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育的终极目标是培养个性突出、创造力强、人格健全的人才。在“知识爆炸”的现代信息社会,古代那种靠博闻强记、百科全书式的人才已成为明日黄花。在今天的观念中,不是“知识就是力量”,而是“智慧就是力量”。每个学生在学校里所学的知识,比起他一生所用的知识,可以说是少之又少。况且,知识的半衰期越来越短,新知识、新技术、新发明、新创造又不断涌现,成倍地增长。毫无疑问,当他们走出校门之后,迎接他们的是亟待解决的新问题,他们不仅要活到老、学到老,更重要的是他们离开老师后会自我更新知识,会自学。这就使得教学中的学法培养、学法指导变得尤为重要。就中学语文教学来说,教师在教学中掌握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技巧,实施语文学法指导策略是提高语文教学效率的重要环节。
一
如果说一个学生没有学会怎样学,那他(她)的学习就存在着致命的缺陷;如果一个教师没有教会学生怎样学,那他(她)的教育就存在着失败的隐患。因此,要树立今天的教育要为明天的学习做准备的思想。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说:“凡为教,目的在于达到不需要教。”让学生“自能读书,不待老师讲;自能作文,不待老师改”,“疑难能自决,是非能自辨,斗争能自奋,高精能自探”。美国教育学专家加纳德的多元智能理论认为:智力是在某种文化环境的价值标准下,个体以解决自己遇到的真正难题或生产及创造出有效产品所需要的能力。[1]教师的传道授业解惑,一方面要向学生传授基本知识与技能,另一方面也必须用科学的学习方法武装学生,培养其独立工作的能力。从一般情况看,由于应试教育的影响,学生普遍有着传统的受教育的思想,认为到学校来就是单纯地被动地接受教育,往往忽视自己的学习,甚至缺乏自己学习的观念。语文教师应从一个语文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语文知识和技能的促进者和导引者。所以语文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不断排除学生还不习惯于自己学、也不会学的心理障碍,不失时机地向学生强化方法的学习是最重要的学习,学会自学是最根本的学习等,把学生的学习意识纳入正轨,并化为其自觉的要求,自觉的行为。让学生建立这种观念不是一蹴而就的事,要贯穿在整个教学过程的运作中。语文课既不能是“独角戏”式的,也不能是“填鸭式”的,亦不能是“放羊式”的,语文教师要善于有目的地指导,诸如预习指导、阅读指导、写作指导、课外学习指导等等,都要有计划地精心研究设计,从多维角度教给学生方法。
就拿阅读教学来说,一般包括预习性阅读,理解性阅读,涉猎性阅读等。预习性阅读,要指导学生学会利用工具书及参考资料认读生词,辨识文体,了解主旨,明确重点,找到疑难所在;理解性阅读,是课内的阅读,要指导学生用一些方法,如圈点、勾画、批注等,理请段落层次,理解主题思想,把握表现手法以及语言运用等形式上的特色。而涉猎性阅读,一般为课外的阅读,要指导学生充分运用所学的知识与方法,去阅读“自读课本”上的文章或其他优秀的文章,不断拓宽阅读领域,学会分析与概括,学会欣赏与甄别,学会质疑与析疑……总之,教师要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使其养成良好的自学习惯,既要导之以理,也要导之以法。
二
语文教学,要求教师重视教法,这是多年来人们已达成的共识和努力的方向。但对于教学目的、教学效果而言,只重教法是不够的,还应重视学法的研究和指导。“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2]基于素质教育的导向性,说到底教学就是要教会学生自己学。多年的语文教学的探索与实践证明,出入学习法,设疑辨疑学习法,对应比较学习法等,都是行之有效的方法。
出入学习法。这也是阅读环节上的重要方法,是指先深入理解文章,领会要义,再进一步对文章进行客观的评价,剔除糟粕,吸取精华。南宋学者陈善曾强调过读书的出入法。他说:“始当求所以入,终当求所以出。见得亲切,此是入书法;用得透脱,此是出书法。盖不能入得书,则不知古人用心处;不能出得书,则又死在言下。惟知出知入,乃尽读书之法也。”教给学生出入法,要强调的是善于调动自己的生活经验,善于想象和联想,增强对作品的感悟力;同时也要注意积极思考,敢于评析、敢于推翻定论,才能产生真知灼见,才能培养出创造性的思维能力。
设疑解疑学习法。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学起于思辨思源于疑。这种方法是通过设疑或质疑,让学生建立起思辨的机制,从而思有所获。例如,初中语文自读课本第六册中有一篇余秋雨的散文《都江堰》,有的学生看过之后,不明白作者为什么渲染都江堰的水势。教师这时就可以启发导引其自学方法,不妨提醒他们根据疑难去设置一些问题,如作者把都江堰与长城对比的目的是什么?作者为什么要把都江堰比作“乡间母亲”?文中对李冰有什么样的评价?……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疑难所在寻找问题的关键,从而激发学生辨疑解难的兴趣,并以此来探寻文章主旨的线索、脉络,使其在积极思索之后,明确对比手法的运用是以长城的伟大突出都江堰的更伟大;她以其涓涓的水流为民造福,只知贡献,毫无所求,有母亲般的情怀;对李冰作者作了高度的评价,颂扬了他的“智慧、仁慈、透明”。学生因此可以深入理解作者对都江堰水流描写得如此壮观,使人身临其境的用意了。设疑可以是要点设疑,难点设疑,争议设疑,细节设疑,方法设疑等等。也不必强求标准答案,一致答案。
对应比较学习法。有比较才有鉴别。这种方法是把在内容或形式上有一定联系的课文或课外读物进行对应比较,借助于比较思维的方法积极主动地探讨不同对象之间的关系及其本质的一种学习方法。这种学习,可以确定几种不同的角度,如题材对应比较,立意对应比较,人物对应比较,作者对应比较、作品对应比较、疑点对应比较,还有结构、语言、写作手法对应比较等。其结果应能总结出文章之间的异中之同或同中之异。此方法也可用于对同一对象自身在不同时间条件下的变化进行对应比较,如同一作者的不同作品,从而揭示事物的本质。通过对应比较,有助于从多角度考虑问题,避免认识的片面性;还可以发现矛盾,培养明辨是非曲直的能力;也可以博采众长,扩大知识视野。
此外,还有循序渐进学习法,点面结合学习法,查漏补缺学习法等等。当然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不能一概而论,对困难较多的学生,可多加以引导;对学习成绩好的学生,可要求高一些,教给他们一些灵活的方法,使其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三
学法的掌握是学生本人的行为,教师对学生的传授和指导只能是提供一种路径、通道,不能包办代替。所谓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为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语文教师还要把握两个重点,一方面是强化训练学生的自学能力因素,如积累一定的语文知识,掌握基本的语文技能,具有良好的智力品质和较完善的非智力素养等。尤其是那些容易被忽视的非智力因素,应该不断强化训练。如较明确稳定的学习动机,较浓厚的学习兴趣,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较高涨的语文学习热情,较坚强的语文学习意志,自我检测、自我调控的个性修养以及健康的人格等等。
另一方面,语文教师要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让他们自己从学习中体会、揣摩,总结出既适合自己的特点,又行之有效的学法。同时,要重视指导学生总结自己的学习经验,可适当组织一些形式,如开经验交流会,讨论会,演讲会,现场问答会;也可建立学习小组,互帮互学;也可利用黑板报、墙报等,介绍、宣传好的学法,让学生之间相互交流学法经验,总结教训,用成功的范例去教育学生。学法指导要照顾到学生的兴趣爱好、个性差异,不能片面追求均衡发展。当然,语文教师之间也可相互交流学法指导的经验。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语文教师要遵循教育规律,依据语文教学特点激发学生的内在潜质,在研究教法的同时,不断探索和研究语文学法指导的方式方法,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从而培养出学会生存、关心社会、有创造能力和开拓精神的人才。
参考文献:
[1]霍华德 加德纳:多元智能[M]。新华出版社1999年版。
[2]王占元等:读书方法举要[M]。福建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一
如果说一个学生没有学会怎样学,那他(她)的学习就存在着致命的缺陷;如果一个教师没有教会学生怎样学,那他(她)的教育就存在着失败的隐患。因此,要树立今天的教育要为明天的学习做准备的思想。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说:“凡为教,目的在于达到不需要教。”让学生“自能读书,不待老师讲;自能作文,不待老师改”,“疑难能自决,是非能自辨,斗争能自奋,高精能自探”。美国教育学专家加纳德的多元智能理论认为:智力是在某种文化环境的价值标准下,个体以解决自己遇到的真正难题或生产及创造出有效产品所需要的能力。[1]教师的传道授业解惑,一方面要向学生传授基本知识与技能,另一方面也必须用科学的学习方法武装学生,培养其独立工作的能力。从一般情况看,由于应试教育的影响,学生普遍有着传统的受教育的思想,认为到学校来就是单纯地被动地接受教育,往往忽视自己的学习,甚至缺乏自己学习的观念。语文教师应从一个语文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语文知识和技能的促进者和导引者。所以语文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不断排除学生还不习惯于自己学、也不会学的心理障碍,不失时机地向学生强化方法的学习是最重要的学习,学会自学是最根本的学习等,把学生的学习意识纳入正轨,并化为其自觉的要求,自觉的行为。让学生建立这种观念不是一蹴而就的事,要贯穿在整个教学过程的运作中。语文课既不能是“独角戏”式的,也不能是“填鸭式”的,亦不能是“放羊式”的,语文教师要善于有目的地指导,诸如预习指导、阅读指导、写作指导、课外学习指导等等,都要有计划地精心研究设计,从多维角度教给学生方法。
就拿阅读教学来说,一般包括预习性阅读,理解性阅读,涉猎性阅读等。预习性阅读,要指导学生学会利用工具书及参考资料认读生词,辨识文体,了解主旨,明确重点,找到疑难所在;理解性阅读,是课内的阅读,要指导学生用一些方法,如圈点、勾画、批注等,理请段落层次,理解主题思想,把握表现手法以及语言运用等形式上的特色。而涉猎性阅读,一般为课外的阅读,要指导学生充分运用所学的知识与方法,去阅读“自读课本”上的文章或其他优秀的文章,不断拓宽阅读领域,学会分析与概括,学会欣赏与甄别,学会质疑与析疑……总之,教师要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使其养成良好的自学习惯,既要导之以理,也要导之以法。
二
语文教学,要求教师重视教法,这是多年来人们已达成的共识和努力的方向。但对于教学目的、教学效果而言,只重教法是不够的,还应重视学法的研究和指导。“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2]基于素质教育的导向性,说到底教学就是要教会学生自己学。多年的语文教学的探索与实践证明,出入学习法,设疑辨疑学习法,对应比较学习法等,都是行之有效的方法。
出入学习法。这也是阅读环节上的重要方法,是指先深入理解文章,领会要义,再进一步对文章进行客观的评价,剔除糟粕,吸取精华。南宋学者陈善曾强调过读书的出入法。他说:“始当求所以入,终当求所以出。见得亲切,此是入书法;用得透脱,此是出书法。盖不能入得书,则不知古人用心处;不能出得书,则又死在言下。惟知出知入,乃尽读书之法也。”教给学生出入法,要强调的是善于调动自己的生活经验,善于想象和联想,增强对作品的感悟力;同时也要注意积极思考,敢于评析、敢于推翻定论,才能产生真知灼见,才能培养出创造性的思维能力。
设疑解疑学习法。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学起于思辨思源于疑。这种方法是通过设疑或质疑,让学生建立起思辨的机制,从而思有所获。例如,初中语文自读课本第六册中有一篇余秋雨的散文《都江堰》,有的学生看过之后,不明白作者为什么渲染都江堰的水势。教师这时就可以启发导引其自学方法,不妨提醒他们根据疑难去设置一些问题,如作者把都江堰与长城对比的目的是什么?作者为什么要把都江堰比作“乡间母亲”?文中对李冰有什么样的评价?……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疑难所在寻找问题的关键,从而激发学生辨疑解难的兴趣,并以此来探寻文章主旨的线索、脉络,使其在积极思索之后,明确对比手法的运用是以长城的伟大突出都江堰的更伟大;她以其涓涓的水流为民造福,只知贡献,毫无所求,有母亲般的情怀;对李冰作者作了高度的评价,颂扬了他的“智慧、仁慈、透明”。学生因此可以深入理解作者对都江堰水流描写得如此壮观,使人身临其境的用意了。设疑可以是要点设疑,难点设疑,争议设疑,细节设疑,方法设疑等等。也不必强求标准答案,一致答案。
对应比较学习法。有比较才有鉴别。这种方法是把在内容或形式上有一定联系的课文或课外读物进行对应比较,借助于比较思维的方法积极主动地探讨不同对象之间的关系及其本质的一种学习方法。这种学习,可以确定几种不同的角度,如题材对应比较,立意对应比较,人物对应比较,作者对应比较、作品对应比较、疑点对应比较,还有结构、语言、写作手法对应比较等。其结果应能总结出文章之间的异中之同或同中之异。此方法也可用于对同一对象自身在不同时间条件下的变化进行对应比较,如同一作者的不同作品,从而揭示事物的本质。通过对应比较,有助于从多角度考虑问题,避免认识的片面性;还可以发现矛盾,培养明辨是非曲直的能力;也可以博采众长,扩大知识视野。
此外,还有循序渐进学习法,点面结合学习法,查漏补缺学习法等等。当然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不能一概而论,对困难较多的学生,可多加以引导;对学习成绩好的学生,可要求高一些,教给他们一些灵活的方法,使其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三
学法的掌握是学生本人的行为,教师对学生的传授和指导只能是提供一种路径、通道,不能包办代替。所谓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为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语文教师还要把握两个重点,一方面是强化训练学生的自学能力因素,如积累一定的语文知识,掌握基本的语文技能,具有良好的智力品质和较完善的非智力素养等。尤其是那些容易被忽视的非智力因素,应该不断强化训练。如较明确稳定的学习动机,较浓厚的学习兴趣,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较高涨的语文学习热情,较坚强的语文学习意志,自我检测、自我调控的个性修养以及健康的人格等等。
另一方面,语文教师要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让他们自己从学习中体会、揣摩,总结出既适合自己的特点,又行之有效的学法。同时,要重视指导学生总结自己的学习经验,可适当组织一些形式,如开经验交流会,讨论会,演讲会,现场问答会;也可建立学习小组,互帮互学;也可利用黑板报、墙报等,介绍、宣传好的学法,让学生之间相互交流学法经验,总结教训,用成功的范例去教育学生。学法指导要照顾到学生的兴趣爱好、个性差异,不能片面追求均衡发展。当然,语文教师之间也可相互交流学法指导的经验。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语文教师要遵循教育规律,依据语文教学特点激发学生的内在潜质,在研究教法的同时,不断探索和研究语文学法指导的方式方法,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从而培养出学会生存、关心社会、有创造能力和开拓精神的人才。
参考文献:
[1]霍华德 加德纳:多元智能[M]。新华出版社1999年版。
[2]王占元等:读书方法举要[M]。福建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