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秋节了,过来买点猪肉、鸡肉,还有米酒、啤酒,回去和兄弟们好好喝几杯,好好过个节!”—早安排好工人们的活计后,田思涛跨上了摩托车。用了一个小时,他现身缅甸第二大城市曼德勒市中心,并从那里选购了一些过节的食物。
今年9月11日,田思涛刚刚乘飞机赶到缅甸曼德勒市,在那里又承包了600亩土地种西瓜。“这几天正好有雨水,我已经安排工人们进行犁地和平整地的活计,估计25号开播下种,只要雨水好,今年肯定也是好收成。”
田思涛今年38岁,在33岁之前他都是山东省潍坊市昌乐县的一个普通瓜农。然而5年前从缅甸曼德拉包地种西瓜开始,他变成了潍坊和缅甸曼德勒的两地瓜农,收入也从原来每年几万十几万到现在的几十万甚至一两百万,“他们知道我们中国是个崛起的大国,我们能够带来消费,拉动他们的经济,包括政府和人民都非常欢迎我们。”
600亩瓜地和100个工人
9月22日恰逢中秋节,本刊记者拨打过去的电话正好将田思涛“抓个正着”。
“平时忙得不行,正好节日过来买些东西,否则你打这个电话还真找不到我,”田思涛说,缅甸相对国内比较落后,通信不太方便。他从国内带过去的电脑也无法上网,只能玩玩小游戏。
田思涛租种这里的600亩耕地将全部用来种植西瓜,一直到明年2月份缅甸秋季来临,他卖完西瓜后才回到山东老家。
山东省昌乐西瓜已有150多年的栽培历史,仅品种就有80多个。由于西瓜种植面积增加,昌乐瓜农开始感到土地的紧张,于是开始到海南岛和其他国家种西瓜。现在昌乐县每年约有50名瓜农在海外租地种植西瓜,每个瓜农租种土地都在100亩以上,遍及泰国、缅甸、越南、老挝等东南亚国家。
田思涛说,刚到缅甸他就雇用了9个傣族翻译,还从当地找了约100个工人干活,“8小时工作,男工一天9块,女工一天7块,成本相对比较低,所以整体收入好。”
去年他净赚80多万,前年因为大丰收赚了200多万,“如果雨水和气温合适,今年肯定还会丰收!”田思涛已经成家多年,除了种瓜最让他放心不下的就是正在读小学的女儿,“这里毕竟比较落后,所以媳妇只能陪着女儿在家里读书。”
大国的西瓜
田思涛介绍说,他在缅甸种植的无籽西瓜在当地属于高档水果。普通民众一般消费不起,多数都运回国内销售,“他们这里的香蕉和芒果非常便宜,是当地人最常吃的水果。”
“但当地人欢迎我们,因为我们来后带动了这里的消费,还会雇用他们的工人,解决了很多劳动力的就业问题。”田思涛说,以前在国内他只是一个普通的瓜农,但在缅甸曼德勒就是投资商。
每年每亩200元的土地租赁成本,加上人工费、材料费以及水电灌溉等费用,600亩土地年投入约130万,这在当地是一个很大的数字。
“看到中国人、日本人和韩国人的时候,他们都特别友好,因为会给他们带来大额消费。”田思涛说,民众普遍的欢迎情绪之外,当地政府和移民局也对中国投资商进行特别保护,要求他们在宾馆住宿,确保人身安全。如果下地也要申请保护,“缅甸的骗子其实也不少,但我们本着不见兔子不撒鹰的原则,所以到现在还没出过什么问题。”
也许基于安全的原因,缅甸当局还要求他们尽量减少与当地人民的交往,“政府大概是考虑到当地穷人对我们的人身和财产安全可能会造成威胁吧,”田思涛说在缅甸民众眼里,正在崛起的中国和中国人民拥有大量财富,对他们来讲正是一种赚钱的机会。
缅甸与国内物价相差无几,由于当地居民收入水平较低,所以生活条件相对比较艰苦。
“在这里特别为自己是中国人而骄傲,这里有我们的大国形象,也有我们不能富裕起来的人民。”田思涛说。
今年9月11日,田思涛刚刚乘飞机赶到缅甸曼德勒市,在那里又承包了600亩土地种西瓜。“这几天正好有雨水,我已经安排工人们进行犁地和平整地的活计,估计25号开播下种,只要雨水好,今年肯定也是好收成。”
田思涛今年38岁,在33岁之前他都是山东省潍坊市昌乐县的一个普通瓜农。然而5年前从缅甸曼德拉包地种西瓜开始,他变成了潍坊和缅甸曼德勒的两地瓜农,收入也从原来每年几万十几万到现在的几十万甚至一两百万,“他们知道我们中国是个崛起的大国,我们能够带来消费,拉动他们的经济,包括政府和人民都非常欢迎我们。”
600亩瓜地和100个工人
9月22日恰逢中秋节,本刊记者拨打过去的电话正好将田思涛“抓个正着”。
“平时忙得不行,正好节日过来买些东西,否则你打这个电话还真找不到我,”田思涛说,缅甸相对国内比较落后,通信不太方便。他从国内带过去的电脑也无法上网,只能玩玩小游戏。
田思涛租种这里的600亩耕地将全部用来种植西瓜,一直到明年2月份缅甸秋季来临,他卖完西瓜后才回到山东老家。
山东省昌乐西瓜已有150多年的栽培历史,仅品种就有80多个。由于西瓜种植面积增加,昌乐瓜农开始感到土地的紧张,于是开始到海南岛和其他国家种西瓜。现在昌乐县每年约有50名瓜农在海外租地种植西瓜,每个瓜农租种土地都在100亩以上,遍及泰国、缅甸、越南、老挝等东南亚国家。
田思涛说,刚到缅甸他就雇用了9个傣族翻译,还从当地找了约100个工人干活,“8小时工作,男工一天9块,女工一天7块,成本相对比较低,所以整体收入好。”
去年他净赚80多万,前年因为大丰收赚了200多万,“如果雨水和气温合适,今年肯定还会丰收!”田思涛已经成家多年,除了种瓜最让他放心不下的就是正在读小学的女儿,“这里毕竟比较落后,所以媳妇只能陪着女儿在家里读书。”
大国的西瓜
田思涛介绍说,他在缅甸种植的无籽西瓜在当地属于高档水果。普通民众一般消费不起,多数都运回国内销售,“他们这里的香蕉和芒果非常便宜,是当地人最常吃的水果。”
“但当地人欢迎我们,因为我们来后带动了这里的消费,还会雇用他们的工人,解决了很多劳动力的就业问题。”田思涛说,以前在国内他只是一个普通的瓜农,但在缅甸曼德勒就是投资商。
每年每亩200元的土地租赁成本,加上人工费、材料费以及水电灌溉等费用,600亩土地年投入约130万,这在当地是一个很大的数字。
“看到中国人、日本人和韩国人的时候,他们都特别友好,因为会给他们带来大额消费。”田思涛说,民众普遍的欢迎情绪之外,当地政府和移民局也对中国投资商进行特别保护,要求他们在宾馆住宿,确保人身安全。如果下地也要申请保护,“缅甸的骗子其实也不少,但我们本着不见兔子不撒鹰的原则,所以到现在还没出过什么问题。”
也许基于安全的原因,缅甸当局还要求他们尽量减少与当地人民的交往,“政府大概是考虑到当地穷人对我们的人身和财产安全可能会造成威胁吧,”田思涛说在缅甸民众眼里,正在崛起的中国和中国人民拥有大量财富,对他们来讲正是一种赚钱的机会。
缅甸与国内物价相差无几,由于当地居民收入水平较低,所以生活条件相对比较艰苦。
“在这里特别为自己是中国人而骄傲,这里有我们的大国形象,也有我们不能富裕起来的人民。”田思涛说。