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高等农林高校动物遗传学实验教学的思考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hz1970071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遗传学是高等农林院校的一門重要的专业基础课,遗传学课程又分为理论课和实验课两个部分,其中实验课部分的教学需要与理论课的教学配合进行才能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笔者根据实践,对遗传学教学课程内容,上课时间安排等方面优化,以便在教学实践中提高教学效率和获得理想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遗传学 遗传学实验课 教学内容与方法 教学效果和效率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44-0242-01
  遗传学是高等农林院校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同时也是一门重要的实验课程。大学遗传学课程分为理论课和实验课两个部分,不同学校教学大纲课时不同,但是均安排有实验课内容[1]。为适应各专业办学条件、学生知识结构和培养目标不少学者对高等院校的遗传学实验教学进行了改革探讨[2-3]。遗传学课程为基础理论课程,相关的内容抽象,合理的实验课的教学与理论课的教学配合才能达到好的教学效果。农业院校畜牧专业的遗传学课程的目的,是为后续动物生产学品种选育等相关内容提供遗传基础理论,因此结合专业的自身特点制定合理的实验课程内容,达到遗传学理论教学与实践相结合。但是,农林院校学生一般基础相对较差,因此在遗传学的教学安排中,对于同一部分内容的理论课程和实验课程连续进行容易使学生印象深刻。实验课上课学时,时间等注意的问题。
  1.实验课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
  与课堂教学相比,实验课从形式到内容,都更加多样化、更加生动活泼,通过动手操作更能理解抽象的理论,如什么是染色体,染色体核型分析方法,在实验课上同学们通过实际操作,观察到染色体的形态,并绘制出核型图谱,加强了理论认识。同时在实验操作的过程中,以及试验设计、如何处理实验数据和分析实验结果,都会遇到各种各样急待思考和处理的问题。其中有理论问题也有实际问题否,同样是做核型分析,固定需要多长时间,染色需要多长时间,是否与室温等有关系等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既要动手、更要动脑,在实验课上,实验老师采用因势利导地进行启发,如是否可以采用双因素试验设计解决固定和染色的时间问题。通过与学生一起讨论问题,不仅解决实验课存在问题,也增强了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这种提高学生独立思考,创新意识的训练是课堂教学所无法替代的。
  2.实验内容安排
  遗传学理论课程学体系一般按照遗传学的细胞生物学、遗传学的经典理论、遗传学的分子生物学、遗传学群体和数量生物学等环节讲授,因此实验课内容与组织和安排时最好与理论课程的合理搭配,这样,通过实践巩固理论知识,更准确理解理论知识。笔者所在课程组根据教学体系把实验课分为三大类型,分别为细胞学实验、遗传基本规律的验证和分子遗传实验三大类型,每个类型分别根据上课讲授内容分别安排相应的试验如表1。
  遗传学作为生物学主要知识点,很多学生在高中时参与细胞生物学相关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实验课,因此对大学生继续开展这部分实验,实验设计和操作过程中重点在培养学生自主开展相关的动手操作能力、如何设计染色和固定的时间,对出现问题怎么解决的能力;关于遗传基本规律验证的试验,因全部试验周期较长,饲养果蝇由于环境等因素,可能会影响到果蝇生长,杂交时间影响后面统计数据等,因此在讲授实验课是重点果蝇饲养注意事项、讲授试验设计及数理统计的原理,以达到使学生了解科学研究的具体过程,实验设计的重要性、培养学生实验设计及结果分析的相关能力。同时,引导学生可以开展哪些现代分子生物学方法验证遗传学基本原理、孟德尔选取的不同性状受分子调控机制等,为后续分子生物学知识提供思想。群体生物学重点考核学生对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的计算以及影响这些因素,实验课部分数据计算,因此相对枯燥,在实验设计时,采用人人参与的方式,采用试剂盒测每位同学的血型,分为通过小班和全部同学统计的不同类型血型的人数,分别计算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不仅让学生知道怎么计算相关频率,也理解了群体大小对遗传结构的影响。
  3.实验课上课时间
  实验课作为理论课的延伸,如果实验课上课时间在讲授理论课之前,学生对实验课涉及的相关理论不清楚,只能按照操作步骤操作,达不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如果超过1周再上实验课,本来就不是特别理解的理论知识,也忘记的差不多了,因此实验课上课时间尽量安排在理论课结束一周内进行,既能及时解决理论课上的疑问,也能提高学生上实验课的积极性。其主要作用是通过如在讲解“细胞有丝分裂”这部分内容时,把实验课安排在理论课结束一周内进行效果较好。如同学们在课堂上学习了有丝分裂具体过程及细胞分裂各个时期形态特征后一周内进行实验操作,通过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实物与教科书中描述做对比,可使学生更牢固地掌握所学到的知识。
  4.实验报告撰写
  实验课程结束,学生要按照一定的格式和要求,对试验过程全部总结,并对结果进行分析。一般一个完整的试验报告包括实验名称,实验目的,试验原理,主要仪器和药品,操作步骤和方法,试验数据,数据整理,实验结果的分析和讨论。
  实验课作为遗传学课程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两者相互补充、相互促进。随着科技的发展,新的生物学技术遗传学理论不断出现,因此,遗传学教学改革是一行长期和艰巨的任务,需要不断总结教学经验、改革教学方法,遗传学试验在教学内容和时间安排等方面与理论课的教学配合进行才能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多力坤·买买提玉素甫,艾尔肯·热合曼,王咏星,木合塔尔·阿不力克木,陈立刚.遗传学综合性实验课教学改革初探[J].教育教学论坛,2013,(33):47-48.
  [2]陈芳,米佳丽,吴利敏,刘慧芬,董传举.水产养殖专业遗传学实验教学改革初探[J].河南水产,2017,(01):34-35+38.
  [3]林小虎,张卫国,杨立铭,等.农业院校遗传学实验教学体系优化与实践[J].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1250-1253.
其他文献
【摘要】中职院校开办美术教学的目的是为了培养一批有独立见解能力、优秀审美能力的具备美术特长的学生,为此,提升他们的创新水平,尽最大限度地树立并塑造其创新能力,是当前中职美术教育教学的关键。  【关键词】中职美术 教育创新能力 方式和方法  【中图分类号】G7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44-0203-02  长期以来,中职美术教育在我国很少受重视,学生认为它多余、
期刊
【摘要】 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提出,使得沧州地区的经济大环境发生了一定的变化,产业结构调整,在这一战略背景下,该地区大学生就业存在较多的问题,就业难度增加,就业竞争变得更为激烈,就业门槛和工资之间差异较大,再加上教育理念落后的缘故,学生面临着自愿性事业和结构性失业等问题。要想促进大学生就业,首先学校就应该根据市场的需求,创新教育机制,优化人才培养结构,注重学生创业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提高其综合素
期刊
【摘要】开展主题教研活动是针对教学教育研究中出现一些不成熟的问题,同伴一起集思广益,共献计谋,以便达到教学的有效性。在主题教研活动中,设疑—解惑—践行—成长,形成众人摇橹划大船的态势,在运行过程中形成一种个人无法抗拒的向前拉力,从而实现以主题教研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目的。  【关键词】主题教研 设疑 解惑 践行  【中图分类号】G61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44
期刊
【摘要】为了促进学生对病理生理学的理解,激发学生对病理生理学学习兴趣,培养理论与实验结合的能力,锻炼逻辑分析思维。陈丽老师在任课班级中组建科研兴趣小组,于病理学授课期间加入实验课题理论培训、查阅资料、制作讲解PPT、写出学习心得,最后坚持完成培训者,颁发结业证书。结果极大地提高了小组成员学习病理生理学的兴趣,扩充了学生的科研储备知识,增加了组内学生之间以及学生和老师之间的交流,提高了病理生理学的教
期刊
【摘要】通过分析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中持续改进的重要性,提出毕业生跟踪反馈与社会评价机制,从而推动持续改进的全面建设,达到以“学生为中心”、“成果为导向”和“持续改进为目的”的质量观,树立教学标准意识,推进教学质量标准建设。  【关键词】反馈 评价机制 持续改进  【基金项目】内蒙古科技大学2015年教学(教改)项目(矿井通风与安全课程群及其教学组的建设与实施)资助;内蒙古科技大学2015年质量工程项
期刊
【摘要】 随着中国高等教育规模的扩张,大学毕业生在就业市场中的竞争日益激烈。高校在培养学生专业能力的同时,更应以市场为导向扮演好用人单位与毕业生沟通桥梁的角色,提高毕业生求职能力,实现人才与市场的高效匹配。就业指导便是帮助毕业生向职场人过渡的有效手段,然而传统的教学手段很难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角色代入感,本文以情景模拟面试课程的开发与实践为例,探索针对大学毕业生求职更为实用的方式方法,帮助学生了
期刊
【摘要】为解决传统微生物学实验教学中的问题,笔者以酿酒与食品工程学院2015级生物工程34名学生为对象,构建微视频与翻转课堂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并与传统教学进行比较。通过问卷调查、理论测试及实验考核等手段综合评价教学效果,结果显示在基于微视频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下,学生的微生物学实验总成绩为(85.39±2.09)分,而传统教学模式下学生实验总成绩为(79.44±2.19)分,两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期刊
【摘要】通过在《病原生物与免疫学》课堂中应用复述的方法,调查学生的主观认识,从学生的成绩中发现课前复述可以在一些描述性学科中应用,而且效果比较好。  【关键词】课前复述 病原生物与免疫学 应用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44-0230-01  所谓复述就是指学生在理解文章内容的基础上,创造性地运用自己的语言,有重点、有条理地将文章主旨叙述出来
期刊
【摘要】物联网定位技术是高校物联网专业中的新课程之一,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应用价值。目前,物联网定位技术的相关课程内容设置主要包括GPS定位、无线通讯定位、传感网定位等。然而,随着新型传感器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相关的实验课程所采用的技术相对滞后,不利于学生对物联网定位技术的全面理解和应用。本文以作者在高校中实际教学经验为例,介绍了几例典型的联网定位技术实验课程设计方案及其对应的理论知识内容。  【
期刊
【摘要】随着知识经济和信息社会的到来,学生的学习要求、学习内容、学习途径、学习方法与学习方式都发生了改变,所有这些都迫切要求改变传统的教师角色。  【关键词】新时期 学习的变化 教师角色 转变  【中图分类号】G635.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44-0181-02  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和二十一世纪的到来,中国已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呈现出各种崭新的面貌:新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