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不少小学生“谈作文色变”,究其原因就是“心中没数”,发愁没内容可写。如何让学生愿意习作,乐于习作,本文从几个不同方面进行了论述。
关键词:积累 鼓励 领悟 创新 指导
小学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是小学生掌握知识的标志。在教学过程中,不少学生惧怕作文,经了解有以下几方面原因:1.没东西可写;2.笼统空洞;3.千篇一律;4.语言干巴,缺乏想象力;5.对周围事物没有留心观察。针对以上问题,怎么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呢?
一、多读书
俗话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学生不读书,就不能写出好的作文来。心理学告诉我们,人的感情是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和发展的,儿童自然也不例外。因此,我顺应这一规律,在语文课上通过多媒体等多种手段引导学生“入读书之境”,不断提高学生的读书兴趣。
除了上好语文课外,我还坚持让学生养成多读课外书的习惯,增加阅读量,不仅长知识,开阔视野,还积累了语言和写作素材。我在班级建立“读书角”,假期布置一项特殊的作业:读一本课外书,写读书笔记或心得。
我还指导家长在家里给学生创造一个好的读书氛围,鼓励学生摘抄好的词语、句子、段落。俗话说得好:“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多读书做好“厚积”,日后才能“薄发”,增加学生的语言功底和写作素材。
二、多积累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创作的灵感来源于积累。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要指导学生学习经典课文的写作方法,同时还要让学生将生动的句子或者句型句式新颖的段落背诵下来,以便学生将来写作时引用或者模仿。
课堂之下,我从二年级开始就让学生写日记,不管学生写得怎样,我都予以鼓励。写得好的在班里读,哪怕是一句话,目的就是让学生放开胆子写。平时,我让学生多观察自己身边独具特色的人、物、事,随时随地积累写作素材。我还经常组织一些课外活动,如春游活动、文体活动、读书活动、演讲活动等等,让学生多经历,多体验。
三、多鼓励
心理学研究表明,缺乏激励,一个人自身的潜力只能发挥20%-30%;而正确与充分的激励,则能使人发挥其自身潜力的80%-90%。在作文教学中,我尽量发掘每个学生作文中的发光点,使每个学生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我每周安排一次佳作欣赏课,请日记、作文写得好的学生上台朗读自己的佳作,读后请小作者谈体会,学生间展开讨论,并利用板报、学习园地进行展示。我组织成立“班级编辑部”,将最佳作文和精彩句段汇总装订成册,班刊《浪花》从三年级起每年上、下两本。学生都抢着看,欣赏别人,重温自己的精彩语段和好作文。这提高了学生写作的信心、兴趣及能力。
四、多观察
“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在作文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睁开双眼,去观察、比较。教师可以选择学生喜欢的事物,亲身经历的事,教给学生观察的方法。
1.观察静物,要按一定顺序,抓住这个事物的特点,还要引导学生展开想象,这样看过的东西就不会觉得平平淡淡,写起来也生动、形象。
2.观察动态及事物,如在一次迎面接力比赛中,我指导学生观察人物的动作、神态、语言,并选出最恰当的词语将比赛的过程说清楚,营造出浓烈的场面气氛。
3.由教师指导的集体观察,你一言我一语过渡到学生独立观察,逐步知道观察的重要性,养成好习惯。这样也就有事可写,有话可说,避免了笼统空洞,千篇一律。
五、多领悟
领悟生活是写好作文的一项重要条件。茅盾曾经说过:“应当时时刻刻身边有一支铅笔和一本草簿,把你所见所闻所为所感随时记下来。”对所观察到的某些情景,我们还应当通过想象与我们的生活联系到一起,丰富写作的内容。例如《白杨》一文,作者由爸爸对白杨的描述,体会到爸爸的心声,知道了爸爸的心愿。爸爸通过赞美白杨的“枝干挺直”“坚强”等特点,联想到建设者服从需要、扎根边疆、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高贵品格。许多借物抒情、托物言志的文章都是这种领悟的运用。因此,领悟是获得作文素材的一种重要方法。
六、多创新
赞科夫曾经说过:“只有在学生情绪高涨,不断要求向上,想把自己独有的想法表达出来的气氛中,才能产生出使作文丰富多彩的那些思想、感情和词句。”我认为,学生的创新来自于三点:新颖独特的作文题目,学生自身的兴趣爱好,不断出现的热点话题。
1.新颖独特的作文题目会使学生写作热情高涨。当学生的热情被激发出来时,思维就会变得活跃,进而产生强烈的表达欲望。我们知道,作文的开头难写,不仅因为“万事开头难”,还因为学生也想写出好的作文。好的开始就是成功的一半,当学生的表达欲望被激发出来时,会帮助他们突破难点,发挥潜能,写出好的作文。
2.叶圣陶老先生曾说:“写真经历、真体会、真感受,这是解决写什么的最好办法,无论说话或写文章,最重要的是拿出来自己的真实东西来。”教师长期与学生相处,自然会清楚他们的兴趣爱好、经历感受,因此,在设计作文题目时,可与学生的兴趣爱好联系到一起,甚至可让学生自行选择,只要能将所想、所闻、所做、所感酣畅淋漓、洋洋洒洒地表现出来就可以。
3.多捕捉热点话题。热点话题本身就具有其时鲜性,而热点话题的积累又能帮助学生找到写作素材,慢慢地就能激发出学生的写作欲望。
七、多指导
1.把作文教学贯穿整个语文阅读教学的始终。课本上的每篇课文都是很好的范文,学习后,我总要提示学生明白写什么,怎样写,为什么这样写,注意人家是怎样开头、怎样结尾、怎样搜集和组织素料、怎样遣词造句的。
2.认真审题,看清题目和要求,分析题目,弄清作文的体裁,题目中的关键词语,确定主题并围绕主题选择材料进行作文,这样写出来的文章才能符合要求,否则就会跑题。
3.帮助学生编制写作提纲。提纲是学生作文的思路。学生作文流水账,东一榔头,西一棒槌,这就需要编写提纲,弄清先写什么,哪些详写,哪些略写,后写什么,这样才条理清楚。
4.指导学生修改自己写好的作文。当学生把自己的作文写好之后,还要学会修改,这也是作文能力提高的表现。教师要有针对性地找出学生作品,有意识地逐句逐段地与学生一起修改,包括遣词造句、标点符号、文章结构,给学生讲清为什么,这样改好在哪里,知其所以然。
5.指导学生互相评价、互相纠正,从而提高学生兴趣,增强课堂趣味性,加深学生印象。为了使教师有效地掌握学生如何进行“互评互改”,应要求学生对每一次的评价改正都保留痕迹,实行痕迹化教学管理,从而适时掌握学生作文水平,了解作文水平提高的效率与速度。
正所谓“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经过师生的共同努力,“老大难”的作文就会变成流畅的写作。
参考文献:
[1]徐静.低年级朗读能力培养片谈.成才.1998(6).
[2]韩文昕.激励教育法.1999(9).
[3]矛盾文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3).
[4]语文课程标准.人民教育出版社.
(责编 张亚欣)
关键词:积累 鼓励 领悟 创新 指导
小学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是小学生掌握知识的标志。在教学过程中,不少学生惧怕作文,经了解有以下几方面原因:1.没东西可写;2.笼统空洞;3.千篇一律;4.语言干巴,缺乏想象力;5.对周围事物没有留心观察。针对以上问题,怎么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呢?
一、多读书
俗话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学生不读书,就不能写出好的作文来。心理学告诉我们,人的感情是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和发展的,儿童自然也不例外。因此,我顺应这一规律,在语文课上通过多媒体等多种手段引导学生“入读书之境”,不断提高学生的读书兴趣。
除了上好语文课外,我还坚持让学生养成多读课外书的习惯,增加阅读量,不仅长知识,开阔视野,还积累了语言和写作素材。我在班级建立“读书角”,假期布置一项特殊的作业:读一本课外书,写读书笔记或心得。
我还指导家长在家里给学生创造一个好的读书氛围,鼓励学生摘抄好的词语、句子、段落。俗话说得好:“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多读书做好“厚积”,日后才能“薄发”,增加学生的语言功底和写作素材。
二、多积累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创作的灵感来源于积累。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要指导学生学习经典课文的写作方法,同时还要让学生将生动的句子或者句型句式新颖的段落背诵下来,以便学生将来写作时引用或者模仿。
课堂之下,我从二年级开始就让学生写日记,不管学生写得怎样,我都予以鼓励。写得好的在班里读,哪怕是一句话,目的就是让学生放开胆子写。平时,我让学生多观察自己身边独具特色的人、物、事,随时随地积累写作素材。我还经常组织一些课外活动,如春游活动、文体活动、读书活动、演讲活动等等,让学生多经历,多体验。
三、多鼓励
心理学研究表明,缺乏激励,一个人自身的潜力只能发挥20%-30%;而正确与充分的激励,则能使人发挥其自身潜力的80%-90%。在作文教学中,我尽量发掘每个学生作文中的发光点,使每个学生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我每周安排一次佳作欣赏课,请日记、作文写得好的学生上台朗读自己的佳作,读后请小作者谈体会,学生间展开讨论,并利用板报、学习园地进行展示。我组织成立“班级编辑部”,将最佳作文和精彩句段汇总装订成册,班刊《浪花》从三年级起每年上、下两本。学生都抢着看,欣赏别人,重温自己的精彩语段和好作文。这提高了学生写作的信心、兴趣及能力。
四、多观察
“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在作文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睁开双眼,去观察、比较。教师可以选择学生喜欢的事物,亲身经历的事,教给学生观察的方法。
1.观察静物,要按一定顺序,抓住这个事物的特点,还要引导学生展开想象,这样看过的东西就不会觉得平平淡淡,写起来也生动、形象。
2.观察动态及事物,如在一次迎面接力比赛中,我指导学生观察人物的动作、神态、语言,并选出最恰当的词语将比赛的过程说清楚,营造出浓烈的场面气氛。
3.由教师指导的集体观察,你一言我一语过渡到学生独立观察,逐步知道观察的重要性,养成好习惯。这样也就有事可写,有话可说,避免了笼统空洞,千篇一律。
五、多领悟
领悟生活是写好作文的一项重要条件。茅盾曾经说过:“应当时时刻刻身边有一支铅笔和一本草簿,把你所见所闻所为所感随时记下来。”对所观察到的某些情景,我们还应当通过想象与我们的生活联系到一起,丰富写作的内容。例如《白杨》一文,作者由爸爸对白杨的描述,体会到爸爸的心声,知道了爸爸的心愿。爸爸通过赞美白杨的“枝干挺直”“坚强”等特点,联想到建设者服从需要、扎根边疆、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高贵品格。许多借物抒情、托物言志的文章都是这种领悟的运用。因此,领悟是获得作文素材的一种重要方法。
六、多创新
赞科夫曾经说过:“只有在学生情绪高涨,不断要求向上,想把自己独有的想法表达出来的气氛中,才能产生出使作文丰富多彩的那些思想、感情和词句。”我认为,学生的创新来自于三点:新颖独特的作文题目,学生自身的兴趣爱好,不断出现的热点话题。
1.新颖独特的作文题目会使学生写作热情高涨。当学生的热情被激发出来时,思维就会变得活跃,进而产生强烈的表达欲望。我们知道,作文的开头难写,不仅因为“万事开头难”,还因为学生也想写出好的作文。好的开始就是成功的一半,当学生的表达欲望被激发出来时,会帮助他们突破难点,发挥潜能,写出好的作文。
2.叶圣陶老先生曾说:“写真经历、真体会、真感受,这是解决写什么的最好办法,无论说话或写文章,最重要的是拿出来自己的真实东西来。”教师长期与学生相处,自然会清楚他们的兴趣爱好、经历感受,因此,在设计作文题目时,可与学生的兴趣爱好联系到一起,甚至可让学生自行选择,只要能将所想、所闻、所做、所感酣畅淋漓、洋洋洒洒地表现出来就可以。
3.多捕捉热点话题。热点话题本身就具有其时鲜性,而热点话题的积累又能帮助学生找到写作素材,慢慢地就能激发出学生的写作欲望。
七、多指导
1.把作文教学贯穿整个语文阅读教学的始终。课本上的每篇课文都是很好的范文,学习后,我总要提示学生明白写什么,怎样写,为什么这样写,注意人家是怎样开头、怎样结尾、怎样搜集和组织素料、怎样遣词造句的。
2.认真审题,看清题目和要求,分析题目,弄清作文的体裁,题目中的关键词语,确定主题并围绕主题选择材料进行作文,这样写出来的文章才能符合要求,否则就会跑题。
3.帮助学生编制写作提纲。提纲是学生作文的思路。学生作文流水账,东一榔头,西一棒槌,这就需要编写提纲,弄清先写什么,哪些详写,哪些略写,后写什么,这样才条理清楚。
4.指导学生修改自己写好的作文。当学生把自己的作文写好之后,还要学会修改,这也是作文能力提高的表现。教师要有针对性地找出学生作品,有意识地逐句逐段地与学生一起修改,包括遣词造句、标点符号、文章结构,给学生讲清为什么,这样改好在哪里,知其所以然。
5.指导学生互相评价、互相纠正,从而提高学生兴趣,增强课堂趣味性,加深学生印象。为了使教师有效地掌握学生如何进行“互评互改”,应要求学生对每一次的评价改正都保留痕迹,实行痕迹化教学管理,从而适时掌握学生作文水平,了解作文水平提高的效率与速度。
正所谓“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经过师生的共同努力,“老大难”的作文就会变成流畅的写作。
参考文献:
[1]徐静.低年级朗读能力培养片谈.成才.1998(6).
[2]韩文昕.激励教育法.1999(9).
[3]矛盾文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3).
[4]语文课程标准.人民教育出版社.
(责编 张亚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