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牛叔回答大家的轻薄本购机咨询时,常常看到有同学问这样的问题:某款机型选择独显版还是集显版?标压处理器好还是低功耗处理器更合适?由于每台机型都有其不同的偏向属性,所以这些问题的答案也不能一概而论,要具体机型具体分析。今天借助几款具体机型来聊聊,对于这种多种配置的轻薄本,如何选择合适的版本。
惠普战66四代锐龙版是目前市场上唯一在卖的ZEN3架构锐龙5000 U系列移动处理器机型,它的配置版本比较多,这里我们主要看8GB内存款和16GB内存款的区别。
其锐龙5 5600U/8GB/512GB版本今日参考价格是4199元,16GB内存版本则是4499元,差价300元,差价正常,而大家的纠结点在于便宜版本8GB内存够用吗?其实,以这种入门商务机型的定位来看,8GB内存足以应对绝大多数情况,常规的Office办公+多开网页是没有问题的,比如牛叔的办公机就是典型的6核12线程处理器+8GB内存+512GB SSD的组合,写稿、PS图片处理,再加微信、QQ以及谷歌浏览器二三十个网页,妥妥的流畅。一般纠结内存容量的,基本是入门级的机型,价格多在4000元及以下。而在预算有限时,能省一点儿是一点儿,以尽量低的预算达到尽可能大的作用,没啥问题。
而如果你是重度办公,或者单纯的就是想买配置更高的版本,那就直接考虑16GB内存吧,毕竟就300元的差价,价格也不贵,而且现在大内存也开始普及了。另外,对于这种双内存插槽的机型,自己加一根内存其实花费也差不多。当然,直接买标配更省事儿。
联想YOGA14s是一款五六千元价位关注度还不错的轻薄本,这款机型有标压版,也有低功耗版,有酷睿版,也有锐龙版。我们先看英特尔i5处理器的标压和低功耗版区别。
低功耗配置:i5 1135G7/16GB/
512GB/2.8K 90Hz/5899元
标压版配置:i5 11300H/16GB/
512GB/2.8K 90Hz/5999元
差異点有两个地方,价格不同,处理器型号(或者说名字)不同,一个是i5 1135G7,一个是i5 11300H。但实际上,它俩不仅同宗同源,还是同一颗处理器,只是叫法和写法不同。有的同学就问了,牛叔,不是说标压处理器性能更强吗?以前有这种说法,是因为标压处理器是45W的TDP,低功耗处理器是15W的TDP,同一代同规格下,显然标压处理器强得多(毕竟功率高得多,比如之前我们测试的35W i7 11370强于26W的i7 1165G7,就是这个意思)。
但现在情况不同了,以YOGA14s为例,这两处理器除了同规格以外,连实际性能释放也一样,都能跑到38W——当相同核心的低功耗处理器把实际功率提升到了标压处理器的挡位,那么,它们还有什么明显的差别吗?所以大家就不必纠结,喜欢哪种名字的处理器是就关注哪种配置,或者哪款价格低优先关注哪款。
另外,还有H35机型里的i5和i7的选择。其实从i5 6200U时代开始,牛叔就聊过很多次,这里直接给结论:对于核心/线程数规格相同的i5/i7处理器,比如上古时代的双核4线程,如今的4核8线程,选i5就行了,价格便宜不少,性能又差不多,更实惠!
YOGA14s还有锐龙版,不过它的锐龙4000系列版本目前处于缺货状态,而锐龙5000款又还没有上市,下个月才到来,所以这里就不多说。简而言之,锐龙版由于具备最高8核16线程的规格,所以多核性能要强得多,适合经常对处理器有全核负载应用的用户。而如果你只是日常使用,4核和8核感受不到明显差别。
对于轻薄本,选择独显还是核显也是大家经常纠结的点。首先要说明的是,对于现在的轻薄本,如果你想买一台独显机型,从硬件角度来说,当前只有最新的MX 450可以考虑,上一代的MX 350牛叔不推荐大家考虑了,因为不管是英特尔还是AMD的内置显卡都基本能达到MX 350的水准。比如在《奇异小队》FHD最低画质中,锐龙7 4800H(3200MHz内存)成绩是42fps,i7 11370H(3200MHz内存)是44fps,MX 350是49fps,i7 1165G7(4266MHz内存)是51fps,MX 450则是64fps——MX 450才算拉开了和处理器内置显卡的差距。
另外,如果你考虑MX 450机型,还需要注意一个点,即在高负载下(比如玩游戏)能否保证处理器和独显的功率,如果是性能释放保守的MX450机型,意义就不大了,有个处理器15W+独显25W的性能释放,是比较理想的。在此前提之下,功率、显存规格越高越好。
价格方面,以RedmiBook Pro 14为例,该机的i5+MX450版本参考价格是5299元,i5核显版本参考价格是4499元,差价不算小。如何选择?核显版本适合日常玩LOL之类游戏的用户,价格便宜性能够用。独显版本则适合有一定3D游戏需求的用户,在FHD低画质下可以玩一些要求不高的3A大作,也能勉强吃鸡(不过从游戏体验角度,牛叔建议考虑GTX游戏本)。此外在一些创意软件中也能提供硬件加速作用。
总体而言,这几年笔记本的进步是全方面的,硬件、散热、性能释放、屏幕等都有非常明显的提升。有一些纠结点,角度也是选择更合适的。而在大家看重的处理器性能方面,对于日常使用来说,冗余度已经非常高了,感谢竞争。
惠普战66四代:16GB内存还是8GB?
惠普战66四代锐龙版是目前市场上唯一在卖的ZEN3架构锐龙5000 U系列移动处理器机型,它的配置版本比较多,这里我们主要看8GB内存款和16GB内存款的区别。
其锐龙5 5600U/8GB/512GB版本今日参考价格是4199元,16GB内存版本则是4499元,差价300元,差价正常,而大家的纠结点在于便宜版本8GB内存够用吗?其实,以这种入门商务机型的定位来看,8GB内存足以应对绝大多数情况,常规的Office办公+多开网页是没有问题的,比如牛叔的办公机就是典型的6核12线程处理器+8GB内存+512GB SSD的组合,写稿、PS图片处理,再加微信、QQ以及谷歌浏览器二三十个网页,妥妥的流畅。一般纠结内存容量的,基本是入门级的机型,价格多在4000元及以下。而在预算有限时,能省一点儿是一点儿,以尽量低的预算达到尽可能大的作用,没啥问题。
而如果你是重度办公,或者单纯的就是想买配置更高的版本,那就直接考虑16GB内存吧,毕竟就300元的差价,价格也不贵,而且现在大内存也开始普及了。另外,对于这种双内存插槽的机型,自己加一根内存其实花费也差不多。当然,直接买标配更省事儿。
YOGA14s:标压版还是低功耗版?酷睿还是锐龙?
联想YOGA14s是一款五六千元价位关注度还不错的轻薄本,这款机型有标压版,也有低功耗版,有酷睿版,也有锐龙版。我们先看英特尔i5处理器的标压和低功耗版区别。
低功耗配置:i5 1135G7/16GB/
512GB/2.8K 90Hz/5899元
标压版配置:i5 11300H/16GB/
512GB/2.8K 90Hz/5999元
差異点有两个地方,价格不同,处理器型号(或者说名字)不同,一个是i5 1135G7,一个是i5 11300H。但实际上,它俩不仅同宗同源,还是同一颗处理器,只是叫法和写法不同。有的同学就问了,牛叔,不是说标压处理器性能更强吗?以前有这种说法,是因为标压处理器是45W的TDP,低功耗处理器是15W的TDP,同一代同规格下,显然标压处理器强得多(毕竟功率高得多,比如之前我们测试的35W i7 11370强于26W的i7 1165G7,就是这个意思)。
但现在情况不同了,以YOGA14s为例,这两处理器除了同规格以外,连实际性能释放也一样,都能跑到38W——当相同核心的低功耗处理器把实际功率提升到了标压处理器的挡位,那么,它们还有什么明显的差别吗?所以大家就不必纠结,喜欢哪种名字的处理器是就关注哪种配置,或者哪款价格低优先关注哪款。
另外,还有H35机型里的i5和i7的选择。其实从i5 6200U时代开始,牛叔就聊过很多次,这里直接给结论:对于核心/线程数规格相同的i5/i7处理器,比如上古时代的双核4线程,如今的4核8线程,选i5就行了,价格便宜不少,性能又差不多,更实惠!
YOGA14s还有锐龙版,不过它的锐龙4000系列版本目前处于缺货状态,而锐龙5000款又还没有上市,下个月才到来,所以这里就不多说。简而言之,锐龙版由于具备最高8核16线程的规格,所以多核性能要强得多,适合经常对处理器有全核负载应用的用户。而如果你只是日常使用,4核和8核感受不到明显差别。
RedmiBook Pro 14 :MX 450独显还是核显?
对于轻薄本,选择独显还是核显也是大家经常纠结的点。首先要说明的是,对于现在的轻薄本,如果你想买一台独显机型,从硬件角度来说,当前只有最新的MX 450可以考虑,上一代的MX 350牛叔不推荐大家考虑了,因为不管是英特尔还是AMD的内置显卡都基本能达到MX 350的水准。比如在《奇异小队》FHD最低画质中,锐龙7 4800H(3200MHz内存)成绩是42fps,i7 11370H(3200MHz内存)是44fps,MX 350是49fps,i7 1165G7(4266MHz内存)是51fps,MX 450则是64fps——MX 450才算拉开了和处理器内置显卡的差距。
另外,如果你考虑MX 450机型,还需要注意一个点,即在高负载下(比如玩游戏)能否保证处理器和独显的功率,如果是性能释放保守的MX450机型,意义就不大了,有个处理器15W+独显25W的性能释放,是比较理想的。在此前提之下,功率、显存规格越高越好。
价格方面,以RedmiBook Pro 14为例,该机的i5+MX450版本参考价格是5299元,i5核显版本参考价格是4499元,差价不算小。如何选择?核显版本适合日常玩LOL之类游戏的用户,价格便宜性能够用。独显版本则适合有一定3D游戏需求的用户,在FHD低画质下可以玩一些要求不高的3A大作,也能勉强吃鸡(不过从游戏体验角度,牛叔建议考虑GTX游戏本)。此外在一些创意软件中也能提供硬件加速作用。
总体而言,这几年笔记本的进步是全方面的,硬件、散热、性能释放、屏幕等都有非常明显的提升。有一些纠结点,角度也是选择更合适的。而在大家看重的处理器性能方面,对于日常使用来说,冗余度已经非常高了,感谢竞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