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我们应从教学内容的准备、预习习惯的培养、教学环节的设计和师生笔谈四个方面加以努力,力争使听障学生最大程度地实现与老师的互动,不断补偿语言障碍,提高自身素质。
关键词:教学内容;预习习惯;教学环节;师生笔谈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4)13-061-1
一、潜心准备适合的教学内容
教学目标制订要考虑学生的生理特点、心理差异和学习达标要求的差距。按照课程标准确定教学目标要求及出发点,为不同状态和水平的学生提供适合他们最佳发展的教学条件。同时,教师要经常主动与学生沟通交流,从心灵上读懂学生,贴近学生,使教学目标制定更具针对性和实效性。
教学内容确定,必须考虑学生的需求。不同学段、不同听力损失程度的学生,他们的需求是不一样的。怎样依据学生的个性特点来处理教材,也是要重点考虑的。确定教学内容时,要着眼于学生的兴趣点、障碍点、发展点,要把知识的学习、掌握、运用与学习习惯的培养、学习方法的掌握结合在一起。在教学过程中,尤其是在学习新知的过程中,不断唤醒学生沉睡的记忆,调动学生已有的积累,学生的需要就是阅读教学的重点、难点。
二、细心指导良好的预习习惯
1.求活。一是形式活,重视课外预习,更重视课内预习,同时还特别重视课内外结合预习;二是要求活,针对不同课文特点提出不同的预习要求,根据学生不同的学习态度、品质、习惯和能力以及抗干扰的水平合理下达预习任务,同时科学选择或安排预习时间;三是方法活,以学生独立预习为主,也可相互交流合作,在预习过程中收集相关信息与资料,准备一些相关的实物等等。
2.务实。由于预习以学生独立研读材料为主,加之不少放在课外,有时极易造成两极分化现象,不能使每个学生形成相应的发展,建立相应的起点。对此,我一是以课外预习为辅,以课内预习为主,不以课外预习代替课内预习,而将课外预习的重点放在可控性强的(如字词圈画、抄写等)和学生兴趣浓的或课内预习不能获得的内容方面(如调查、研究、访问、收集等方面);二是正确处理好教与学的关系,以学定教,多用功夫抓好课内预习,其关键是不与学生争时间,切合实际,尊重学生阅读心理特点和认识规律,给学生提供一个宽松的、和谐的、安全的阅读环境。
3.巧控。由于听障学生自制能力差,因而教师要加强学生预习的指导与调控,既要放手,又不能撒手;既要引导,又不能干预太多。一是在学生自选的基础上,教师结合课文特点提示学生注意用好新方法。二是调控节奏,指导学生把每一步走扎实,注重循序渐进。三是营造学生主动研读的氛围,鼓励学生合作,互为老师,并激发学生积极表现自己。四是教师与学生融为一体,形成亲和力,有的放矢地给那些特别需要帮助的学生以帮助。五是开放课堂,点醒学生,激发学生把自己的预习成果与新的认识展示出来。既包括读懂了什么,也包括疑难与发现,还包括自己已形成的重要感受。
三、精心设计独特的教学环节
1.多读。“读”能让学生把知识牢牢记住;“读”能让学生积累好词好句,便于运用;“读”能让学生更好的掌握句子的逻辑顺序;“读”能让学生深刻地理解课文内容,思想受到熏陶。我校要求一节语文课读的时间不可少于50%。当然,读也是有要求和技巧的,不是说放羊式的或者一直形式单一的读,而是要让学生喜欢读、会读。一是营造生动活跃的课堂气氛,对成功的热情鼓励,敏锐地观察和及时的点拨,耐心的层层诱导等,这些都为学生乐读营造出一种“大气候”;二是借助多媒体教学创设乐读的“小气候”。多媒体在阅读教学中具有形象性、直观性、趣味性的特点。充分借助插图、课件、电子白板等教学工具,更能提高学生读的兴趣;三是丰富读的形式。默读、朗读、个别读、范读、分角色读、表演读、以说代读等等。我还适时以问促读,小组竞赛读。在指导读的过程中遵循听障学生的“感性——理性——实践”这一认识规律,进行循序渐进的初读感知课文——细读品词品句——精读领悟文情。
2.坚持语言训练。每节课留下五分钟对学生进行语言训练。让学生自由说,说收获、说文中的人物、说自己的喜好等等。哪怕只有一句话,一句课文中的原话也让学生说。说完之后我让学生立即写下来并展示、交流、修改,做到说写统一。这既训练学生的说写能力,为写作打基础,又可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和记忆。
四、用心坚持课外的师生笔谈
一是抓住平时生活中点滴的契机,多给听障学生练习的机会,并结合语文教学实践,持之以恒地练习。比如说,在语文教学中的朗读、背诵和复述课文,都可以帮助学生熟悉语言、积累语言,为笔谈提供丰富的语言材料;二是打造好听障学生语言训练和提高的平台——交流,我一直坚持尽可能多地创造学生的交流机会,并积极给予引导,同时不限制听障学生交流的对象和交流的方式,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学生与亲戚朋友之间,学生与健听者之间的交流,只要能达到交流的目的,我都积极鼓励。交流可用手语比划,可用口语表达,但最后都用笔把所说的话写下来,进行笔谈训练。在交流中学生既拓宽视野,增强认知事物的本领,又能提高交流能力,有利于听障学生运用语言,从而达到面对其他人和与健全人交流不再错误百出的目的。
关键词:教学内容;预习习惯;教学环节;师生笔谈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4)13-061-1
一、潜心准备适合的教学内容
教学目标制订要考虑学生的生理特点、心理差异和学习达标要求的差距。按照课程标准确定教学目标要求及出发点,为不同状态和水平的学生提供适合他们最佳发展的教学条件。同时,教师要经常主动与学生沟通交流,从心灵上读懂学生,贴近学生,使教学目标制定更具针对性和实效性。
教学内容确定,必须考虑学生的需求。不同学段、不同听力损失程度的学生,他们的需求是不一样的。怎样依据学生的个性特点来处理教材,也是要重点考虑的。确定教学内容时,要着眼于学生的兴趣点、障碍点、发展点,要把知识的学习、掌握、运用与学习习惯的培养、学习方法的掌握结合在一起。在教学过程中,尤其是在学习新知的过程中,不断唤醒学生沉睡的记忆,调动学生已有的积累,学生的需要就是阅读教学的重点、难点。
二、细心指导良好的预习习惯
1.求活。一是形式活,重视课外预习,更重视课内预习,同时还特别重视课内外结合预习;二是要求活,针对不同课文特点提出不同的预习要求,根据学生不同的学习态度、品质、习惯和能力以及抗干扰的水平合理下达预习任务,同时科学选择或安排预习时间;三是方法活,以学生独立预习为主,也可相互交流合作,在预习过程中收集相关信息与资料,准备一些相关的实物等等。
2.务实。由于预习以学生独立研读材料为主,加之不少放在课外,有时极易造成两极分化现象,不能使每个学生形成相应的发展,建立相应的起点。对此,我一是以课外预习为辅,以课内预习为主,不以课外预习代替课内预习,而将课外预习的重点放在可控性强的(如字词圈画、抄写等)和学生兴趣浓的或课内预习不能获得的内容方面(如调查、研究、访问、收集等方面);二是正确处理好教与学的关系,以学定教,多用功夫抓好课内预习,其关键是不与学生争时间,切合实际,尊重学生阅读心理特点和认识规律,给学生提供一个宽松的、和谐的、安全的阅读环境。
3.巧控。由于听障学生自制能力差,因而教师要加强学生预习的指导与调控,既要放手,又不能撒手;既要引导,又不能干预太多。一是在学生自选的基础上,教师结合课文特点提示学生注意用好新方法。二是调控节奏,指导学生把每一步走扎实,注重循序渐进。三是营造学生主动研读的氛围,鼓励学生合作,互为老师,并激发学生积极表现自己。四是教师与学生融为一体,形成亲和力,有的放矢地给那些特别需要帮助的学生以帮助。五是开放课堂,点醒学生,激发学生把自己的预习成果与新的认识展示出来。既包括读懂了什么,也包括疑难与发现,还包括自己已形成的重要感受。
三、精心设计独特的教学环节
1.多读。“读”能让学生把知识牢牢记住;“读”能让学生积累好词好句,便于运用;“读”能让学生更好的掌握句子的逻辑顺序;“读”能让学生深刻地理解课文内容,思想受到熏陶。我校要求一节语文课读的时间不可少于50%。当然,读也是有要求和技巧的,不是说放羊式的或者一直形式单一的读,而是要让学生喜欢读、会读。一是营造生动活跃的课堂气氛,对成功的热情鼓励,敏锐地观察和及时的点拨,耐心的层层诱导等,这些都为学生乐读营造出一种“大气候”;二是借助多媒体教学创设乐读的“小气候”。多媒体在阅读教学中具有形象性、直观性、趣味性的特点。充分借助插图、课件、电子白板等教学工具,更能提高学生读的兴趣;三是丰富读的形式。默读、朗读、个别读、范读、分角色读、表演读、以说代读等等。我还适时以问促读,小组竞赛读。在指导读的过程中遵循听障学生的“感性——理性——实践”这一认识规律,进行循序渐进的初读感知课文——细读品词品句——精读领悟文情。
2.坚持语言训练。每节课留下五分钟对学生进行语言训练。让学生自由说,说收获、说文中的人物、说自己的喜好等等。哪怕只有一句话,一句课文中的原话也让学生说。说完之后我让学生立即写下来并展示、交流、修改,做到说写统一。这既训练学生的说写能力,为写作打基础,又可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和记忆。
四、用心坚持课外的师生笔谈
一是抓住平时生活中点滴的契机,多给听障学生练习的机会,并结合语文教学实践,持之以恒地练习。比如说,在语文教学中的朗读、背诵和复述课文,都可以帮助学生熟悉语言、积累语言,为笔谈提供丰富的语言材料;二是打造好听障学生语言训练和提高的平台——交流,我一直坚持尽可能多地创造学生的交流机会,并积极给予引导,同时不限制听障学生交流的对象和交流的方式,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学生与亲戚朋友之间,学生与健听者之间的交流,只要能达到交流的目的,我都积极鼓励。交流可用手语比划,可用口语表达,但最后都用笔把所说的话写下来,进行笔谈训练。在交流中学生既拓宽视野,增强认知事物的本领,又能提高交流能力,有利于听障学生运用语言,从而达到面对其他人和与健全人交流不再错误百出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