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陶行知先生主张“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然而现代教育的实践却提醒我们教育偏离了生活世界,现代教育应该从生活世界中来,最终回归于生活世界。
【关键词】教育 现代教育 回归生活
现代教育过度注重知识传授为主的“书本世界”,而对于人的生活价值与意义有所忽视和遗忘。我国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曾把远离生活世界的教育比作“鸟笼式”的教育,他提倡生活即教育的理论,在21世纪的今天再一次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
一、教育回归生活观点的历史渊源
教育回归生活的提出起源于以皮尔斯、詹姆士和杜威等人为代表的“实用主义教育”。18世纪末,美国的垄断资本主义经济获得飞速发展,伴随着资本对自由的要求,社会的深刻转型,大批移民入境,美国当时的学校教育远离社会生活,脱离儿童的生长特点和实际需要,不但内容僵化,而且程式死板,毫无趣味可言。原有的教育状况已远远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社会迫切需要新型教育的出现。[1]再加之20世纪30年代经济危机后的社会大萧条,开始引起人们对教育的反思。尤以杜威提出的“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的观点影响最为深远,直到21世纪的今天,教育与生活的关系问题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之一。这不仅仅是教育自身的问题,更是社会生活连续性的问题。
二、教育回归生活的内涵
近几年来学术届关于教育回归生活的讨论从未间断,那么究竟什么是教育回归生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教育──财富蕴藏其中》中指出,教育要引导人“学会共同生活,学会和他人一起生活”; 我国现代著名人民教育家陶行知指出:“从定义上说,生活教育是给生活以教育,用生活来教育,为生活的向前向上的需要而教育。”[2]教育回归生活世界,应该立足于现实的具体生活,包含人类劳动、生产和交往行为等感性实践活动,容纳情感体验、科学认知、价值诉求与道德关怀,是事實与价值、理性与情感、规范与道德、科学与人文能够相互融通的世界。
三、现代教育与生活世界脱离的现状
陶行知极力反对传统教育,认为中国的教育太重书本,和生活没有联系,“教育与生活分离”“先生是教死书,死教书,教书死;学生是读死书,死读书,读书死”。[3]而现实世界中我们的教育确实存在着严重的与社会与生活脱节的现象。
(一)小学阶段的教育发展任务繁重,小学教师的教学方法存在较大缺陷,违背了“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
从20世纪八、九十年代开始,几乎每个小学生每天都背负着大量的作业,每一天当中要做一定数量的算数题,学会一定数量的汉字,背诵儿歌诗词等。在发达地区如城市里师资配备到位的小学里,孩子们每天还要小到背会几个英文字母单词,大到几个句子和会话;对待犯了小错误的孩子,教师大多数采取的惩罚措施是罚孩子几页几页的抄写书本。这样的教育方式,不仅剥夺了儿童天真烂漫的童年,而且更加剥削了儿童的想象力,创造力和真善美思想的培养。从毛主席的“减负”开始,历届国家领导也都非常重视基础阶段的教育,课程改革到今天已经取得了一定实效的成果,孩子们可以从一定程度上回归生活,回归自然世界。
(二)初高中阶段的学习充满了工具主义和功利主义的韵味
在我国现阶段由于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城乡二元结构的现实,造成了固有思想,把“知识就是力量”演变成“读书改变命运”。中国千千万万的学子当中绝大多数人把读书当作爬上社会顶层的阶梯,为此“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学生严重与生活脱节,与社会脱节,真正成了死读书,读死书。在封闭式的管理下每天三点一线的生活方式,使得部分高中毕业生步入了大学校门后,在思想意识上还停留在高中阶段。相对于学生和家长的工具主义而言,初高中学校和教师的功利主义和器物主义更加让人感到悲哀。学校和教师为了达到一定的升学率,特别是初高中教育,千方百计、想方设法以各种名义给学生补课,一年到头,寒暑假被补课补掉了,黄金周又成了父母和老师瞄准的“最佳强化训练时期”。办学效益最大化正逐步成为教育的主要目标与发展方向, 而情感诉求、价值关怀等则日益缺乏。这实质上是对作为意义之源的生活世界的深度遗忘。
(三)大学生与社会脱节,毕业后找不到工作,成为家长和社会的负担。
一般而言,理论与实践互相关联,相辅相成,但目前我国教育的现状是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脱节。缺乏面向实践的视野是当代教育面临的最大问题之一。大学生所学的东西到社会上能应用的少之又少,越来越多的本科毕业生找不到适合的工作,付出与回报不成正比;相当一部分毕业生面临就业压力时选择了考研之路,而研究生也在不断扩招,研究生目前的就业形式也不容乐观,越来越多的硕士毕业生选择了考博之路,而博士也在不断的扩招,考取了博士之后工作亦不容乐观,试问下一步我们应该考取什么呢?逃避并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我们的高等教育当前面临的最大挑战是要教会学生面对现实,接受现实,认清我国社会发展的宏观大方向,抓住时机该就业时就就业,能就业时就就业;对大学生进行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再教育,让高等教育的“产品”——大学生,能够早日回归社会,回归生活。
四、教育回归生活的途径
(一)加强课程改革的研究
回归生活的教育注重生活世界的整体性特征,而这种整体性特征反映了各类知识与生活的联系,课程改革应该突出整体性特征,在课程设计上开展多种多样的综合实践活动,加强综合性。对于小学及初高中的课程改革,陶行知先生的“解放儿童创造力的思想”值得我们吸取和借鉴,我们应该把儿童的苦海创造成儿童的乐园,给儿童多留一点时间和空间去接受大自然和大社会的宝贵知识;对大学进行的课程改革要以“实用主义”和“存在主义”为原则。社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高校就开设什么样的专业课程,这是大势所趋,因为教育脱离生活的实质是教育脱离存在。但是值得重视的是,大学课程改革的好与坏,成功与失败直接影响到整个社会的稳定与发展。
(二)加强“以人为本”的教育、生命教育等。
生活世界是人在其中的世界,其中心在于人的生存和人的价值。因此,教育中确立人本意识就是要顺应人的本性及其自然发展的需要;教育中要确立生命意识是指“让教育为个人而存在,让教育教会个人向他自己的本性要求他自己那样自发而真诚的生活”。尊重生命,关心个人的生命需要是教育的终极目的之所在。教育在生活中对生命的尊重,目的是通过珍视自己的生命而尊重他人乃至自然界的生命。我们可以想象,一个不尊重自己生命的人难以尊重他人的生命。教育要回归生活世界,必须确立健康的生命意识与合理的生存方式。
生活世界是教育世界的现实基础和意义之源。教育与生活世界的内在关联使其向生活世界的回归成为可能。构建合理的教育价值观,积极开展生命教育,大力倡导生活教育和不断加强人文教育,是教育回归生活世界的实现途径。
参考文献:
[1]伍德勤,贾艳红,袁强:中外教育简史[M].安徽大学出版社,2005.
[2][3]《陶行知全集》第4卷,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91.
(作者单位:江西师范大学高教研究中心;湖南省耒阳市耒阳师范学校)
【关键词】教育 现代教育 回归生活
现代教育过度注重知识传授为主的“书本世界”,而对于人的生活价值与意义有所忽视和遗忘。我国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曾把远离生活世界的教育比作“鸟笼式”的教育,他提倡生活即教育的理论,在21世纪的今天再一次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
一、教育回归生活观点的历史渊源
教育回归生活的提出起源于以皮尔斯、詹姆士和杜威等人为代表的“实用主义教育”。18世纪末,美国的垄断资本主义经济获得飞速发展,伴随着资本对自由的要求,社会的深刻转型,大批移民入境,美国当时的学校教育远离社会生活,脱离儿童的生长特点和实际需要,不但内容僵化,而且程式死板,毫无趣味可言。原有的教育状况已远远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社会迫切需要新型教育的出现。[1]再加之20世纪30年代经济危机后的社会大萧条,开始引起人们对教育的反思。尤以杜威提出的“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的观点影响最为深远,直到21世纪的今天,教育与生活的关系问题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之一。这不仅仅是教育自身的问题,更是社会生活连续性的问题。
二、教育回归生活的内涵
近几年来学术届关于教育回归生活的讨论从未间断,那么究竟什么是教育回归生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教育──财富蕴藏其中》中指出,教育要引导人“学会共同生活,学会和他人一起生活”; 我国现代著名人民教育家陶行知指出:“从定义上说,生活教育是给生活以教育,用生活来教育,为生活的向前向上的需要而教育。”[2]教育回归生活世界,应该立足于现实的具体生活,包含人类劳动、生产和交往行为等感性实践活动,容纳情感体验、科学认知、价值诉求与道德关怀,是事實与价值、理性与情感、规范与道德、科学与人文能够相互融通的世界。
三、现代教育与生活世界脱离的现状
陶行知极力反对传统教育,认为中国的教育太重书本,和生活没有联系,“教育与生活分离”“先生是教死书,死教书,教书死;学生是读死书,死读书,读书死”。[3]而现实世界中我们的教育确实存在着严重的与社会与生活脱节的现象。
(一)小学阶段的教育发展任务繁重,小学教师的教学方法存在较大缺陷,违背了“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
从20世纪八、九十年代开始,几乎每个小学生每天都背负着大量的作业,每一天当中要做一定数量的算数题,学会一定数量的汉字,背诵儿歌诗词等。在发达地区如城市里师资配备到位的小学里,孩子们每天还要小到背会几个英文字母单词,大到几个句子和会话;对待犯了小错误的孩子,教师大多数采取的惩罚措施是罚孩子几页几页的抄写书本。这样的教育方式,不仅剥夺了儿童天真烂漫的童年,而且更加剥削了儿童的想象力,创造力和真善美思想的培养。从毛主席的“减负”开始,历届国家领导也都非常重视基础阶段的教育,课程改革到今天已经取得了一定实效的成果,孩子们可以从一定程度上回归生活,回归自然世界。
(二)初高中阶段的学习充满了工具主义和功利主义的韵味
在我国现阶段由于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城乡二元结构的现实,造成了固有思想,把“知识就是力量”演变成“读书改变命运”。中国千千万万的学子当中绝大多数人把读书当作爬上社会顶层的阶梯,为此“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学生严重与生活脱节,与社会脱节,真正成了死读书,读死书。在封闭式的管理下每天三点一线的生活方式,使得部分高中毕业生步入了大学校门后,在思想意识上还停留在高中阶段。相对于学生和家长的工具主义而言,初高中学校和教师的功利主义和器物主义更加让人感到悲哀。学校和教师为了达到一定的升学率,特别是初高中教育,千方百计、想方设法以各种名义给学生补课,一年到头,寒暑假被补课补掉了,黄金周又成了父母和老师瞄准的“最佳强化训练时期”。办学效益最大化正逐步成为教育的主要目标与发展方向, 而情感诉求、价值关怀等则日益缺乏。这实质上是对作为意义之源的生活世界的深度遗忘。
(三)大学生与社会脱节,毕业后找不到工作,成为家长和社会的负担。
一般而言,理论与实践互相关联,相辅相成,但目前我国教育的现状是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脱节。缺乏面向实践的视野是当代教育面临的最大问题之一。大学生所学的东西到社会上能应用的少之又少,越来越多的本科毕业生找不到适合的工作,付出与回报不成正比;相当一部分毕业生面临就业压力时选择了考研之路,而研究生也在不断扩招,研究生目前的就业形式也不容乐观,越来越多的硕士毕业生选择了考博之路,而博士也在不断的扩招,考取了博士之后工作亦不容乐观,试问下一步我们应该考取什么呢?逃避并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我们的高等教育当前面临的最大挑战是要教会学生面对现实,接受现实,认清我国社会发展的宏观大方向,抓住时机该就业时就就业,能就业时就就业;对大学生进行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再教育,让高等教育的“产品”——大学生,能够早日回归社会,回归生活。
四、教育回归生活的途径
(一)加强课程改革的研究
回归生活的教育注重生活世界的整体性特征,而这种整体性特征反映了各类知识与生活的联系,课程改革应该突出整体性特征,在课程设计上开展多种多样的综合实践活动,加强综合性。对于小学及初高中的课程改革,陶行知先生的“解放儿童创造力的思想”值得我们吸取和借鉴,我们应该把儿童的苦海创造成儿童的乐园,给儿童多留一点时间和空间去接受大自然和大社会的宝贵知识;对大学进行的课程改革要以“实用主义”和“存在主义”为原则。社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高校就开设什么样的专业课程,这是大势所趋,因为教育脱离生活的实质是教育脱离存在。但是值得重视的是,大学课程改革的好与坏,成功与失败直接影响到整个社会的稳定与发展。
(二)加强“以人为本”的教育、生命教育等。
生活世界是人在其中的世界,其中心在于人的生存和人的价值。因此,教育中确立人本意识就是要顺应人的本性及其自然发展的需要;教育中要确立生命意识是指“让教育为个人而存在,让教育教会个人向他自己的本性要求他自己那样自发而真诚的生活”。尊重生命,关心个人的生命需要是教育的终极目的之所在。教育在生活中对生命的尊重,目的是通过珍视自己的生命而尊重他人乃至自然界的生命。我们可以想象,一个不尊重自己生命的人难以尊重他人的生命。教育要回归生活世界,必须确立健康的生命意识与合理的生存方式。
生活世界是教育世界的现实基础和意义之源。教育与生活世界的内在关联使其向生活世界的回归成为可能。构建合理的教育价值观,积极开展生命教育,大力倡导生活教育和不断加强人文教育,是教育回归生活世界的实现途径。
参考文献:
[1]伍德勤,贾艳红,袁强:中外教育简史[M].安徽大学出版社,2005.
[2][3]《陶行知全集》第4卷,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91.
(作者单位:江西师范大学高教研究中心;湖南省耒阳市耒阳师范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