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牢节点串珠成链

来源 :当代教育管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7007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农村孩子,见识少,起点低,很多学生害怕写作文。学生写作难,难在身负两座大山。一山名曰:"没什么可写";一山名曰:"写不生动"。怎样移走这两座大山,让如泉文思在笔尖流泻?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如何利用文本,有针对性地进行读写结合训练就显得尤为重要。
  1读、说、写结合,从模仿句式开始
  低年级,要重点训练学生说完整通顺的句子。在平时的阅读教学中,教师应该指导学生精读范文,遴选仿点,随文练笔,循序渐进。常用的方法有:
  1.1依照范型仿写
  课文《沉香救母》,作者以"不管是寒冬腊月,还是盛夏酷暑,他都起早贪黑地跟着师傅习武练功"的句式表现沉香救母心切,为救母不怕艰辛坚持习武练功。教师在教学中可以设计如下说话练习:
  第一步,找出语段中的四字词语(寒冬腊月 盛夏酷暑 起早贪黑 习武练功),结合生活经验大致了解词语意思,并引导学生说一些类似的四字词语,如:天寒地冻、刮风下雨、早出晚归、勤学苦练等,如学生答不上,教师可以提供。
  第二步,模仿句式进行说话训练。出示填空:"不管是 ,还是 ,沉香都地跟着师傅习武练功。"引导学生发挥想象,用上日常积累的四字词语,以"不管……都"的句式说说沉香都吃了什么样的苦,迁移句式并深化对沉香救母心切的体会。
  第三步,结合生活,由说到写。出示梯度练习,先说一说,再写一写:
  ①不管是风和日丽的春天,还是的夏天,农民伯伯都在辛勤耕耘。
  ②不管是,还是,小蚂蚁都在储存冬天的粮食,
  ③不管是 还是,都在 。
  通过三步练习,读、说、写结合,引导学生学习文本中规范的句式,先说后写,学会规范地表达。
  1.2"词串"扩写。
  苏教版低年级课本有不少的"词串识字"课文,这类课文借鉴传统识字教材的呈现方式和古典诗词的艺术手法,将意义相关的词语排列组合成一个情境,表现一个主题,读起来押韵上口,利于记诵。在教学中,教师启发孩子想象,连句成段,扩句成文,也是写话的一种好方式。
  例:沙滩 贝壳 脚丫(一上《识字5》)
  可以在这里设置一个读写结合点:指导孩子看图,读"词串",想象海滨情景,用上提供的词语练习说话,再写下来。老师可适当扶一扶,给出起始句:"来到大海边,一眼望去……"学生便能顺畅行文。
  1.3想象补白。
  文本中经常留有空白,如果适当地加以利用,启发学生通过想象,填补空白,也会给写话增添情智含量。如《秋姑娘的信》是一篇富有情趣的童话,讲的是秋姑娘给大雁、青蛙、松鼠和山村孩子写信,展示了一幅秋景图。文中有这样两句话"咦,树上的枫叶都到哪去了?哈,全被秋姑娘写了信!"这个悬念,引导学生猜想:秋姑娘还给谁写了信?信上写了什么话?接着根据课文,提供扶助句式:一封写给(怎么样的)(谁),(提醒它要注意什么)。
  低年级的孩子写话,特别是我们农村孩子,更需要老师的具体指导,但这种指导首先在于激发兴趣。指导写话,从模仿入门,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刚开始一定要提供扶助句式,让学生觉得写话并不难,然后才要做到仿中练格,仿而不死,先扶后放,让孩子在写话过程中激活情智,让儿童的写话充满灵动。
  2仿创结合,向描摹句段进发
  如果说低年级是以仿说仿写句子为主,那么中年级就要以仿写段落为主要任务,但要注意将心灵的自由表达和将习作的规范指导融合于阅读教学的练笔实践中。
  2.1将心灵的自由表达链接于阅读教学的练笔实践中。
  (1)在余音绕梁出想象。
  如学习《狼和鹿》(四下),教学结尾处,结合文章时代背景或者作者人生经历,给总统写信,进行读写结合,可以深化文章主题,并把主题深刻印在学生心里。
  (2)在言语碰撞时升华。
  如《掌声》(三上)的教学,当读到"英子犹豫了一会儿,慢吞吞地站了起来,眼圈红红的。"英子为什么要慢吞吞地站起来,她在犹豫什么?
  老师适时安排练笔:
  如果站起来,让同学们看见我走路的姿势,调皮鬼小刚会 ,"小麻雀"小芳和小敏会 ,还有,如果不站起来回答老师的问题,老师会 ,其他同学会。"那一刻,难啊!我的心。"
  在这个有思维含量的思考性表达过程中,把学生的泛泛抒情转化为对课文内容感悟后的情感升华,让学生言意兼得。
  2.2将习作的规范指导融合于阅读教学的练笔实践中。
  写作知识和作文技法之类,虽然不能讲得太深,但也是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教师可借助课文的读写结合点,通过句式练习、语段训练、篇章结构模仿,让学生逐步地学习文辞要求和写作规范。
  ㈠语言表达形式的模仿积累。
  如学习《石榴》,文章在表达上整篇运用了"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石榴果部分还有大量的颜色描写,语言栩栩如生,对那石榴恨不得狠狠咬上一口。让学生模仿课文的语言表达方式,写一写熟悉的蜜橘、黄皮果等水果,使学生的语言在想象中飞翔起来。当然,在教这类课文时,还得让学生模仿优秀课文的写法,琢磨并领悟出习作的真谛。比如教这一课,教师还要带领学生总结出如何写好水果和蔬菜的方法:第一,动用感官,认真观察。观察其形状、大小、颜色,用鼻子闻气味,用舌头尝滋味,用手摸感觉。第二,抓住特点具体描写。可以按照生长过程来写,也可以按照从整体到部分的顺序写。第3在习作最后,抒发对这种水果或蔬菜的喜爱之情。
  ㈡标点符号正确使用的有效指导。
  我们经常抱怨学生写人物对话时总是"一说到底",却没有反思自己在平时的教学中是否充分利用文本,加强了这方面的指导。正确使用冒号和引号是三年级的重点。第五册教材这种大量人物对话的课文有很多:《蒲公英》《三代麦子》《小露珠》《石头书》《小稻秧》《军神》等课文就是指导学生写好人物对话的范文。教学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学习人物对话的四种形式,学习提示语位置的变化,并逐步学会在提示语中加上表达人物的语气、心情、神态、动作等词语,让笔下的人物变得鲜活生动。学生通过学写人物对话"提示语"的练笔实践,掌握了语言描写的基本技巧和冒号、引号等标点的使用方法。为以后抓住特点写人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㈢段落表达方式的规范指导。
  三年级开始,总分、并列、因果等典型的段落结构在课文中反复出现,为段落表达方式的技法指导提供了鲜活的素材。如《美丽的南沙群岛》《庐山的雨雾》第二、三自然段是典型的"总-分"结构段式。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通过读写结合有效引导学生掌握总起-分述的写作方式。迁移写写各种熟悉的花儿,活动课上的小朋友等。
  3导练结合,为自能习作奠基
  高年级习作教学,我们要注重从仿写到自能习作的提升。教学中,教师可以将范文作为"例子",让学生从范文中学法:学会立意选材,学会巧妙构思,学会锤炼句段,从例文中学到精要有用的写作知识,再将知识转化为方法与能力。
  3.1挖掘内涵,留白处补写。
  有些课文在情节上有留白处,或有言下之意需要读者自己去揣摩体会,阅读中可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抓住内涵丰富语义深刻的词句引导悉心揣摩,想象挖掘语义,补写文章的留白处,想象再现那些情景,然后用规范的书面语言进行描述。
  例如:《詹天佑》一课中有这样一句话:"消息一传出,全国都轰动了,大家说这一回咱们可争了一口气"这句中"轰动"一词意蕴深邃,内容丰富。在教学时可以这样引导的:"轰动"是一种什么样的场面?如果你置身于这一场面之中,能具体描述这"轰动"的情景吗?这样挖掘语义,为引导詹天佑为国争光的坚强决心和爱国热情作了铺垫。学生通过说写的训练,加深了对詹天佑一腔爱国热情的感悟,真正做到"读写双赢"。
  3.2分析写作特点,为己所用
  课文中一些构段方式典型的段落,是进行段落仿写的最好"例子",也是阅读课上最好的"读写训练点"。如教学《记金华的双龙洞》这篇课文第二自然段时,着重引导学生感悟叶老是如何描述自己去双龙洞路上的见闻的?首先,让学生找一找:路上的景色给叶圣陶先生留下的总体印象是什么?叶圣陶先生是围绕文中的哪一个词展开描述的?当学生找出"明艳"一词时,进一步引导:围绕"明艳"一词,叶圣陶先生描述了路上的哪些景物呢?当学生找出"映山红""油桐""沙土"等词语时,让学生进一步说说作者是怎样分别写这几种事物的?学生再次进入文本,通过读文字就能弄明白作者是分别抓住"有精神""很不少""粉红色"等特点描述的,而且,本段的最后一句还对路上的景色作了一个整体的描述,体现了从部分到整体的表达顺序。等到学生能将叶老的描写金华4月景色的段落写法彻底弄明白的时候,提出仿写的要求:学习叶老的这段话,写一写上(放)学路上,或者是去某个地方游玩时路上的景色。要求抓住有代表性的几种事物,从它们的特点着手,将路上景色写生动。这时候,因为有章可循,所以,学生就不觉得难了。这种段落仿写的训练在中高年级的语文课堂上非常实用,再扩大一点,还可以根据文章谋篇布局的特点,引导学生进行整篇课文的仿写。在具体操作的时候,首先要着重引导学生感悟作者表达时的"文路"如教学《记金华的双龙洞》等游记文章时,让学生找出描写游览路线的语句并体会它们在文章中的作用,(出金华城——一路上——洞口——外洞——内洞——出洞)让学生明白这些语句就像一根线把散落的珠子穿在了一起,使文章浑然一体。然后,引导学生"按文造文"。
  需要注意的是,无论哪种仿写,都要引导学生在仿写中求变、创新、表达真情实感。这种以仿带写、以仿促写的训练方式,有利于实现由读到写的迁移,能逐步增强学生谋篇布局的能力。
  今天的语文课堂,教师不应该为阅读而阅读,为习作而习作,只有将阅读和习作有机地结合起来,凭借课堂小练笔,引导学生把文本语言内化为自己的语言,加深学生对文本的理解,激发学生创作的灵感,真正提高学生读与写的素养。除此之外,还要注意引导学生进行语言积累,就像我们串项链一样,只有找准每一个节点并打牢它,最终才能串珠成链,绚烂无比!
其他文献
笔者的学校身处大山深处,风景优美,民风淳朴,可是因为师资力量的短缺与家庭教育的缺失,孩子们的语言基础很不理想。按理说,面对青山绿水,春暖花开,孩子们是有更多的机会接触到大自然,有更丰富的情感体验与表达。可是,孩子们却视而不见,大部分的时光被动画片与无意义的玩耍夺去了。  很多学者与专家对农村基础教育的短板已经研究得太过透彻了,只是那些“措施”与“策略”对于农村孩子来说太过高远,“硬件”与“软件”提
期刊
有人说:“教师的事业是太阳底下最光辉、最神圣、最值得骄傲的事业。”是的,因为我们肩负着培养祖国事业接班人的艰巨重任,我们是孩子们理想风帆的导航者,是美好心灵的缔造者,是智慧和技能的传播者。今天,我要用凝重的情感唱出我心中最美的颂歌——我爱我的教师职业,我更爱我的学生。 “育苗有志闲逸少,润物无声辛劳多。”教坛十几载风雨,我备尝苦辣酸甜,也深深认识到:爱是教师最美丽的语言。要当好一名教师,就要爱岗敬
期刊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写作水平的提高一直是一个难题,那么如何有效的提高小学生的写作能力呢?下面我谈谈自己的几点粗浅看法。  1激发兴趣是前提  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是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前提。在写作中,应让学生写自己身边熟悉的生活,以他们周围的人或事、景或物作为作文内容,激发他们的写作兴趣。消除他们的畏难情绪,在此基础上进行书面训练,学生能在愉悦的气氛中写作。  2好词佳句的积累是保障  针对小学生作
期刊
【摘要】将课文教学与作文教学进行整合,以课文为写作的突破口,拓展学生写作视野,把课文教学有机地揉进写作训练中,进一步发挥课文的“典型”优势,实现读写结合。课文资源和写作训练的整合,学生既有模仿又有创新,不仅能直接提高学生的写作文的水平,而且学生通过自己在作文实践中,会对课文的内容、结构、感情有进一步的理解,使课文的学习更得心应手,从而促进语文能力水平的整体提高。  【关键词】课文;写作;教学;拓展
期刊
【摘要】修辞格在古典诗歌中应用极其重要, 语言深邃、语意丰富主要靠修辞来完成的,所以我们在品析作品时一定从揣摩修辞开始,感悟作者的真情实感.  【关键词】诗歌;修辞;语言;语境;审美  古典诗歌语言深邃、语意丰富。语言表达上更是有许多特点,诸如省略、倒装、押韵等。古典诗歌语言深邃、语意丰富。语言表达上更是有许多特点,诸如省略、倒装、押韵等,最终对作品的思想内容作出符合时代特点的合理评价。  古典诗
期刊
【摘要】本文结合当前经济形势从人才供求关系的角度对大学生的就业市场进行分析,并对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原因和解决问题的途径进行了多方面思考。  【关键词】大学毕业生;就业;形式;思考  很长一点时间以来,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经常性地成为社会舆论的热点与焦点,每年数百万的大学毕业生涌向社会寻求职业,就业工作做得好与不好,就直接关系到毕业生的切身利益,关系到社会稳定,更关系到高等教育的发展和科教兴国战略的实
期刊
两年前,经考调我进入了县城的职高。这是我们县唯一的一所公办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离城中心两公里,校园宽敞,环境优美,办学规模也较宏大,再加上教学上没有升学的压力,我的考取在当时赢得了很多同事的羡慕。而在此之前,我在乡镇上教了九年小学,十年初中。  来到这里,我被安排去上汽修专业的语文。该专业是学校最大的一个专业,一般每年新生入学都有六七个班,年年爆满,往往迟来报名的学生都是做工作让其选择其他专业。两个
期刊
【摘要】现代诗歌的教学应该遵循课标要求,以字词教学为根本,使学生理解诗歌的真意境,进而领会诗歌的意境美、感悟诗歌的语言美,在深而透的理解基础上,获得启示、说出体验、品味作品,最终形成能力。  【关键词】现代诗歌;字词;意境;语言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对阅读教学提出了这样的要求:“欣赏文学作品,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作品中
期刊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小学第一学段的朗读目标是“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朗读既可以加深学生深入了解课文,还可以发展学生语言,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朗读是阅读教学中最为基本的方式,是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中的重点也是难点。低年级的孩子刚接触语言文字,很难正确地把握文章的感情去朗读,所以就会出现唱读的情况,这就要求我们语文老师对学生的朗读多加指导。结合自己数十年的教学经验,我觉得小学低年
期刊
新课程对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变革都提出了明确要求,对教师的教学理念的转变提出了更高要求。作为新课程下的数学教师,只有尽快地更新理念,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探究的精神,变学生被动接受知识为主动获取知识,才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达到教与学的互相结合,互相促进。众人皆知,“授之与鱼,不如授之与渔”。那么在数学教学中也是如此,只有教会学生如何学习,如何自主学习,才能培养学生的探究与创新的欲望,从而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