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目前康复专业人才培养体制研究的基础上,分析康复专业人才的培养仍存在有待改进问题,康复治疗专业人才如何与市场需求接轨。通过探讨以就业市场需求为导向的康复专业人才培养创新改革模式和方法,对康复治疗专业的职业综合能力教育教学质量水平进一步提高,寻求增强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的培养模式。
[关键词]教学改革;就业导向;康复
中国分类号:H319
1. 前言
1.1 康复治疗专业的现状及问题分析
当前由于全球人口老龄化,老年人慢性病的康复以及各种意外损伤、自然灾害所致伤残疾病康复,对康复技术的提升引发了康复事业发展的需求的探索和思考。同时国家对我们社区康复事业的政策关注,宏观目标明确提出“2015年人人享有康复服务”,通过近几年现代康复事业的发展和努力,及国家对康复服务事业的扶持,加大了对社区康复卫生医疗机构的资金投入,加快康复卫生事业在社区的进一步发展。逐步展开社区康复治疗技术服务。因此,培养以适应社区及现代康复技术市场需要的高技术性综合人才,成为高职高专培养康复治疗技术人才制定课程标准的发展专业目标。目前,康复专业技术人才短缺现状所引起的人才供求市场需求等方面问题存在,同时,如何使得各高校(尤其以职业技能为导向的高职高专院校)就康复专业的人才培养更适应市场经济就业趋势的发展需求也同样存在问题。
1.1.1 改革康复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高等教育必须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以社会需要和培养高技能人才为目标[3],加强教学建设和教学改革,使培养的人才拥有“一个专业,多种能力”;所培养的学生走出校门即可直接上岗。一般院校本科康复专业要明确自身的定位,产学研结合,大力推进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培养各具特色的、复合型的高级应用型康复治疗技能人才。这些观点主要是从改革康复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角度进行思考。
1.1.2 改革康复治疗技术专业课程体系
高校专业教学应构建“双平台,多方向”课程体系[4][1]。在“双平台,多方向”课程体系中,必修课由公共基础平台和学科基础平台2个层次不同但相互联系,逐层递进的平台构成,选修课由多个相互独立、知识整体的专业方向和选修课程群所构成。这类观点认为要从课程体系的改革入手进行康复治疗技术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培养。
1.1.3 康复治疗技术专业学生实践能力提高
一直以来,如何培养和提高康复治疗技术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都是职业院校的一个热点话题。我国的劳动力市场对劳动者的实践能力倍加关注,如果我国高等教育的主导方式还只是停留在理论传授上,学校的毕业生将无法应对社会的竞争和挑战。因此,我国高校必须顺应社会需要,将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真正作为今后改革的重点。康复治疗技术专业是一个实践性要求极高的专业,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是此专业教学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建立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启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强化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为中心的实践教学体系[1]。
2.在目前国内外研究基础上,结合本专业特征寻求以市场需求为中心的“就业导向”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开展解决方法
2.1 以就业为导向的康复治疗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
人才培养目标是高等院校通过有计划、有目的的实施教育而使学生最终达到的人才规格。开展以就业为导向的康复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是培养适合现代康复治疗技术专业人才高素质高技能的目标。
以就业市场为导向的康复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是开发和提高学生职场技能的基本素养,增强进入职场的适应能力综合技能教育。通过市场调研的问卷调查法、案例分析法、调整教学培养方案、实施教学培养方案、实施后实习学生和行业单位的反馈收集等方法的研究,从知识结构、实践能力和专业素质、综合素质能力提升等方面着手,提出以就业为导向的康复治疗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的具体目标。使以就业市场为导向的康复专业技术培养模式教育融入素质教育,使职业技能教育更符合市场化经济发展方向的需求。
2.2 以就业为导向的康复治疗技术专业人才培养创新体系构建
以就业为导向的康复治疗技术专业人才培养创新体系构建核心部分,主要从前人的研究基础作为“支撑体系”,在“课程体系”、“实践体系”等方面出发,系统地构建以就业为导向的康复治疗技术专业人才培养创新体系。
在理论教学和实训操作过程中,以临床工作问题为引导,指导学生运用自身所学知识和解决问题的技巧,进行分析、学习、解决问题。发挥学生自觉、主动性学习愿望。以理论联系实际“能用,够用”为原则,教学与操作相结合的“工学结合”教学模式,让学生在实践过程中能运用理论解决康复实训操作中所遇到的实际问题和困难。改革康复治疗技术专业课程体系,将符合于行业市场需求的职业技能课程增设到日常学习课程中,改革课程方案将康复治疗技术专业能力、康复治疗技术专业关键能力(包括社会交往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心理调适能力、发展创新能力)及职场现场技术技能实践实习训练等方面的知识和内容融入整个课程体系。培养出具有现代康复治疗理念的康复职业从业人员,注重学生在以就业市场为导向的专业领域的具有可持续性发展的创新和终身学习能力的培养教学体系。
2.3 以就业为导向的康复治疗技术专业人才培养创新体系实施的对策
在针对性地对实施康复治疗技术专业人才培养创新体系,加强康复治疗技术专业教育改革与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相结合实施过程中,提高康复治疗技术专业学生的就业率与就业质量。首先,在调研和改革课程体系的基础上,对理论教学应遵循市场化需求的知识技能进行传授和学习。同时加强企业行业联系,增加学生到行业职场氛围的现场体验实践次数,同时提高行业授课教师的参与教学指导,因临床指导教师缺乏带教经验[2],应对行业授课教师专业化、职业化教学指导水平进行培训提高。
3、结论
总之,根据康复专业人才市场供需关系以及本专业的职业能力要求,以就业市场为导向,通过调研和方案设定,将符合市场发展需求的方案引入运用于教学课堂,使学生在课堂所学习的知识和结合行业教师的执业职场经验相结合。发展“教中学,学中做,做中教”三结合,教学课堂与行业课堂结合,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自学与教师辅导相结合的教学创新模式,推动康复专业市场人才专业技能标准化、对口化;专业与市场对接完善,提高学生专业竞争能力。
参考文献
[1] 杨慎峭,金荣疆等.优化临床创新型康复人才培养体制的探讨[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12,(2):18-2
[2] 卫芳盈.我国职业教育康复治疗专业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10,(2):16-2
[3] 李志宏,王伟等.以就业为导向深化改革推动高职高专教育健康发展[J];《中国高教研究》2004,(1)
[4] 丁金昌.高职教育“双层次多方向”人才培养的研究与实践[J];《.中国高教研究》2011,(6)20
[关键词]教学改革;就业导向;康复
中国分类号:H319
1. 前言
1.1 康复治疗专业的现状及问题分析
当前由于全球人口老龄化,老年人慢性病的康复以及各种意外损伤、自然灾害所致伤残疾病康复,对康复技术的提升引发了康复事业发展的需求的探索和思考。同时国家对我们社区康复事业的政策关注,宏观目标明确提出“2015年人人享有康复服务”,通过近几年现代康复事业的发展和努力,及国家对康复服务事业的扶持,加大了对社区康复卫生医疗机构的资金投入,加快康复卫生事业在社区的进一步发展。逐步展开社区康复治疗技术服务。因此,培养以适应社区及现代康复技术市场需要的高技术性综合人才,成为高职高专培养康复治疗技术人才制定课程标准的发展专业目标。目前,康复专业技术人才短缺现状所引起的人才供求市场需求等方面问题存在,同时,如何使得各高校(尤其以职业技能为导向的高职高专院校)就康复专业的人才培养更适应市场经济就业趋势的发展需求也同样存在问题。
1.1.1 改革康复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高等教育必须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以社会需要和培养高技能人才为目标[3],加强教学建设和教学改革,使培养的人才拥有“一个专业,多种能力”;所培养的学生走出校门即可直接上岗。一般院校本科康复专业要明确自身的定位,产学研结合,大力推进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培养各具特色的、复合型的高级应用型康复治疗技能人才。这些观点主要是从改革康复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角度进行思考。
1.1.2 改革康复治疗技术专业课程体系
高校专业教学应构建“双平台,多方向”课程体系[4][1]。在“双平台,多方向”课程体系中,必修课由公共基础平台和学科基础平台2个层次不同但相互联系,逐层递进的平台构成,选修课由多个相互独立、知识整体的专业方向和选修课程群所构成。这类观点认为要从课程体系的改革入手进行康复治疗技术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培养。
1.1.3 康复治疗技术专业学生实践能力提高
一直以来,如何培养和提高康复治疗技术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都是职业院校的一个热点话题。我国的劳动力市场对劳动者的实践能力倍加关注,如果我国高等教育的主导方式还只是停留在理论传授上,学校的毕业生将无法应对社会的竞争和挑战。因此,我国高校必须顺应社会需要,将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真正作为今后改革的重点。康复治疗技术专业是一个实践性要求极高的专业,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是此专业教学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建立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启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强化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为中心的实践教学体系[1]。
2.在目前国内外研究基础上,结合本专业特征寻求以市场需求为中心的“就业导向”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开展解决方法
2.1 以就业为导向的康复治疗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
人才培养目标是高等院校通过有计划、有目的的实施教育而使学生最终达到的人才规格。开展以就业为导向的康复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是培养适合现代康复治疗技术专业人才高素质高技能的目标。
以就业市场为导向的康复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是开发和提高学生职场技能的基本素养,增强进入职场的适应能力综合技能教育。通过市场调研的问卷调查法、案例分析法、调整教学培养方案、实施教学培养方案、实施后实习学生和行业单位的反馈收集等方法的研究,从知识结构、实践能力和专业素质、综合素质能力提升等方面着手,提出以就业为导向的康复治疗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的具体目标。使以就业市场为导向的康复专业技术培养模式教育融入素质教育,使职业技能教育更符合市场化经济发展方向的需求。
2.2 以就业为导向的康复治疗技术专业人才培养创新体系构建
以就业为导向的康复治疗技术专业人才培养创新体系构建核心部分,主要从前人的研究基础作为“支撑体系”,在“课程体系”、“实践体系”等方面出发,系统地构建以就业为导向的康复治疗技术专业人才培养创新体系。
在理论教学和实训操作过程中,以临床工作问题为引导,指导学生运用自身所学知识和解决问题的技巧,进行分析、学习、解决问题。发挥学生自觉、主动性学习愿望。以理论联系实际“能用,够用”为原则,教学与操作相结合的“工学结合”教学模式,让学生在实践过程中能运用理论解决康复实训操作中所遇到的实际问题和困难。改革康复治疗技术专业课程体系,将符合于行业市场需求的职业技能课程增设到日常学习课程中,改革课程方案将康复治疗技术专业能力、康复治疗技术专业关键能力(包括社会交往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心理调适能力、发展创新能力)及职场现场技术技能实践实习训练等方面的知识和内容融入整个课程体系。培养出具有现代康复治疗理念的康复职业从业人员,注重学生在以就业市场为导向的专业领域的具有可持续性发展的创新和终身学习能力的培养教学体系。
2.3 以就业为导向的康复治疗技术专业人才培养创新体系实施的对策
在针对性地对实施康复治疗技术专业人才培养创新体系,加强康复治疗技术专业教育改革与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相结合实施过程中,提高康复治疗技术专业学生的就业率与就业质量。首先,在调研和改革课程体系的基础上,对理论教学应遵循市场化需求的知识技能进行传授和学习。同时加强企业行业联系,增加学生到行业职场氛围的现场体验实践次数,同时提高行业授课教师的参与教学指导,因临床指导教师缺乏带教经验[2],应对行业授课教师专业化、职业化教学指导水平进行培训提高。
3、结论
总之,根据康复专业人才市场供需关系以及本专业的职业能力要求,以就业市场为导向,通过调研和方案设定,将符合市场发展需求的方案引入运用于教学课堂,使学生在课堂所学习的知识和结合行业教师的执业职场经验相结合。发展“教中学,学中做,做中教”三结合,教学课堂与行业课堂结合,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自学与教师辅导相结合的教学创新模式,推动康复专业市场人才专业技能标准化、对口化;专业与市场对接完善,提高学生专业竞争能力。
参考文献
[1] 杨慎峭,金荣疆等.优化临床创新型康复人才培养体制的探讨[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12,(2):18-2
[2] 卫芳盈.我国职业教育康复治疗专业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10,(2):16-2
[3] 李志宏,王伟等.以就业为导向深化改革推动高职高专教育健康发展[J];《中国高教研究》2004,(1)
[4] 丁金昌.高职教育“双层次多方向”人才培养的研究与实践[J];《.中国高教研究》2011,(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