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为了适应国家的发展需求,教育行业迎来了一次重大变革。学生减负这一话题在讨论很长时间后,今年终于落实了。即人们如今都在热谈的“双减政策”这一政策的实施随即在社会上引起了很大反响。对于上班族的家长来说,学校开启的课后服务解决了家长接孩子难的问题;对于学生来说,作业的减少,增加了培养自身兴趣爱好的时间;对于教师来说,增加了与学生的接触时间,有助于更了解学生。那么双减政策下的高质量课堂怎么构建呢?本文就以“基于双减理念下的小学数学高质量课堂构建”进行阐述。
关键词:双减政策;小学数学;高质量课堂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小学数学是学生从零到1的转变,不仅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还可以将所学内容运用到生活中。因此在双减政策的实施下,教师首先要改变自己的观念,提升本身认知,然后在作业减负的情况下,保证高质量课堂的完成。
一、基于双减理念下的小学数学高质量课堂构建的意义
在以素质教育为核心的今天,学生更注重本身性格的发展,更关注自我。因此双减政策保证了这一前提。双减理念下小学数学高质量课堂显得尤为重要。高质量课堂不仅仅是成绩好,也不是在多加练习之后取得好成绩,而是培养学生本身的创造力,善于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会独立思考,勇于探索,不怕困难。
二、基于双减理念下的小学数学高质量课堂构建的策略
1、双减理念下的作业设计
根据教育部门的要求,在扎实落实“双减”的实施的情况下,为了减轻学生的作业负担,小学数学的作业又该怎样设计呢,我觉得有以下几点:
(1)作业设置层次化:课后作业应该在和教学内容一致的情况下,适当设置一些层次感,例如在学校完成课后练习题,再布置一些合适的家庭作业,回到家中可以求助父母,也可以同过自己上网查阅资料等来完成作业。这一过程中,不仅完成了作业,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自我探究能力。
(2)作业设置趣味性:枯燥,乏味的作业不仅使学生没有积极性,还会使学生产生厌烦的心理。为了避免这一问题的产生,教师可以留一些趣味性的作业。
在五年级数学课本中-组合图形的面积这一课堂中,老师可以在课下留一些小组性的作业,大家一起做好多中图形,例如正方形,长方形,平行四边形,梯形等等。然后大家再把这些图形拼成作业中留的样子,然后一起探索面积怎么求,知道个每个图形的面积,拼在一起的图形的面积是不是就很好求了呢?
(3)作业设置多元性:留作业的目的不仅仅是教学的一个要求,而是在留作业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作业可以从只留课后练习题的单一性,改变为多留一些通过实验探究而得出结论的作业。
例如“尝试与猜测”这一课后作业中,鸡兔同笼问题,大家可以先通过自己的判断与理解算出结果,而后通过实地或者画图来得出正确答案。
2、双减理念下的课堂设计
双减减的是学生的作业负担,但不减的是课堂质量[1]。双减政策下,教师需要深入了解这一政策的目的,改变自己的思维模式,认真探索课堂模式,确保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在五年级数学下册课本中,“长方体”这一堂课中。由于所学内容,比较乏味,枯燥,内容相对来说比较抽象,单纯靠教师讲的话,不易让学生理解,为了让学生爱上数学,不产生厌烦心理。教师需要精心设计一下课堂内容。教师通过让学生自己制作多个长方体来观察这一立体图形,然后来得出长方体的表面积,展开后有多少面,多少个边等。在“露出多少个面中”,可以通过实际操作,摆出所要的图形,然后通过从正面看,从后面看,从上往下看,从左往右看,从右往左看,来画出自己看到的图形。也可以倒着推理,根据所给出的从左面看到的图形及从正面看到的图形,来推测出从上往下看的图像是什么样的。或者推测自己摆出这个总体图形。从而这堂课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还学到了应学的教学内容,达到了寓教于乐。
3、双减理念下的翻转课堂
翻转课堂顾名思义,就是课上课下转换一下。课堂上教师不再教授知识,而是通过学生课下通关观看视频讲解,学习知识。课堂上教师和学生通过互动,来互相答疑,探究问题,从而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翻转能够让老师更加了解学生,改变了课堂管理,促进了学生的自我探究能力。对于程度不同的学生都是适合的,提高了个性化学习,从而达到了教学的意义[2]。
在“有趣的测量”这堂课中,通过翻转课堂的模式,学生先通过观看视频来学习“有趣的测量”这堂课的内容,看到书本上怎么测量一块石头的体积,大家给出了不同的方式,一种是,准备一个容积大的玻璃容器,里邊装上一定量的水,先测算水的体积,之后把石块放进去,水位上涨,然后测量现在水位线下的体积,两个体积相减,就是石块的体积。另一种方法,找一个玻璃容器里边转满水,放在另一个玻璃容器中,然收找一个量杯。把石块放进装满水的玻璃容其中,等水溢出,然后把溢出的水,装进量杯里,量杯的水即是石头的体积。通过这一课程内容,课堂上教师可以和学生讨论,哪种量石头体积的方式更准确,为什么。还有除了石头之外还有什么东西是可以通过这种方式测量体积?这样的课堂更具有实践意义。
三、结束语
“双减政策”的落地,促进了教育公平,改变了教育模式。使每位学生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发展方向。更加符合国家当前教育发展的观念,突出学生的主体性,不再以高成绩来评判一个学生是否是好学生,也改变了教师的教学方式,发现学生的优点,着重培养,注重了“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慢慢回归教育的本质[3],数学本身的意义就是研究数量、结构、变化、空间以及信息等。因此双减政策的落地,对于学习数学更多的是开拓学生思维,发展其探究能力,为国家科技事业发展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郑璘玲.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数学量感习题编制的探索[J].教学与管理,2021(29):70-72.
[2]张文霞,马生松.立足小学数学课堂,提升学生数学文化素养[J].教育观察,2021,10(39):72-74.
[3]张巧真.探究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引入生活元素的策略[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1(09):187-188.
关键词:双减政策;小学数学;高质量课堂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小学数学是学生从零到1的转变,不仅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还可以将所学内容运用到生活中。因此在双减政策的实施下,教师首先要改变自己的观念,提升本身认知,然后在作业减负的情况下,保证高质量课堂的完成。
一、基于双减理念下的小学数学高质量课堂构建的意义
在以素质教育为核心的今天,学生更注重本身性格的发展,更关注自我。因此双减政策保证了这一前提。双减理念下小学数学高质量课堂显得尤为重要。高质量课堂不仅仅是成绩好,也不是在多加练习之后取得好成绩,而是培养学生本身的创造力,善于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会独立思考,勇于探索,不怕困难。
二、基于双减理念下的小学数学高质量课堂构建的策略
1、双减理念下的作业设计
根据教育部门的要求,在扎实落实“双减”的实施的情况下,为了减轻学生的作业负担,小学数学的作业又该怎样设计呢,我觉得有以下几点:
(1)作业设置层次化:课后作业应该在和教学内容一致的情况下,适当设置一些层次感,例如在学校完成课后练习题,再布置一些合适的家庭作业,回到家中可以求助父母,也可以同过自己上网查阅资料等来完成作业。这一过程中,不仅完成了作业,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自我探究能力。
(2)作业设置趣味性:枯燥,乏味的作业不仅使学生没有积极性,还会使学生产生厌烦的心理。为了避免这一问题的产生,教师可以留一些趣味性的作业。
在五年级数学课本中-组合图形的面积这一课堂中,老师可以在课下留一些小组性的作业,大家一起做好多中图形,例如正方形,长方形,平行四边形,梯形等等。然后大家再把这些图形拼成作业中留的样子,然后一起探索面积怎么求,知道个每个图形的面积,拼在一起的图形的面积是不是就很好求了呢?
(3)作业设置多元性:留作业的目的不仅仅是教学的一个要求,而是在留作业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作业可以从只留课后练习题的单一性,改变为多留一些通过实验探究而得出结论的作业。
例如“尝试与猜测”这一课后作业中,鸡兔同笼问题,大家可以先通过自己的判断与理解算出结果,而后通过实地或者画图来得出正确答案。
2、双减理念下的课堂设计
双减减的是学生的作业负担,但不减的是课堂质量[1]。双减政策下,教师需要深入了解这一政策的目的,改变自己的思维模式,认真探索课堂模式,确保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在五年级数学下册课本中,“长方体”这一堂课中。由于所学内容,比较乏味,枯燥,内容相对来说比较抽象,单纯靠教师讲的话,不易让学生理解,为了让学生爱上数学,不产生厌烦心理。教师需要精心设计一下课堂内容。教师通过让学生自己制作多个长方体来观察这一立体图形,然后来得出长方体的表面积,展开后有多少面,多少个边等。在“露出多少个面中”,可以通过实际操作,摆出所要的图形,然后通过从正面看,从后面看,从上往下看,从左往右看,从右往左看,来画出自己看到的图形。也可以倒着推理,根据所给出的从左面看到的图形及从正面看到的图形,来推测出从上往下看的图像是什么样的。或者推测自己摆出这个总体图形。从而这堂课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还学到了应学的教学内容,达到了寓教于乐。
3、双减理念下的翻转课堂
翻转课堂顾名思义,就是课上课下转换一下。课堂上教师不再教授知识,而是通过学生课下通关观看视频讲解,学习知识。课堂上教师和学生通过互动,来互相答疑,探究问题,从而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翻转能够让老师更加了解学生,改变了课堂管理,促进了学生的自我探究能力。对于程度不同的学生都是适合的,提高了个性化学习,从而达到了教学的意义[2]。
在“有趣的测量”这堂课中,通过翻转课堂的模式,学生先通过观看视频来学习“有趣的测量”这堂课的内容,看到书本上怎么测量一块石头的体积,大家给出了不同的方式,一种是,准备一个容积大的玻璃容器,里邊装上一定量的水,先测算水的体积,之后把石块放进去,水位上涨,然后测量现在水位线下的体积,两个体积相减,就是石块的体积。另一种方法,找一个玻璃容器里边转满水,放在另一个玻璃容器中,然收找一个量杯。把石块放进装满水的玻璃容其中,等水溢出,然后把溢出的水,装进量杯里,量杯的水即是石头的体积。通过这一课程内容,课堂上教师可以和学生讨论,哪种量石头体积的方式更准确,为什么。还有除了石头之外还有什么东西是可以通过这种方式测量体积?这样的课堂更具有实践意义。
三、结束语
“双减政策”的落地,促进了教育公平,改变了教育模式。使每位学生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发展方向。更加符合国家当前教育发展的观念,突出学生的主体性,不再以高成绩来评判一个学生是否是好学生,也改变了教师的教学方式,发现学生的优点,着重培养,注重了“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慢慢回归教育的本质[3],数学本身的意义就是研究数量、结构、变化、空间以及信息等。因此双减政策的落地,对于学习数学更多的是开拓学生思维,发展其探究能力,为国家科技事业发展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郑璘玲.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数学量感习题编制的探索[J].教学与管理,2021(29):70-72.
[2]张文霞,马生松.立足小学数学课堂,提升学生数学文化素养[J].教育观察,2021,10(39):72-74.
[3]张巧真.探究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引入生活元素的策略[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1(09):187-1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