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原生态”问题是指学生在原认知的基础上,通过与文本的主动对话与交往,实现意义的获得及自我主体建构过程中产生的问题。在倡导“先学后教、以学定教”的今天,学生提出的“原生态”问题具有巨大的课程价值:它使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获得独特的体验和理解成为可能;体现了学生思维活跃的程度,思考问题的深度与广度;它是学生与教师进行有效对话的前提,是语文课堂宝贵的生成性资源,是实现语文阅读教学三维目标的重要途径。
然而,学生“原生态”问题的提出并非易事,教师应成为点燃学生思维火花的“火种”。在处理教与学的关系时,教师必须明白,教师的责任不在于教,而在于教学生学,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体。教师必须充分相信,学生都是一个个鲜活的个体,他们有一定的自学能力,依靠原有的知识与经验,是能进行阅读这种活动的。教师要做的,是尽可能地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引导学生阅读动机、情感等个性心理健康发展,确保学生对文本先行接触并逐渐深入,只有这样,学生才有可能提出有价值的“原生态”问题。
一、 精心设计导学案,使之成为学生提出“原生态”问题的沃土
“先学后教、以学定教”的动态语文生成课堂需要导学稿,这一点已成为共识。但高效、科学的导学案设计,必须能让学生在“就近区”实现进一步的发展,必须促使学生真正走进文本,与文本进行深入有效的对话,从而促使学生能提出有价值的“原生态”问题。以下预设策略不妨采用。
1. 设计开放性的问题
利用文本信息,设计“开放性”的问题,挖掘学生的兴奋点,引导学生进行多样化的解读,把学生富有个性化的知识、经验、思维、灵感调动起来,是学生产生“原生态”问题的有效途径。在导学案设计时,笔者都会安排“这篇文章,你认为最值得你学习的是哪一点”或“设计你认为最值得小组或全班讨论的两个问题并尝试给出答案”诸如此类的开放性问题。在课堂上,笔者先让学生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 “原生态”问题,在此基础上,提炼、归纳供全班交流、讨论。常常,学生会给笔者惊喜,因为许多问题是笔者在研究教材时没有想到的,课堂因此得以生成。同时,学生的预习也不再是“浮光掠影”走过场,笔者时常去翻看学生的语文课本,发现在上课以前,学生已在课本上有了“涂鸦”似的圈画、点评、批注。再则,一个学生的“原生态”问题被用来供全班讨论,学生会因为加分、教师的表扬等而高兴上一整天,学生的语文学习热情也因此得以高涨。
2. 预设想象丰富的主问题
教师预设想象丰富的主问题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让学生提出“原生态”问题并自主探究。在《孔乙己》一文的教学中,针对文章最后一句“我到现在也没有见到孔乙己,他大概是的确死了”。笔者预设了“孔乙己到底有没有死?”的主问题,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产生了很多设想,如“被丁举人打断了腿后,孔乙己会怎么样?”“孔乙己最后一次来咸亨酒店后,又去了哪里?”“从语法上看,鲁迅先生的这个句子是个病句,是否忽略了?他为什么要如此表达?”等许多“原生态”问题。学生自主探究这些问题,教师“退位”,学生“上位”,学生与作者、文本直接开展深层次对话。学生带着问题走进课堂,是最有效的语文教学。
3. 创设体验性情境
教师在导学案设计时,可设计一些有“语文味”的活动,使学生获得积极体验的情境,这也有利于“原生态”问题的产生。如在教学《变色龙》时,笔者让学生课前进行角色体会朗读,有学生就对文章结尾“那群人就对着赫留金哈哈大笑”中的“笑”产生了兴趣。在课堂上,学生小组合作探究此问题,学生得出了以下结论:笑赫留金事与愿违,本来想得到赔偿,结果却是一场空;笑赫留金偏偏遇上了这样一个警官,他见风使舵、媚上欺下、一副奴才嘴脸;笑赫留金偏偏遇上了这样一条狗,如果狗的主人不是将军哥哥,结果就不一样了;笑那个社会,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笑当时穷人不如权贵家的一条狗……这种“原生态”问题的提出与解决,使小说阅读不再停留在人物形象的分析上,而是开始综合品味小说,说明学生是真正走进了小说。
总之,精心设计导学案是为了激起学生提出“原生态”问题并进行自主探究的欲望,使导学案真正起到导学作用。学生能自主探究了,教师就可以少讲,从而真正实现轻负优质的高效语文课堂。
二、 在教学实施中培养学生的独立思维
1. 打破思维定势,引导学生用批判的眼光看待事物
语文教师要善于指导学生从习惯性思维模式中跳出来,打破思维定势,试着进行反向思维,要经常引导学生用批判的眼光看待事物,让他们从中发现问题并进而提出“原生态”问题。先学后教的阅读教学中,很重要的一点是要让学生主动去课外查找相关资料,是不是资料说的就完全正确?如在学习《我的叔叔于勒》一文时,学生对于资料中“小说反映了资本主义社会中异化的人和人的关系”这种理解并不是很认同,“现在,在我们中国这个社会里,这样的现象也是存在的。”从怀疑、争鸣到认同或否定,促使学生对小说主题进行多元文化解读。“小说是否反映了小人物的辛酸与悲哀”?“作品的主题是否可读解为在商品经济社会中,金钱对亲情的腐蚀?”“于勒的性格是否也是悲剧的一个因子”?……学生一旦打破思维定势,能用批判的眼光看待事物,“原生态”问题便会源源不断地产生。
2. 挖掘难点,培养学生探究思维的能力
在语文探究式学习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思维,让学生发现疑难、探究疑难、突破疑难,在这进程中,学生也会提出很多高质量的“原生态”问题来。如在教学《智取生辰纲》时,语文教师可呈现从吴用等人角度叙述的故事情节缩写资料,让学生生成诸如“课本从杨志的角度叙述故事情节,妙在哪里”等许多有探究价值的“原生态”问题。
三、 指导学生提问的技巧
为了使学生能提出高质量的“原生态”问题,教师还必须给学生以提问技巧的指导。如语文教师在平时的阅读教学中,要训练学生从三维提问出发生成言语和精神同构共生的多元解读意义(基本意义、感受性意义、创造性意义)。一是对自己提问。也就是问自己有没有弄明白文章说了什么。二是对文章提问,也就是对文章进行质询,要求学生对其观点和阐述的主题做出自己独立而合乎逻辑的判断,或者对文章中不同于常规的表达进行提问。三是对文章的作者在字里行间流露的情感提问,表达自己的独特的体验。教师平时可根据不同文体文章的知识要点,较多地采用批注式阅读方法对学生进行针对性较强的训练和指导。教师可鼓励学生进行“涂鸦”似的圈画质疑、查找翻阅,鼓励学生抓住课文重点或有价值的字词句及片断进行自悟,最终使学生与文本、作者构筑起对话场并提出“原生态”问题。如在托物言志散文的教学中,物的“形”(包括生长环境、外形、遭遇)、“神”(包括品质、精神)、写法(对比、衬托、先抑后扬)就是学生批注的要点,学生在批注式阅读过程中会产生许多的“原生态”问题。
四、 悦纳学生提出的不同层次的“原生态”问题
阅读是一种个性化的心智活动,由于学生的语文基础不一样,形成的语感水平有高低差别,所以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的“原生态”问题会有不同。有的与文本固有义相去甚远,有的理解甚至是错误的,但教师都应该用欣赏的态度去倾听并悦纳所有学生提出的“原生态”问题。语文教育界的前辈王尚文在《语文教学对话论》中指出:“人与人之间在彼此平等、彼此倾听、彼此接纳、彼此敞开的基础上达成的双方视野的交融,是一种致力于相互理解、相互合作、相互激发、共同创作的精神或意识。”[1]对于肤浅的、不成熟的、错误的“原生态”问题,教师要迅速地做出“筛选、判断”,对于有研究价值的“原生态”问题,教师要引导学生进一步深入让此话题转化为师生共同的营养。这一步,是教师教学水平的体现。在《威尼斯商人》一课教学中,对于夏洛克人物性格把握,有学生说夏洛克是一个贪婪、吝啬、爱财如命的高利贷者,他有唯利是图的一面;有学生认定夏洛克是一个残忍、固执、冷酷无情、狡诈的复仇者;还有学生归纳夏洛克这个人老于世故,能言善辩;又有学生从夏洛克不能识破鲍西娅的话外之意、弦外之音,说他是一个愚蠢的人。绝大多数同学对夏洛克的认识是贬斥的,但偏偏有学生提出他同情夏洛克的观点。笔者很欣赏学生这个“原生态”问题并让学生分小组讨论。通过讨论,既培养了学生对文学作品中复杂人物的鉴赏能力,也使他们真正全面地理解作品主题和作者的创作初衷:莎士比亚赞美鲍西娅、安东尼奥等人所体现的无私的友谊、坚贞的爱情、幸福的生活和非凡的才智,并以此对比、批判了以夏洛克为代表的自私、冷酷、金钱至上的思想,但同时,也寄托了对犹太民族遭受种族歧视的不平和同情。
教师的评价对学生学习行为的塑造有很大作用。在阅读教学评价中,教师要增加学生具有创新意义的“原生态”问题的提问比重。要使学生认识到,提出一个值得小组和全班为之探究的“原生态”问题其意义不亚于一次成功的考试。为此,无论是课堂上的及时点评还是平时的过程性评价(如小组竞赛、加分、给家长的反馈、记录在学生的学习成长档案袋中)、学期的阶段性评价,教师都要充分地肯定学生。只有这样,学生才会品尝到主动探究学习的甜头,才会更注重思考。
原生的,也是最美丽的。当语文课堂中学生能源源不断地提出“原生态”问题,并进而得到有效解答的时候,我们的语文教学就开创了一个新的局面,就成了一池活水,这正如“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参考文献:
[1] 王尚文. 语文教学对话论[M]. 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4:2.
然而,学生“原生态”问题的提出并非易事,教师应成为点燃学生思维火花的“火种”。在处理教与学的关系时,教师必须明白,教师的责任不在于教,而在于教学生学,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体。教师必须充分相信,学生都是一个个鲜活的个体,他们有一定的自学能力,依靠原有的知识与经验,是能进行阅读这种活动的。教师要做的,是尽可能地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引导学生阅读动机、情感等个性心理健康发展,确保学生对文本先行接触并逐渐深入,只有这样,学生才有可能提出有价值的“原生态”问题。
一、 精心设计导学案,使之成为学生提出“原生态”问题的沃土
“先学后教、以学定教”的动态语文生成课堂需要导学稿,这一点已成为共识。但高效、科学的导学案设计,必须能让学生在“就近区”实现进一步的发展,必须促使学生真正走进文本,与文本进行深入有效的对话,从而促使学生能提出有价值的“原生态”问题。以下预设策略不妨采用。
1. 设计开放性的问题
利用文本信息,设计“开放性”的问题,挖掘学生的兴奋点,引导学生进行多样化的解读,把学生富有个性化的知识、经验、思维、灵感调动起来,是学生产生“原生态”问题的有效途径。在导学案设计时,笔者都会安排“这篇文章,你认为最值得你学习的是哪一点”或“设计你认为最值得小组或全班讨论的两个问题并尝试给出答案”诸如此类的开放性问题。在课堂上,笔者先让学生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 “原生态”问题,在此基础上,提炼、归纳供全班交流、讨论。常常,学生会给笔者惊喜,因为许多问题是笔者在研究教材时没有想到的,课堂因此得以生成。同时,学生的预习也不再是“浮光掠影”走过场,笔者时常去翻看学生的语文课本,发现在上课以前,学生已在课本上有了“涂鸦”似的圈画、点评、批注。再则,一个学生的“原生态”问题被用来供全班讨论,学生会因为加分、教师的表扬等而高兴上一整天,学生的语文学习热情也因此得以高涨。
2. 预设想象丰富的主问题
教师预设想象丰富的主问题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让学生提出“原生态”问题并自主探究。在《孔乙己》一文的教学中,针对文章最后一句“我到现在也没有见到孔乙己,他大概是的确死了”。笔者预设了“孔乙己到底有没有死?”的主问题,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产生了很多设想,如“被丁举人打断了腿后,孔乙己会怎么样?”“孔乙己最后一次来咸亨酒店后,又去了哪里?”“从语法上看,鲁迅先生的这个句子是个病句,是否忽略了?他为什么要如此表达?”等许多“原生态”问题。学生自主探究这些问题,教师“退位”,学生“上位”,学生与作者、文本直接开展深层次对话。学生带着问题走进课堂,是最有效的语文教学。
3. 创设体验性情境
教师在导学案设计时,可设计一些有“语文味”的活动,使学生获得积极体验的情境,这也有利于“原生态”问题的产生。如在教学《变色龙》时,笔者让学生课前进行角色体会朗读,有学生就对文章结尾“那群人就对着赫留金哈哈大笑”中的“笑”产生了兴趣。在课堂上,学生小组合作探究此问题,学生得出了以下结论:笑赫留金事与愿违,本来想得到赔偿,结果却是一场空;笑赫留金偏偏遇上了这样一个警官,他见风使舵、媚上欺下、一副奴才嘴脸;笑赫留金偏偏遇上了这样一条狗,如果狗的主人不是将军哥哥,结果就不一样了;笑那个社会,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笑当时穷人不如权贵家的一条狗……这种“原生态”问题的提出与解决,使小说阅读不再停留在人物形象的分析上,而是开始综合品味小说,说明学生是真正走进了小说。
总之,精心设计导学案是为了激起学生提出“原生态”问题并进行自主探究的欲望,使导学案真正起到导学作用。学生能自主探究了,教师就可以少讲,从而真正实现轻负优质的高效语文课堂。
二、 在教学实施中培养学生的独立思维
1. 打破思维定势,引导学生用批判的眼光看待事物
语文教师要善于指导学生从习惯性思维模式中跳出来,打破思维定势,试着进行反向思维,要经常引导学生用批判的眼光看待事物,让他们从中发现问题并进而提出“原生态”问题。先学后教的阅读教学中,很重要的一点是要让学生主动去课外查找相关资料,是不是资料说的就完全正确?如在学习《我的叔叔于勒》一文时,学生对于资料中“小说反映了资本主义社会中异化的人和人的关系”这种理解并不是很认同,“现在,在我们中国这个社会里,这样的现象也是存在的。”从怀疑、争鸣到认同或否定,促使学生对小说主题进行多元文化解读。“小说是否反映了小人物的辛酸与悲哀”?“作品的主题是否可读解为在商品经济社会中,金钱对亲情的腐蚀?”“于勒的性格是否也是悲剧的一个因子”?……学生一旦打破思维定势,能用批判的眼光看待事物,“原生态”问题便会源源不断地产生。
2. 挖掘难点,培养学生探究思维的能力
在语文探究式学习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思维,让学生发现疑难、探究疑难、突破疑难,在这进程中,学生也会提出很多高质量的“原生态”问题来。如在教学《智取生辰纲》时,语文教师可呈现从吴用等人角度叙述的故事情节缩写资料,让学生生成诸如“课本从杨志的角度叙述故事情节,妙在哪里”等许多有探究价值的“原生态”问题。
三、 指导学生提问的技巧
为了使学生能提出高质量的“原生态”问题,教师还必须给学生以提问技巧的指导。如语文教师在平时的阅读教学中,要训练学生从三维提问出发生成言语和精神同构共生的多元解读意义(基本意义、感受性意义、创造性意义)。一是对自己提问。也就是问自己有没有弄明白文章说了什么。二是对文章提问,也就是对文章进行质询,要求学生对其观点和阐述的主题做出自己独立而合乎逻辑的判断,或者对文章中不同于常规的表达进行提问。三是对文章的作者在字里行间流露的情感提问,表达自己的独特的体验。教师平时可根据不同文体文章的知识要点,较多地采用批注式阅读方法对学生进行针对性较强的训练和指导。教师可鼓励学生进行“涂鸦”似的圈画质疑、查找翻阅,鼓励学生抓住课文重点或有价值的字词句及片断进行自悟,最终使学生与文本、作者构筑起对话场并提出“原生态”问题。如在托物言志散文的教学中,物的“形”(包括生长环境、外形、遭遇)、“神”(包括品质、精神)、写法(对比、衬托、先抑后扬)就是学生批注的要点,学生在批注式阅读过程中会产生许多的“原生态”问题。
四、 悦纳学生提出的不同层次的“原生态”问题
阅读是一种个性化的心智活动,由于学生的语文基础不一样,形成的语感水平有高低差别,所以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的“原生态”问题会有不同。有的与文本固有义相去甚远,有的理解甚至是错误的,但教师都应该用欣赏的态度去倾听并悦纳所有学生提出的“原生态”问题。语文教育界的前辈王尚文在《语文教学对话论》中指出:“人与人之间在彼此平等、彼此倾听、彼此接纳、彼此敞开的基础上达成的双方视野的交融,是一种致力于相互理解、相互合作、相互激发、共同创作的精神或意识。”[1]对于肤浅的、不成熟的、错误的“原生态”问题,教师要迅速地做出“筛选、判断”,对于有研究价值的“原生态”问题,教师要引导学生进一步深入让此话题转化为师生共同的营养。这一步,是教师教学水平的体现。在《威尼斯商人》一课教学中,对于夏洛克人物性格把握,有学生说夏洛克是一个贪婪、吝啬、爱财如命的高利贷者,他有唯利是图的一面;有学生认定夏洛克是一个残忍、固执、冷酷无情、狡诈的复仇者;还有学生归纳夏洛克这个人老于世故,能言善辩;又有学生从夏洛克不能识破鲍西娅的话外之意、弦外之音,说他是一个愚蠢的人。绝大多数同学对夏洛克的认识是贬斥的,但偏偏有学生提出他同情夏洛克的观点。笔者很欣赏学生这个“原生态”问题并让学生分小组讨论。通过讨论,既培养了学生对文学作品中复杂人物的鉴赏能力,也使他们真正全面地理解作品主题和作者的创作初衷:莎士比亚赞美鲍西娅、安东尼奥等人所体现的无私的友谊、坚贞的爱情、幸福的生活和非凡的才智,并以此对比、批判了以夏洛克为代表的自私、冷酷、金钱至上的思想,但同时,也寄托了对犹太民族遭受种族歧视的不平和同情。
教师的评价对学生学习行为的塑造有很大作用。在阅读教学评价中,教师要增加学生具有创新意义的“原生态”问题的提问比重。要使学生认识到,提出一个值得小组和全班为之探究的“原生态”问题其意义不亚于一次成功的考试。为此,无论是课堂上的及时点评还是平时的过程性评价(如小组竞赛、加分、给家长的反馈、记录在学生的学习成长档案袋中)、学期的阶段性评价,教师都要充分地肯定学生。只有这样,学生才会品尝到主动探究学习的甜头,才会更注重思考。
原生的,也是最美丽的。当语文课堂中学生能源源不断地提出“原生态”问题,并进而得到有效解答的时候,我们的语文教学就开创了一个新的局面,就成了一池活水,这正如“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参考文献:
[1] 王尚文. 语文教学对话论[M]. 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