍管理制度有关,我国在西周时就有了户籍管理制度,到汉代时已发展得比较成熟,后世多沿用之。汉时的户籍编造,必须把各户的家
有这样一道话题作文:  苏轼有一首《琴诗》,诗云:“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内何不鸣?若言声在指头上,何不于君指上听?”琴声究竟是从哪里发出来的?  请以“琴弦与手指”为话题,自选立意,自定体裁,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所写内容要在话题范围之内。  材料是苏轼的《琴诗》,话题为“琴弦与手指”的关系型话题。在老师看来,把握材料重点及话题涵义并不困难,但学生写作结果却出人意料。不少学生,尤
近年来,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科学技术取得了长足的进步,计算机、互联网、信息技术等在社会各领域得到了迅速的普及和广泛的应用,极大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及生产方式。为了适应社会的发展,紧跟时代的步伐,教育领域也在积极引进各种先进技术以及高新设备,以求能够创新教学模式,丰富教学内容,从而为学生提供更优质的教学服务。我以《沁园春·长沙》为例,针对高中语文诗词教学中电子白板的实施展开了深入分析和探究。  
长句变短句是高考试题语言表达板块中的常见题型,不少学生觉得难以掌握。实际上,尽管长句结构复杂,附加成分多,但主要有两种类型:一是长句里面的多层定语、多层状语是并列的,彼此之间不涉及到时间的先后关系,笔者称之为“并列式”,如“板凳上捆着一个头发又长又脏、胡子像野草、衣服碎成一片一片的人”。在这个长句中,“一个”“头发又长又脏”“胡子像野草”“衣服碎成一片一片”都分别修饰中心语“人”,4个定语之间并无
纵观2002年——2006年语文课程知识研究,开放、活跃,百家争鸣、百舸争流,构成了语文课程与教学研究中一方独特而瑰丽的学术景观。本文拟从研究视角的多元化、关注层面的多维度做一个总体概述,以期对今后的语文课程知识研究有所裨益。    一、反思与清理:语文知识到底是什么?    2001年颁布的《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了“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同时取消了在原来教学大纲中占有重要位置的“
《伶官传序》是欧阳修为《伶官传》所作的序言。《伶官传》是《新五代史》中的一篇合传,记伶人景修、史彦琼、郭门高等人的事迹。欧阳修旨在通过对后唐庄宗得天下、失天下的典型事例,阐释了国家盛衰主要是由人事的道理,而作此序是为了告诫当时北宋王朝执政者:要吸取历史教训,居安思危,防微杜渐,不应满足表面的虚荣。   作为一篇传统经典文言文,教学中绝不可忽略,更不能草率教之。议论性文言文教学,很容易进入梳理文言知
生活教育理论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核心和重要基石。陶行知先生说:“教育的根本意义是生活之变化,生活无时不变即生活无时不含有教育的意义。”因此,生活教育既宽广博大又随生活的变化而变化,可以使孩子受益终身。然而知易行难,现实中的生活教育多被人挂在嘴边,却很少认真地践行。学校和教师忙着“拼分数、比排名”,家长们忙着“拼证书、比投入”,匆匆忙忙的教育者只能将生活教育搁置一旁,越走越远。孩子的成长,在利益的风潮
“衣上征尘杂酒痕,远游无处不消魂。”公元1172年冬,亦即南宋乾道八年,大诗人陆游从汉中前线被贬回四川成都。  这时北方战事吃紧,金人与西夏均虎视眈眈。反观南宋统治者,自迁都临安之后歌舞不休偏安一隅,“暖风熏得游人醉”,游人已醉,皇室已醉,哪还有人记得生活在侵略者铁蹄统治之下的宋朝百姓呢。  陆游还记得。他从危机四伏的前线回到歌舞繁华的都市中,这一路走一路看,山河满目疮痍,狼烟四起,将士们的鲜血滋
韩愈《送董邵南游河北序》之作,据清人方世举推说,当在中唐“宪宗(805—821)之世”(转引自马其昶《韩昌黎文集校注》)。其时,藩镇割据对抗中央,成尾大不掉之势。而河北三镇(卢龙、魏博、成德)不受李唐政权节制,为害尤烈。为与朝廷分庭抗礼,三镇军阀延揽人才招募豪杰,扩张其独立王国的势力。怀才不遇之士,为谋求出路,应召投身军阀幕府者往往而是。董邵南正是在这样的政治背景下出行河北的。   董邵南是寿州安
“非常6 1”和“幸运52”等节目已成为家喻户晓的央视品牌栏目。栏目环节的精心设置和主持人的幽默诙谐、妙语连珠是这些节目永葆鲜活生命力的根本原因,栏目名称的别具一格对于品牌的塑造更是功不可没。  这类央视栏目标题的特殊性,主要表现在这类标题的超语法现象。所谓超语法现象是指不遵循传统的语法结构模式,通过一种完全陌生化的语法结构来表达语义的语言现象,以达到造成语体和感情色彩反差、赋予标题以生机和语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