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拾“因材施教”与“面向全体”

来源 :启迪与智慧·教育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y3497034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数学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以促进每个学生在数学上得到最大限度发展。也就是说,从大多数中等生实际情况出发进行数学教学的基本前提下,应同时兼顾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和学有余力的学生,推行因材施教。因此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根据学生在知识、能力、兴趣、心理等方面的个性差异,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有针对性地推进分类分层教学,让不同程度的学生既能“吃了”,也能“吃饱”,使每个学生在数学上都能得到最大限度发展。下面我从五个方面重拾“因材施教”与“面向全体”。
  一、教学目标要弹性化
  教学目标是教学的出发点,也是教学的归宿,它对教学的实施具有诱发、导向、调控和激励的功能。教学目标的弹性,反映在教学要求方面,就是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应有不同的学习目标要求。在课堂教学中,不同的学生面对的是同一个内容,怎样在同一性与多样性之间找到平衡,这就涉及到课堂教学的无限创造性。体现在教学目标上,要使教学目标富有弹性。
  六年级《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的计算》例题是:做一个长6厘米、宽5厘米、高4厘米的长方体纸盒,至少要用多少平方厘米硬纸板?实际教学时,我们出现了两种不同的教法。第一种,让学生用例题提供的两种方法:分别求出3组相对的面的面积,再相加;或分别求出每组相对的面中一个面的面积,相加后再乘2。然后让学生进行相应的巩固练习。第二种,把例题提供的两种方法仅仅当作基本方法,在此基础上要求学生根据自己想象的长方体不同的展开图,尽量列出与教材中不一样的表面积的求法。求长方体的表面积不是一个固定不变的公式,而是与相对应的展开图紧密结合的计算过程。由于沿着不同的棱剪开,长方体(正方体)的展开图不同,相对应的计算方法也会有所差异。实际上,只有真正立足于空间想象能力的培养,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计算的思维价值才能得到凸显。在以后解决求长方体或正方体某几个面的面积时,学生才可能灵活思考。
  二、课堂教学要层次化
  课堂教学过程要适应学生的个体差异,围绕弹性化的教学目标分层次施教。我们可以从两个方面展开:一方面要尽可能地增加学生的独立活动,课本让学生看,概念让学生想,思路让学生讲,疑难让学生议,规律让学生找,结论让学生得,错误让学生析。坚持学生自己能学懂的一定要让学生自己学,学生自己能思考回答的问题一定要让学生自己思考回答的原则,在教学过程中尽量体现学生获取知识的自主性,确保学生的主体地位。这样学生就能用适合自己的速度去学习,从而达到快者快学,慢者慢学,做到因人分层施教。另一方面是必须强化教师对学生独立活动的主导作用,做到整体把握,分层推进,把学生的学习活动始终置于教师的引导、指导之下,让全体学生充分参与。由于学生学习水平的差异,必然出现各类学生参与程度、学习收效不同的现象。以学论教,教为学服务,学因导发展,在学生独立活动时,教师要抓住时机,及时了解各类学生对所学内容的认知情况及所遇疑难,并依此因势利导,分层施教。
  三、作业布置要多样化
  课后布置作业的一个重要目的,就在于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内容,提高他们应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普通教学实践中,老师会根据中等学生的水平,给全体学生布置相同的作业。这样的作业对于成绩中等的学生来说,能够起到较好的促进作用,对于学习优秀的学生则显得过于简单,只能是浪费时间,相反对于基础比较差的学生,则可能难以独立完成而只能抄袭,当然起不到应有的作用。因此,为更好地促进全体学生的发展,针对不同学生的实际情况,教师可多样化布置给不同类型的课后作业。
  例如对于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教师可布置只要求学生简单应用所学知识即可解决的基础型题目。而对于学习中等的学生,教师可布置一些需较复杂地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的练习型作业。对于学有余力的优秀学生,教师则要布置一些应综合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的拓展型或创造型习题。我在教学平均数问题后给学生布置的家庭作业是:生活中处处有平均数问题,请结合生活实际,编1至3道求平均数的数学问题并解答;可以是一、二步解答的题目,也可以是多步解答的题目。这样,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用所学的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体验学习数学的价值,学生何乐而不为呢?
  四、个别辅导要实效化
  课改带给教学的长进已成为不争的事实。但教材容量大,部分学生“消化不良”,教学时间紧,教师作业批改后个别辅导难也成为困扰广大小学教师的问题。这一问题突出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少数学生每天都需要有针对性的个别辅导;另一方面教师进行辅导“心有余而力不足”——苦于没有时间。这两方面构成了突出的矛盾,造成了部分极需辅导的学生得不到辅导而恶性循环严重,也造成了辅导教师心急、浮躁而酿成了许多负面效应。如何解决个别辅导这一难题?我以为关键提高实效,但这也并非易事。在实践中,我感到以下三点做法收效颇好。
  多管齐下挖掘潜能。每个学生的学习潜能都是巨大的,这一点“罗森塔尔效应”早就证明了。及时对症针对辅导。如果把作业反馈比作医生给病人诊断,那么,个别辅导就是给病人治病。治病必须要及时,且对症下药。发动学生互助辅导。小学中高年级的学生,个别辅导,教师完全可以利用学生资源——请班级中学习较好的学生加盟。
  五、检测命题要多能化
  测验是对教与学两方面进行评价的重要手段,目的在于获取教与学的反馈信息,把握各类学生的学习情况,并据此来调节教师的教,改善学生的学。测验具有多重功能,如达标检测功能、矫正强化功能、层次反馈功能等。这就要求命题结构要层次化、多能化,如在练习与测验中设必做题、选做题、拔尖题,在保证基础要求的同时,让每个学生都能获得尽可能大地发展。在教学测验中,这种分层次命题、多能化的测试,对后进生来说,不至于考得太糟,减少了他们的学习挫折感,保护了他们的学习信心;对优等生来说,解答有较大难度的问题,能激发他们进一步挑战自己和他人的竞争心理,更好培养他们去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显然,这样的练习与测验,有利于调动全体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使全体学生得到更好发展。
  综合上述,要使“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的理念真正落到实处,在数学教学中,教师注意教学目标的弹性化设置、课堂教学的层次化安排、作业布置的多样化思考、个别辅导的实效化处理和测验命题的多能化设计问题。在数学教学中做到因材施教且面向全体学生,真正促使全体学生得到最大限度发展。
其他文献
著名的教育家皮亚杰指出:“儿童是有主动性的人,他的活动受兴趣和需要支配,一切有效的活动须以某种兴趣做先决条件。”因此,作为教师要认真探究学生的心理,通过各种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乐学,让智慧在趣中生花。  一、创设问题情境,以疑激趣  教师要善于用数学的眼光看周围的世界,在教学中用生活素材设置富有挑战性的疑问和悬念,激发学生探索问题的积极性,引起学生参与的动机,把“教”的主观愿望转化
教学情境是一种特殊的教学环境,是教师为了发展学生的心理机能,通过调动“学习情感”来增强教学效果,而有目的地创设的教学环境。情境创设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一种策略,它有利于解决数学的高度抽象性和小学生思维的具体性之间的矛盾。  一位德国学者有过一句精辟的比喻:将15克盐放在你的面前,无论如何你难以下咽。但当将15克盐放入一碗美味可口的汤中,你早在享用佳肴时,将15克盐全部吸收了。“情境之于知识,犹如汤之于
老子说:“大音希声,大象无形。”苏轼也曾说:“大勇若怯,大智若愚。”可有几人能做到,大多数人都在尽力展示自己聪慧的一面,正如孔雀展屏,用最华丽的羽毛来掩饰最为丑陋的地方。敏感的人,是生怕别人知晓自己缺点的人,把自己的缺点视为秘密,尽力地掩饰起来,因此敏感的人一定是很容易受伤的人。渡边在他的《钝感力》一书中认为,钝感就是一种才能,一种能让人们的才华开花结果、发扬光大的力量;钝感力作为一种为人外世的态
一般地,作品分析并不要求对每一部分都用同样的力气去做,而是要抓住文章关键的部分——尤其是关键词,来明确文章的精髓。对《阿长与》,我也用此法引导学生,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具体如下:  不仅“长妈妈”名字特别,而且作者对其态度也很不一般。鲁迅对于他的保姆阿长,比之于《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的老先生,感情变得复杂了。这是篇回忆儿童往事的文章,因而童心童趣充满其间。《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写了一些表面上互
课堂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场所,也是最佳时间,特别是全面推进新课程标准的今天,如果忽视课堂上的吸收,就等于放弃了宝贵而有限的学习时间,英语学习同样如此。英语教学质量的提高,固然取决于多种因素和条件,但是如果离开了课堂教学,那就失去了主要“阵地”;如果只成为教师的满堂灌,而没有学生积极配合,教学质量就得不到提高。为了有效地激发学生的热情,提高课堂效率,我决定做以下尝试。  一、创造良好的英语教学环境,提高
“泉州市2014年‘三下乡’启动仪式——欢乐泉州 走进虎邱大型文艺汇演要在虎邱茶业学校举行了。”高校长一宣布这个好消息,同学们都乐开了花,又可以近距离欣赏叔叔阿姨们带来的精彩表演了。  1月28日上午8点多,老师们就带着同学们排着整齐的队伍来到了虎邱茶业学校。涌动的人潮,雷动的掌声告诉人们这里就是欢乐的海洋,歌舞的世界。叔叔阿姨们的表演精彩纷呈,其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是提线木偶“花好月圆”。  隨着一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多媒体演播式教学正向网络化教学发展。网络环境下的教学,无论是在资源共享、情景的创设还是教学的过程、方式或方法上,都有着传统教学所无法比拟的优越性和先进性。网络环境下语文教学的目标,或者可以说是让学生获得与课文相关的知识,增强学生搜集、分析、处理信息的能力,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经历一个自主探索的过程,让网络学习成为课堂学习的延伸,成为学生终生学习的开始。网络,为传统的语文教学注入了新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在第二学段中有这样的具体要求: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以及在课外阅读和生活中获得的语言材料。诵读优秀诗文,注意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背诵优秀诗文50篇(段)。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收藏并与同学交流图书资料。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40万字。对于三年级的孩子来说,阅读和写作刚处于起步阶段,光靠课堂上的阅读和课内16篇习作的要求显然是不够的,需要在老师的引领下,有计划地开展课外的读写
【摘 要】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有时师生需互换一下位置。”当学生犯错误时,老师想批评时,先冷静下来。转化学生,有时仅依靠批评是不行的,需要采用更多的方法,用教育的规律去引导学生。本文通过上课之前学生和老师懒散表现的课堂背景描写,加上老师适度的提醒,让学生认识到自身的缺点,使得应有的转变变得简单。因此在学生需要时,把握住精微瞬间对学生进行教育,及时提供帮助,把握学生心理的奥秘,从心里爱学生,
【摘    要】  笔者在美术教学中采用诗画一体教学法,激发学生的兴趣,发挥学生的想象力,提高了学生的审美能力。本文就针对诗画一体教学,论述了其基本的教学策略。  【关键词】  小学美术;诗画一体;情境;为诗作画;为画配诗  苏轼《东坡题跋》下卷《书摩诘蓝田烟雨图》评论唐代王维的作品中指出:“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这话深深地印刻在我的心里,也力求让自己创作的画能够拥有一种诗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