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下称“标准”)在“教学建议”第三部分中提出,要“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不应把它们当做外在的附加任务”。标准还明确指出:“应该根据语文学科的特点,注重熏陶感染,潜移默化,把这些内容贯穿于日常的教学过程之中。”
基于这样的认识,标准在确定三维教学目标时,把传统的德育目标改为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因为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育依附于文学感受,它应该在对文学作品的品味涵泳中自然生成。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选择适当机缘加以点化提升。
第一,教师对于文本理解的深刻程度决定了价值观教育的深浅。试看某位教师就作品《散步》(作者:莫怀戚)设计的教学片段。
情境导入:学生听音乐《致爱丽丝》,看描绘散步的图片。
老师:同学们,图片中展现的是一幅很常见的生活场景,请你来描绘一下你所看到的内容和感受。
莫怀戚的《散步》是一篇玲珑剔透、秀美隽永、蕴藉丰富的精美散文,它像一首动人心弦的诗,一支感人肺腑的歌。读这篇文章时,我们的心灵会随着作者优美的文字,在亲情、人性、生命这三点构成的轨迹上,作一次愉悦而高尚的旅行。贯串散步的始终是一个“爱”的前提,让我们带着想象与期待一起走入《散步》的旅程,领略这篇散文所带来的美与感动。
该教学设计有两个方面有待明确。首先,《散步》是一篇文字浅显而内涵极深的散文。这篇教学设计的导入部分用《致爱丽丝》来创设情境,说明教师对这篇文章的内涵理解不深。本文体现了一个中年人对于家庭伦理的深沉思考,配上这样轻松的音乐,会误导课堂情境,使其轻浮化。其次,把文章的主题归结为“爱”(还有的教师将之归结为“和谐”或“尊老爱幼”),看起来似乎不错,实则是隔靴搔痒。
事实上,这篇文章的主题是传统孝道的传承。而孝道的原理在于报恩,我们小的时候,父母关爱我们;父母老了,我们关爱父母。正如文中所说:“她现在很听我的话,就像小时候我很听她的话一样。”少时父母之怀的记忆,我们也许已经记不得了,但眼前妻子背着儿子的画面,正是儿时母亲背着我的画面。故而两对母子的关系不是并列的,而是连续的,合起来就是一个完整的生命延续的过程。中国人的伦理生命就是这样不断绵延的,生命的传承过程也是孝道的传承过程。中国文化之所以几千年绵延不断,就是因为有报恩的孝道这条主线在维系。
可见,语文教学中价值观的教育,取决于教师对于文本理解的深刻程度,“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得有一桶水”。
第二,教师要从不同角度引导学生挖掘作品的多重意义。标准非常注重价值观教育。作者的创作意图往往是作品教育功能的主要来源。不过在阅读文学作品的过程中,形象大于思想的情况大有所在,这就要求教师善于从不同角度挖掘作品的思想意义,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
《人,又少了一个》是美籍华人女作家聂华苓的作品。从题目上看主题是指向老女人的,即三年前那个有自尊心的老女“人”已经不存在了,她成了一个没有廉耻的真正的乞丐了。大多教师都是按照作者的思路来指责这个老女人,以勉励孩子们自强自尊,不要像老女人一样。这本无可厚非,但作为教师,还应该意识到,生活是复杂的,表现生活现实的文章也是复杂的。如果我们换一个角度思考,兴许会获得别样的结论。
作者作为一个衣食足而知荣辱的中产者,可能无法体会下层人生活的辛酸,其所谓的“人,又少了一个”,是高高的道德优越感在作怪。她既没有深思那个女人的生计,也未曾体味那个女人的心情。从生计上说,世界上没有天生的乞丐和妓女,都是生活所迫的结果。本文中的老女人,三年前靠洗衣服尚且不能养活四个孩子,三年后就可以了吗?如果说“还是讨来的方便”,何以三年后她变得更干瘦了?所以乞讨为生几乎可以说是唯一的生路。从心情上说,作者指责老女人丧失了自尊。事实上,人到无求品自高,乞丐向人张口伸手,毫无自尊可言,三年前已是羞辱。开始只要米不要钱,还要自我解释半天,可见走乞丐的第一步是何其艰难。至于三年后不再羞怯,也未免过于苛责。一个乞丐怎么可能把羞怯感保持三年呢?事实上,老女人并未丧失自尊。她后来的笑声里带着可怕的寒意,她高声的乞讨受尽屈辱之后破罐子破摔似的自我保护,她应答的话也明显带着刺。一旦给她报复的机会,她的自尊会以强烈仇恨的方式发泄出来的。
标准鼓励学生“个性化行为”的阅读感受,在这种情况下,教师更应该以一种比作者更开阔的视野来审视文本,挖掘文字背后的多重意义,这样才能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与文学的丰富多彩与意味深长。
综上所述,要想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有效落实价值观的教育,既需要教师不断加强自身学习,加深对文本的深刻理解,又需要教师引领学生感知生活,拓展思维空间,充分挖掘文本的多重意义,从而真正实现“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
作者简介:江苏省兴化市板桥初级中学党总支副书记。
基于这样的认识,标准在确定三维教学目标时,把传统的德育目标改为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因为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育依附于文学感受,它应该在对文学作品的品味涵泳中自然生成。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选择适当机缘加以点化提升。
第一,教师对于文本理解的深刻程度决定了价值观教育的深浅。试看某位教师就作品《散步》(作者:莫怀戚)设计的教学片段。
情境导入:学生听音乐《致爱丽丝》,看描绘散步的图片。
老师:同学们,图片中展现的是一幅很常见的生活场景,请你来描绘一下你所看到的内容和感受。
莫怀戚的《散步》是一篇玲珑剔透、秀美隽永、蕴藉丰富的精美散文,它像一首动人心弦的诗,一支感人肺腑的歌。读这篇文章时,我们的心灵会随着作者优美的文字,在亲情、人性、生命这三点构成的轨迹上,作一次愉悦而高尚的旅行。贯串散步的始终是一个“爱”的前提,让我们带着想象与期待一起走入《散步》的旅程,领略这篇散文所带来的美与感动。
该教学设计有两个方面有待明确。首先,《散步》是一篇文字浅显而内涵极深的散文。这篇教学设计的导入部分用《致爱丽丝》来创设情境,说明教师对这篇文章的内涵理解不深。本文体现了一个中年人对于家庭伦理的深沉思考,配上这样轻松的音乐,会误导课堂情境,使其轻浮化。其次,把文章的主题归结为“爱”(还有的教师将之归结为“和谐”或“尊老爱幼”),看起来似乎不错,实则是隔靴搔痒。
事实上,这篇文章的主题是传统孝道的传承。而孝道的原理在于报恩,我们小的时候,父母关爱我们;父母老了,我们关爱父母。正如文中所说:“她现在很听我的话,就像小时候我很听她的话一样。”少时父母之怀的记忆,我们也许已经记不得了,但眼前妻子背着儿子的画面,正是儿时母亲背着我的画面。故而两对母子的关系不是并列的,而是连续的,合起来就是一个完整的生命延续的过程。中国人的伦理生命就是这样不断绵延的,生命的传承过程也是孝道的传承过程。中国文化之所以几千年绵延不断,就是因为有报恩的孝道这条主线在维系。
可见,语文教学中价值观的教育,取决于教师对于文本理解的深刻程度,“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得有一桶水”。
第二,教师要从不同角度引导学生挖掘作品的多重意义。标准非常注重价值观教育。作者的创作意图往往是作品教育功能的主要来源。不过在阅读文学作品的过程中,形象大于思想的情况大有所在,这就要求教师善于从不同角度挖掘作品的思想意义,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
《人,又少了一个》是美籍华人女作家聂华苓的作品。从题目上看主题是指向老女人的,即三年前那个有自尊心的老女“人”已经不存在了,她成了一个没有廉耻的真正的乞丐了。大多教师都是按照作者的思路来指责这个老女人,以勉励孩子们自强自尊,不要像老女人一样。这本无可厚非,但作为教师,还应该意识到,生活是复杂的,表现生活现实的文章也是复杂的。如果我们换一个角度思考,兴许会获得别样的结论。
作者作为一个衣食足而知荣辱的中产者,可能无法体会下层人生活的辛酸,其所谓的“人,又少了一个”,是高高的道德优越感在作怪。她既没有深思那个女人的生计,也未曾体味那个女人的心情。从生计上说,世界上没有天生的乞丐和妓女,都是生活所迫的结果。本文中的老女人,三年前靠洗衣服尚且不能养活四个孩子,三年后就可以了吗?如果说“还是讨来的方便”,何以三年后她变得更干瘦了?所以乞讨为生几乎可以说是唯一的生路。从心情上说,作者指责老女人丧失了自尊。事实上,人到无求品自高,乞丐向人张口伸手,毫无自尊可言,三年前已是羞辱。开始只要米不要钱,还要自我解释半天,可见走乞丐的第一步是何其艰难。至于三年后不再羞怯,也未免过于苛责。一个乞丐怎么可能把羞怯感保持三年呢?事实上,老女人并未丧失自尊。她后来的笑声里带着可怕的寒意,她高声的乞讨受尽屈辱之后破罐子破摔似的自我保护,她应答的话也明显带着刺。一旦给她报复的机会,她的自尊会以强烈仇恨的方式发泄出来的。
标准鼓励学生“个性化行为”的阅读感受,在这种情况下,教师更应该以一种比作者更开阔的视野来审视文本,挖掘文字背后的多重意义,这样才能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与文学的丰富多彩与意味深长。
综上所述,要想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有效落实价值观的教育,既需要教师不断加强自身学习,加深对文本的深刻理解,又需要教师引领学生感知生活,拓展思维空间,充分挖掘文本的多重意义,从而真正实现“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
作者简介:江苏省兴化市板桥初级中学党总支副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