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传统饮食的考究、烹饪技术的高超,为世人所赞誉。饮食文化也是中国历史悠久的一种传统文化。不过,古今在饮食的构成、烹调方法和饮食习俗上,存在着很大的差异。
远在原始社会的新石器时代,我们的先民们就开始从事种植业生产,并由此发展成为农业。由于种植业中的粮食作物的果实可以充饥,所以粮食成为了人们赖以生存的主要食物。因此,以生产粮食为主的农业也被称为主业、正业、本业。农业生产的粮食,也相应地被称为主食。由于主食直接关系到人们的生存,影响着国家和社会的安定,于是,“民以食为天,国以农为本”,“重本抑末(商)”“无农不稳”,也就成为社会的一种共识。至于蔬菜种植、果树栽培、家畜饲养等生产,主要是用以弥补粮食的不足,属于辅助性生产,故称副业。其产品也就随之称为副食。
古人将粮食统称为“五谷”或“六谷”。历史上对“五谷”所指的粮食说法不一,通常是指黍、稷、麦、菽、麻。若称“六谷”,则再加稻。黍,即今北方地区称作的黍子,又叫黄米。稷,即今北方地区种植的谷子,俗称小米。因其耐寒、耐早,故早在先秦时期就成为北方地区主要种植的粮食作物。古人以社稷代表国家,社为土神,稷为谷神。“王者所以有社稷何?为天下求福报功。人非土不立,非谷不食。土地广博,不可遍敬也;五谷众多,不可一一祭也。故封土立社。示有土尊。稷,五谷之长,故立稷而祭之也。”(《白虎通义·社稷》)(图1)可见,古人对稷有特殊的情感。麦,有大、小麦之分。小麦即称麦,大麦,古时称麳,亦写作牟。菽,为豆类作物的总称,亦单指大豆。麻,即麻籽。古时又称为苴或黂,因其可以充饥,故列入五谷。
在古代的文献中,还常见一些粮食作物的名称。其中的粟,即黍或稷的籽粒,亦泛指粮食:粱,是稷的一种优良品种,尤以黄粱为上品。因其性温,北方人喜用其填充枕头,以利睡眠,遂有了“黄粱美梦”的典故:禾,最初泛指粮食作物,自唐代始,又专指水稻。
在中国古代历史上,最早加工粮食的工具是石磨盘、石磨棒,加工的方式主要是碾压(图2)。加工出来的粮食,只能是籽粒或颗粒状。后逐渐发展为石磨,加工的方式也变为碾磨(图3)。加工出来的粮食就呈细粉状。粮食加工工具和方式的改变,对食品的制作必然产生直接的影响。所以,古代的食品加工制作也从原始到精细,品种逐渐增多。古人制作和加工主食的方法,相对比较简单,主要有煮、蒸、烤、炸等。
糗,是古代最原始,也是常用的一种食品加工方法。即将米、麦、豆等谷物,放在火上焙熟,称为糗粮。或将焙熟的谷物碾成粉状,亦称糗。由于这种加工的粮食便于贮存和携带,所以多作为出门远行或军队出征时携带的口粮。且因其已经不含水分,故称干粮。此外,还有一种饵,是将稻米煮熟后,捣烂制成饼状的食品。
古代的饼,最初是泛指各种粮食捣成粉状后,加水和成面团制成的饼状食品。“饼,面瓷也。”(《说文解字》)饼有多种制作的方法,如蒸饼、汤饼等。蒸饼,即用甑(一种平底带孔的蒸具,后演变为蒸屉)蒸熟的面饼。最初是不发酵的死面饼,大约在汉代又有发酵的蒸饼,称为“面起饼”。古人将发酵技术运用于食品制作中,极大地丰富了中国传统食品的种类。诸如后代出现的馒头、包子等食品,就是借助于发酵技术。
汤饼,则是放入沸水中煮熟的饼状食品,这也是今天面条、面片的雏形。
在北魏贾思勰撰写的《齐民要术》中,就记述了当时社会上流行的各种饼的制作方法。其中有白饼、烧饼、髓饼、鸡鸭子饼等。用火烤、烙而成的饼,称为烧饼,也称炉饼。因饼上常撒上胡麻(西北地区种植的一种油料作物,籽粒亦可食用),故又称胡饼或麻饼。“胡饼……亦言以胡麻著上也。”(《释名·释饮食》)关于这种食品的由来,有学者认为是由西域传入。烧饼在宋代已成为一种主要的食品。北宋都城开封(今属河南)内就有许多烧饼铺,一些大的烧饼铺有多达数十座烧饼炉。每座炉都有一班人,分别完成合面、擀剂、压花、烙烤等道工序。可见当时这种食品已深受市民的喜爱,销量很大。
至于《水浒传》中提到的“炊饼”,并非今天的煎饼。有学者认为,这种饼还应是蒸饼,只因避宋真宗赵祯的名讳而改称炊饼。
馓子,是古代一种油炸的食品。用糯米粉或面粉和面,加入少许盐,再搓成细条状,盘绕成环状,放入油中煎炸而成。苏轼《寒具》诗:“纤手搓来玉色匀,碧油煎出嫩黄深,夜来春睡知轻重,压扁佳人缠臂金。”因其形状似细环,而俗称细环饼。馓子最初因其便于存放和食用,曾作为寒食节的食品,故又称寒具。寒食节并入清明节后,馓子又因其味美,香脆而继续流传,成为民众喜爱的一种小吃食品。
馄饨,最初也属于饼的一种,“馄饨,饼也。”(《广雅》)。不过,古今馄饨在形状上有很大的差异。“今之馄饨,形如偃月,天下通食也。”(《北户录》注引颜之推语)即馄饨形如半月状。这绝非是今天馄饨的形状。由于馄饨是在面片中包馅,味道鲜美、爽口,所以流传很广,成为中国的一种传统食品。
在古人的生活中,还有粥、(食贊)等食品。古人的粥有稀、稠之分。稠粥,又称(食亶)、台干。古人制作粥时,常加入其他的食物,而出现了各种名目的粥。如豆粥、菜粥、肉粥等。(食贊),是“以羹浇饭也。”(《说文解字》)即用肉汤泡饭。
在中国古代历史上,还有许多食品,其中也不乏源自于境外者。正是这些食品,不仅满足了人们生存的需要,也改善和丰富了人们的生活,进而成为中国的传统食品。(文章代码:2125)
责任编辑 常汝先
远在原始社会的新石器时代,我们的先民们就开始从事种植业生产,并由此发展成为农业。由于种植业中的粮食作物的果实可以充饥,所以粮食成为了人们赖以生存的主要食物。因此,以生产粮食为主的农业也被称为主业、正业、本业。农业生产的粮食,也相应地被称为主食。由于主食直接关系到人们的生存,影响着国家和社会的安定,于是,“民以食为天,国以农为本”,“重本抑末(商)”“无农不稳”,也就成为社会的一种共识。至于蔬菜种植、果树栽培、家畜饲养等生产,主要是用以弥补粮食的不足,属于辅助性生产,故称副业。其产品也就随之称为副食。
古人将粮食统称为“五谷”或“六谷”。历史上对“五谷”所指的粮食说法不一,通常是指黍、稷、麦、菽、麻。若称“六谷”,则再加稻。黍,即今北方地区称作的黍子,又叫黄米。稷,即今北方地区种植的谷子,俗称小米。因其耐寒、耐早,故早在先秦时期就成为北方地区主要种植的粮食作物。古人以社稷代表国家,社为土神,稷为谷神。“王者所以有社稷何?为天下求福报功。人非土不立,非谷不食。土地广博,不可遍敬也;五谷众多,不可一一祭也。故封土立社。示有土尊。稷,五谷之长,故立稷而祭之也。”(《白虎通义·社稷》)(图1)可见,古人对稷有特殊的情感。麦,有大、小麦之分。小麦即称麦,大麦,古时称麳,亦写作牟。菽,为豆类作物的总称,亦单指大豆。麻,即麻籽。古时又称为苴或黂,因其可以充饥,故列入五谷。
在古代的文献中,还常见一些粮食作物的名称。其中的粟,即黍或稷的籽粒,亦泛指粮食:粱,是稷的一种优良品种,尤以黄粱为上品。因其性温,北方人喜用其填充枕头,以利睡眠,遂有了“黄粱美梦”的典故:禾,最初泛指粮食作物,自唐代始,又专指水稻。
在中国古代历史上,最早加工粮食的工具是石磨盘、石磨棒,加工的方式主要是碾压(图2)。加工出来的粮食,只能是籽粒或颗粒状。后逐渐发展为石磨,加工的方式也变为碾磨(图3)。加工出来的粮食就呈细粉状。粮食加工工具和方式的改变,对食品的制作必然产生直接的影响。所以,古代的食品加工制作也从原始到精细,品种逐渐增多。古人制作和加工主食的方法,相对比较简单,主要有煮、蒸、烤、炸等。
糗,是古代最原始,也是常用的一种食品加工方法。即将米、麦、豆等谷物,放在火上焙熟,称为糗粮。或将焙熟的谷物碾成粉状,亦称糗。由于这种加工的粮食便于贮存和携带,所以多作为出门远行或军队出征时携带的口粮。且因其已经不含水分,故称干粮。此外,还有一种饵,是将稻米煮熟后,捣烂制成饼状的食品。
古代的饼,最初是泛指各种粮食捣成粉状后,加水和成面团制成的饼状食品。“饼,面瓷也。”(《说文解字》)饼有多种制作的方法,如蒸饼、汤饼等。蒸饼,即用甑(一种平底带孔的蒸具,后演变为蒸屉)蒸熟的面饼。最初是不发酵的死面饼,大约在汉代又有发酵的蒸饼,称为“面起饼”。古人将发酵技术运用于食品制作中,极大地丰富了中国传统食品的种类。诸如后代出现的馒头、包子等食品,就是借助于发酵技术。
汤饼,则是放入沸水中煮熟的饼状食品,这也是今天面条、面片的雏形。
在北魏贾思勰撰写的《齐民要术》中,就记述了当时社会上流行的各种饼的制作方法。其中有白饼、烧饼、髓饼、鸡鸭子饼等。用火烤、烙而成的饼,称为烧饼,也称炉饼。因饼上常撒上胡麻(西北地区种植的一种油料作物,籽粒亦可食用),故又称胡饼或麻饼。“胡饼……亦言以胡麻著上也。”(《释名·释饮食》)关于这种食品的由来,有学者认为是由西域传入。烧饼在宋代已成为一种主要的食品。北宋都城开封(今属河南)内就有许多烧饼铺,一些大的烧饼铺有多达数十座烧饼炉。每座炉都有一班人,分别完成合面、擀剂、压花、烙烤等道工序。可见当时这种食品已深受市民的喜爱,销量很大。
至于《水浒传》中提到的“炊饼”,并非今天的煎饼。有学者认为,这种饼还应是蒸饼,只因避宋真宗赵祯的名讳而改称炊饼。
馓子,是古代一种油炸的食品。用糯米粉或面粉和面,加入少许盐,再搓成细条状,盘绕成环状,放入油中煎炸而成。苏轼《寒具》诗:“纤手搓来玉色匀,碧油煎出嫩黄深,夜来春睡知轻重,压扁佳人缠臂金。”因其形状似细环,而俗称细环饼。馓子最初因其便于存放和食用,曾作为寒食节的食品,故又称寒具。寒食节并入清明节后,馓子又因其味美,香脆而继续流传,成为民众喜爱的一种小吃食品。
馄饨,最初也属于饼的一种,“馄饨,饼也。”(《广雅》)。不过,古今馄饨在形状上有很大的差异。“今之馄饨,形如偃月,天下通食也。”(《北户录》注引颜之推语)即馄饨形如半月状。这绝非是今天馄饨的形状。由于馄饨是在面片中包馅,味道鲜美、爽口,所以流传很广,成为中国的一种传统食品。
在古人的生活中,还有粥、(食贊)等食品。古人的粥有稀、稠之分。稠粥,又称(食亶)、台干。古人制作粥时,常加入其他的食物,而出现了各种名目的粥。如豆粥、菜粥、肉粥等。(食贊),是“以羹浇饭也。”(《说文解字》)即用肉汤泡饭。
在中国古代历史上,还有许多食品,其中也不乏源自于境外者。正是这些食品,不仅满足了人们生存的需要,也改善和丰富了人们的生活,进而成为中国的传统食品。(文章代码:2125)
责任编辑 常汝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