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以韩礼德的语法隐喻理论为指导,从中美国家领导人讲话语篇对比分析入手,讨论了英语语篇中的语法隐喻在汉译过程中的翻译策略问题。英汉语法隐喻的差异对其翻译提出了新的要求:英语语法隐喻在汉译过程中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采取不同的翻译方式和不同的隐喻实现形式。当英语文本中的语法隐喻无法在汉语文本中保留时,应在汉语译文中将隐喻式转换为一致式,从而实现语义的准确、通顺表达。
【关键词】语法隐喻 英汉翻译 一致式 隐喻式
引言
Halliday在1985年创建了语法隐喻理论。语法隐喻是一种与词汇隐喻相对应的现象,不是单纯地用一个词去代替另一个词,而是用一种语法类别和语法结构去代替另一种语法类别和语法结构的语言表达形式。它可以被看作是一个定义的两种表达形式,即一致式和隐喻式。在一致式表达中,动作过程通常由动词来表达,参与者多用名词来体现,形容词则用来表示具体特征等。在日常用语中,一致式表达使用较多,简洁直观易懂。但在书面语中,往往更加注重表达的客观性、严谨性、逻辑性、正式性以及多样性,因此隐喻式的使用就更加频繁。在Halliday的理论框架下,语法隐喻被分为概念隐喻和人际隐喻,本文重点讨论概念语法隐喻的汉译策略。
本研究从中美国家领导人讲话语篇的对比分析入手,在对两种语篇中的语法隐喻现象加以比较后发现尽管英汉语法隐喻的生成体系相同,也都可以在韩礼德的语法隐喻理论框架下进行分析,但是两者之间仍然存在许多不同之处,语法隐喻在这两种语言中的实现形式、使用频率以及所占比重等都不尽相同。这些差异的存在对英汉翻译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笔者尝试对概念语法隐喻的英汉翻译策略加以讨论,以探索出概念语法隐喻英汉翻译的有效策略,以确保译文的信达雅。
一、通过不同过程类型之间的转换而产生的隐喻及其汉译策略
及物性系统最能集中体现语言的概念功能。在及物性系统中,Halliday将过程类型分为六种:物质过程、心理过程、关系过程、言语过程、行为过程、存在过程不同过程類型之间的相互转换可以呈现出不同的隐喻式表达。
对比中美领导人讲话语篇可以发现,汉语语篇中句型结构和表达方式比较固定,句式风格更加正式、规范,因此语篇中通过过程类型之间的转换而产生的隐喻相对于英语语篇来说比较少。这一差异提示我们在翻译中应考虑把英语语篇中的隐喻式翻译成一致式的汉语表达方式,从而使译文更加准确通顺,更符合汉语的表达习惯。例如:
1.The search is underway for those who are behind these evil acts. (隐喻式:物质过程转为关系过程)
有关人员正在调查此次邪恶事件的元凶。(还原为物质过程的一致式表达)
2.Democracy takes different forms in different cultures. (隐喻式:关系过程转为物质过程)
民主在不同的文化中有不同的形式。(还原为关系过程的一致式表达)
3.Americans feel a special responsibility for the poor and the weak. (隐喻式:关系过程转换为心理过程)
美国人对于保护穷人或者弱者有着特殊的责任感。(还原为关系过程的一致式表达)
二、同一过程类型下的转换而产生的隐喻在汉译时的策略
英语语篇中,同一过程类型下的转换所产生的隐喻主要涉及到物质过程和关系过程两种类型。物质过程分为:动作(material of action)和事件(material of event)。关系过程分为修饰型(attributive)关系过程和认同型(identifying)关系过程。下面以物质过程为例讨论英汉翻译中动作和事件的相互转换现象及其翻译策略。
4.Today, our fellow citizens, our way of life, our very freedom came under attack in a series of deliberate and deadly terrorist acts. (隐喻式:从动作转为事件)
今天,我们的同胞、我们的生活及我们珍视的自由受到了恐怖分子的蓄意攻击。
(还原为动作)
5.All of these qualities of America were vividly displayed on a single day.
(隐喻式:从事件转为动作)
美国的所有这些特征,都在一天之中生动、有力地显示出来。(还原为事件)
从语义上分析,例句(4)讲述了“某事物和某人被袭击了”(something and somebody were attacked),是一种动作物质过程;而在英语句子中却通过词组“came under attack” 实现了从动作到事件的物质过程隐喻。汉语句子的表达则返璞归真,用“受到”一词把隐喻化了的英语表达方式还原成了与语义更加统一的一致式表达方式,从而更加符合汉语的语言表达习惯。例句(5)表达了“某人显示某些特征”(somebody displayed some qualities),是一种事件物质过程;而英语句子中却使用了被动的表达将事件转换成了动作,使得语法隐喻得以实现;而汉语译文中则还原了事件物质过程,转变成了主动语态的表达,将隐喻式变成一致式表达,更加贴合原意,且表达更准确通顺。
三、名词化、动词化和形容词化的汉译策略
通过中美两国领导人讲话语篇的对比可以很明显地看出汉语语篇中的名词化、动词化以及形容词化的语法隐喻现象比英语语篇要多。在美国领导人讲话语篇中名词化、动词化和形容词化通常是用来替代某个定语从句,使句子不会过于繁琐。英语的表达注重句子语法结构的准确和完整,而汉语的表达习惯是形散而神不散,注重的是语义表达的完整及连贯。据此,我们可以尝试把英语中名词化、动词化和形容词化的语法隐喻还原成与之相对应的动词、形容词和名词,用一致式的从句来表述英语语篇中的名词短语、动词短语及形容词短语所承载的语义内容。例如: 6.The pictures of airplanes flying into buildings, fires burning, huge structures collapsing have filled us with disbelief, terrible sadness, and a quiet, unyielding anger. (Nominalization)
面对飞机撞毁、熊熊大火、楼房倒塌等场面,我们无法相信眼前的惨状,感到无比的悲哀和愤怒。(将名词化现象还原为对应的动词、形容词)
7.I applaud your contributions in working for a denuclearized North Korea. (Adjectivization)
我赞赏您为努力实现北韩无核化做出的贡献。(将形容词化现象处理成名词)
8.Developed countries agreed to support those efforts, including increased aid to nations that undertake necessary reforms. (Adjectivization)
发达国家同意支持这些努力,其中包括对采取必要改革措施的国家增加援助。
(将形容词化现象处理成动词)
9.We also have a responsibility to future generations to find ways for all people to voice their views. (Verbalization)
我们还对后代负有另外一项责任,即寻求各种途径使所有的人都能表达自己的观点。(将动词化现象处理成一致式的动宾结构)
例句(6)中,名词化的表达法“the picture”译为动词“面对”;“disbelief” 轉换成了小句“我们无法相信眼前的惨状”;“sadness”和“anger”在译文中转换成了相应的一致式,即形容词“无比的悲哀和愤怒”。例句(7)、(8)中的形容词“denuclearized”和“increased” 分别译成了名词短语“无核化”和一致式的动词“增加”。例句(9)中的“voice”被动词化,在译文中则译成了一致式“表达”。以上例子表明,在汉译文中,我们可以将英语隐喻式转换成相应的较正式的一致式表达方式,从而达到译文的准确与连贯,使其在忠实于原文的基础上更通顺。
当然,在名词化、形容词化和动词化的汉译过程中,寻求完全对等的汉语表达有时也并非绝对不可行。汉语同样也有大量的名词化和形容词化的隐喻存在。有时候,往往可以用汉语中相应的名词化和形容词化的隐喻形式来翻译目的语。例如:
10.Confronting our enemies is essential. (Nominalization)
直接抗击我们的敌人是绝对必要的。
11.The process of reform begins with members taking our responsibilities seriously. (Nominalization)
改革的进程应以会员国认真对待自己承担的责任为起点。
12.The advance of freedom and security is the calling of our time. (Nominalization)
推进自由与安全是我们时代的呼唤。
13.We agreed to cancel 100 percent of the debt for the world’s most heavily indebted nations. (Adjectivization)
我们同意百分之百取消全世界负债最重的一些国家的债务。
四、结语
基于英汉语法隐喻的差异,笔者对语法隐喻的英汉翻译进行了分类讨论。研究发现,英语文本中的及物性隐喻很难找到带有相同的及物性隐喻的汉语表达方式,因此在及物性隐喻的汉译过程中,往往需要把隐喻式的表达方式转变成为一致式的汉语表达方式;对于名词化、动词化、和形容词化的隐喻形式,在无法保留隐喻式表达的情况下,也需要进行转换处理,还原成对应的一致式表达,从而保证翻译的准确和流畅。
参考文献:
[1]Halliday M A K.2000.An introduction to functional Grammar [M].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关键词】语法隐喻 英汉翻译 一致式 隐喻式
引言
Halliday在1985年创建了语法隐喻理论。语法隐喻是一种与词汇隐喻相对应的现象,不是单纯地用一个词去代替另一个词,而是用一种语法类别和语法结构去代替另一种语法类别和语法结构的语言表达形式。它可以被看作是一个定义的两种表达形式,即一致式和隐喻式。在一致式表达中,动作过程通常由动词来表达,参与者多用名词来体现,形容词则用来表示具体特征等。在日常用语中,一致式表达使用较多,简洁直观易懂。但在书面语中,往往更加注重表达的客观性、严谨性、逻辑性、正式性以及多样性,因此隐喻式的使用就更加频繁。在Halliday的理论框架下,语法隐喻被分为概念隐喻和人际隐喻,本文重点讨论概念语法隐喻的汉译策略。
本研究从中美国家领导人讲话语篇的对比分析入手,在对两种语篇中的语法隐喻现象加以比较后发现尽管英汉语法隐喻的生成体系相同,也都可以在韩礼德的语法隐喻理论框架下进行分析,但是两者之间仍然存在许多不同之处,语法隐喻在这两种语言中的实现形式、使用频率以及所占比重等都不尽相同。这些差异的存在对英汉翻译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笔者尝试对概念语法隐喻的英汉翻译策略加以讨论,以探索出概念语法隐喻英汉翻译的有效策略,以确保译文的信达雅。
一、通过不同过程类型之间的转换而产生的隐喻及其汉译策略
及物性系统最能集中体现语言的概念功能。在及物性系统中,Halliday将过程类型分为六种:物质过程、心理过程、关系过程、言语过程、行为过程、存在过程不同过程類型之间的相互转换可以呈现出不同的隐喻式表达。
对比中美领导人讲话语篇可以发现,汉语语篇中句型结构和表达方式比较固定,句式风格更加正式、规范,因此语篇中通过过程类型之间的转换而产生的隐喻相对于英语语篇来说比较少。这一差异提示我们在翻译中应考虑把英语语篇中的隐喻式翻译成一致式的汉语表达方式,从而使译文更加准确通顺,更符合汉语的表达习惯。例如:
1.The search is underway for those who are behind these evil acts. (隐喻式:物质过程转为关系过程)
有关人员正在调查此次邪恶事件的元凶。(还原为物质过程的一致式表达)
2.Democracy takes different forms in different cultures. (隐喻式:关系过程转为物质过程)
民主在不同的文化中有不同的形式。(还原为关系过程的一致式表达)
3.Americans feel a special responsibility for the poor and the weak. (隐喻式:关系过程转换为心理过程)
美国人对于保护穷人或者弱者有着特殊的责任感。(还原为关系过程的一致式表达)
二、同一过程类型下的转换而产生的隐喻在汉译时的策略
英语语篇中,同一过程类型下的转换所产生的隐喻主要涉及到物质过程和关系过程两种类型。物质过程分为:动作(material of action)和事件(material of event)。关系过程分为修饰型(attributive)关系过程和认同型(identifying)关系过程。下面以物质过程为例讨论英汉翻译中动作和事件的相互转换现象及其翻译策略。
4.Today, our fellow citizens, our way of life, our very freedom came under attack in a series of deliberate and deadly terrorist acts. (隐喻式:从动作转为事件)
今天,我们的同胞、我们的生活及我们珍视的自由受到了恐怖分子的蓄意攻击。
(还原为动作)
5.All of these qualities of America were vividly displayed on a single day.
(隐喻式:从事件转为动作)
美国的所有这些特征,都在一天之中生动、有力地显示出来。(还原为事件)
从语义上分析,例句(4)讲述了“某事物和某人被袭击了”(something and somebody were attacked),是一种动作物质过程;而在英语句子中却通过词组“came under attack” 实现了从动作到事件的物质过程隐喻。汉语句子的表达则返璞归真,用“受到”一词把隐喻化了的英语表达方式还原成了与语义更加统一的一致式表达方式,从而更加符合汉语的语言表达习惯。例句(5)表达了“某人显示某些特征”(somebody displayed some qualities),是一种事件物质过程;而英语句子中却使用了被动的表达将事件转换成了动作,使得语法隐喻得以实现;而汉语译文中则还原了事件物质过程,转变成了主动语态的表达,将隐喻式变成一致式表达,更加贴合原意,且表达更准确通顺。
三、名词化、动词化和形容词化的汉译策略
通过中美两国领导人讲话语篇的对比可以很明显地看出汉语语篇中的名词化、动词化以及形容词化的语法隐喻现象比英语语篇要多。在美国领导人讲话语篇中名词化、动词化和形容词化通常是用来替代某个定语从句,使句子不会过于繁琐。英语的表达注重句子语法结构的准确和完整,而汉语的表达习惯是形散而神不散,注重的是语义表达的完整及连贯。据此,我们可以尝试把英语中名词化、动词化和形容词化的语法隐喻还原成与之相对应的动词、形容词和名词,用一致式的从句来表述英语语篇中的名词短语、动词短语及形容词短语所承载的语义内容。例如: 6.The pictures of airplanes flying into buildings, fires burning, huge structures collapsing have filled us with disbelief, terrible sadness, and a quiet, unyielding anger. (Nominalization)
面对飞机撞毁、熊熊大火、楼房倒塌等场面,我们无法相信眼前的惨状,感到无比的悲哀和愤怒。(将名词化现象还原为对应的动词、形容词)
7.I applaud your contributions in working for a denuclearized North Korea. (Adjectivization)
我赞赏您为努力实现北韩无核化做出的贡献。(将形容词化现象处理成名词)
8.Developed countries agreed to support those efforts, including increased aid to nations that undertake necessary reforms. (Adjectivization)
发达国家同意支持这些努力,其中包括对采取必要改革措施的国家增加援助。
(将形容词化现象处理成动词)
9.We also have a responsibility to future generations to find ways for all people to voice their views. (Verbalization)
我们还对后代负有另外一项责任,即寻求各种途径使所有的人都能表达自己的观点。(将动词化现象处理成一致式的动宾结构)
例句(6)中,名词化的表达法“the picture”译为动词“面对”;“disbelief” 轉换成了小句“我们无法相信眼前的惨状”;“sadness”和“anger”在译文中转换成了相应的一致式,即形容词“无比的悲哀和愤怒”。例句(7)、(8)中的形容词“denuclearized”和“increased” 分别译成了名词短语“无核化”和一致式的动词“增加”。例句(9)中的“voice”被动词化,在译文中则译成了一致式“表达”。以上例子表明,在汉译文中,我们可以将英语隐喻式转换成相应的较正式的一致式表达方式,从而达到译文的准确与连贯,使其在忠实于原文的基础上更通顺。
当然,在名词化、形容词化和动词化的汉译过程中,寻求完全对等的汉语表达有时也并非绝对不可行。汉语同样也有大量的名词化和形容词化的隐喻存在。有时候,往往可以用汉语中相应的名词化和形容词化的隐喻形式来翻译目的语。例如:
10.Confronting our enemies is essential. (Nominalization)
直接抗击我们的敌人是绝对必要的。
11.The process of reform begins with members taking our responsibilities seriously. (Nominalization)
改革的进程应以会员国认真对待自己承担的责任为起点。
12.The advance of freedom and security is the calling of our time. (Nominalization)
推进自由与安全是我们时代的呼唤。
13.We agreed to cancel 100 percent of the debt for the world’s most heavily indebted nations. (Adjectivization)
我们同意百分之百取消全世界负债最重的一些国家的债务。
四、结语
基于英汉语法隐喻的差异,笔者对语法隐喻的英汉翻译进行了分类讨论。研究发现,英语文本中的及物性隐喻很难找到带有相同的及物性隐喻的汉语表达方式,因此在及物性隐喻的汉译过程中,往往需要把隐喻式的表达方式转变成为一致式的汉语表达方式;对于名词化、动词化、和形容词化的隐喻形式,在无法保留隐喻式表达的情况下,也需要进行转换处理,还原成对应的一致式表达,从而保证翻译的准确和流畅。
参考文献:
[1]Halliday M A K.2000.An introduction to functional Grammar [M].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