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文教学历来是小学语文教育教学工作者的一大难题,对小学生的作文进行合理评价更是一件难上加难的事情。《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教师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培养小学生的自主、合作与探究等多方面的能力。笔者在对小学生的作文进行评价时,从交换批改和流动簿本这两方面进行了大胆地尝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他们在作文评价过程中进行合作与探究,针对被评价的作文提出自己的看法,肯定优点,指出不足,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这样,既帮助同学修改了作文,也在无形中提高了自己的写作水平,真可谓一举两得!
交换批改,体验成功。对学生作文的批改历来是老师的权利和义务,这应该说是不容挑战的权威,然而,对于教师精心批改的作文,学生又是如何对待的呢?他们拿到作文本后,最关心的就是上面的“优”或“良”的等级,然后就是不得不去订正那些老师加了红框的错别字,应付差事似的完成以后,便又忙着去抄写下一篇作文了。由此可见,尽管教师对作文的批改“费尽心机”,采用了眉批、总批等多种形式,花费了大量的时间,以五十人一班计算,一套作文本的批改至少需要四节课的时间,适得其反的是学生从此中的获益却是极为有限的。针对此种情况,笔者在本班的作文批改中大胆地采用了同学互批的办法,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略有所得。
同学互批作文的起始階段是让同桌之间互相找出作文中存在的错别字,病句等,并作出相应的改正;一段时间的适应以后,让学生以四人小组为单位,对本小组某一位同学的作文进行批改,要求小组内的每一个同学都要充分地发表自己的观点,本着求同存异的原则,筛选出相对较为恰当的方法进行批改;最终便是让小学生独立的互相批改作文,能够正确使用修改符号作出适当的修改并进行客观公证的评价。尽管经过以上系统的练习,学生对作文的批改也只能是一种初步的评价,由于小学生自身的年龄特点决定他们的生活经验缺乏,知识水平有限,所以这种对作文的初步评价一定会存在着诸多不足,甚至是错误。这就需要我们广大教师对学生的作文进行再次评价,很明显在再次评价时,教师不仅要对作文本身进行评价,还需对学生的初步评价给予一定的意见,需要指出的是,应以肯定、鼓励性的意见为主,让学生从中体验到成功,增长其评价作文的兴趣,为交换批改的长远发展——提高写作水平打下基础!由此不难看出 ,让小学生之间互相交换批改作文绝不是老师偷懒的借口,正相反,这需要广大语文教师付出更多的汗水。俗话说“付出才会有回报”,小学生作文水平的提高不正是对老师辛勤工作的最好回报吗?
流动簿本,互相学习。传统的作文评讲往往是一个学生读自己的充当范例的优秀作文,其他同学进行评价,然后由教师进行适当的点评,如此评价作文,虽有一定的效果,毋庸置疑,也存在着不足。生生互评或教师点评时能切身参与评价的毕竟只是极少数的个体,其他同学仅是充当看客而已,再由于评述时形式较为固定,内容非常单调,听评价的学生往往会觉得枯燥无味,于是在作文评价课上出现学生不认真听讲,甚至走神等情况也就不足为奇了。另外,客观地说,课堂上的时间也极为有限,每周虽有两节作文课,但除去审题、指导、写作外,能真正用于评讲作文的时间少得很,何况一节课也只能评讲为数不多的几篇文章而已。根据以上实际情况,笔者在进行作文评价中,有意识地采用了流动簿本的形式来提高评价的效果。学期初,在第一次作文时,笔者要求同学们在新发的作文本上只写上学校与班级,不写自己的姓名;接着要求学生设计一个目录,在该目录上写上作文标题与自己的名字,再开始誊写作文。经过同学们的交换批改以及教师的二次批改后,作文本并不按上次的顺序,而是随意地发到同学的手里;拿到作文本以后,同学们首先要做的便是仔细阅读上一篇作文,认真感悟,使得自己有所得;然后把自己的收获和小小组的同学交流,再选取典型性的意见或观点进行全班交流;最后把一些写得较好的作文读给全班同学听,再让大家细细地品位。依此类推,下一个同学誊写作文时,便可以读到前面的两篇作文,以一学期写十二篇为例,平均下来每个学生一学期的时间就可以读到几十篇作文,大大增加了同学们的阅读量。俗话说得好“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来也会谄。”笔者经过一学期的实践,班级内学生的写作水平确实有所提高!
如何对小学生的作文进行合理的评价是一个长远而深刻的话题,我们广大教育工作者应在《语文课程标准》的指引下进行研究,注重体现学生的人文性,充分发挥他们的主动性,为孩子们创设更为轻松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在评价他人的作文时要善于评价,在他人在评价自己的作文时要乐于接受,从中都能有所收获,最终真正达到提高小学生写作水平的目的!(单位:泸水市六库镇中心校)
交换批改,体验成功。对学生作文的批改历来是老师的权利和义务,这应该说是不容挑战的权威,然而,对于教师精心批改的作文,学生又是如何对待的呢?他们拿到作文本后,最关心的就是上面的“优”或“良”的等级,然后就是不得不去订正那些老师加了红框的错别字,应付差事似的完成以后,便又忙着去抄写下一篇作文了。由此可见,尽管教师对作文的批改“费尽心机”,采用了眉批、总批等多种形式,花费了大量的时间,以五十人一班计算,一套作文本的批改至少需要四节课的时间,适得其反的是学生从此中的获益却是极为有限的。针对此种情况,笔者在本班的作文批改中大胆地采用了同学互批的办法,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略有所得。
同学互批作文的起始階段是让同桌之间互相找出作文中存在的错别字,病句等,并作出相应的改正;一段时间的适应以后,让学生以四人小组为单位,对本小组某一位同学的作文进行批改,要求小组内的每一个同学都要充分地发表自己的观点,本着求同存异的原则,筛选出相对较为恰当的方法进行批改;最终便是让小学生独立的互相批改作文,能够正确使用修改符号作出适当的修改并进行客观公证的评价。尽管经过以上系统的练习,学生对作文的批改也只能是一种初步的评价,由于小学生自身的年龄特点决定他们的生活经验缺乏,知识水平有限,所以这种对作文的初步评价一定会存在着诸多不足,甚至是错误。这就需要我们广大教师对学生的作文进行再次评价,很明显在再次评价时,教师不仅要对作文本身进行评价,还需对学生的初步评价给予一定的意见,需要指出的是,应以肯定、鼓励性的意见为主,让学生从中体验到成功,增长其评价作文的兴趣,为交换批改的长远发展——提高写作水平打下基础!由此不难看出 ,让小学生之间互相交换批改作文绝不是老师偷懒的借口,正相反,这需要广大语文教师付出更多的汗水。俗话说“付出才会有回报”,小学生作文水平的提高不正是对老师辛勤工作的最好回报吗?
流动簿本,互相学习。传统的作文评讲往往是一个学生读自己的充当范例的优秀作文,其他同学进行评价,然后由教师进行适当的点评,如此评价作文,虽有一定的效果,毋庸置疑,也存在着不足。生生互评或教师点评时能切身参与评价的毕竟只是极少数的个体,其他同学仅是充当看客而已,再由于评述时形式较为固定,内容非常单调,听评价的学生往往会觉得枯燥无味,于是在作文评价课上出现学生不认真听讲,甚至走神等情况也就不足为奇了。另外,客观地说,课堂上的时间也极为有限,每周虽有两节作文课,但除去审题、指导、写作外,能真正用于评讲作文的时间少得很,何况一节课也只能评讲为数不多的几篇文章而已。根据以上实际情况,笔者在进行作文评价中,有意识地采用了流动簿本的形式来提高评价的效果。学期初,在第一次作文时,笔者要求同学们在新发的作文本上只写上学校与班级,不写自己的姓名;接着要求学生设计一个目录,在该目录上写上作文标题与自己的名字,再开始誊写作文。经过同学们的交换批改以及教师的二次批改后,作文本并不按上次的顺序,而是随意地发到同学的手里;拿到作文本以后,同学们首先要做的便是仔细阅读上一篇作文,认真感悟,使得自己有所得;然后把自己的收获和小小组的同学交流,再选取典型性的意见或观点进行全班交流;最后把一些写得较好的作文读给全班同学听,再让大家细细地品位。依此类推,下一个同学誊写作文时,便可以读到前面的两篇作文,以一学期写十二篇为例,平均下来每个学生一学期的时间就可以读到几十篇作文,大大增加了同学们的阅读量。俗话说得好“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来也会谄。”笔者经过一学期的实践,班级内学生的写作水平确实有所提高!
如何对小学生的作文进行合理的评价是一个长远而深刻的话题,我们广大教育工作者应在《语文课程标准》的指引下进行研究,注重体现学生的人文性,充分发挥他们的主动性,为孩子们创设更为轻松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在评价他人的作文时要善于评价,在他人在评价自己的作文时要乐于接受,从中都能有所收获,最终真正达到提高小学生写作水平的目的!(单位:泸水市六库镇中心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