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妙运用“问题串”优化初中数学教学

来源 :数理化解题研究·初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44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初中数学的教学难度相对于小学而言提升了很多,有不少的学生在进入中学之后,便对数学产生了更大畏惧心理,在学习的过程中也很吃力.为了简化数学学习的难度,教师可以在教学的过程中巧妙地运用“问题串”,一步步的引导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以下主要围绕在对概念型题目、重难点题目、应用型题目及归纳型题目的教学中都积极运用“问题串”,展开相关的教学研究.
  关键词:初中数学;问题串;教学研究
  中图分类号:G6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0333(2021)29-0034-02
  运用“问题串”进行教学主要是为了给学生提供一个“学习的台阶”,通过由浅到深、由易到难、由表到里的串联式的问题,引发学生逐步学习、探索数学问题.这个过程也是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的学习过程,从而使学生对所学习的数学知识有更加完整和透彻地理解.那么,在实际的数学教学中,教师应该如何应用“问题串”来优化初中数学教学呢?
  一、在概念型题目中发挥“问题串”的启发作用在初中数学中,有一些概念型的数学问题,在对这类数学知识进行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不能只是把注意力停留在“概念”的内在含义上,更要积极启发并引导学生根据“概念”的内在含义,向外延伸去探寻这些概念所针对的对象、产生的过程及与其相关的其他数学知识点等.那么,在对概念型的数学知识进行教学时,教师就可以运用“问题串”,帮助学生理清“概念”所讨论的对象是什么?“概念”形成的条件有哪些?“新概念”和“旧概念”之间有什么样的联系?又该如何去区分新旧概念?
  例如,在对“对顶角”这个数学知识点进行教学的时候,教师就可以根据“对顶角”的概念提出一系列的问题,对学生进行启发性教学.教师可以根据所要教授的概念型数学知识设计如下五个思考问题:第一,将两根木棍的中心用钉子钉起来,然后形成四个角,那么这四个角的大小是否能实现任意转变?第二,在生活中有许多事物都可以用图像的形式表示,比如相互交叉的道路、剪刀等,同学们知道它们的“角”是怎样存在的吗?第三,剪刀是生活中比较常见的工具,如果把它用图形的方式表现出来,这个剪刀内的各个角在位置和大小上有着什么样的联系?第四,在我们的生活中,有许多的事物都存在着对顶角,除了交叉的道路和剪刀之外,同学们还能想出哪些包含对顶角的例子?第五,根据上述四个问题的启发,同学们是否可以用自己的话概括出对顶角的概念?除了对顶角,同学们对余角和补角又有什么样的认识?在这一串层层递进的问题中,学生可以从观察生活实例,到感知图形,再到理解平面图形的概念,跟着老师的启发一步一步进行学习.
  二、在重难点题目中发挥“问题串”的引导作用数学知识本身就比较抽象,学生在学习的时候会有较大的阻力,尤其是一些重难点的数学问题,学生在学习的时候就会更加吃力.初中生的知识储备量是有限的,很难自主解决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重难点问题,而教师在讲解的时候若只是注意问题的表面,没有深入到问题的内在,学生就无法真正地理解相关的数学知识.因此,在面对数学教学内容中的一些重难点问题时,教师更加需要运用“问题串”的教学方式,调动起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对学生进行逐步的点拨,引导学生开动脑筋,对问题进行积极地探索.
  以一道具有较大难度的函数题为例:y=ax2--6x+1(a是常数),函数是让大多数初中生都害怕的学习内容,它不仅有着极大的抽象性,运算也比较复杂,需要学生深度理解相关知识之后才能作答,并且在答题的过程中,还需要学生保持一个清晰的解题思路.在做相关练习题的时候,教师就可以设计如下问题串:第一,如何证明a无论取任何常数,该函数的图像都会经过y轴上的某个固定的点?第二,假设这个函数是二次函数,那么该函数中a的取值范围是什么?第三,a是什么值的时候,该函数的图像和x轴只会有一个交点?第四,假如这个函数的图像和x轴形成了两个交点,那么a的取值范围又是什么?在这些连串问题中,问题的难度是一点点增加的,学生在练习的时候也可以有一个慢慢理解和掌握的过程,从而更加顺利地解决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因此,运用“问题串”进行教学,可以把一些重难点数学问题拆分成几个部分,引导学生逐步去解决,增强学生全面且深入分析问题的能力.
  三、在应用型题目中发挥“问题串”的推进作用应用题是数学教学中的重点部分,在教学中大量地训练应用题也是为了让学生意识到数学知识可以解决生活中真实的问题,从而调动起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增强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意识.在指导训练应用题的时候,教师就注重运用问题串,引导学生形成一个正确的解题思路.任何应用题的解答过程都是需要严谨的逻辑思维的,首先要让学生明白问题的意思,然后在脑海中形成解题的步骤,再进一步规划答题的过程,最后做出总结性的答案.
  下面以一道初中阶段的数学应用题为例:小红骑自行车郊游,途经张家村、新城市港湾、河坊这三地的时间分别为10点、13点、15点,太东湖在新城市港湾和河坊两地之间,并且距离新城市港湾有50km,距离河坊有70km.问张家村到太东湖之间的距离是多少?这个问题是初中数学应用题中比较常见的题型,并且这个难度对于大多数学生而言是可以接受的.而为了使学生在解题的过程中保持一个连贯且清晰的思路,教师就可以提出如下几个问题:第一,这个实际的应用问题可以通过列算式的方式解决吗?第二,假如张家村到太东湖的距离是90km,可以列出问题的解答方式吗?第三,假如小红是以匀速骑自行车,在这道题目中又可以得出一个什么样的等式关系呢?在面对这种应用题的时候,教师就可以通过几个关联性的问题,给学生创设一条答题的线路,把问题中的难点问题分割成几个相对简单的小问题,然后师生之间再相互沟通交流,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保持一个更加集中的注意力,从而更好地推进教学进度.
  四、在概率型题目中发挥“问题串”的整合作用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概率型的数学问题也是具有一定教学难度的,如果没有一个严谨且清晰的逻辑思维,就很难理解这类题型.而初中生的逻辑思维发展得还不够成熟,在学习这类数学知识的时候,有不少学生选择了放弃,这是极其不利于学生的数学综合素养的发展的.那么,在对概率型的数学问题进行教学时,教师就可以积极地运用“问题串”的教学方式对该类知识点进行整合,帮助学生更加顺利地去理解和掌握.
  比如在对“列举法求概率”的相关数学知识进行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就可以发挥出“问题串”的归纳整合作用,帮助学生对问题进行及时地反思.教师可以设计如下例题:在一个不透明的盒子里装有1个红球和1个蓝球,除了颜色不同之外,这两个球的外形完全一样.随机摸出一个小球,记录下它的颜色,然后再把它放进盒子里,摇一摇之后,继续摸出一个小球.问两次都摸到红球的概率是多少?(这里把两次都摸到红球的事件记为A.)为了引导学生形成一个完善的认知结构,教师可以给学生提出以下具有整合作用的问题串:第一,假如制作两个这样的盒子,并分别在这两个盒子中各摸一次,那么事件A的概率会不会发生变化?问题二,如果盒子里装的是1個红球和2个篮球,那么事件A的概率会是多少?问题三,如果按照题目中的步骤摸三次,那么三次都摸到红球的概率是多少?问题四,如果盒子中装的是1个红球和2个蓝球,每次摸出之后不放回,连续摸三次,那么最后一次摸到红球的概率是多少?这一串问题属于归纳型的问题,可以帮助学生对问题的结构进行有效地整合.
  总而言之,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需要巧妙地借助“问题串”来启发和引导学生对问题进行思考和探索,使学生对解题的过程有一个更加全面地感知,并帮助学生保持一个清晰的解题思路,进而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吴爱兵.解析“问题串”在初中数学概念教学中的应用[J].中学生数理化(教与学),2018(12):69.
  [2]出志雄.初中数学“问题串”教学设计的实践研究[J].文理导航(中旬),2018(4):26.
  [责任编辑:李璟]
  作者简介:陆燕(1981.11-),女,江苏省南通人,本科,中学一级教师,从事初中数学教学研究.
其他文献
《白石老人自述》是一本极薄的小书。虽薄虽小,我却以为,这是走近齐白石最重要的一本书。罗家伦讲得好:“这是一篇很好的自传,很好的理由是朴实无华,而且充满了作者的乡土气味。”“最动人的文学是最真诚的文学。不掩饰,不玩弄笔调,以诚挚的心情,说质朴的事实,哪能不使人感动?”  据三联版《白石老人自述》的《写在前面》:“1962年,齐白石的口述记录稿由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名为《白石老人自述》;1967年台湾
《许云樵来往书信集》收李长傅来函三通,编者按函示落款时间将其编列先后,结合函件内含历史信息可知,三通书信分别作于1936、1947、1937年,故集中编次有误。弄清了三通书信的写作时间,亦解决了李、许二人之初识交往和南洋学会成立问题,对深入认识和了解民国南洋研究学者交往和研究南洋学会成立问题有重要意义。  李长傅(1899—1966),江苏镇江人,地理学家,早年留学日本,肄业于日本早稻田大学,长期
《李泽厚刘纲纪美学通信》出版,作为编者,有必要向读者作一些交代。  近十多年来,因为编撰《李泽厚学术年谱》的缘故,我和李泽厚先生的联系是比较多的。见面交流多次,邮件数十封,更多的是电话请教。每次联系,李先生很少主动讲起什么,总是我有所求教,他有选择地做些回答、解释,聊到高兴时,偶尔老先生也会宕开话题,作些与谈话话题有关或无关的发挥。但是,李先生从未主动提起过和刘纲纪先生通信的事。  知道两位先生有
二十世纪四十年代中叶,现代著名杂文家秦牧写了一篇题为《“谢本师”》的杂文,其中有这么一段话:“以我们百年来的思想史上,那几回可怕的‘谢本师’的事件为例罢!清末俞曲园曾经以‘治小学不摭商周彝器,治经颇右《公羊》’的卓特态度闻名于世,而他的《群经平议》《古书疑义举例》诸书,直到今天看来也还锋芒宛在,但是晚年因为不赞同他的弟子章太炎的革命行动,被章太炎所‘谢’了!章太炎呢,主《时务》《昌言》报时的慷慨陈
对于远渡重洋到美国谋生的中国人来说,特别在排华年代,生活就是一场赌博。一位名叫波莉的女子,克服了身兼女性和华人两个弱势群体身份的诸多困难,凭借东方式的聪慧与勇气,加上独特的机缘,成功地逃离奴役地位,成为一个自由人,在太平洋彼岸的异乡扎下根来,从而成就了一段“扑克新娘”的传奇,并化为美国人历史记忆的一部分。寻找被称为“扑克新娘”的女子  传说在十九世纪美国排华的年代,有一个名叫波莉·贝米斯的来自中国
摘要:解题视角是找到解题思路的“敲门砖”,合适的视角能帮助学生高效解决数学问题.教师可以从生活经验出发引导学生思考问题并确定解题思路,也可利用抽象思维提取有用信息以提高解题速度,也可带领学生动手实践以提高解题效率,还可引导学生依据学习经验寻找解题的突破口,最终找到解题思路的本源.  关键词:解题视角;生活经验;抽象思维;客观实践;学习经验  中图分类号:G6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0
摘要:在当前的初中数学考试中,常规题型的比重逐渐减少,而开放题型却逐渐增多,重在考查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能力.这意味着教师需将学生发散性思维能力的培养放在重要位置,因此,数学教师可在开展数学思维训练教学时,结合当前考试题型的变化,对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能力进行着重的培养与强化,让学生学会掌握开放题的解题技巧,提高其对开放题的解题能力.  关键词:初中数学;数学考试;开放题;解题技巧  中图分类号:G632
蕲春这个地方,地处“吴头楚尾,荆扬交汇之区”,自古即以医药文化闻名于世。所谓“蕲”,在《尔雅》中指的是蕲茝,乃是蘼芜的别称,蕲茝,或者说蘼芜,苗似芎藭,叶似当归,香气似白芷,在药用上有祛风止眩、补肝明目、除涕止唾的功效。另据晋代刘伯庄的《地名记》记载,“蕲春以水隈多蕲菜”而广为人知。蕲菜乃是水芹菜,除食用的价值之外,在药用上有保血养精、益气健胃、清火解毒之功效——可知蕲春乃是因药得名,“蕲春”一词
“不学诗,无以言”,文字表达应有审美的考虑。苏东坡形容吴山:“朝见吴山横,暮见吴山纵,吴山故多态,转折为君容。”写文章亦应顾及读者的阅读感受,摇曳生姿、情韵宛然才能吸引读者,益智之外可获愉快的读感。评判文学作品用的是审美的维度,一般文章也不能割断与审美的联系。自古及今,但凡著述,当事人似都有提升文章审美品位的自觉。辞达而已,只是浅层次的要求;论说类文章也应情理俱佳、意深文美,在让读者接受学理启发、
历史进入近代,有几个时间点对日本具有特殊意义。1853年7月8日,美国东印度舰队司令佩里率四艘军舰抵达日本东京湾,给当时日本德川幕府开出的选择题是:不开国,就开炮。面对不战而败的屈辱,以1868年4月6日明治天皇率领百官在京都皇宫紫宸殿向天地宣誓“五条誓文”为标志,日本开始了建设近代工业化强国的明治维新。迅速强大的日本,1894—1895年取得对晚清中国的甲午战争的胜利;1904—1905年又取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